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藝術知識

“中國大陸已經不可能找到唐代的木構遺存了,要想看,只能去我們京都、奈良!”

說這句話的,是幾個號稱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的日本學者。

1937年,日本侵華步伐加快。如果炮火來臨之前,在中國境內找不到存世唐代木構建築,那麼日本學者的這番論調就會成為定局。

日本學者如此狂妄,絲毫不給中國人面子,但最無力的是,這個言論得到當時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古建築學權威的認同。

因為不甘心,建築教育家樑思成和林徽因踏上了尋找唐代木構建築的旅程。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林徽因和樑思成

1932到1937年,他們先後考察了137個縣市,1823座古建築。每次都興奮奔去,每次都悻悻而歸,直到他們看到了一本畫冊——《敦煌圖錄》。

畫冊中有一張唐朝壁畫《五臺山圖》,描繪了以五臺山為中心,方園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風土人情,共繪有城郭、寺廟、樓臺、亭閣、佛塔、草蘆、橋樑等各類建築170多處。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五臺山圖》

這個寺廟能出現在唐朝壁畫上,那這個寺廟肯定是在唐、甚至更早年代出現。

於是,樑思成夫婦抓住這一線曙光,跋山涉水來到山西五臺山,當他們抵達時,這座興建於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的佛光寺,已經在山野叢林中靜候了一千多年。

而它千年不倒的祕密,得益於古代中國木建築、傢俱的結構方式——榫卯(sǔn mǎo)。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榫卯

在沒有釘子的古代,能工巧匠們發明了這種不用外物,就可以將兩根木頭連接起來的方法:一個凹進去一個凸出來,鑲嵌進去,形成一種互補。

凸出來的那一部分是“榫”,凹進去的一部分則是“卯”,這樣的技術必須經過十分準確地測量才能更加穩固。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榫卯

雖然應用於建築裡的每個榫卯構件都比較單薄,但它整體上卻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壓力越大越牢固,這不光是因為木材有較強的延展力,能隨之形變並及時恢復,還因為榫卯構件之間互相結合,互相支撐。

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一棟由成千上萬構件建造的大型宮殿,即使經歷了地震,卻仍舊安然無恙。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紫禁城模型的地震模擬測試

佛光寺就是這樣一棟唐代建築奇蹟,它的正殿被稱作“東大殿”,單層屋頂、“平面廣七間、深四間”,“斗拱高度約等於柱高的一半”,屋簷“出跳”深遠,這些都屬“唐”的風格,“是後來的建築所未見的”,根據繪製的平面圖我們可以看出,佛光寺的斗拱就是榫卯結構的典型。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圖片源自國家地理

斗拱是中國木構建築特有的構件,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通常在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的過渡部份使用斗拱,將重量傳遞到柱礎上。

如此強大的支撐力,卻跟釘子沒有任何關係,靠的就是傳統的榫卯結構。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斗拱模型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樑思成手繪的佛光寺東大殿正面圖(圖片來自樑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活頁裝》)

相比之下, 1889年建成,如今100多歲的法國埃菲爾鐵塔就顯得有點“弱不禁風”了,距今不過一百多年,它內部那些巨大如車輪的螺栓必須定期擰緊,否則會因溫差變化而鬆動;

愛偷懶的人就會想:為什麼不焊死呢?定期去檢查多麻煩啊!實際情況是,螺栓如果焊接的話,整座鐵塔就會因金屬的不規則漲縮變形而倒塌。

雖然埃菲爾鐵塔是機械時代的驕傲,但它也有自己的煩惱!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法國埃菲爾鐵塔

這一點恰好就是西方木構傢俱的弊端,西方的工匠在連接木構部件時,會用上各種金屬部件,最常見的就是鐵釘。

傳統中式傢俱則截然相反,它們只以構件自身的榫卯結構連接,偶爾會使用一些粘合劑,但基本不用金屬部件。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明黃花梨夾頭榫畫案 上海博物館藏

榫卯本身就是傢俱的一部分,其材質與傢俱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因此榫卯與傢俱具有同樣的使用壽命,不會出現西方傢俱因金屬部件鏽蝕而整體瓦解的現象。

為什麼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很多榫卯結構的明式傢俱,雖然已歷數百年,卻仍然牢固如初。

 風靡全球的埃菲爾鐵塔,還不如中國一座廟?

▲包天偉 海南黃花梨官帽椅(三件一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