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遇 科學謀劃 加快發展北海足球小鎮'

"

景朝陽

一、我國足球運動發展勢頭良好

足球是一項在全世界範圍廣受喜愛的運動項目,在我國也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發展足球運動對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豐富文化生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培育體育文化、發展體育產業、實現體育強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對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也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振興足球作為發展體育運動、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擺上日程。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提出要普及發展社會足球,不斷擴大足球人口規模。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公佈了《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

隨著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足球事業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運動賽事逐步完善,每年比賽超過10萬場。同時,足球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鏈不斷拓展,帶動作用日趨增強。根據清華大學發佈的《中國足球產業發展報告》,2016年我國足球產業總規模已達到1259億元。按照國家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發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足球球迷已達到1.87億人,比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球迷總和還要多,顯示出我國廣闊的足球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二、北海市具有紮實的足球運動基礎

北海與足球有著很深的淵源,是我國西南地區最早接觸和開展現代足球運動的城市。清朝末期,足球運動就隨著外國船員、商人等進入北海,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對當年德國海關人員與北海漁民“踢波”的軼事津津樂道。

除了歷史淵源,獨特的氣候條件也讓北海市與足球緊密聯繫在一起。北海市地處北部灣,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典型的亞熱帶特色,春秋相連、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越來越成為業內公認的足球冬訓寶地。中國足協把U17、U15、U13年齡段的冬訓放到了北海,來自全國1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63支足球隊參加了在北海市舉辦的2019年全國青少年足球冬令營。到北海進行足球冬訓的隊伍和人數,從2013年的100多支球隊不到4000人,發展到目前年均1000多支球隊、超過4萬人次。

在為全國提供冬訓場地的同時,北海本地的足球運動蓬勃發展,形成了北海足球品牌。多年來,北海市為廣西隊和國家隊、國家集訓隊、國家奧林匹克隊、國家青年隊、國家少年隊、國家女子足球隊輸送了大量運動員。1984年,北海就被命名為“廣西足球城”,現在是國家級校園足球試點城市、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青少年足球冬訓基地。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北海足球運動一直領先廣西,青少年足球隊表現尤為突出,在第七屆至第十三屆全區運動會上連續奪冠,幾乎包攬了每年的全區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

北海市登記在冊的民間足球俱樂部多達50多個,有幾十支足球愛好者隊伍參加每年一度的北海市業餘聯賽,每年舉辦超過1000場業餘足球比賽。其中參加足球運動的學生達2萬多人,足球運動人口比例在廣西名列前茅。統計數據表明,北海市人均擁有天然草坪足球場數達到0.9塊/萬人,已超出我國“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人均0.5至0.7塊/萬人的目標。足球給北海帶來了顯著的溢出效應,每年青少年冬訓使眾多家長到北海旅遊觀賽甚至陪同訓練,人數達10多萬,成為全市賓館、餐飲和交通等旅遊相關行業新的客源。

此外,足球對於北海不僅是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還成為北海對外交流的橋樑。2013年以來,北海市承辦了包括國際、國家和省級的32個足球賽事,舉辦了上千場次比賽,與德國、匈牙利、荷蘭、俄羅斯、馬來西亞10多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了交流。

三、北海發展足球小鎮的帶動作用

北海足球運動歷史悠久,足球事業發展成熟,但在全國的影響力還有待提升,足球運動的產業化集成還有待加強,需要通過搭建載體,進一步整合資源、集聚要素,增強足球對其他業態的“黏性”,推動足球運動、足球產業、足球文化有機融合。

目前,特色小鎮在全國蓬勃發展,相比於傳統的產業園區,特色小鎮的基本特徵是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生融合”,有產業、有文化、有旅遊、有社區“四位一體”,專注於某個特色產業發展,倡導產城融合和宜業宜居,已經成為地方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區域文化、促進城鄉融合的新型發展載體。目前,國家已經對特色小鎮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和鼓勵性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北海市發展足球特色小鎮恰逢其時,對發展本地足球運動具有積極作用。

首先,能夠推動足球產業儘快形成規模效應。在產業發展的初期,足球小鎮能夠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特定範圍內,避免足球產業在北海“遍地開花”、分散寶貴的資源,使小鎮儘快形成一定規模,集中展示北海的足球文化,進一步樹立北海的足球名片,增強對國內外球隊、企業、運動員、球迷、遊客的吸引力。

其次,能夠促進足球運動消費。特色小鎮並不是一個產業園區,而是集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綜合體,除了足球設施,還會圍繞足球設置商業、娛樂親子、戶外運動、教育培訓等多重業態。這樣能夠在小鎮裡營造濃厚的足球氛圍,使球迷和民眾充分體驗到賽事運動和足球文化,帶動賽事、餐飲、娛樂等方面的消費。

最後,能夠提高當地城鎮化質量。相比傳統的城鎮化模式,發展特色小鎮是推進城鎮化的新型有效手段。通過引入潛力強、關聯廣的特色產業,建設特色小鎮使農村地區煥發新的生機,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解決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問題,為農民提供家門口的工作崗位,可以走出一條產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四、北海發展足球小鎮的著力點

(一)堅持突出特色,充分挖掘足球文化。文化是特色小鎮的靈魂。目前,全國各地的體育特色小鎮方興未艾,不少地方已著手建設足球小鎮。要想在眾多小鎮中脫穎而出、良性生存,要避免“千鎮一面”的問題,突出特色小鎮的足球特色。要為小鎮注入足球靈魂,講好足球故事,集中精力做好足球這篇大文章。認真挖掘梳理北海的足球起源、歷史沿革和時代內涵,總結提煉出北海的足球精神,形成廣泛接受的北海足球符號,融入到北海足球小鎮之中,研究設立北海足球文化展示中心。

(二)堅持服務足球,有序發展相關產業。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根基,然而特色小鎮不是普通的產業園區,不是什麼樣的產業都能進入小鎮,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足球主體地位,做“足球+”,而不是“+足球”,要圍繞足球發展衍生產業,這樣才能保證足球的特色。要堅持三個面向:一是面向運動員,壯大足球賽事。積極承辦國內外大型足球賽事,增強高水平賽的組織保障和商業運營能力,藉助知名球隊俱樂部的感召力,在周邊凝聚起一定數量的體育人群。發揮北海氣候宜人、景色秀美的優勢,加強足球與醫療養生產業結合,在小鎮中設立專門的運動員療養康復中心,建立足球運動員療養基地。二是面向青少年,擴大足球教育培訓產業。集中資源重點培育若干家足球運動學校,定期開辦青少年足球訓練營。在北海建立青少年訓練基地,與足球俱樂部建立聯合培養機制,為俱樂部定向輸送後備球員。三是面向廣大球迷和遊客,推動足球與旅遊業的融合,通過足球運動提高遊客的體驗度。舉辦世界頂級球隊北海行活動,組織足球表演賽。依託北海的自然條件,開發沙灘足球運動項目,組織觀賞性比賽,開設面向遊客的運動場所。在小鎮內規劃建設一座足球主題度假酒店。加大足球產業的商業化開發力度,依託一線俱樂部和球星,開發足球周邊產品。

三是堅持市場原則,發揮企業生力軍作用。在足球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應把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作為發展原則,引導企業進行有效投資,鼓勵大型企業牽頭建設特色小鎮。培育特色小鎮投資運營商,激發企業家的創造力和活力。注重引入國內外知名的體育賽事運營主體,加強與知名足球俱樂部的合作,儘快形成示範帶動效應。發揮好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在企業行政審批上給予支持,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預。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防止政府債務風險的累積。

四是堅持城鄉融合,提升城鎮化質量。特色小鎮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使特色小鎮的建設更多惠及當地民眾,探索企業與村集體的合作共贏模式,增加面向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崗位,增加農民進城後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小鎮中設置北海鄉村振興展示區,通過在原始鄉村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足球元素,形成優勢疊加效應,爭創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科學謀劃、有序施策,北海足球小鎮一定能夠成為產城融合、人文與自然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包容性空間載體,成為中國足球運動的一張靚麗名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