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兔兒爺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兔兒爺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有這麼多民間習俗?

有沒有一瞬間,

讓你覺得中秋節一定要回家?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兔兒爺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有這麼多民間習俗?

有沒有一瞬間,

讓你覺得中秋節一定要回家?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小時候,

中秋節是圓的

圓圓的月亮

圓圓的月餅

圓圓的笑臉

總是勾起那遙遠的囑咐與思緒,

曾記得月光的清輝翻過院牆灑在地面上,

一地流銀。婆娑的樹枝在秋風中搖曳,

蒼穹中繁星點點像千萬盞孔明燈,

又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熠熠生輝

這個中秋

記得早點回家別讓父母等太久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兔兒爺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有這麼多民間習俗?

有沒有一瞬間,

讓你覺得中秋節一定要回家?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小時候,

中秋節是圓的

圓圓的月亮

圓圓的月餅

圓圓的笑臉

總是勾起那遙遠的囑咐與思緒,

曾記得月光的清輝翻過院牆灑在地面上,

一地流銀。婆娑的樹枝在秋風中搖曳,

蒼穹中繁星點點像千萬盞孔明燈,

又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熠熠生輝

這個中秋

記得早點回家別讓父母等太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佳節,每個家庭都有屬於每個家庭的溫馨,長長久久的陪伴,就像中秋節的傳承,在人們心中日復一日深刻著的記憶和意義。

中秋節將至,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

"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交通並沒有現在這般便利,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團圓也是奢侈的,他們只能“望月思人”,所以出現了那麼多的中秋思鄉的詩詞,寄託了他們的思想之情,想要與家人團圓的迫切心情。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賞月·拜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沿傳下來,便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觀潮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兔兒爺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有這麼多民間習俗?

有沒有一瞬間,

讓你覺得中秋節一定要回家?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小時候,

中秋節是圓的

圓圓的月亮

圓圓的月餅

圓圓的笑臉

總是勾起那遙遠的囑咐與思緒,

曾記得月光的清輝翻過院牆灑在地面上,

一地流銀。婆娑的樹枝在秋風中搖曳,

蒼穹中繁星點點像千萬盞孔明燈,

又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熠熠生輝

這個中秋

記得早點回家別讓父母等太久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中秋佳節,每個家庭都有屬於每個家庭的溫馨,長長久久的陪伴,就像中秋節的傳承,在人們心中日復一日深刻著的記憶和意義。

中秋節將至,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

中秋節之民間習俗 #中秋晒團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