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輪中領悟自由泳技巧,動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自由泳 游泳 自行車 體育 技術 設計 從不一樣開始 2019-04-10
從飛輪中領悟自由泳技巧,動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游泳技術如同游泳運動本身一樣,越往上越難取得明顯的進步,游泳時推力越大,相應的阻力越大,游泳速度的提升就越難,這不是一個均勻的線性過程。任何時候,身體在水中的姿態決定了遊進速度的快慢,其次才是推進力量的強弱。

據專業游泳運動研究機構統計,取得第一名的游泳選手往往推進力量比第二名甚至是第三名要弱一些,並非他們體力不夠,而是他們留有餘地,並將更多的精力用於保持更好的流線型身姿上,這正是他們成為冠軍的祕密。

從飛輪中領悟自由泳技巧,動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1、游泳實踐遠比理論要豐滿

游泳理論不少,從前象限游泳到TI 游泳再到Smooth Swimming等等,無論哪一個都很棒,在游泳初學者看來這些游泳理論之間差別很大,但對於站在游泳運動頂端的泳者看來,各種游泳理論之間可以相互印證的地方很多,畢竟都是在研究同一種運動,雖然有側重方面的不同,但不會有本質上的差別。

理論再多,重要的還是要遊起來,多遊,帶著思考游泳很重要。從某種角度看,理論只能指導並引領泳者打開技巧的大門,更多細微之處只有泳者本人才能領悟出來。

雖然說游泳運動員接受教練的指導,但同時游泳運動員游泳的過程被教練通過專業儀器設備進行觀察、分析、總結,進而促進新的游泳理論的產生,可以說,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從飛輪中領悟自由泳技巧,動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2、保持剛直的身形是游泳技術提高的基礎

剛直不是說身體要僵硬成一塊,而是指身體上下半身平衡性要好,無論是平趴還是側轉,上下半身的平衡性是第一位的,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產生良好地流線身型。流線身型並不是說身體拉長就好了,平衡比拉長更重要。

自由泳遊進時有兩個最影響平衡的身體部位:一個是頭部,另一個是前伸的手臂。頭部與身體中心線保持一致時,不應抬起來,也不應低下去,遊進時,前方的水自然地被頭部分開;前伸的手臂入水後不應過深,也不要過淺,在進一步伸展時不應指向斜上方,一般地手掌入水深度與下巴位置平齊。

身體上下半身的平衡不是靠快速打腿來維持的,輕輕點一下腳掌就可以很好地維持身體平衡。

從飛輪中領悟自由泳技巧,動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3、從飛輪中領悟動作的切入角度

垂直切入並不是最快地,卻往往是最費力氣的。比如:砍樹時,斧子與樹幹成一定角度,砍樹的效率會更高。自由泳速度要快,需要在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手臂推水力量要強,二是手臂要儘快完成推水並出水進入下一劃。兩個方面的提高意味著單位時間內推進力的輸出增加,效率提升。

很顯然,這樣做的最大困難是阻力,它比推進力提升得更快。因此,切入水中的角度很關鍵。想象一下騎自行車時,腳踩飛輪時的情景,用勁踩飛輪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地是什麼時候用勁,腳踏板到最高位和最低位時肯定不是最佳踩踏時機,這點騎自行車的人都有經驗。

同樣的,自由泳遊進時划水手臂和踩踏飛輪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是從最高點到達最低點。自由泳划水時的最高點即抱水點,最低點即推水即將完成時的點。

非常有趣的是,這樣理解划水動作,如何更快地划水的問題會演變成為更快地從最高點到達最低點的問題。顯然,這是一個最速降線問題,而最速降線是一個曲線,這也與自由泳划水路線相吻合。

談最速降線可能太理論了,想一下公園裡的過山車,設計出的路線就是為了讓過山車的速度足夠刺激,瞭解最速降線的人一定明白,之所以最速降線是一條曲線,是因為要將從高點到低點的距離分配得足夠好,讓速度慢的一段距離儘可能短,速度快的一段距離儘可能長。

回到自由泳的划水動作上,如何加快划水效率,提高划水推進力,有待於在實踐中自行體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