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共享汽車不會複製共享單車模式 但機遇與挑戰仍並存

自行車 交通 轎車 保險 汽車與配件 2017-06-09

近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聯合共享汽車企業發佈了《中國一線城市共享汽車出行分析報告》。目前北京每輛共享汽車平均每天的使用頻次達到了5.1次,平均每次行駛距離為20km,是普通私家車的4倍以上,而每日訂單集中在工作日18時和21時。

近年來,共享單車在全國範圍內“開花結果”,消費者已經嚐到了“共享”的甜頭,但由於資本快速、頻繁湧入,加之政策、法規落地緩慢,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也帶來不少管理問題。近日,《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出臺,明確了共享汽車的停車點首先需要政府批准,並且充電樁也需要提前規劃建設。所以,共享汽車不會像共享單車那樣爆發式發展,共享汽車有望在萌芽階段就做到市場規範。

「熱議」共享汽車不會複製共享單車模式 但機遇與挑戰仍並存

目前,共享汽車市場已經處於最好的發展時間點。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私人汽車駕照擁有量目前已經突破3億張,而私家車的擁有量還不到1億輛,大量有駕照而無車可開的汽車愛好者越來越多,而停車難以及停車成本越來越高是困擾我國一線城市汽車擁有者出行的又一大難題。恰好,共享汽車能解決這一問題。

「熱議」共享汽車不會複製共享單車模式 但機遇與挑戰仍並存

不過,雖然共享汽車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環境,但是面臨的挑戰也很多。個人認為,其第一大挑戰就來自於駕駛共享汽車的使用者,因為共享汽車提供的僅僅是車輛使用權,提供共享汽車的企業對於使用者的駕駛技能高低、習慣好壞等細節並不知曉,也無法做到實時監管,如果涉及到交通事故保險賠付等問題,則國家目前針對這一情況出臺的相關法規、政策尚未完善;第二大挑戰則來自於共享汽車落地城市的公用資源利用及停車區域規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相關負責人就曾經表示,共享汽車的車輛投放機制應當考慮大中小城市的不同特點,對於城市道路資源緊張、環境約束趨緊的城市,車輛投放規模應與中小城市有所差別。

「熱議」共享汽車不會複製共享單車模式 但機遇與挑戰仍並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