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舊自行車

自行車 不完美媽媽 浮山縣 山西 小小王良坡 2019-06-28

一輛舊自行車

山西聞喜 王文波

45年前,我們家有一輛破舊的“飛鴿”牌自行車。這是我們全家九口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那時,父親在禮元初中教書,他騎著這輛車上班,風風雨雨地在路上奔波了十幾年,把車騎得破舊不堪。我說它是“老掉牙”的自行車,因為騎著它一上路,除了車的鈴鐺不響,其它地方“咯吱吱……嘩啦啦……”都在響。鄰居們都說我們家這輛車是該響的不響,不該響的亂響。母親多次勸父親把車修修,可父親總說:“湊合能騎就行,不用修!”實際上,父親不是不想修,而是捨不得花錢。


一輛舊自行車

1974年初夏,我從運城農校畢業後,分配到聞喜縣東鎮政府工作,上班急需要一輛自行車。一個星期日的早晨,父親把我叫到屋裡,笑著說:“龍(我的小名),你看咱們家,你的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在上學,都要花錢,家裡還欠著生產隊裡的口糧款。你媽去年才做了乳腺手術,現在實在沒錢給你買自行車。你就先騎我那輛舊車上班吧!”對父親的話,我早有思想準備,就是堅決不騎這輛破車。聽完父親帶有乞求口氣的話,我故意大聲說:“讓我騎你那輛破車上班,我不幹!”我大聲對父親說話,是想讓母親聽見後來給我“助陣”。因為平時母親最疼我。果然,母親在外屋聽見了,她馬上跑過來,以質問的口氣對父親說:“讓他騎你的車,那你怎麼去上班?”父親苦笑著說:“我有‘11號汽車’。”地球人都知道,“11號汽車”就是兩條腿跑。父親是想用這種說法緩解一下內心的壓力,可母親沒有給他減負,她接著說:“你讓咱娃騎你這輛破車上班,別人笑話不說,到時候連對象都不好找!”其實,我不怕找不到對象,因為,按照當時姑娘們找對象的標準是“一工、二幹、三教員,最後才嫁莊稼漢”。我已經在政府上了班,因此,不愁找不到對象,我是不想讓父親走著去上班。因為禮元鎮離我們家最少也有十幾里路,來回走著上班也不是個事。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輛車太破、太舊,我騎著它,怕丟面子,掉身份(這種想法在當時是典型的小資產階級愛面子思想)。

一輛舊自行車

父親見我不願接受,一下變得嚴厲起來。他說:“那你是想讓我給你買一輛新的嗎?”說實話,我心中也清楚自己的家境,可是,我實在不願騎著那輛破車上班。父子僵持許久,母親也感到很無奈。過了一會兒,她對父親說:“那你就不會再想想辦法?”我在一旁也加敲“邊鼓”,想讓父親想法借錢給我買輛新車。父親說:“該借的地方都去借過了,現在你再讓我去借錢買車,我是拉不下這個臉了!”母親說:“東鎮離咱家那麼遠,現在他又不騎你那車,你總不能讓孩子跑著去上班吧?”我接著母親的語氣,說:“就是啊!東鎮離咱村又不是一里、二里地!”我們母子倆你一言,我一句。父親坐在屋裡低著頭,一言不發。他可能經不住我和母親的輪番“進攻”,忽然,站起來,二話沒說,推著院裡那輛破舊自行車出了大門,揚長而去!

父親憤然離家後,我和母親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父親是生氣不管了,還是出去想辦法?我和母親都不得而知。


一輛舊自行車

我和母親一整天都在焦急地等待中,已經到掌燈時分,還不見父親的影子。我著急,母親比我更著急!她讓我到村口瞭望,我在村口等了許久也不見人。這時,我心裡很難過,我知道,父親讓我騎舊車上班,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現在是我太任性,才讓父親做這麼大難。我思想猶豫了,心想,實在不行,就騎上這輛破車上班吧!

我沮喪地回到家中。母親見我一個人,知道父親還沒回來。她說:“那咱倆一塊兒出去,到路上接接他吧,不然……”母親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院裡有推自行車的聲音。沒有等我們走出屋子,父親就把一輛八九成新的自行車,提進了屋裡(因為老屋有門檻)。在明亮的電燈下,這輛車熠熠生輝,油光乍亮,像一輛剛從商店裡推出來的嶄新自行車。母親顧不得去欣賞車子,脫口而出:“車子哪裡來的?”父親滿頭大汗,氣喘噓噓地說:“讓我先喝口水再說。”母親把提前備好的一碗涼白開端過來,父親雙手捧起,一飲而盡。


一輛舊自行車

父親喝完水,坐在椅子上細說來由:原來,他賭氣離家後,來到禮元學校,見到了好朋友梁鴻文老師。樑老師是臨汾地區浮山縣人,家遠離學校,不經常回去。今天,樑老師見父親情緒低落,愁容滿面,就問其原因。開始父親難以啟齒,後來經不住樑老師再三追問,他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真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樑老師當即決定,把自己託關係剛買來不久的一輛上海“永久”牌自行車讓父親推回。起初,父親覺得不妥。可是樑老師堅持讓他把車推走,並說:“若你現在不推,我馬上把車子送到你家!”恭敬不如從命,父親只得把車子推回家。“哦……”母親明白了!我高興了!

第二天,我高高興興地騎上這輛車去東鎮政府上班。半年後,我省吃儉用,用自己的工資找關係批條子買了一輛天津“紅旗”牌自行車。星期天,我專門去禮元學校把車子還給樑老師。為表謝意,去時我還特意買了兩包聞喜煮餅。


一輛舊自行車

白雲蒼狗,星轉鬥移。

40多年過去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我們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買一輛自行車而發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我們弟兄仨,每家都有一輛價格不菲的小轎車,另外還有電動車、自行車,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有人說,建國以來,從步行到自行車普及用了三十年,從自行車到摩托車普及用了二十年,從摩托車到小轎車普及只用了十年。這些我沒有調查過,但是我能看到,現在的小轎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得到了根本改變。此時,我無不感慨偉大祖國七十年的巨大變化!

一輛舊自行車

現在到處跑的小轎車

作者簡介

一輛舊自行車

王文波,1954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南支村。1974年6月運城農校畢業。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1987年7月在運城地委黨校進修深造,取得大專文憑。歷任聞喜縣東鎮團委書記、黨委宣傳委員,侯村鄉副鄉長、副書記。2014年退休。

作者生性隨和,平生無大志。酷愛讀書、寫作。一蓑煙雨任平生,與時俱進同追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