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共享單車成為第四大出行方式 可緩解道路擁堵

自行車 清華大學 人工智能 時政 中國新聞網 2017-04-12

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李金磊)12日在北京發佈的《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指出,共享單車已成為繼小汽車、公交、地鐵之外的第四大出行方式,在替代使用小汽車和黑摩的出行方面作用明顯。

研究報告:共享單車成為第四大出行方式 可緩解道路擁堵

活動現場。

4月12日,在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的指導下,北京清華同衡設計研究院聯合摩拜單車發佈了全國首部《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首次全面展現共享單車通過交通模式創新、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初步成果。

該報告採用了摩拜單車大數據平臺運營一年來的海量數據,並結合36個城市近10萬份問卷調查,綜合展現共享單車讓自行車迴歸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市出行結構、城市環境、城市生活帶來的改變。

研究發現,創新型的智能共享單車在進入城市不到一年時間裡,成為小汽車、公交、地鐵外的第四種重要交通工具,實現了“自行車王國”的人性化復興。

報告顯示,共享單車出現前,小汽車出行佔總出行量的29.8%,自行車只佔5.5%;共享單車出現後,小汽車佔比總出行量比例明顯下降至26.6%,而自行車騎行的佔比翻了一倍至11.6%。

報告指出,共享單車在城市中的蓬勃發展,為市民短途出行、通勤接駁、休閒遊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降低了市民對小汽車(包括私家車、出租車、網約車)的依賴——市民使用小汽車出行的次數減少了55%,降低使用黑摩的的次數也高達53%。

共享單車的興起不僅可以緩解道路擁堵,對節省城市空間,更有效利用城市空間也多有助益。以北京為例,在停車位短缺的情況下,一輛小轎車的停車位可供約10輛共享單車停放,如有更多人選擇以騎行替代開車,則共享單車可為北京節省城市空間約5個鳥巢的面積。

此外,摩拜單車還聯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等11家機構發起成立了城市出行開放研究院,並推出了人工智能平臺“魔方”。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TO夏一平表示,通過設立城市出行開放研究院,摩拜單車將能夠與全球頂尖的智庫機構、科研院所深度交流,開放合作,推動城市計算的創新,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方式,覆蓋交通管理、綠色出行、空間規劃、人文生態等諸多領域,助力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設。(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