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壞”的共享經濟,終於在民宿領域找回了場子

【品橙旅遊】部分主流共享單車企業的集體漲價,和不久前交通部要求共享單車等運營企業不收取用戶押金的新規定,讓共享單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活躍期。值得關注的是,有人忙著在共享單車領域背水一戰,有人卻已經放棄“單車”,轉投住宿。近日,有消息稱,OFO的聯合創始人薛鼎已經確認退出共享單車領域,正在共享住宿市場展開新的探索。這一新聞引發了新的討論,同樣是共享經濟的產物,比起稍顯沉悶的共享單車,共享住宿市場為何能長盛不衰?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究。

被“玩壞”的共享經濟,終於在民宿領域找回了場子

時代的眼淚

“‘共享’概念已經走偏了。”這是薛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的想法,正是這種想法,讓他毅然脫離共享單車市場。

在成立初期,“OFO”還不叫現在的名字,而是“OFO騎遊”,初衷是為了解決校園內的出行問題,一年多後,包括薛鼎在內的創業者們決定將業務轉型至共享單車領域,並正式將名字改成“OFO小黃車”。之後,OFO開始一邊瘋狂融資,一邊快速擴張市場的生存方式,這時候的小黃車,風頭無兩。

OFO在共享單車領域“折戟”是在2018年下半年。2018年9月,OFO因拖欠6800餘萬元貨款,被合作伙伴告上了法庭,在這之後,OFO正式迎來資金鍊斷裂和退款熱潮的雙重打擊。

退款潮終於在2018年12月迎來了熱度頂峰,之後影響持續擴大,截至2019年5月份,OFO共享單車在線排隊退押金的用戶已經超過1500萬人,以每人99元計算,OFO需要退還的押金高達14億8千萬元,而若以每人199元計算,那麼OFO需要退還的押金總額高達29億8千萬元。面對鉅額押金退費,不少用戶反映,OFO承諾的15個工作日內退還押金早就成了一紙空文。

網友“一隻貓大財”在6月14日向某投訴平臺反映:“從2018年12月份開始退款到現在2019年6月,始終還是排在一千萬的位置,一開始隊伍排的還是挺快的,到後面就開始慢下來了,照這種速度下去要排到什麼時候。”

退款事件的餘波更是讓OFO面臨生存威脅,在2019年1月正式退出海外市場後,同年6月,OFO的法定代表人陳正江被法院限制出境。另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目前OFO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的信息多達146條,執行數額從數萬元到數億元不等;又曾14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截至目前全部未履行,被執行標的也從數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累計執行標的合計超5360萬元。

被“玩壞”的共享經濟,終於在民宿領域找回了場子

被關上的黃金時代大門

雖然OFO在現階段飽受詬病,但誰也不能否認OFO為共享單車領域帶來的變革。作為世界首個“無樁單車共享”模式的締造者,“小黃車”幾乎以一己之力推開了“共享出行”的大門,緊接著又迎來了“共享經濟”的黃金時代。

同一時期,摩拜單車、悟空單車、哈囉單車、小鳴單車、熊貓單車等各類共享單車平臺蜂擁而至,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投放量比賽,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熱點城市成了主戰場。

在經歷了兩年的資本追逐後,共享單車市場終於趨向飽和,單車領域的泡沫也被逐漸吹散,開始接連暴露出單車損壞率高、不計後果盲目擴張、沒有獨自造血盈利能力等一系列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各共享單車企業在社會投放了共2000餘萬量單車,伴隨大量共享單車的損壞、丟失,預計報廢后將產生30萬噸的廢金屬,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與此同時,共享單車違規、違停的現象屢禁不止,為了規範這些行為,某些共享單車投放省份推出“共享單車罰單”政策,督促共享單車企業及使用者按規定停放車輛,雖然起到了部分規範作用,但還是杯水車薪。

除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對單車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單車的損耗——單車的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是保持運營的關鍵因素,在前期花費金錢投入大量單車後,卻無法很好地解決單車損耗的問題,這使得大量共享單車企業正處於入不敷出的階段。正因如此,大部分“耗不起”的單車企業只能選擇退出時代舞臺,而留下來的“倖存者”則繼續面臨新的變革。

日前,交通部發布新規,要求網約車、汽車分時租賃和共享單車等運營企業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如確有必要收取,用戶申請退還押金後應當於當日(至遲次日)基於原路退還原則退還用戶。該消息一出,雖然規範了共享單車市場,但卻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此,共享單車生存更是舉步維艱。

以被美團收購的摩拜單車為例,在共享單車大混戰時代,摩拜單車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目前,摩拜在美團的市場矩陣中,依然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2018年9月,美團公佈IPO招股書,據數據顯示,摩拜單車自2018年4月被美團收購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損為人民幣4.07億元,相當於每天虧損約1500萬元。如果按年計算,摩拜單車一年的毛虧損竟達到了54.7億元。

可怕的是,不只是摩拜單車,據瞭解,市場上大部分倖存的共享單車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為了生存,部分單車企業開始集體漲價。“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正趨於理性,此次調價正是基於共享單車行業市場發展階段做的相應調整。” 哈囉出行高級副總裁李卓生說,在他看來,目前共享單車市場正迎來下半場競爭,以往跑馬圈地,靠低價競爭的模式必然會帶來融資困難的情況,企業經營和成本管控即精細化運營才能成為共享單車企業長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手段。

不是不能玩,而是玩不會

共享單車的沉寂讓共享經濟飽受詬病,事實上,除共享單車外,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睡眠艙等在引發資本追捧後,紛紛快速凋零。

究其原因,則在於以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的共享模式同樣具有共享單車的“毛病”——損壞、丟失率高,沒有獨自造血能力,導致入不敷出;而睡眠艙的落敗則更為直觀,睡眠質量差、衛生效果堪憂,直接導致了以白領為首的主流目標人群不買賬。於是,市場開始戴起“有色眼鏡”,“共享經濟終將成為泡沫”的言論甚囂塵上,共享單車市場首當其衝。

共享單車領域真的在萎縮?這一觀點被李卓生強烈否認。“我並不認為共享單車市場正在萎縮。目前,整個兩輪出行行業的整體用戶日均需求達2.5億頻次的需求,而共享單車行業的需求在1.2億次。目前,整個行業大概只服務3000萬左右的日均用戶頻次,這個市場依然存在很大增長空間。而且共享單車的用戶習慣已被教育養成且成為剛需,我們已經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用戶。”他說。

據瞭解,為了抓住機會,哈囉單車業務仍在拓展中,包括千縣計劃、高校計劃等;並已經在320座城市落地。

不過,李卓生也承認,共享單車市場仍存在頑疾,如企業與城市管理者在行業管理的共管共治方面,如單車動態管理、規範執法方面仍需多方合力。最重要的是,截止目前,仍有許多城市未開放共享單車行業的准入與動態監管政策。

在“共享+”領域,管理永遠是最困難的,也是共享企業投入最多的部分。共享充電寶和共享雨傘承擔的風險自不用說,在OFO成為“時代的眼淚”後,薛鼎曾接受採訪稱:“OFO曾經花了很大精力推進‘大共享計劃’,就是希望能快速吸收閒置的自行車,但並不順利。”事實上,對自行車這種輕資產來說,用戶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去獲得極低的共享收入,同時還要承擔高損壞率,自然沒有人買賬,對此,薛鼎頗為唏噓。

正因如此,薛鼎在脫離共享單車領域後,開始轉向閒置重資產領域。“相對於比較便宜的自行車,如果是房子或汽車等價值高的東西通過無人值守的技術創新實現共享的話,應該是共享經濟更適合落地的場景。”薛鼎說。

共享住宿“打臉”共享經濟泡沫言論

民宿正是共享住宿的代表,它由2008年在美國創業的Airbnb牽引,在歐美等地普及。目前,這股東風已經徹底席捲了國內外住宿市場。

“過去幾年中國的民宿行業發展健康且迅速,能夠看到供給側的升級,目前中國大量有特色的、高質量的房源,房東與房客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好互動。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模約145億元,比上年增長70.6%。預計到2020年,中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Airbnb內部工作人員表示。

同時,據報告顯示,中國的空置房源達5000萬套,佔中國五分之一的房源,民宿可以很好地盤活這些空置房源,減少資源浪費,同時為當地帶來更多就業需求,提升就業率。最重要的是,民宿本身的高回報率和完善的民宿企業服務正是空置房源所有者的動力之源,這種動力足夠讓空置房源所有者持續不斷地為民宿市場提供穩定房源,帶動市場發展。

龐大的市場規模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讓中國的民宿市場正趨近完善。據《2018年共享住宿行業深度分析報告》顯示,根據房源量、用戶量、融資額、其他機構排名等綜合情況來看,目前中國民宿行業已初步形成較穩定的三級梯隊格局。第一梯隊以Airbnb、小豬短租、途家為首,用戶數量、房源量、融資額等各方面遙遙領先其他企業;第二梯隊以木鳥短租、螞蟻短租、榛果民宿等為首,雖然頗具影響力,但相比第一梯隊較弱;第三梯隊由則行業新進入者及大量長尾特色品牌企業組成。

同時,全球民宿市場正愈加規範化。以民宿大國日本為例,2018年6月,日本民宿法正式實施,與交通部在共享單車市場出臺規定一樣,這一法案的出臺極大地規範了日本民宿市場。但不同的是,共享住宿領域並沒有在日本市場消亡,反而就像剪去了多餘枝葉的小樹一樣,愈加茁壯成長。

當前,民宿市場的排頭兵Airbnb已經在日本共享住宿市場發光發熱。當前,Airbnb在日本已經有大約 50000個房源,並在酒店和日式旅館等傳統住宿擁有超過 23000 間客房。

除Airbnb外,中國本土民宿品牌途家也在民宿法出臺後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據悉,途家是中國境內最早、也是唯一取得日本民宿經營合法資質的中介平臺。“為了符合新法規定,途家對新申請登錄日本的房東和房源進行了更嚴格篩選,目前已經全面完成合法房源的標註,途家在日本合法且可售賣房源已經超過2000家。”途家海外事業部負責人唐亞傑曾表示。

在較成熟的日本民宿市場,以Airbnb、途家為首的外來客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來源於其優秀的經營模式,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民宿在日本大住宿市場未來可期。有預測認為,日本民宿市場的規模在2020年預計達到1297億日元,比2018年增長80%以上。

共享住宿市場的未來可期直接打破了“共享經濟終將成為泡沫”的言論。正因如此,薛鼎才會在短暫修整後創造了麥極智能投身碩果僅存的共享住宿市場,“共享經濟是讓有價值的東西更有價值,而‘閒置重資產+無人值守服務’會讓共享者變得更容易參與到共享中來。”他曾對媒體表示。據悉,麥極智能中國首家面向住宿後市場的無人值守服務品牌,專注於用技術彌補民宿市場的不足。

且不論麥極智能最後能不能被市場接受,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正成為未來民宿市場發展的新方向,如在民宿中插入AI智能和語音交互系統,民宿房門配備智能鎖等,甚至是系統化成熟化的個體民宿管理平臺,這種在一兩年前只屬於成熟酒店的智能設備,正集體進入共享住宿領域。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我們發現中國用戶非常願意接受新的技術,接受的速度也非常快,這跟移動互聯網的高度普及也有關。大部分千禧一代預定行程都是通過移動平臺完成,而且他們希望預定流程越簡單越簡單越快捷越好。”Airbnb工作人員說,據瞭解,Airbnb早就在內部普及AI智能系統,用於幫助用戶預定住宿,以及中期服務和後期售後等。

除Airbnb外,小豬短租等中國本土企業也正逐漸深入AI領域,在創新的經營模式和高科技技術加持下,現有的民宿企業正不斷迎合著市場發生變化,再加上以薛鼎為首的新創業者的投身,他們的持續探索也是現有企業創新的原動力,在這個不革新就會被湮滅的戰場,中國的共享住宿市場似乎永遠不會落幕,而中國的共享經濟也終於證明了其存在價值。(品橙旅遊 Yangq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