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抱著打工仔心態,因為老闆養不起你了

自由時間的踐行派,鍥而不捨的勤走著。

別再抱著打工仔心態,因為老闆養不起你了

別再抱著打工仔心態,因為老闆養不起你了

職場上一路奔波過來,藏在心裡的話太多,不管是誰,“奔三危機”實實在在的來臨,這是時代環境所致,整個世界都在競爭,競爭必然就有淘汰,前段時間華為開除34歲的老員工一度引起熱議,放到真實的職場,遠比被解僱還殘酷,因為有些人即使沒被公司淘汰,自己都掉隊落伍,這絕不是聳人聽聞。

01:談談打工與創業

說道別再打工,並不是要慫恿誰誰誰去創業,直覺和現實告訴我們,如果不是被生活現狀逼迫,被人瞧不起,被工作本身剝削,甚至走投無路,有多少人是因為夢想,才去創業的?

你要問那些在政府部門或國家單位的親朋好友們,他們願意主動放下他們的穩定工作,辭職來創業嗎?

99.9999%的朋友們的回答是不可能。除非是在單位觸犯法律,或一些突發狀況逼迫走出體系。

創業是九死一生的遊戲,前幾天阿里巴巴18週年刷屏朋友圈,殊不知2000年到2002年年底,互聯網泡沫破裂,阿里巴巴大裁員,差點陷入絕境,才有馬雲2003年延安行頓悟一說。

創業是走鋼絲,稍有不慎就將踩滑掉坑裡。賈躍亭的樂視就不必多說,就算被BAT某一家收購的企業,也活得戰戰兢兢。

據阿里2017年財報,以優酷土豆為核心的娛樂業務第一季度虧損25.86億元,第二季度虧損17.48億元。據瞭解,從2015年起,優酷土豆的高層領導就不斷流失,直到去年10月優酷核心人物古永鏘正式卸任優土董事長。去年,大量中層人員離職,而今年則輪到了底層員工。

就在我寫這篇文之前,來自優酷市場部的消息稱,優酷從去年裁員50%的計劃正正在逐步得到落實。

這就是問題的本源所在,老闆們養不起你了!

02:養不起你對高薪水的渴求

前段時間有一個問題被討論得火熱:“30歲還沒走到管理崗位,後來都做了什麼?”

重點到了,如果你現在30歲,在一家公司還是普通職員,你得活成啥樣?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30歲普通職員的大概率活法:

1、你是專業特殊人才

在公司有不可替代性,是老闆不可流失的特殊人才,比如你是牛逼的程序員或產品經理,公司的整個產品迭代都由你把控。這種人才一般的公司老闆僅養著1到2個人,他們的待遇看上去還不錯,基本上在15000以上。

2、你是各部門都不討好的“夾心餅”

所謂夾心餅,就是你的職位可有可無,你30歲,經驗肯定有,而且也有自己對於崗位的獨到見解,但你無權決定一塊業務最終拍板與執行方式,你會很尷尬。讓你成為“夾心餅”的是你部門的直屬上司,要麼他比你大3-8歲,這類上司的思路被他之前的所有經驗給固化;要麼他是90後,比你小3-5歲,你可別懷疑,自媒體時代,在我所認識的一些KOL中,95後甚至98後都可能在一些公司擔任總監職務,一些公司的創始人或老闆很可能就是90後。

3、你多半是拿著3000-6000左右工資的初級職員

這種情況很常見,這就是辦公室裡所謂的“白領”,每個月領完工資交完房租或扣完房貸、煤氣水電費,生活費一通下來,工資真的白領了。況且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公司有一個穩定的業務展開,要不然,簡直就是“災難”。

4、你呆的公司沒有前景,業務無法順利開展

有一種公司叫“加再多班也無用”,特別是現在某些創業公司。這種公司犯了很大的錯誤,招不到一流人才,也捨不得培養年輕人,最終招了三流人才。因為這種公司的老闆或領導基本上屬於二流甚至三流。二三流老闆或領導喜歡天天開會,一天很可能開2-3次會,因為他也很懵逼,不知道業務該怎麼開展,走一步是一步。

由於第1種專業人才太少,所以就普遍是第2、3、4種人才。30歲左右的職場員工,真的很尷尬,能力上不去下不來,但對高薪水的渴求越來越大。

絕不可怪人心浮躁,而是每個30歲左右的職場人都面臨結婚、生子、養家的重擔來襲。

許多公司真的養不起,他們首要任務是養團隊,如果團隊裡因為某個人工資比其他人高一些而能力沒超出多少,被人事部捅出消息的話,簡直就是管理災難,內鬥和自我消耗開始。

筆者在職業生涯中一共經歷過2次這種情況,現在覆盤,得到經驗和教訓。

第一次是年終獎發放不公平。現在回想起來,人際關係實在是複雜,而筆者那時傻乎乎的還矇在鼓裡,雖然不偷奸耍滑,工作努力,態度端正。但沒得年終獎勵或獎勵不均的老同事們消極工作,和老闆形同陌路。

第二次則是部門間內耗。現在想起來,所有的熬夜加班都顯得像個笑話,一路從0做起來的用戶,都投入感情進去,也是最有興趣做好的行業,卻因為從這個項目開始被另一個部門的同事處處針對,兩個部門的工資待遇不對等產生的情緒牴觸,進而導致筆者情緒失控,病從身來。(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反省,我一直在反省)

如果一個30歲左右,有經驗並且花時間做事(週六別人不加班自己加班)還起得一定效果的職員,拿到比實習生高一些的待遇被排斥引起同事猜忌甚至內部混亂的創業型公司,真的不該反省嗎?

03:養不起你的情緒波動

所謂情商高,其實就是學會控制情緒。

筆者覆盤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得到教訓,“壞情緒”害人害己。

沒人喜歡負能量爆棚的人,時下,太多人浮躁。

筆者由於“壞情緒”,一度身體亮起紅燈,導致記憶力下降,做任何工作時,腦子裡一篇空白,一度失去專業能力,無精打采,興趣減退,甚至短暫抑鬱症,到各大醫院檢查,被建議找心理醫生。

究其原因,還是對社會存在的憤懣過多、容易胡思亂想所致。

舉個栗子,你所在的單位通過xinghui某單位公職人員獲得項目批報,該不該憤怒?

由於你得使勁諂媚,做出來的產品根本談不上專業,市場上接受度不高,更奢談不了業績,於是,你的老闆很不高興,在老闆眼裡,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就是員工的能力不行。

就像京東老闆劉強東所言:最討厭心靈雞湯,所有失敗最終都是人不行。老闆說你玻璃心,這個社會就是如此,你何必多想。

被工作本身剝削,你的情緒還好受嗎?

現在有太多公司做事不按市場規律,而是按老闆的主觀意識,試想違背市場規律的產品怎麼受市場歡迎。

而“壞情緒”導致的結果就只有:要麼忍,要麼滾。

04:養不起你的打工仔心態

所謂給多少錢,出多少力就是打工仔心態。

大多數城市裡所謂出入寫字樓的“白領”就是如此狀態,得過且過,沒得額外學習規劃和動力。

而時間就是殺死你的毒藥,得過且過馬上就30歲,這個時候老闆還容忍你像一個實習生給你時間成長嗎?

我大學同學,現在是一家連鎖咖啡店店長,他手下有一名26歲的服務經理,總是慌慌張張丟三落四,客戶結賬的錢都不知道放哪裡,賬對不上就打電話求救店長,次數多了每次都被罵得狗血淋頭。

筆者有一段時間也陷入這種不良狀態,身體不舒服和情緒失落導致不專注。在出差回公司時,把Ipad落在酒店賓館,拖稿嚴重,排版出錯,熬夜弄都弄不好。於是,成了被攻擊的靶子,自己淘汰,黯然離職,直到現在都有陰影。

職場成功的三大定律是:量變引起質變、10000小時學習定律、因果定律。

三大定律很好理解,就是勤奮、專注、樂觀。

工作並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為了滿足自己,使自己活得夠充實。

如果做不到,企業真的沒必要養著你,也養不起。

怎麼應對30歲職場危機呢?

1、運動鍛鍊,早睡早起。為了保持每一天的戰鬥力,熬夜實在不划算,在中年身體危機來臨之際,野蠻自己的體魄很有必要,跑步、游泳、健身對工作將帶來好處。

2、每天看書,每週寫5000—10000字。現在寫字說不定還積累自己的個人品牌,開個頭條號,公號寫寫字隨時保持練習。

3、放開手腳打造個人品牌。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當你30歲,你看一個公司是否有前景會十分明朗,我的直覺告訴我,未來的職場將是一個個超級個體組成的,現在趨勢逐漸明顯。

4、多出門旅遊,培養興趣愛好。分享旅遊喜悅也是一種美,未來拼誰會玩。

從以下幾方面感覺得到:

1、去一家企業上班越來越累,就像老闆創業一樣累,朝九晚五是奢談與夢想。

2、很多自由職業者興起,比如現在的自媒體,一個大V每年的收益相當於一個傳統企業,很多人不想去坐班。

3、營銷模式大變,再也不是單方面的硬塞給客戶廣告,而是互動式,用戶參與產品打造的整個過程。

4、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興起,將解放和替換一部分人力。未來將有很多人失去工作,擁有無聊的閒暇時間更多。

上週開始看了三本書,分別是美國作家克萊舍基寫的《未來是溼的》與《認知的盈餘》,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寫的《參與感》。

《未來是溼的》於2009年在中國出版,《認知的盈餘》於2011年出版,《參與感》於2014年出版,小米手機成功推出後的第三年。

看看這幾本書,再結合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微信出現了,今日頭條出現了,小米手機成功了。他們都告訴你,互聯網改變了用戶,互聯網改變了時間觀念。

30歲職場危機,不一定非得離職換工作,但得換學習思路。

趕緊利用空餘時間跟進學習和實踐吧!就像李笑來的那本書名,把時間當朋友吧!

別再抱著打工仔心態,因為老闆養不起你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