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

五音戲是山東省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唱腔婉轉、嫵媚,素有"北方越劇"之稱。其發生、發展、定型經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和五音戲四個時期,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娛樂性強,易引起觀眾共鳴。

"

五音戲是山東省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唱腔婉轉、嫵媚,素有"北方越劇"之稱。其發生、發展、定型經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和五音戲四個時期,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娛樂性強,易引起觀眾共鳴。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五音戲的發展歷程

五音戲的發展,歷經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五音戲四個時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與山東省章丘歷城等地民歌結合的產物,伴奏僅用鑼鼓,角色一生一旦,後來逐漸有所增加。有人為其填詞或編創故事,使秧歌腔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姑子"是當地方言對尼姑的稱呼,"周姑子戲"便是從此而來的。清光緒年間,青野村的藝人趙寶子(趙國清)學習並改革了"周姑子戲",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為師。後來,靳氏兄弟把戲名定為"周姑子戲"。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鑑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製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到現在。

"

五音戲是山東省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唱腔婉轉、嫵媚,素有"北方越劇"之稱。其發生、發展、定型經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和五音戲四個時期,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娛樂性強,易引起觀眾共鳴。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五音戲的發展歷程

五音戲的發展,歷經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五音戲四個時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與山東省章丘歷城等地民歌結合的產物,伴奏僅用鑼鼓,角色一生一旦,後來逐漸有所增加。有人為其填詞或編創故事,使秧歌腔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姑子"是當地方言對尼姑的稱呼,"周姑子戲"便是從此而來的。清光緒年間,青野村的藝人趙寶子(趙國清)學習並改革了"周姑子戲",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為師。後來,靳氏兄弟把戲名定為"周姑子戲"。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鑑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製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到現在。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五音戲的代表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

瀕臨消失的五音戲

近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急劇變革給五音戲帶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加之保護措施滯後和資金不足,這一劇種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淄博市五音戲劇院面臨資金、演出市場等問題;民間的零星班社組織規模不大、水平不高、人員參差不齊,多以演出傳統劇目為主,沒什麼創新與發展。由於境遇不佳,人才流失也很嚴重,演員隊伍面臨斷檔,創作人才更為稀缺。創作隊伍比較薄弱,五音戲的藝術研究也嚴重滯後。

"

五音戲是山東省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唱腔婉轉、嫵媚,素有"北方越劇"之稱。其發生、發展、定型經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和五音戲四個時期,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娛樂性強,易引起觀眾共鳴。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五音戲的發展歷程

五音戲的發展,歷經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五音戲四個時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與山東省章丘歷城等地民歌結合的產物,伴奏僅用鑼鼓,角色一生一旦,後來逐漸有所增加。有人為其填詞或編創故事,使秧歌腔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姑子"是當地方言對尼姑的稱呼,"周姑子戲"便是從此而來的。清光緒年間,青野村的藝人趙寶子(趙國清)學習並改革了"周姑子戲",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為師。後來,靳氏兄弟把戲名定為"周姑子戲"。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鑑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製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到現在。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五音戲的代表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

瀕臨消失的五音戲

近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急劇變革給五音戲帶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加之保護措施滯後和資金不足,這一劇種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淄博市五音戲劇院面臨資金、演出市場等問題;民間的零星班社組織規模不大、水平不高、人員參差不齊,多以演出傳統劇目為主,沒什麼創新與發展。由於境遇不佳,人才流失也很嚴重,演員隊伍面臨斷檔,創作人才更為稀缺。創作隊伍比較薄弱,五音戲的藝術研究也嚴重滯後。

即將消失的地方劇種:五音戲

自2006年五音戲被國家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淄博市五音戲劇院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宗旨,開展了一些工作。五音戲國家級傳承人霍俊萍先後參加了代表性傳承人在北京的展演活動,積極參與校園讀本《走進五音戲》教科書的編寫工作,同時大力培養年輕演員。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音戲代表性傳承人呂鳳琴,多次參加大型晚會演出及"非遺"進校園活動,以增進各界對五音戲的瞭解和關注。

五音戲劇院與學校聯合開展"五音戲進校園"活動,將《走進五音戲》作為當地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感受古老劇種的藝術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染。

2017年12月14日,山東首家現當代戲曲名人專題紀念館-——鮮櫻桃紀念館開館儀式在淄博市五音戲劇院舉行。鮮櫻桃紀念館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於一體,是傳承、保護、發展五音戲藝術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實踐基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