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睚眥殺人諸葛亮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真是因為法正功勞太大?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一直以為諸葛亮的官職比法正大,理由就是法正為非作歹的時候,諸葛亮放任不管,而法正聽到諸葛亮替他開脫的話之後,也收斂了自己的鋒芒。但是翻遍了陳壽的《三國志》、常璩的《華陽國志》、孫勝的《魏氏春秋》,都沒有找到諸葛亮比法正級別高和法正畏懼諸葛亮的記載,倒是發現了這樣一件事:法正當時是有點胡作非為,當時就有人攛掇諸葛亮向劉備打小報告,諸葛亮不肯做小人,於是才說了那番違心的話。其實細看諸葛亮的原話,我們就會發現諸葛亮的說法完全違背了他“治亂世用重典”的原則。

法正睚眥殺人諸葛亮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真是因為法正功勞太大?

在解答“法正為非作歹諸葛亮為啥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這個問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正史中記載的諸葛亮和法正的官職。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佔領成都進位漢中王后,“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有人說“署左將軍府事”的官職不小了,因為劉備就是左將軍,這樣安排,實際是說明諸葛亮已經成了劉備之下的蜀漢二把手。但是《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同時記載:“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那麼諸葛亮“署(代理)”的到底是左將軍劉備還是左將軍馬超的事務?筆者認為是左將軍劉備,這個“署左將軍府事”是劉備稱王之前就任命了的,只不過是劉備稱王之後,沒有給諸葛亮加官進爵而已。

那麼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給法正的官職是什麼呢?這在《三國志龐統法正傳》也有明確記載:“先主立為漢中王,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尚書令幾乎是劉備能任命的最大文官(許靖那個太傅是虛的),就像曹操陣營的荀彧之所以被稱為“首席文官”“荀令君”,就因為荀彧是漢獻帝(實際是曹操任命的尚書令)。至於護軍將軍,這可是個了不起的職務,其職責是掌管國家中級以上將領的考察選拔,最有名的護軍將軍就是西漢開國元勳陳平。

法正睚眥殺人諸葛亮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真是因為法正功勞太大?

在被任命為尚書令和護軍將軍之前,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權傾朝野的法正開始翹尾巴,綜合《三國志龐統法正傳》和《華陽國志劉先主志》的記載是這樣的:“正既臨郡,睚眥之怨,一餐之惠,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但是法正當時正被劉備寵信,後來曹操在得知劉備取漢中是以法正為謀主的時候,也十分惋惜悵恨:“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正邪!”這說明法正是以實力贏得重用的,而劉備得到法正,也是如虎添翼。

法正胡作非為,一向“嚴重”的趙雲不吱聲,“無所不知”的諸葛亮假裝沒看見,但是法正的“睚眥殺人”已經激起了民憤,於是大家紛紛找諸葛亮想轍(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三國志》比《華陽國志》多了一句話:“抑其威福。” 從這兩段史料中我們就知道,大家公認的諸葛亮職務,是軍師將軍,那時候劉備還沒有稱帝,所以沒有丞相,同僚尊稱諸葛亮也是“將軍”而不是“軍師”。

法正睚眥殺人諸葛亮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真是因為法正功勞太大?

接下來史書中記載的諸葛亮回答如出一轍,就不引用了,其大意就是:“法正這個人是有功的,對主公是有恩的,所以他愛幹啥就幹啥吧,我不會去打小報告。”而諸葛亮不肯打小報告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打了也沒用,史書原話是“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至於“法正聽了諸葛亮的評價後收斂鋒芒(法正聞之,亦自斂戢)”,那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三國志》沒提,《華陽國志》也沒講,倒是記載了法正勸劉備休掉孫權的妹妹:“正勸先主還之”。由此可見,法正跟劉備仍然是無話不談的親密夥伴。

法正睚眥殺人諸葛亮不肯向劉備打小報告,真是因為法正功勞太大?

這時候我們不能不佩服劉備的知人之明和諸葛亮顧全大局的胸襟,但是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問題:那些因為小小得罪一下法正就被砍了頭的官員和百姓,實際是白死了。口口聲聲“夫濟大事者以人為本”的劉備沒有追究,“治亂世用重典”的諸葛亮也學曹操“法不加於尊”,甚至沒讓法正“割發代首”。

由此可見,即使是在仁德的劉備和公正的諸葛亮面前,“使用價值”也是排在律條和道義前面的。其實這種情況在後來也是一直如此:老百姓的性命不值錢,程咬金殺降屠城悶聲發大財,趙匡胤可以為強搶民女的部將強詞奪理,這些人做的事情都已經被人們選擇性地遺忘,倒是明太祖朱元璋不允許功臣勳貴欺壓百姓而大開殺戒,留下了一個屠戮功臣殆盡的罵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