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以後,“房奴”和全款買房的人差別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5年以後,“房奴”和全款買房的人有什麼差別?聽聽過來人怎麼說,或許就有眉目了!

5年以後,“房奴”和全款買房的人差別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善爺現身說:

我的第一套房到現在4年,還沒有5年。

工作一年半結婚買房,當時身上的錢正好夠全款買房加裝修,當時房價低,付全款加裝修一共65萬。

當時公積金貸款首付兩成,貸款利率3.25,要知道那個時候餘額寶最高達到7點的利率,果斷公積金貸款了,首付9萬,裝修16萬,每月還款1800。

那時家裡人一直催我付全款,不要去貸款,但我們一意孤行,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貸款的話,剩下的錢我們可以買一臺很好的車(當時看中奧迪a4),而且月供我們夫妻倆公積金加起來完全可以應付,不貸款的話,公積金也拿不出來,放在那裡也只有銀行活期存款利息,所以就堅持貸款了。

哪知買了房沒多久有個好機會工作調動到了另一個城市,待遇翻倍的誘惑實在太大,就去了另一個城市,原來城市的房子沒出房產證賣不出去就出租了,當時租金1600,現在已經漲到2100,別人幫我養房的同時一月小賺300。

到了新的城市穩定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房,解決剛需,用的商業貸款,用之前剩下的錢,首付3成20萬買了新房,月供3700,因為待遇翻倍了,新的公積金收入完全可以支付房貸,所以也沒什麼壓力。然後我又全款買了一個15萬的車位,到這時之前的錢還剩5萬,當時身上的錢又湊了湊,貸款15萬買了臺30萬的車,車貸每月3000,這個就有點壓力了,到這個月車貸還有10萬,月供壓力太大了,去年省下的錢正好可以把車貸還掉,前幾天車貸已全部提前還款,開心。

特別說下車貸,根據我利用槓桿的這些經驗,房貸是最划得來的貸款,貸款時間長利率低,車貸就貸款時間短且利率高。在這裡我有個失誤,應該全額買車貸款買車位,車最長貸5年,車位最長貸10年,有些銀行甚至15年的都有,就是利率高點,還貸壓力會低很多,不然我也不會這麼苦逼省吃儉用去提前還款車貸。如果當初貸的是車位貸,大概也就月供1千多,加上房貸一共5千的月供完全能承受。


總結起來,我本來可以買一套房(0月供),現在買了兩套房一車位一車(月供6700-租金收益300=6400),但只要有工作,積蓄總會往上走的,我現在車貸還了,月供只有3400,感覺非常輕鬆。

說說我作為房奴的感受:我非常感謝有貸款這個東西,讓我本來只能擁有一套房的人,現在擁有這麼多,讓我在來到第二個城市的時候有錢去買房,不至於風餐露宿,讓我在錢不夠的情況下買到了中意的C級車。你有可能會覺得我沒那麼多錢不要買那麼貴的車,但我的想法不一樣,我現在的車可能5到8年都不會想換,如果我當時按照身上的錢買了15萬的車,一年後也就是我提前還車貸那時我就會後悔,肯定總會想著換車,而我沒有那麼多錢再買一臺30萬的車,之前15萬的車折損賣也很虧,倒不如最開始就一步到位貸款買臺好的。

現在雖然每月要還3千多的貸款,但我夫妻倆的公積金就可以完全可以對付,還養著娃,感覺經濟上完全可以承擔。相對身邊全款買了一套房的朋友,他們沒有月供,但所有的錢都付房款了也沒有更多的錢了,有些人借了親戚的錢買了臺十幾萬的車,沒錢買車位,有些人養著娃都不敢買車,出行都是公交車,這時回想起我當房奴的這些年,覺得自己挺明智的。

網友白話房時:

我是2013年買的房,差不多6年吧,我來說說我的故事。

2013年,當時收入並不高,老婆辭職在老家農村帶孩子。某一天到市裡跟我兩個表姐聚餐聊到了房子,表姐剛買的一套小兩居室,首付6萬多,老婆去他們家看了看,新小區,真好!

當時雙方父母幫不上忙,我們自己攢的錢加上信用卡套現,總共十萬首付,買了一套81平米的兩室一廳,首套房還利率上浮15%,月供一千五。到今年每平米漲三千左右。

現在收入增加,但是沒想過一次全還完,這點月供對生活沒有影響。自己家人住了這幾年,不用掏房租,房價還漲了。

沒買房的堂兄,到現在也還沒買,新房普遍在八千左右了,首付就得20多萬,月供一樣不低了。

網友太嶽文史:

我是13年全款買房子的,但是5年後我沒有感覺得當時的決策對,也沒覺得不對。原因如下:

1、在我們這個5線城市,13年的房價正是正熱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全家也是跑遍了整個城區,滿世界挑房子。房子調完,找裝修,買建材。整個跑下來折騰了近兩年。當時的心態就是生怕房價上漲,建材屬於互補品,也怕建材漲價。當時一把掏空了家底,好幾年才緩過來。我相信普通家庭全款買房的,都是和我一樣的心裡,土豪除外哦。但是5年後來看,房價雖然穩重有小升了幾年,但在最近1年升的特別厲害,我們這個房子也漲了一半。從這個角度講無疑當時的決策是對的。

2、假設5年前我沒有選擇全款,我會把錢用作投資,例如合理在股票市場做價值投資、買一些健康的理財產品或是眾籌做一些商業投資(小額的)。這樣的話我可以用投資的利率來對衝部分貸款,讓自己手上能有活錢。在看到好的機會的時候,可以把握住,實現資產的增值。從這一點來看我是有點後悔。

一起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