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作為現今中華第一大姓,其來源紛亂,諸說並存,綜合以往的各種說法,可得以下七種:

其一,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顓頊後裔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堯、舜的大理之職(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古文字中“理”與“李”相通)。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稱理,又感激李樹活命之恩,便改姓李氏。

其二,根據民國十年臧勵和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詞典》附錄《姓氏考略》: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認為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其三,古代巴人分佈於今重慶、湘西、鄂東一帶,尊奉廩君為先祖,廩君死後魂魄化為虎,巴人因此以虎為圖騰,巴語古方言讀虎為“李”,廩也是“李”的音轉,所以到西晉末年,廩君之後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出了李特、李雄幾位成漢皇帝。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後滅於東晉。(《晉書·李特載記》)

其四,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白僰古通記淺述》)

其五,為北魏代北複姓所改。北魏時有代北複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見《魏書·官氏書》。

其六,出自他姓改李氏。唐朝常常對功勳卓著的大臣們恩賜李姓。唐功臣武將有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共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

其七,有人認為李姓起源於遠古氏族的圖騰崇拜,把李樹奉為氏族圖騰,因以圖騰為姓。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種植物――李樹。如《說文》所云:“李,果也。”李樹,屬薔薇科,為落葉亞喬木,高丈餘。李子,就是它的果實,球形,至夏成熟,紅色有光澤,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慶子。有人把我國幾千個姓氏歸類排列,其中以植物為姓氏的,諸如花、草、樹、苗、林、木、楊、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種之多。

李氏來源的七種說法中,前二種在《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中合為一源,顓頊、皋陶、利貞、老子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這一系統作為李唐王朝認可的淵源,成為李姓起源的主流觀點,顓頊可視為李姓的遠祖,皋陶為李姓的血緣始祖,利貞或老子為李姓的得姓始祖。

其餘五種雖然得姓原因各異,但均為後起李姓,從嚴格意義上講算不上李姓起源,只能算是李姓在後世的繁衍和擴展。比如第四種南方的巴人在西晉末年定自己的姓氏為李,是因為他們的先祖廩君之“廩”與其部落圖騰“虎”在巴人方言中讀音均與李接近,依音用李姓,此時作為姓氏的李姓早已存在,巴人姓李,只是加入到李姓的大家族中而已。後來經過大唐數百年的統治,異姓尚且以改姓國姓李氏為榮耀,巴人之李更樂得依附當朝顯貴,而祖述顓頊、皋陶、老子,所以巴人李姓逐漸融入唐朝國姓的李氏系統之中,在後世已很難區分了。得姓於三國時期的哀牢夷中的李姓和北魏複姓所改的洛陽李姓,也存在這種情況。

唐代因功賜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16氏為李姓,更是毫無疑問地應該納入李唐王朝的國姓系統之中。

至於第七種李姓起源於對李樹的圖騰崇拜之說,應該是出自近現代傳入中國的西方人類學和民族學的研究成果,作為一種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文獻中沒有記載,難以信從。

總而言之,前二種說法可以合而為一,幾位始祖同為一個系統,顓頊、皋陶、利貞、老子前後一脈相承,為歷代主流的正統觀點,得到廣泛信從,然而是利貞還是老子為李姓的得姓始祖還存在爭議。第三到六種說法,均可歸於後起李姓,並非李姓淵源,只能視為李姓的繁衍和發展。第七種說法文獻無徵,可置而不論。由於唐朝大規模賜姓等原因,可以說在中華姓氏中當今李姓的血脈是相當龐雜的,但姓氏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講究的是一種文化上認同,李姓雖然血脈龐雜,但從文化認同上卻相當一致,因為唐代經過官方確定的李姓祖系,千百年來得到天下李姓的普遍認可。

由此可見,紛亂的李姓起源可歸納為一脈,即:遠祖顓頊,血祖皋陶,得姓始祖利貞或者老子。

遠祖顓頊

李姓起源,李姓原來這麼牛

李姓遠祖顓頊是中國著名的“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所謂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顓頊高陽氏本姬姓,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之子,帝堯的三代祖,帝舜的七代祖。顓頊生於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其母女樞是蜀山氏之女,因感瑤光而生。顓頊10歲而佐少昊,20歲即君位,因最初建侯國於高陽(今河南杞縣),所以稱高陽氏。後遷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西南),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古帝王。

血緣始祖皋陶

李姓起源,李姓原來這麼牛

李姓血緣始祖皋陶又作咎繇,字庭堅,為東夷部族首領,活動中心在偃(奄),即今山東省曲阜市。帝舜任命皋陶為“大理”,也叫作“士”,即掌管司法的長官。皋陶以善理刑獄而著稱於世,使天下人心信服,社會秩序穩定。皋陶死後,葬於安徽六安。皋陶的後代被封“於英、六,或在許”,英即古蓼國,在今河南固始縣;六在今安徽六安;許在今河南許昌。

得姓於利貞

李姓起源,李姓原來這麼牛

宋歐陽修《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雲:“李氏出自嬴姓,帝顓頊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皋陶,字庭堅,為堯大理。生益,益生恩成,歷虞、夏、商,世為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至紂之時,理徵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在今河南淮陽)契和氏與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為李氏。利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為陳大夫,家於苦(hù)縣(今河南鹿邑縣)。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五世孫乾,字元果,為週上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生耳,字伯陽,一字聃,周平王時為太史。其後有李宗,字尊祖,魏封於段,為幹木大夫。生同,為趙大將軍。生兌,為趙相。生躋,趙陽安君。二子曰云,曰恪。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興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將軍。生曇,字貴遠,趙柏人侯,入秦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璣。崇為隴西房,璣為趙郡房。”

但對李姓起源這種正統的說法歷代也有不同的意見,鄭樵在《通志》中就對這種說法有所懷疑:“臣謹按:李氏,樑武昭王有國二十年,高祖有天下三百年,支庶既繁,子孫必眾,然譜牒之議,紛紛不知何始,以理官為氏,以食木子又為李氏,此何理也?以官為氏者,容有此理,以食木子為氏而取理同音者,無是理也。今不得其始,故從理說,實在官列。”鄭樵對李氏起源雖然有所懷疑,但他也沒有別的依據,也只好照錄舊說。

家譜又稱“家乘”,即一個家族的歷史之義,中國曆代家譜資料十分浩繁,但由於編寫者水平高下不一,編寫家譜又有攀附顯貴的流弊,加以歷代傳抄錯誤迭出,因此家譜材料往往被視為野史,其史料價值與可信度並不高。象李姓的家族譜系在正史中被詳細記述的情況並不多見,李延壽在《北史》中開其先,歐陽修、宋祁在《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和《宰相世系表》中繼其後,異口而同聲,言之鑿鑿。這些記載應該是來自唐初李世民組織撰寫《氏族志》時,對李姓姓源世系所作的全面細緻的研究和考訂。雖然可能有杜撰媚時之嫌,然而連宋代的大學者鄭樵尚且找不到反駁的證據,雖有所懷疑,仍從其說,後代學者見到的史料肯定沒有唐宋史家見到的史料更多而且可信,因此,唐宋史家的主流觀點是值得信從的,後世各地李姓族譜也多從此說。

唐宋史家關於李姓姓源世系的觀點主要出自李延壽《北史·序傳》、林寶《元和姓纂》、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宗室世系表》、鄭樵《通志·氏族略》、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書,雖小有差異但大體一致,可通俗地表述如下:

李姓出自中國一個十分古老的姓――嬴姓,顓頊帝是其遠祖,顓頊帝后,三世而生皋陶,皋陶是堯帝的司法長官,官名叫“大理”,此後,李姓經歷夏、商、週三代,歷代都任大理之職,因此就以官名為氏稱“理氏”。到了商紂王時,皋陶後裔理徵,任翼隸中吳伯(掌管一州的長官),為人耿直,對於商紂王的種種無道之舉犯顏直諫,得罪了暴君,慘遭殺害。理徵的妻子契和氏是陳國(今河南淮陽)人,她聽到丈夫被害的消息後,便帶著幼子利貞慌忙出逃。他們先逃命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故城,此時母子倆飢渴難耐,奄奄一息,幸而在這片廢墟的果樹上還殘存一些果實(即木子),母子倆藉以充飢,靠這些野果保全了性命。後來契和氏帶著兒子輾轉回到孃家所在的陳國,在臨近淮陽的今河南鹿邑縣一帶定居下來,為了感激“木子”保命之恩,同時為了躲避紂王的追殺,自理利貞開始將“木”與“子”上下組合起來成為“李”,作為自己的姓氏,改“理氏”為“李氏”,稱李利貞。李利貞的十一世孫就是老子李耳,老子的直系後裔李曇有四子,其中李崇居隴西,成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璣居趙郡,成為趙郡李氏的始祖。隴西和趙郡這兩個郡望是李姓最早最著名的郡望,此後天下李姓均由此分衍而出。

據此可知,李姓的得姓始祖是商末周初的李利貞,發源地在今河南鹿邑縣,自得姓至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歷史。

關於李利貞,文獻或作“利真”、“利正”,有關他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生於商末周初,父親是商紂的大臣理徵,母親是陳國的契和氏,他隨母親逃難食木子得全後定居於今河南鹿邑縣,也娶母親孃家契和氏女為妻,生子叫李昌祖,任陳國大夫,仍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碩宗,在西周康王朝做官,周康王將苦縣賞賜給他作為封地,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西周末年官至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壽氏之女嬰敷為妻,生子名李耳,就是聞名千古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

得姓於老子

李姓起源,李姓原來這麼牛

然而歷史上還存在著另一種觀點,認為李姓得姓於老子:《廣韻》摘錄漢代應劭所著《風俗通·姓氏篇》雲:“李氏,李伯陽之後。”伯陽是老子李耳的字。

唐司馬貞《索引》注《史記》曰:“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

宋王應麟的《姓氏急就篇》也說:“老聃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

清張澍《姓氏尋源》曰:“理、李字古通用。老子因祖為理官,以為姓,餘說皆非。”

民國臧勵和《姓氏考略》亦云:“李、理古字通,老子因祖為理官,以為姓。”

分析以上諸說,可歸納為兩種:其一,李姓因老子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這種說法歷來被視為妄說;其二,老子祖為理官,因李、理古字通,老子因改“理”為“李”,以為姓。李姓得姓於老子,不僅唐代有這種說法,說明在唐代,李姓來源於“食木子得全”的利貞和“生而指李樹”的老子,是兩說並存的;而且早在漢代,應劭在《風俗通》中就認定老子為李姓的始祖。

《國語·鄭語》中的祝融之後八姓、《晉語·四》中的黃帝之後十二姓、以及《左傳》所載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見李姓,所以《姓解》說:“周之前未見有李氏。”李姓最早見諸文獻的是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老子李耳是正史立傳的李姓第一人,由此看來,說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在文獻上是站得住腳的。

無論是唐代的官修譜書,宋明以來的私撰家譜,還是唐宋以降的姓氏書籍,都把李耳和顓頊、皋陶建立起直系的血緣關係,視李耳為李姓的共祖,這與唐王朝崇信道教也有直接關係。李淵在隋末起兵於晉陽,進軍關中,道士岐平定、張實、焦子順向李淵陳說符瑞,說他聖德感天,當為天子。唐武德三年(620)有一個叫吉善行的人上奏,說他在浮山縣(今屬山西)東南羊角山見到了一位騎白馬穿素衣的白鬍子老頭,說自己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太上老君,託他轉告皇帝,年內就可平定王世充,李姓子孫從此可長有天下。李淵於是改浮山縣為神山縣,羊角山為神角山,在山上修建了興唐觀,塑造了太上老君像。從此唐王朝奉李耳為祖宗,成為老子的後裔。李姓經過唐代300年空前的繁衍發展,天下李姓為了攀附當朝皇室顯貴,紛紛祖述老聃,所以,經宋元明清數朝,不奉老子李耳為祖的李姓已不多見。老子最終成為天下李姓的共祖,與顓頊、皋陶一起成為李姓族群認同的標識。

祖地:

李姓起源,李姓原來這麼牛

鹿邑

鹿邑所以縣名鹿邑,是因其地古時草茂林密,麋鹿經常出沒其間,鳴叫不已,故其地初叫“鳴鹿”,後稱“鹿邑”。又因為是老子的誕生地,所以又稱“真源”、“仙源”。

鹿邑還是中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源地,是全球李姓華人尋根問祖的勝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