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7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排名第七位。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7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排名第七位。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百家姓:趙

源流有四:

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

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三、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四、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7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排名第七位。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百家姓:趙

源流有四:

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

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三、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四、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百家姓:趙

分佈圖


遷徙分佈

兩漢以前的遷徙

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造父的第七代子孫)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後來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在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佈以下地區:趙城、耿、原、晉陽、代、邯鄲、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都有趙姓。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陝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陝西、內蒙古。

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趙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屬甘肅),形成一個望族;趙王遷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

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範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

漢至宋以前的遷徙

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此地原屬河間,因此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

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期遷居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趙達任北魏庫部尚書,封臨晉子,舉家離開南安遷居北魏都城洛陽。當時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數民族)的襲擾,北魏在北部邊境上設立了許多軍鎮,選擇貴族、官宦子弟鎮守。趙達之子趙仁因鎮守武川鎮,舉家自洛陽遷至武川。趙仁的孫子趙貴成為武川軍事集團的重要成員,跟隨宇文泰進兵關隴,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為宇文氏佔據關隴、建立北周屢立大功,被賜姓乙弗氏,封楚國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舉家又自武川回遷洛陽。

天水南安趙氏還有一支在北魏時遷居,這支趙姓從代又遷居洛陽。

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徙居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後又自南鄭徙居洛陽。天水西趙氏的一支遷居洛陽。北魏時今甘肅趙氏的一支徙居洛陽。

唐初,有趙姓將士在平“蠻獠嘯亂”中開赴福建並定居。

五代時,有趙姓隨劉龔南漢政權在廣州定居。

兩宋以來的遷徙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為郡國王公。所謂郡國,僅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並不居住在郡國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師。直至“靖康之亂”,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開封市),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餘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松花江下游)。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

2008年,趙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7.5人以上,有的地區達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陝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6人以上。趙姓分佈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佔國土面積的16.9%,趙姓人口大約1176萬;4.5—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

土面積的13.7%,趙姓人口大約704萬;1.5—4.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26.8%,趙姓人口大約715萬;不足1.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6%,趙姓人口大約153萬。 趙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沿黃河流域的省區是趙姓分佈的主要地區。趙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河北、冀魯大部、山西、陝甘寧大部、內蒙古中部,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5%以上,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1.8%;在沿魯、蘇、皖、豫、鄂、陝至四川北部一條寬百餘公里的地段,四川中西部、雲南西南、沿川、青、甘、寧至內蒙古一條寬120公里的地段,東北地區,趙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2.4%—3.2%,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2%;在皖蘇南部、浙江、贛閩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貴州、四川東南、雲南東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新疆西北,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2.4%,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4%;在其他地區,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8%,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7.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佔了16%。

"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7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排名第七位。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百家姓:趙

源流有四:

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

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三、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四、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百家姓:趙

分佈圖


遷徙分佈

兩漢以前的遷徙

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造父的第七代子孫)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後來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在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佈以下地區:趙城、耿、原、晉陽、代、邯鄲、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都有趙姓。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陝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陝西、內蒙古。

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趙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屬甘肅),形成一個望族;趙王遷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

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範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

漢至宋以前的遷徙

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此地原屬河間,因此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

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期遷居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趙達任北魏庫部尚書,封臨晉子,舉家離開南安遷居北魏都城洛陽。當時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數民族)的襲擾,北魏在北部邊境上設立了許多軍鎮,選擇貴族、官宦子弟鎮守。趙達之子趙仁因鎮守武川鎮,舉家自洛陽遷至武川。趙仁的孫子趙貴成為武川軍事集團的重要成員,跟隨宇文泰進兵關隴,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為宇文氏佔據關隴、建立北周屢立大功,被賜姓乙弗氏,封楚國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舉家又自武川回遷洛陽。

天水南安趙氏還有一支在北魏時遷居,這支趙姓從代又遷居洛陽。

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徙居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後又自南鄭徙居洛陽。天水西趙氏的一支遷居洛陽。北魏時今甘肅趙氏的一支徙居洛陽。

唐初,有趙姓將士在平“蠻獠嘯亂”中開赴福建並定居。

五代時,有趙姓隨劉龔南漢政權在廣州定居。

兩宋以來的遷徙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為郡國王公。所謂郡國,僅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並不居住在郡國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師。直至“靖康之亂”,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開封市),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餘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松花江下游)。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

2008年,趙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7.5人以上,有的地區達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陝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6人以上。趙姓分佈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佔國土面積的16.9%,趙姓人口大約1176萬;4.5—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

土面積的13.7%,趙姓人口大約704萬;1.5—4.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26.8%,趙姓人口大約715萬;不足1.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6%,趙姓人口大約153萬。 趙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沿黃河流域的省區是趙姓分佈的主要地區。趙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河北、冀魯大部、山西、陝甘寧大部、內蒙古中部,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5%以上,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1.8%;在沿魯、蘇、皖、豫、鄂、陝至四川北部一條寬百餘公里的地段,四川中西部、雲南西南、沿川、青、甘、寧至內蒙古一條寬120公里的地段,東北地區,趙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2.4%—3.2%,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2%;在皖蘇南部、浙江、贛閩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貴州、四川東南、雲南東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新疆西北,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2.4%,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4%;在其他地區,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8%,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7.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佔了16%。

百家姓:趙

趙匡胤


宗室支派

據《宋史·宗室世系表》載:宋朝宗室分為三個支派,即太祖(趙匡胤)支派、太宗(趙光義)支派、魏王(趙廷美)支派。

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宗室

宋太祖趙匡胤有四子,德秀與德林無後,燕王趙德昭有五子,秦王趙德芳有三子。

燕王趙德昭一脈的遷徙:令字派遷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潁州、四川蜀州、江蘇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紹興、河南洛陽、湖北荊南;子字派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蘇鎮江、浙江衢縣、廣東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師字派以下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臨安、浙江雲和、江蘇太平州,等等。

秦王趙德芳一脈的遷徙的基本狀況是:子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興、江蘇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師字派遷居主要有江蘇太平州、浙江婺州等。

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宗室

靖康之恥後,北宋被金國滅亡。康王趙構南逃臨安建立南宋,自號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趙構以為北宋慘遭靖康之難和自己兒子的早夭,是因為其祖宋太宗趙光義沒有遵守“金匱之盟”而遭至的災難,於是將南宋王朝的帝位傳給了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的後裔,宋太宗趙光義一脈宗室南遷後裔,此後多由南宋京城臨安遷出,散居於南方民間。

趙光義五世孫士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贛州、福建建甌、浙江紹興;六世孫不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臨安、浙江金華、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荊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廣西橫縣、四川成都、四川開縣;七世孫善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寧波、江蘇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臨川;八世孫汝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陽、湖南平江、江西餘干、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

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匱之盟”,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匡義。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辦事,宋太宗趙匡義應該將皇位傳給其弟魏王趙廷美。趙匡義登基之後,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魏王趙廷美一向專橫驕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趙匡義的斥責,此刻得知有“金匱之盟”一事,於是對趙匡義甚為不滿,於是暗中謀劃,陰謀早日篡奪皇位。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洩露。宋太宗趙匡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念其手足之情,並多次立有戰功,於是仍令其為西京(今洛陽)留守。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由此暫時全部遷居到了西京。趙廷美被貶謫任西京留守後,暗中仍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勾結。二人勾結之事敗露,魏王趙廷美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閒居在家;魏王趙廷美閒居在西京,後降魏王趙廷美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魏王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趙廷美遷居房陵後不久,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自貶於房陵之後,其後代外放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開封、河南洛陽、福建汀州、山東沂州、山東濟州、江蘇崑山、浙江秀水、江蘇溧城、江西波陽、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北宋慶曆年間,陝西趙懿甫官居汝南節度使,後家居汝南城東五里屯。傳十世至希賢(號龍華)由汝南遷蔡州。元末至正年間,趙希賢之後趙伊官至鹽運使司通判, 由上蔡縣白圭廟東徐趙莊遷西平縣專探鄉趙老莊。趙伊之子趙仲來系明正德年間貢生,為西平趙氏之始祖。趙仲來生才廣、才宇,才廣生恭、肅、鑑、鐸、鏷,才宇生欽。自仲來至今已歷二十四世,為西平名門望族,其後裔現分居於楊莊鄉、專探鄉、蘆廟鄉、師靈鎮、譚店鄉、宋集鎮、出山鎮、酒店鄉等地。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等地的趙氏族人陸續遷到臺灣、南洋,更有人漂洋過海,移居到歐美各國。

"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

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750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排名第七位。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百家姓:趙

源流有四:

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

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三、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四、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百家姓:趙

分佈圖


遷徙分佈

兩漢以前的遷徙

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造父的第七代子孫)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後來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在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佈以下地區:趙城、耿、原、晉陽、代、邯鄲、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都有趙姓。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陝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陝西、內蒙古。

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趙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屬甘肅),形成一個望族;趙王遷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

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範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

漢至宋以前的遷徙

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此地原屬河間,因此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

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期遷居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趙達任北魏庫部尚書,封臨晉子,舉家離開南安遷居北魏都城洛陽。當時為了防止柔然(古代北方的二支少數民族)的襲擾,北魏在北部邊境上設立了許多軍鎮,選擇貴族、官宦子弟鎮守。趙達之子趙仁因鎮守武川鎮,舉家自洛陽遷至武川。趙仁的孫子趙貴成為武川軍事集團的重要成員,跟隨宇文泰進兵關隴,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為宇文氏佔據關隴、建立北周屢立大功,被賜姓乙弗氏,封楚國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舉家又自武川回遷洛陽。

天水南安趙氏還有一支在北魏時遷居,這支趙姓從代又遷居洛陽。

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徙居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後又自南鄭徙居洛陽。天水西趙氏的一支遷居洛陽。北魏時今甘肅趙氏的一支徙居洛陽。

唐初,有趙姓將士在平“蠻獠嘯亂”中開赴福建並定居。

五代時,有趙姓隨劉龔南漢政權在廣州定居。

兩宋以來的遷徙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國,趙姓皇室一直大封宗室為郡國王公。所謂郡國,僅僅只是食其采邑,受封王公並不居住在郡國之地,而是集中居住在京師。直至“靖康之亂”,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開封市),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餘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松花江下游)。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

2008年,趙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7.5人以上,有的地區達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陝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6人以上。趙姓分佈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佔國土面積的16.9%,趙姓人口大約1176萬;4.5—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

土面積的13.7%,趙姓人口大約704萬;1.5—4.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26.8%,趙姓人口大約715萬;不足1.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6%,趙姓人口大約153萬。 趙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沿黃河流域的省區是趙姓分佈的主要地區。趙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河北、冀魯大部、山西、陝甘寧大部、內蒙古中部,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5%以上,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1.8%;在沿魯、蘇、皖、豫、鄂、陝至四川北部一條寬百餘公里的地段,四川中西部、雲南西南、沿川、青、甘、寧至內蒙古一條寬120公里的地段,東北地區,趙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2.4%—3.2%,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2%;在皖蘇南部、浙江、贛閩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貴州、四川東南、雲南東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新疆西北,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2.4%,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4%;在其他地區,趙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8%,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7.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佔了16%。

百家姓:趙

趙匡胤


宗室支派

據《宋史·宗室世系表》載:宋朝宗室分為三個支派,即太祖(趙匡胤)支派、太宗(趙光義)支派、魏王(趙廷美)支派。

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宗室

宋太祖趙匡胤有四子,德秀與德林無後,燕王趙德昭有五子,秦王趙德芳有三子。

燕王趙德昭一脈的遷徙:令字派遷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潁州、四川蜀州、江蘇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紹興、河南洛陽、湖北荊南;子字派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蘇鎮江、浙江衢縣、廣東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師字派以下新遷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臨安、浙江雲和、江蘇太平州,等等。

秦王趙德芳一脈的遷徙的基本狀況是:子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興、江蘇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師字派遷居主要有江蘇太平州、浙江婺州等。

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宗室

靖康之恥後,北宋被金國滅亡。康王趙構南逃臨安建立南宋,自號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趙構以為北宋慘遭靖康之難和自己兒子的早夭,是因為其祖宋太宗趙光義沒有遵守“金匱之盟”而遭至的災難,於是將南宋王朝的帝位傳給了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的後裔,宋太宗趙光義一脈宗室南遷後裔,此後多由南宋京城臨安遷出,散居於南方民間。

趙光義五世孫士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贛州、福建建甌、浙江紹興;六世孫不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臨安、浙江金華、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荊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廣西橫縣、四川成都、四川開縣;七世孫善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寧波、江蘇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臨川;八世孫汝字派遷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陽、湖南平江、江西餘干、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

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匱之盟”,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匡義。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辦事,宋太宗趙匡義應該將皇位傳給其弟魏王趙廷美。趙匡義登基之後,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魏王趙廷美一向專橫驕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趙匡義的斥責,此刻得知有“金匱之盟”一事,於是對趙匡義甚為不滿,於是暗中謀劃,陰謀早日篡奪皇位。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洩露。宋太宗趙匡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念其手足之情,並多次立有戰功,於是仍令其為西京(今洛陽)留守。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由此暫時全部遷居到了西京。趙廷美被貶謫任西京留守後,暗中仍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勾結。二人勾結之事敗露,魏王趙廷美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閒居在家;魏王趙廷美閒居在西京,後降魏王趙廷美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魏王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趙廷美遷居房陵後不久,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自貶於房陵之後,其後代外放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開封、河南洛陽、福建汀州、山東沂州、山東濟州、江蘇崑山、浙江秀水、江蘇溧城、江西波陽、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北宋慶曆年間,陝西趙懿甫官居汝南節度使,後家居汝南城東五里屯。傳十世至希賢(號龍華)由汝南遷蔡州。元末至正年間,趙希賢之後趙伊官至鹽運使司通判, 由上蔡縣白圭廟東徐趙莊遷西平縣專探鄉趙老莊。趙伊之子趙仲來系明正德年間貢生,為西平趙氏之始祖。趙仲來生才廣、才宇,才廣生恭、肅、鑑、鐸、鏷,才宇生欽。自仲來至今已歷二十四世,為西平名門望族,其後裔現分居於楊莊鄉、專探鄉、蘆廟鄉、師靈鎮、譚店鄉、宋集鎮、出山鎮、酒店鄉等地。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等地的趙氏族人陸續遷到臺灣、南洋,更有人漂洋過海,移居到歐美各國。

百家姓:趙

姓氏名望

趙宣子(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名盾,春秋中期晉國的正卿,是晉國曆史上頗有建樹的政治家,趙國的先祖。

趙武(?—公元前541年): 趙氏孤兒的原型,奸臣屠岸賈滅趙氏三百多口,下令屠全城嬰兒,程嬰撫養趙武長大,手刃屠岸賈為趙氏復仇。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

趙簡子(?—公元前476年):名鞅,春秋後期晉國傑出的政治家,趙國的奠基人。

趙襄子(?―公元前425年):名無恤,春秋末期晉國政治家,與其父趙簡子並稱簡襄之烈。在位期間打敗了強大的智伯,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即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的第六位國君,改革趙軍傳統裝束,實行“胡服騎射”,提高了趙軍戰鬥力,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一度能與秦國抗衡的軍事強國。

趙奢(公元前265—公元前245年):趙國宗室名將,善用兵,因功被封馬服君,成為漢族馬氏大宗的始祖。

平原君(?—公元前251年):即趙勝,戰國四大公子之一,趙武靈王之子,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秦朝著名將領,後南下百越,建立南越國。

趙雲(?—229年):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趙普(922年—992年):北宋初期的賢相,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美譽。

趙匡胤(927年—976年):宋朝開國皇帝,原為五代後周時大將,公元960年他發動了“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趙光義(939年-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

趙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趙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傑出書畫家,其筆法圓轉遒麗,人稱“趙體”。

趙南星(1550年—1627年),明政治家、散曲作家。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河北高邑(河北元氏)人。萬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與鄒元標、顧憲成號稱海內三君。

趙左(1573年—1644年),明畫家。字文度,華亭(上海松江)人。工畫山水。受業於宋旭,宗董源、倪瓚、黃公望、與董其昌友善,曾為其代筆,善用幹筆焦墨,長於烘染。畫雲山出己意,煙雲生動。首創“松江派”。

趙學敏(約1719年—1805年),清藥學家。字依吉,號恕軒,浙江錢塘(浙江杭州)人。通醫術,尤精藥學,著成《本草綱目拾遺》,載藥物七百十六種。

趙之琛(1781年—1860年),清篆刻家。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次閒,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從陳豫鍾,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為“西泠八家”之一。

趙之謙(1829年-1884年),清末三大畫家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