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 列子 春秋戰國 白露為霜ts 2019-08-06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風漫遊,輕鬆美妙極了,過了十天半月才回來。他對於福報的事,並沒有汲汲去追求。列子雖然可以免於步行,還是要依靠風力才行。

莊子說,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莊子認為,神人與道合為一體,擁有絕對自由和永恆,只有破而沒有立,這就是未樹的境界。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風漫遊,輕鬆美妙極了,過了十天半月才回來。他對於福報的事,並沒有汲汲去追求。列子雖然可以免於步行,還是要依靠風力才行。

莊子說,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莊子認為,神人與道合為一體,擁有絕對自由和永恆,只有破而沒有立,這就是未樹的境界。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不畏艱險去追求----不為了追求而追求----沒有追求

燕雀安識鴻鵠志,人生不能沒有追求。

執著於自己的追求,做展翅翱翔的大鵬,不做安於現狀不知進取的沒有追求的蜩和學鳩。

蜩和學鳩譏笑大鵬,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從地面疾速起飛,碰上樹的枝條就停下來,飛不上去就落到地面上,已經不錯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此為大小之辨。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風漫遊,輕鬆美妙極了,過了十天半月才回來。他對於福報的事,並沒有汲汲去追求。列子雖然可以免於步行,還是要依靠風力才行。

莊子說,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莊子認為,神人與道合為一體,擁有絕對自由和永恆,只有破而沒有立,這就是未樹的境界。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不畏艱險去追求----不為了追求而追求----沒有追求

燕雀安識鴻鵠志,人生不能沒有追求。

執著於自己的追求,做展翅翱翔的大鵬,不做安於現狀不知進取的沒有追求的蜩和學鳩。

蜩和學鳩譏笑大鵬,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從地面疾速起飛,碰上樹的枝條就停下來,飛不上去就落到地面上,已經不錯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此為大小之辨。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宋榮子不為榮譽所累,堅持真理,在人生道路上戰勝自我,繼續追求,這是不為了追求而追求

莊子不僅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在當時戰亂頻繁的年代,老莊思想不是要求人們出世,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

老莊思想的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無為,不是讓人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是不為了名利而追求,戰勝名利而專注於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人們嚮往物質富有,精神富足的理想國度。在歷史上,老莊思想曾經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超脫之道。宋榮子的追求,不是為了追求而追求。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風漫遊,輕鬆美妙極了,過了十天半月才回來。他對於福報的事,並沒有汲汲去追求。列子雖然可以免於步行,還是要依靠風力才行。

莊子說,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莊子認為,神人與道合為一體,擁有絕對自由和永恆,只有破而沒有立,這就是未樹的境界。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不畏艱險去追求----不為了追求而追求----沒有追求

燕雀安識鴻鵠志,人生不能沒有追求。

執著於自己的追求,做展翅翱翔的大鵬,不做安於現狀不知進取的沒有追求的蜩和學鳩。

蜩和學鳩譏笑大鵬,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從地面疾速起飛,碰上樹的枝條就停下來,飛不上去就落到地面上,已經不錯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此為大小之辨。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宋榮子不為榮譽所累,堅持真理,在人生道路上戰勝自我,繼續追求,這是不為了追求而追求

莊子不僅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在當時戰亂頻繁的年代,老莊思想不是要求人們出世,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

老莊思想的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無為,不是讓人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是不為了名利而追求,戰勝名利而專注於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人們嚮往物質富有,精神富足的理想國度。在歷史上,老莊思想曾經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超脫之道。宋榮子的追求,不是為了追求而追求。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人生至高境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沒有追求,無我境界

列子御風而行,卻猶有所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哉!故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如果能把握天地的本性,順從六氣的變化,暢遊於無窮的世界,他還有什麼必須依賴的東西呢?所以說,至人無一己的私念,神人無功業的束縛,聖人無名聲的牽掛。

大鵬鳥直上雲霄,需要藉助風的力量;宋榮子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對於世俗的功名,沒有汲汲去追求,不過如此而已;列子御風而行,還是要藉助風力。都沒有達到理想的境界。

連莊子自己也沒有達到最高境界,所以,才是追求的極致目標:無一己私念,無功名束縛,無名聲負累。

"

《莊子》中的宋榮子,是一個最有脾氣的人,也是脾氣最大的一個人,他從不在乎世人對他的評價,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誇獎他,他也不會因此獲得鼓舞而更加勤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同樣地,也不會感到一丁點的沮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他根本就不在乎聲譽或汙名這些身外之物,真正是個寵辱不驚的人。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 逍遙遊》

大意是:那些個才智可以當個一官半職的,品行可以親合一鄉人心意的,德行合乎國君要求而又能取信於百姓的,他們的自我感覺,也與這些小雀們並無區別。宋榮子禁不住取笑他們。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全世界都讚揚他,他也不為此受到激勵;全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為此感到沮喪。他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

莊子肯定了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外”與“榮辱”的界限。“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心繫功名,為名所累,為利所用, 算不上真正的“逍遙者“

名和利只是別人口中的談資,為其所累,太不值得

據說當亞歷山大面對自己率領的幾十萬所向披靡的大軍,突然想到百年之後這些人連同他自己都將化為腐土殘骨時,不禁潸然淚下。人生的成敗又有極大的偶然性,“成者為王敗者寇”,為王為寇時勢使然。並且,沒有永恆的勝者,拿破崙也終有滑鐵盧,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因此,一個人要在眾多的同類中拔萃而出,在有限的生命裡贏得芳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半生之力,求得身後名,如果你是一個有過人之處的天才,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常人,可能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人們渴望名聲,追逐名氣,為了出人頭第,不惜各種代價,甚至是自由。

在宋榮子看來,這些東西除了會束縛人,讓人不自由外,沒有任何用處。他更看重的,是精神的自由,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內心自由。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在世上安身立命,最怕的就是為名利所累,最難的是以自己本來面目做人。名利之下,人做事會趨向於有利,從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想法。可能收穫了暫時的名利,卻失掉了快樂。是快樂重要,還是名利更重要?

盛名之下,人為名所累,被迫爬到道德的至高點,被道德綁架,被輿論架高,你做的好事都是應該的,做出比他人更高的成績是應該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是正常的,卻不被允許有一點瑕疵,有絲毫懈怠。這樣的生活, 你能堅持多久呢?

陷在“關中大俠”的名號裡,呂秀才一時無法自拔。自打他“曰”死了盜神姬無命並獲得朝廷預發的榮譽證書和一百兩銀子獎金之後,就開始滿世界得瑟。諸多一反常態的舉動,無非是想告訴世人:我是關中大俠,炫耀的成分是一定會有的,榮譽嘛,只有讓人知道才有價值;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它的分量也就越重。

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抬高,自己不敢有一點放鬆,未免讓人的精神長期保持在緊張狀態,生活在光環之下,每天的陽光都太刺眼了。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就是這樣瀟灑的宋榮子,莊子對他依然不滿意,“猶有未樹也”

莊子既肯定了宋榮子破除世俗的見解,世間的善惡榮寵大小等都是相對的,無真理可言,但如果只是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宋榮子的境界,舉世皆非,舉世皆榮,皆不動心。

莊子用列御冠列子去證明,宋榮子還沒有到達至高境界。列子是神一樣的存在,可以連雙腿的步行功能也放棄,靠雲霧就能飄來飄去。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大意是:列子乘風漫遊,輕鬆美妙極了,過了十天半月才回來。他對於福報的事,並沒有汲汲去追求。列子雖然可以免於步行,還是要依靠風力才行。

莊子說,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莊子認為,神人與道合為一體,擁有絕對自由和永恆,只有破而沒有立,這就是未樹的境界。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不畏艱險去追求----不為了追求而追求----沒有追求

燕雀安識鴻鵠志,人生不能沒有追求。

執著於自己的追求,做展翅翱翔的大鵬,不做安於現狀不知進取的沒有追求的蜩和學鳩。

蜩和學鳩譏笑大鵬,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從地面疾速起飛,碰上樹的枝條就停下來,飛不上去就落到地面上,已經不錯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此為大小之辨。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宋榮子不為榮譽所累,堅持真理,在人生道路上戰勝自我,繼續追求,這是不為了追求而追求

莊子不僅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在當時戰亂頻繁的年代,老莊思想不是要求人們出世,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

老莊思想的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無為,不是讓人們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是不為了名利而追求,戰勝名利而專注於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人們嚮往物質富有,精神富足的理想國度。在歷史上,老莊思想曾經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超脫之道。宋榮子的追求,不是為了追求而追求。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人生至高境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沒有追求,無我境界

列子御風而行,卻猶有所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哉!故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如果能把握天地的本性,順從六氣的變化,暢遊於無窮的世界,他還有什麼必須依賴的東西呢?所以說,至人無一己的私念,神人無功業的束縛,聖人無名聲的牽掛。

大鵬鳥直上雲霄,需要藉助風的力量;宋榮子能確定自我與外物的區別,分辨榮譽與恥辱的界限,對於世俗的功名,沒有汲汲去追求,不過如此而已;列子御風而行,還是要藉助風力。都沒有達到理想的境界。

連莊子自己也沒有達到最高境界,所以,才是追求的極致目標:無一己私念,無功名束縛,無名聲負累。

《莊子》中的最牛脾氣:宋榮子,最為寵辱不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