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莊子 惠施 懷孕 不完美媽媽 道德經 水滴國學 2019-07-28
"

在諸子百家中,莊子是最關心生命個體的,既然是關注生命個體就不能不關注生死問題。在《莊子》一書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在《齊物論》中,莊子只用了八個大字就把他對生死的理解和態度說透了,這八個字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八個字,也可以看成是莊子討論生死問題的總綱領。

也有人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惠施的命題。我們知道,惠施是莊子的朋友,或許說惠施是莊子唯一的朋友。莊子和惠施之間最為著名的辯論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一截。惠施一輩子有過很多看上去虛頭巴腦的命題,諸如卵中有毛、雞有三條腿、犬可以是羊、馬為卵生、火不是熱的種種。如果“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命題果真是惠施的命題,那麼這個命題無疑是他所有命題中最高妙的命題了。

"

在諸子百家中,莊子是最關心生命個體的,既然是關注生命個體就不能不關注生死問題。在《莊子》一書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在《齊物論》中,莊子只用了八個大字就把他對生死的理解和態度說透了,這八個字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八個字,也可以看成是莊子討論生死問題的總綱領。

也有人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惠施的命題。我們知道,惠施是莊子的朋友,或許說惠施是莊子唯一的朋友。莊子和惠施之間最為著名的辯論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一截。惠施一輩子有過很多看上去虛頭巴腦的命題,諸如卵中有毛、雞有三條腿、犬可以是羊、馬為卵生、火不是熱的種種。如果“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命題果真是惠施的命題,那麼這個命題無疑是他所有命題中最高妙的命題了。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可以理解為生是死亡的開始。

這個話題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就拿人的一生作為例子來說一說。

嚴格來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從一枚受精卵在子宮裡著床開始的。

要是人把人的死亡看成一個過程的話,這個過程從受精卵的形成就開始了。

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上下,共900個月,十月懷胎佔生命總長度的約百分之一。

懷孕的過程亦是老去的過程,所以孩子生下來看上去都是一幅老相。

接著出生,身體一點一點發育,發育也是為衰老做準備。

發育到二十五六歲,發育停止。

二十五六到三十歲上下,身體維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這種相對平衡具體為既沒有向上生長也沒有向下衰老。

《道德經》說“物壯則老”,所以這種平衡不會長久。

三十歲上下,生命衰老的跡象開始凸顯。

發育是向上的過程,衰老則是向下的過程。

衰老是一點點開始的,也可以說死亡是一點點開始的。

先是臉上長皺紋,皮膚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開始鬆弛。

接著身體器官開始下垂,重力作用一刻也不停歇的加速身體衰老。

接著開始張白頭髮,就像樹葉開始發黃一樣。

接著臉上和手上開始長斑,空氣對皮膚的氧化作用開始凸顯。

接著牙齒鬆動,就像一棵樹的一些樹枝幹枯腐朽凋落一樣。

接著某些器官開始退化,眼睛開始花,視覺能力下降。

耳朵開始衰退,聽覺能力開始下降。

接著運動系統開始退化,退、胳膊、脊椎都開始不聽指揮。

最後內臟器官開始衰竭,心臟、腎臟、腸胃都開始陸陸續續罷工。

把剛才這一節演義成視頻的話,估計要不了一分中。

生命的死亡過程其實就是把一分中的內容變成了75年的慢鏡頭而已。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是對階段時間忽視。

比如一棵草,從種子發芽、生長、結仔、枯萎攏共就一年時間。

作為這顆草來說,它轟轟烈烈的活了一輩子。

但在人的眼中,草的生命只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已,短暫到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隻蟬的生命也不過短短一個夏天,短暫到可笑的地步。

還有一種叫蜉蝣的東東,生命週期只有一天,早上生晚上死,短暫的不可思議。

那麼相對於一棵千年古樹或一隻老烏龜,人的生命長度是否也短暫的可笑呢。

"

在諸子百家中,莊子是最關心生命個體的,既然是關注生命個體就不能不關注生死問題。在《莊子》一書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在《齊物論》中,莊子只用了八個大字就把他對生死的理解和態度說透了,這八個字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八個字,也可以看成是莊子討論生死問題的總綱領。

也有人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惠施的命題。我們知道,惠施是莊子的朋友,或許說惠施是莊子唯一的朋友。莊子和惠施之間最為著名的辯論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一截。惠施一輩子有過很多看上去虛頭巴腦的命題,諸如卵中有毛、雞有三條腿、犬可以是羊、馬為卵生、火不是熱的種種。如果“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命題果真是惠施的命題,那麼這個命題無疑是他所有命題中最高妙的命題了。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可以理解為生是死亡的開始。

這個話題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就拿人的一生作為例子來說一說。

嚴格來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從一枚受精卵在子宮裡著床開始的。

要是人把人的死亡看成一個過程的話,這個過程從受精卵的形成就開始了。

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上下,共900個月,十月懷胎佔生命總長度的約百分之一。

懷孕的過程亦是老去的過程,所以孩子生下來看上去都是一幅老相。

接著出生,身體一點一點發育,發育也是為衰老做準備。

發育到二十五六歲,發育停止。

二十五六到三十歲上下,身體維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這種相對平衡具體為既沒有向上生長也沒有向下衰老。

《道德經》說“物壯則老”,所以這種平衡不會長久。

三十歲上下,生命衰老的跡象開始凸顯。

發育是向上的過程,衰老則是向下的過程。

衰老是一點點開始的,也可以說死亡是一點點開始的。

先是臉上長皺紋,皮膚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開始鬆弛。

接著身體器官開始下垂,重力作用一刻也不停歇的加速身體衰老。

接著開始張白頭髮,就像樹葉開始發黃一樣。

接著臉上和手上開始長斑,空氣對皮膚的氧化作用開始凸顯。

接著牙齒鬆動,就像一棵樹的一些樹枝幹枯腐朽凋落一樣。

接著某些器官開始退化,眼睛開始花,視覺能力下降。

耳朵開始衰退,聽覺能力開始下降。

接著運動系統開始退化,退、胳膊、脊椎都開始不聽指揮。

最後內臟器官開始衰竭,心臟、腎臟、腸胃都開始陸陸續續罷工。

把剛才這一節演義成視頻的話,估計要不了一分中。

生命的死亡過程其實就是把一分中的內容變成了75年的慢鏡頭而已。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是對階段時間忽視。

比如一棵草,從種子發芽、生長、結仔、枯萎攏共就一年時間。

作為這顆草來說,它轟轟烈烈的活了一輩子。

但在人的眼中,草的生命只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已,短暫到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隻蟬的生命也不過短短一個夏天,短暫到可笑的地步。

還有一種叫蜉蝣的東東,生命週期只有一天,早上生晚上死,短暫的不可思議。

那麼相對於一棵千年古樹或一隻老烏龜,人的生命長度是否也短暫的可笑呢。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方死方生

方死方生,可以理解為這一個生命階段的結束,是下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

道家把人的生命看成和花草樹木是一回子事。

花開花會凋謝,木榮木會零落。

人也一樣,有生則會有死。

只不過花謝了還會再開,草枯了還會長出新草。

同理,人的死亡只是肉體凋落,作為意識存在的生命還在延續。

莊子他老人家沒說人死後會變成什麼,也沒有說人死了去哪裡。

他只是交代了人死後作為意識的部分依然是存在的。

而且莊子認為人死了以後比活著的時候還要美好,還要自由灑脫。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學者於曉非關於生命觀的闡述。

於曉非總結出了這個世界上的四種生命觀:

  1. 以西方宗教為代表的二世說的生命觀
  2. 以印度宗教為代表的三世說的生命觀
  3. 以中國古人為代表的二世說的生命觀
  4. 以唯物主義為代表的一世說的生命觀

前三種生命觀都認為人死只是人體死亡,但靈魂和意識依然是存在的,還要延續下去的。最後一種唯物主義生命觀則認為,人死了就死了,人死如燈滅,就什麼也不存在了。

看上去各有各的道理,唯物主義暫時不能證明死後什麼都不存在,宗教和中國古人關於死後還有東西存在的理論也缺少直接證據。或許這正是生命的迷人之處吧。

"

在諸子百家中,莊子是最關心生命個體的,既然是關注生命個體就不能不關注生死問題。在《莊子》一書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在《齊物論》中,莊子只用了八個大字就把他對生死的理解和態度說透了,這八個字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八個字,也可以看成是莊子討論生死問題的總綱領。

也有人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惠施的命題。我們知道,惠施是莊子的朋友,或許說惠施是莊子唯一的朋友。莊子和惠施之間最為著名的辯論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一截。惠施一輩子有過很多看上去虛頭巴腦的命題,諸如卵中有毛、雞有三條腿、犬可以是羊、馬為卵生、火不是熱的種種。如果“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命題果真是惠施的命題,那麼這個命題無疑是他所有命題中最高妙的命題了。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可以理解為生是死亡的開始。

這個話題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就拿人的一生作為例子來說一說。

嚴格來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從一枚受精卵在子宮裡著床開始的。

要是人把人的死亡看成一個過程的話,這個過程從受精卵的形成就開始了。

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上下,共900個月,十月懷胎佔生命總長度的約百分之一。

懷孕的過程亦是老去的過程,所以孩子生下來看上去都是一幅老相。

接著出生,身體一點一點發育,發育也是為衰老做準備。

發育到二十五六歲,發育停止。

二十五六到三十歲上下,身體維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這種相對平衡具體為既沒有向上生長也沒有向下衰老。

《道德經》說“物壯則老”,所以這種平衡不會長久。

三十歲上下,生命衰老的跡象開始凸顯。

發育是向上的過程,衰老則是向下的過程。

衰老是一點點開始的,也可以說死亡是一點點開始的。

先是臉上長皺紋,皮膚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開始鬆弛。

接著身體器官開始下垂,重力作用一刻也不停歇的加速身體衰老。

接著開始張白頭髮,就像樹葉開始發黃一樣。

接著臉上和手上開始長斑,空氣對皮膚的氧化作用開始凸顯。

接著牙齒鬆動,就像一棵樹的一些樹枝幹枯腐朽凋落一樣。

接著某些器官開始退化,眼睛開始花,視覺能力下降。

耳朵開始衰退,聽覺能力開始下降。

接著運動系統開始退化,退、胳膊、脊椎都開始不聽指揮。

最後內臟器官開始衰竭,心臟、腎臟、腸胃都開始陸陸續續罷工。

把剛才這一節演義成視頻的話,估計要不了一分中。

生命的死亡過程其實就是把一分中的內容變成了75年的慢鏡頭而已。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方生方死。”

“方生方死”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是對階段時間忽視。

比如一棵草,從種子發芽、生長、結仔、枯萎攏共就一年時間。

作為這顆草來說,它轟轟烈烈的活了一輩子。

但在人的眼中,草的生命只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已,短暫到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隻蟬的生命也不過短短一個夏天,短暫到可笑的地步。

還有一種叫蜉蝣的東東,生命週期只有一天,早上生晚上死,短暫的不可思議。

那麼相對於一棵千年古樹或一隻老烏龜,人的生命長度是否也短暫的可笑呢。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方死方生

方死方生,可以理解為這一個生命階段的結束,是下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

道家把人的生命看成和花草樹木是一回子事。

花開花會凋謝,木榮木會零落。

人也一樣,有生則會有死。

只不過花謝了還會再開,草枯了還會長出新草。

同理,人的死亡只是肉體凋落,作為意識存在的生命還在延續。

莊子他老人家沒說人死後會變成什麼,也沒有說人死了去哪裡。

他只是交代了人死後作為意識的部分依然是存在的。

而且莊子認為人死了以後比活著的時候還要美好,還要自由灑脫。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學者於曉非關於生命觀的闡述。

於曉非總結出了這個世界上的四種生命觀:

  1. 以西方宗教為代表的二世說的生命觀
  2. 以印度宗教為代表的三世說的生命觀
  3. 以中國古人為代表的二世說的生命觀
  4. 以唯物主義為代表的一世說的生命觀

前三種生命觀都認為人死只是人體死亡,但靈魂和意識依然是存在的,還要延續下去的。最後一種唯物主義生命觀則認為,人死了就死了,人死如燈滅,就什麼也不存在了。

看上去各有各的道理,唯物主義暫時不能證明死後什麼都不存在,宗教和中國古人關於死後還有東西存在的理論也缺少直接證據。或許這正是生命的迷人之處吧。

莊子的智慧:莊子只了用八個字,就說透了生死

文章由「水滴國學」原創,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關於“人死後意識是否依然存在”你怎麼看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