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髮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昇華,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5月15日,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對中華文明進行了經典概括,他指出:“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恆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的四大內核

2019年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演講。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儒家經典《春秋左傳·隱公六年》有言:“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仁善鄰,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對有著深厚農耕文化的中國來說,鄰里關係的重要性僅次於血緣關係和宗法關係。親仁善鄰、守望相助,不僅是每個人的道德目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論語集註》稱,“鄰,猶親也”,生活在一地,就有了共同守望的利害關係;“鄰,近也”,當遇到危急或困難時,鄰里就在身邊,能及時地提供幫助。秉持這種思想,中華民族一貫重情誼、尚睦鄰,同周邊國家和平相交、友好相處。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曾指出:“‘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協和萬邦”出自《尚書·虞書·堯典》。原文是:“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意思是,堯是一個偉大的人,他能夠弘揚大德,讓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後又協調百姓,也就是協調各個家族之間的關係,實現社會和睦;社會和睦之後再協調萬邦諸侯,也就是各個邦國的利益,讓各個邦國都能夠和諧合作。“協和萬邦”的思想被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繼承和弘揚。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協和萬邦”逐漸成為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以至遠方國家政治邦交的原則。“協和萬邦”引申到今天,就是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關係,讓各個國家都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本思想在中華文化史上源遠流長,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從古到今,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貫穿始終。《尚書·五子之歌》記述大禹之訓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說,人民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儒家主張執政者應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是必須確立的執政目標。子貢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答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也就是說,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比堯舜還強的聖人。西漢時期,賈誼提出“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夫民者,萬世之本也,不可欺”。農耕時代,“流民”不僅會影響經濟、影響民生,而且會帶來政治動盪,“安民”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明朝張居正在《答福建巡撫耿楚侗》中說:“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清初萬斯大在《周官辨非》中言道:“聖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意思是:聖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於民有利的事情,一絲一發也要推行;於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須革除。總之,“民本”的基本價值理念,表現出人民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揭示了深刻的執政規律,約束了政治權力,順應了民意,維護了社會秩序和國家穩定。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恆的精神氣質。“革故鼎新”一詞是從《易經》革卦和鼎卦演化而來。《易經·雜卦傳》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即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言:“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將“革故鼎新”提升為統理國政的首要之務。春秋時期管仲改革,戰國時期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變法,都用事實表明,只有革故鼎新不斷前進才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習近平指出:“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始終高揚的進取精神。早在三千五百年多前,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就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九字箴言刻在器皿上,用以時刻提醒自己。《周易》主張“唯變所適”,就是不斷地適應變化,根據不同的“時”,進行無窮無盡的創造。1910年初,蔡元培撰寫《中國倫理學史》。針對清朝末年中國思想文化界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蔡元培通過中西文化對比,指出“故西洋學說則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更是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要求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是自然之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自然法則看成宇宙萬物和人類世界的最高法則。老子認為,自然法則不可違,人道必須順應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王弼注:“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安全,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圓法圓,於自然無違也。”它告誡人們不妄為、不強為、不亂為,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是視天地萬物人為一體的思想。在中國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被表述為“天人關係”。漢儒董仲舒說:“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季羨林對此解釋道: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在儒家看來,“人在天地之間,與萬物同流”,“天人無間斷”。也就是說,人與萬物一起生滅不已,協同進化。人不是遊離於自然之外的,更不是凌駕於自然之上的,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程頤說:“人之在天地,如魚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動不得。”即根本不能設想人遊離於自然之外,或超越於自然之上。“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共同生存,相互支撐,一道繁榮。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念,開生態文明之先河,是綠色發展理論的先驅。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我們要增強文明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處世之道、價值導向、精神氣質、生存理念,與全人類共享中華文明的偉大智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