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易》開篇“潛龍勿用”的解讀:確立獨立人格

對《周易》開篇“潛龍勿用”的解讀:確立獨立人格

乾卦一爻爻辭是:“潛龍勿用”,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但卻一般將其理解為“韜光養晦”,把這種狀態當成一個手段,通過臨時地韜光養晦,去伺機達成一個目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狀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潛龍勿用”的“勿用”是一種常態,其自身也是目的,並不是故意躲起來,也並非將“勿用”當手段,等待時機來求得飛黃騰達。

《文言》是《易經》乾坤兩卦專門解釋這兩卦爻辭的文獻,乾卦的《文言傳》對潛龍勿用進行詳細解釋,其中有一段值得我們詳細反覆研讀。

《文言》原文: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初九,指的是第一爻。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六爻都是按從下往上順序排列,分別用“初、二、三、四、五、上”來表示,“初、上”其實就是“一、六”。然後再用“六”、“九”表示爻的陰陽。“初九”即為第一爻,爻性為陽。

“子曰”,一般指孔子講,但在《周易》中不一定是孔子本人,而是指的是傳承和講解《易經》的老師。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這句話每每讀來都讓我感到震撼。它強調人格獨立。“不可拔”,是不可動搖的志氣、志向。孔子講“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三軍統帥雖然很有勢力,但他的勢力是由外界條件來支撐的,外界條件可以改變,因此,統帥的位置可以奪取。但匹夫的志向是不可奪走的,因為內心的志向是無條件的,不受外界任何條件制約的,你可以終結他的生命,但內心志向不能改變。

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用這三方面列舉一些代表性的外在條件。不管在任何的外在勢力的強迫下,內心都要做到不動搖的,哪怕付出生命,即“確乎其不可拔”,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真正獨立起來。

對《周易》開篇“潛龍勿用”的解讀:確立獨立人格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我的志向不會因為社會的改變,不會因為整個世界的改變而改變。我不會刻意追求我的名聲。“遁世無悶”,在這個世界隱藏,我沒名聲,我不會覺得煩悶,沒有牢騷。“不見是而無悶”,沒人理解我,我很孤獨也不會覺得難過。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我憑藉我內心的樂和憂來判斷處事。這個是講,我的行為標準,是從我內心的憂樂做事。我們儒家傳統歸為心性學的原因,是根植於我們內心的感受的。孟子“義內”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

“義”就是合宜的。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判斷的標準,是根植於內心。天然天生就有這樣判斷的標準,而不是外在的法律,每個人都有“四端”之心,每個人都有判斷的能力,也有判斷的標準,只有如此人格才能完美、完善,才能完全的獨立。

“潛龍勿用”,作為易經第一卦第一爻,它確定了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人格獨立。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獨立。每個人都是人格獨立的,就是不依附。

與西方相比,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格獨立的特徵更加凸顯。傳統的西方依附於宗教和神,依附於外在的道德標準。現代的西方,則依附於政治制度,依附於法律、科學,更依附於物質財富。

在西方文化中,人格不可以獨立,必須依附某種外在的東西。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認為人是有原罪的,但上帝化成聖靈來淨化人心,使人變得善良,如果人沒有上帝支撐,人是邪惡的,所以人本身沒有獨立性,沒有人身自由。奧古斯丁講“你的自由就是你信仰上帝的自由”,只有信仰上帝人才能變成有道德的人。現代文明也認為人格需要外在的權利來保障,自由一定要有財產財務自由來保障。

而中國傳統文化認、易經文化、儒家文化認為,我們人格獨立不需要依附於外在條件的,是無條件的的絕對獨立。龍象徵君子的品德,就是理想的人格,獨立自由的人格。我們認為做人就要朝著完美的人格去努力,通俗的說法就是學會“做人”,這是中國文明的核心所在。

聖人就是達到理想人格的狀態的人。達到這種理想人格狀態的手段就是學習,而不是宗教式的信仰和修煉。《大學》給出了學習的具體方法,也是修心養性的具體方法。因此宋儒把《大學》從《禮記》中單獨獨立出來,就是強調學習理想人格,達到完美人格狀態。

“勿用”就是不去當官。中國文明的出現,遠遠早於政府的出現,政府是堯舜時期出現,夏朝開始成型穩定,距離現在約4000多年。中國文明從《易經》開始,從伏羲開始。中華文明的歷史的早期階段是三皇五帝時代。伏羲在神農之前,即在農業出現之前,約10000年以前。在農業之前,還沒有政府的時候,中國已經有良好的社會秩序。在沒有政府的時候,無所謂潛不潛、隱不隱。因為那時的社會只有一重,都是民間,而沒有官方那一重。

政府出現之後,人們要選擇自己要不要做官,選擇是顯還是隱。之所以如此,不僅中國社會開始分化為朝、野兩重,還因為當時人們對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尚存在質疑。《詩經·魏風》中的《碩鼠》和《伐檀》,都是對這種質疑的具體體現。及至戰國,這樣質疑依然很強烈。在當時的諸子百家中,“農家”就堅決反對“不勞而獲”的“官員”集團的存在。稍晚的道家也主張絕對的無政府。

政府出現之後,它也是服務於本來的秩序的,為了抗擊外來文化的入侵,保護我們已經存在了很長曆史時期的固有秩序而存在。注意,再強調一遍,就中國歷史而言,秩序遠遠早於政府的出現。政府在中國出現的目的,並非創造秩序,而是在早已成型的秩序遭到破壞,幫助去恢復。

因此,道家強調“無為”,什麼都不用管,老百姓自己也會生活很好,會自發地維持秩序。儒家也強調無為,但儒家沒有道家絕對,它還強調道德教化,幫助人們很快實現自己的人格獨立狀態。但是儒家所講的教化並非自外而內、自上而下地知識灌輸,而只是幫助人學會認知和順應自己的本然心性,即“率性之謂道”。

據說有一句堯舜時代的民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我自食其力,神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政府與我有什麼關係呢?

政府是依靠人民生存的,中國的政治原則是民為邦本。因為在政府出現之前很長的時期,我們有自己的秩序和狀態,這本身對政府是一種限制,要求它必須以民為本。當下的中國政府依然繼承了這個優秀的傳統,因此強調要“密切聯繫群眾”、“走群眾路線”。

《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節,“學而”篇,是和《易經》開篇是一致的,他們都是在說人格獨立。“人不知而不慍”,和我們剛才講的“遁世無悶”是一致的,人們不知道我有才華我也不會生氣。我學習的內容是為我自己人格完美,而和其他人怎麼看無關。實現獨立人格的手段就是學習,所以《論語》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

對《周易》開篇“潛龍勿用”的解讀:確立獨立人格

和現在學習外在的知識不同,那時候學習的是提升我們道德的知識。所謂提升道德,並非服從外在的道德教條,而是認識自己的本然心性,學會去遵循自己的本然心性。因此,學習的主要方法是自省、覺悟。

學習方法就是《大學》所講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通過格物,做事,去體認、感知自己的內心,然後遵循自己的內心思考判斷,去做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