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數據、信息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數據比較過時,大部分數據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3星|徐遠《城裡的房子:讀懂中國房產財富的邏輯》: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還會上漲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數據、信息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數據比較過時,大部分數據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3星|徐遠《城裡的房子:讀懂中國房產財富的邏輯》: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還會上漲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開頭結尾是中國房價的一些判斷,中間是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不是做專業研究的話,看前8章就能明白作者的主要觀點了。

作者主要的學術觀點來自以前做過的一個教育部的城市化與土地制度的項目。基本結論是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跟紐約曼哈頓比還是很便宜,還會繼續上漲。

關於房價是否上漲,作者最重要的觀點是要看這8個要素:1.城市規模(用GDP或人口總量衡量);2.人口流入;3.人均收入;4.土地供應;5.兒童數量的增速;6.上市公司的數量;7.財政收入;8.服務業佔比。

作者一直看好國內房價,卻只買了一套自住房,這一點比吳曉波差。吳曉波做財經記者的時候瞭解到經濟發展必然伴隨房價上漲,就竭盡所能買了多套住房。

中間6章介紹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數字堆砌太多,圖和表太少,對讀者不友好。

關於其他國家的土地與住房制度,以前看華生的書《新土改》《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提到,發達國家都有嚴格的土地規劃制度,絕不是土地私有了就可以隨便蓋房子。這一點本書作者完全沒提及。

關於房價的漲跌,書中的內容相對偏虛偏宏觀,跟一些實際的職業買房人的建議相比,可操作性差。



3星|《城市更新》:歐美東亞中國老城區改造的資料與案例彙編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數據、信息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數據比較過時,大部分數據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3星|徐遠《城裡的房子:讀懂中國房產財富的邏輯》: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還會上漲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開頭結尾是中國房價的一些判斷,中間是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不是做專業研究的話,看前8章就能明白作者的主要觀點了。

作者主要的學術觀點來自以前做過的一個教育部的城市化與土地制度的項目。基本結論是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跟紐約曼哈頓比還是很便宜,還會繼續上漲。

關於房價是否上漲,作者最重要的觀點是要看這8個要素:1.城市規模(用GDP或人口總量衡量);2.人口流入;3.人均收入;4.土地供應;5.兒童數量的增速;6.上市公司的數量;7.財政收入;8.服務業佔比。

作者一直看好國內房價,卻只買了一套自住房,這一點比吳曉波差。吳曉波做財經記者的時候瞭解到經濟發展必然伴隨房價上漲,就竭盡所能買了多套住房。

中間6章介紹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數字堆砌太多,圖和表太少,對讀者不友好。

關於其他國家的土地與住房制度,以前看華生的書《新土改》《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提到,發達國家都有嚴格的土地規劃制度,絕不是土地私有了就可以隨便蓋房子。這一點本書作者完全沒提及。

關於房價的漲跌,書中的內容相對偏虛偏宏觀,跟一些實際的職業買房人的建議相比,可操作性差。



3星|《城市更新》:歐美東亞中國老城區改造的資料與案例彙編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要內容是歐美、日韓、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的老城區改造資料彙編,包括政策法規、歷史沿革、改造案例。改造案例的介紹像是官方宣傳稿口氣,部分案例的照片分辨率非常低。

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老城區改造案例。



《掌舵》:二十年前房地產商發跡與商戰史。三星推薦。嚴重劇透。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數據、信息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數據比較過時,大部分數據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3星|徐遠《城裡的房子:讀懂中國房產財富的邏輯》: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還會上漲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開頭結尾是中國房價的一些判斷,中間是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不是做專業研究的話,看前8章就能明白作者的主要觀點了。

作者主要的學術觀點來自以前做過的一個教育部的城市化與土地制度的項目。基本結論是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跟紐約曼哈頓比還是很便宜,還會繼續上漲。

關於房價是否上漲,作者最重要的觀點是要看這8個要素:1.城市規模(用GDP或人口總量衡量);2.人口流入;3.人均收入;4.土地供應;5.兒童數量的增速;6.上市公司的數量;7.財政收入;8.服務業佔比。

作者一直看好國內房價,卻只買了一套自住房,這一點比吳曉波差。吳曉波做財經記者的時候瞭解到經濟發展必然伴隨房價上漲,就竭盡所能買了多套住房。

中間6章介紹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數字堆砌太多,圖和表太少,對讀者不友好。

關於其他國家的土地與住房制度,以前看華生的書《新土改》《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提到,發達國家都有嚴格的土地規劃制度,絕不是土地私有了就可以隨便蓋房子。這一點本書作者完全沒提及。

關於房價的漲跌,書中的內容相對偏虛偏宏觀,跟一些實際的職業買房人的建議相比,可操作性差。



3星|《城市更新》:歐美東亞中國老城區改造的資料與案例彙編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要內容是歐美、日韓、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的老城區改造資料彙編,包括政策法規、歷史沿革、改造案例。改造案例的介紹像是官方宣傳稿口氣,部分案例的照片分辨率非常低。

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老城區改造案例。



《掌舵》:二十年前房地產商發跡與商戰史。三星推薦。嚴重劇透。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主題是房地產商的發跡與商戰的歷史。時間大概在2000年前後。作為小說,衝突與轉折不夠精彩。可以做為了解房地產行業的讀物。


《掌舵2》:地產商上市波折。三星推薦。嚴重劇透

"

最近看了《馮侖:買房這些事兒》。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看過的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的16本書。其中有幾本好書有點舊了。

關於土地制度,目前我認為華生說的最有道理。關於房價走勢,任澤平說的比較專業。



未來房價走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澤平《房地產週期》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完稿於2017年7月,kindle電子版是新出的。全書詳細闡釋任澤平關於房地產週期的看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專業。

書中一個重要的推論是人口將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北京還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增長空間,上海還有數百萬的增長空間。


4星|華生《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點難點辨析》:土地漲價要歸公並用於城市配套設施,城市化的主角是人,小產權房不應該合法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前1/4是較新的文章,論述作者對城市化的觀點,接下來的1/4是去年跟周其仁辯論的文章。最後一半是作者2011-2014期間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訪談。

作者基本的觀點是:土地漲價要歸公,這部分利潤要公開透明地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的主體是人,城市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外來人口加入到城市中;城市建設必須要有規劃,小產權房不能合法化;

基本的觀點跟作者上一本書《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差不多。



4星|華生《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土地漲價要歸公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專門研究土地制度,認為土地之上開發建築物的權利也就是土地開發權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不自由的,對土地開發權管理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孫中山倡導的”土地漲價要歸公”,讓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增值惠及進入城市的打工者,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穩定增長。

作者認為日韓臺灣當年的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上控制土地開發權,把土地增值的收益用於解決進城農民的居住問題。作者還給出瞭解決中國目前的土地問題的一攬子財政改革方案(個人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案底氣不太足,好像不是他的專業)

看後感覺比周其仁在《經濟觀察報》上的《城鄉中國》專欄上的連載更深刻。周其仁的連載還沒寫完,基本是主張土地私有化。不過上週開始周其仁專門不指名地針對作者的觀點開始反駁,反駁的也比較有道理。坐等專家辯論。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下) 農地自由入市是中國土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周其仁 城鄉中國(上) 中國現行城鄉分離的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由來和改革方向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觀察報》的連載文章的合集的下半部分。每篇文章我都看過,不過感覺有收藏的必要,這本書出版後還是買了一本。

全書依舊不提《經濟觀察報》,也不列出每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點怪異。

作者擅長深入淺出,能把複雜的土地問題的由來和解決方案不急不躁用100篇文字寫出來。作為一個逐個看完文章的外行,感覺周先生說的在理。

作者認為農村建設用地自由入市是當前中國土地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真理越辯越明。今年9月份作者與《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作者華生教授在《經濟觀察報》就土地問題、小產權房問題發生了精彩的論戰。可惜第三個回合華生沒接招,據華生辯解說是他的觀點《經濟觀察報》不願意發了。期待論戰繼續。


4星|文貫中《吾民無地:城市化、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內在邏輯》土地制度是否改革決定了中國是走向發達共同富裕還是拉丁美洲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題是土地應該私有,農民應該更自由地進城,否則全社會的財富與活力會受損。

標題不夠通俗。作者書中要說的是:中國現在面臨兩條路:一條是土地私有放開小產權房放開戶口,走歐美髮達國家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條是維持現在的戶口制度和土地制度,這會走向拉丁美洲的貧富兩極分化、經濟缺乏動力的道路。兩條路都有許多國家走過。現在提的城鎮化則是試圖走第三條道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3星|《馮侖:買房這些事兒》(new)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對房地產的宏觀微觀點評文集。沒註明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看內容大部分說的是2017、2018兩年內的事。

有一些買房相關的內容,跟一些實際操作的人比起來不夠接地氣,也有對行業宏觀政策的點評,不如專業的研究者嚴謹。還有少量作者個人的經驗,比如“從現金流的渠道來看,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醫療機構是我們最好的租客”。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養老地產項目。

書中作者的幾個重要觀點:

1: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走向可以用以下幾組四字詞語來概括:房住不炒、不鬆長效、一二不漲、三四不崩、有房無產、稅平不均

2:小產權房“轉正”的成功率基本為0;

3:環京樓市是投資大坑;

4:未來的中國會跟美國一樣,在房地產領域並不存在某種短期內爆發;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人生髮財靠康波:4星|《濤動週期論》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外號“尼古拉斯·金濤”,曾根據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準確預言了幾次大的經濟波動。可惜在2016年12月病故。

本書是作者的演講稿、文章集。最近的內容是第一章,2016年3月的演講稿。後面大部分文章沒給出寫作時間,看上下文大致在2004-2016年之間。

大部分內容都是偏專業的宏觀經濟分析,作者重點關注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不少信息前後重複。

第一章“人生就是一場康波”是演講稿,相對來說專業的名詞術語少一些。我讀完全書後感覺非專業學者的話看第一章足夠了。

書中作者做了不少預言,正在經歷的一個是說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作者重要的觀點我總結有下面幾個:

1: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

2: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

3:2019是中美資產價格最低點;

4:2014年之後不買房;

5:在中國所消耗的資源中有3~4成是為世界所消耗的;

6:中國以喪失工業利潤的方式,緩解了資源品高價格對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從而增加了世界抗擊高資源價格的韌性,推遲了發達國家採取緊縮政策的力度,延長了全球經濟增長週期,也延長了資源品在高位的期限;

7:顯然,歐佩克成員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屬於資源核心國,中國是典型的製造中心國,美國是典型的貨幣(消費)中心國。這三類國家形成的共生模式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邏輯,不同類型的國家完全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並強制性地按照共生模式實現自身經濟增長,一旦脫離這一世界經濟運轉的共生模式,結果將比現在糟糕。

總體評價4星,不錯。



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3星|董藩《房地產的邏輯》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作者是房地產研究專家,本書是作者2011-2017年以來房地產相關的文章與訪談的合集。

我總結書中作者主要的思想有以下這些:

1: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房地產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下跌是反常的;

3:房地產不應該政府調控,應該讓市場調控;

4:應該鼓勵開發商多蓋房而不是懲罰開發商;

5:固安、燕郊等地房產長期看漲。

由於是獨立發表的文章或訪談,書中的內容重複的非常多,估計至少可以精簡一半篇幅不影響內容表達,作者要是花點時間重新整理的話,甚至有10%的篇幅就能把作者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說清楚。

每篇文章和訪談都標註了發表時間。但是缺乏對當時的政策背景的註釋,也沒說明是當年的文章原封不動發表還是做了修改。數年前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或當時的信息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能有作者自己的點評會好一些。

更好的做法是按照書名的暗示,整理作者自己對國內房地產的看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把舊文章拿出來直接拼成一本書。

總體評價3星,有一定參考價值。



2星|水庫歐成效《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標題黨,做大師狀說書中他的兩個觀點能拿經濟學大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標題黨,書中用很少的篇幅論證真正的財富是孩子,因此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其他內容跟這個話題無關。

作者在書中藐視一切經濟學家的大師。提出兩個自認為可以拿經濟學大獎的觀點。

全書前半部分在論述經濟學原理,兩個有望拿大獎的重磅觀點夾雜在這一部分。沒提要不要真的去申請經濟學大獎。

後面有一些篇幅提到一些炒房技巧。可以看出作者熟悉的是這一部分。作者看好重慶的房地產市場,認為二線城市大概率會複製一線城市曾經的走勢。

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專業是Marketing。讀後的感覺是:作者雖然強調經濟學是科學,但是沒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書中的推理過程與資料引用不夠專業,部分觀點有譁眾取寵的嫌疑。

總體評價2星,價值不大。



買下第一平米:年輕人首套房操作指南(知乎 羊迪 作品)(買房,每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寫的不錯,有不少行內人的經驗談。作者自稱是前職業顧問。有“知乎一小時”這個品牌背書,可以認為這個作者還算靠譜。



3星|劉守英《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數據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點都見過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數據、信息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數據比較過時,大部分數據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3星|徐遠《城裡的房子:讀懂中國房產財富的邏輯》: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還會上漲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開頭結尾是中國房價的一些判斷,中間是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不是做專業研究的話,看前8章就能明白作者的主要觀點了。

作者主要的學術觀點來自以前做過的一個教育部的城市化與土地制度的項目。基本結論是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跟紐約曼哈頓比還是很便宜,還會繼續上漲。

關於房價是否上漲,作者最重要的觀點是要看這8個要素:1.城市規模(用GDP或人口總量衡量);2.人口流入;3.人均收入;4.土地供應;5.兒童數量的增速;6.上市公司的數量;7.財政收入;8.服務業佔比。

作者一直看好國內房價,卻只買了一套自住房,這一點比吳曉波差。吳曉波做財經記者的時候瞭解到經濟發展必然伴隨房價上漲,就竭盡所能買了多套住房。

中間6章介紹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房價情況,數字堆砌太多,圖和表太少,對讀者不友好。

關於其他國家的土地與住房制度,以前看華生的書《新土改》《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提到,發達國家都有嚴格的土地規劃制度,絕不是土地私有了就可以隨便蓋房子。這一點本書作者完全沒提及。

關於房價的漲跌,書中的內容相對偏虛偏宏觀,跟一些實際的職業買房人的建議相比,可操作性差。



3星|《城市更新》:歐美東亞中國老城區改造的資料與案例彙編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主要內容是歐美、日韓、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的老城區改造資料彙編,包括政策法規、歷史沿革、改造案例。改造案例的介紹像是官方宣傳稿口氣,部分案例的照片分辨率非常低。

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老城區改造案例。



《掌舵》:二十年前房地產商發跡與商戰史。三星推薦。嚴重劇透。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主題是房地產商的發跡與商戰的歷史。時間大概在2000年前後。作為小說,衝突與轉折不夠精彩。可以做為了解房地產行業的讀物。


《掌舵2》:地產商上市波折。三星推薦。嚴重劇透

中國土地制度、房價走勢、買房技巧相關16本書

本書接著《掌舵》,講一個三線城市的開發商A股上市、美股上市的波折。衝突和轉折一般。可以作為了解房地產行業和股市的讀物。


全文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