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康熙、乾隆年間,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

康熙、乾隆年間,社會安定,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安徽茶麻、兩湖竹木、兩廣紙糖、天津食鹽、山西銅鐵、豫西山貨、太康棉花、淮陽金針(菜),附近皮毛、糧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場交易,日成交額達30萬元《銀幣)左右。牲備交易更為廣泛,騾馬行達180餘家,有“南牛北馬”之稱,旺季日成交達600餘頭。此時,周家口的糧食交易也成為大宗,大型糧行28家,糧坊80 餘家,年成交2億斤以上。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周家口的手工業從業者達上千戶,人口也急劇增加至20萬。商戶們根據經營貨物和生產品種分行就市,致使當時的不少街道都以行業命名。此時,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賈分別募捐,興建同鄉會館近10處,手工業者捐資修建廟宇多達50餘座。周家口廣袤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北通燕趙,南達江楚,西連秦晉,東通淮泗,成為河南省一大商埠,與朱仙鎮、道口鎮、社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康熙、乾隆年間,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

康熙、乾隆年間,社會安定,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安徽茶麻、兩湖竹木、兩廣紙糖、天津食鹽、山西銅鐵、豫西山貨、太康棉花、淮陽金針(菜),附近皮毛、糧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場交易,日成交額達30萬元《銀幣)左右。牲備交易更為廣泛,騾馬行達180餘家,有“南牛北馬”之稱,旺季日成交達600餘頭。此時,周家口的糧食交易也成為大宗,大型糧行28家,糧坊80 餘家,年成交2億斤以上。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周家口的手工業從業者達上千戶,人口也急劇增加至20萬。商戶們根據經營貨物和生產品種分行就市,致使當時的不少街道都以行業命名。此時,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賈分別募捐,興建同鄉會館近10處,手工業者捐資修建廟宇多達50餘座。周家口廣袤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北通燕趙,南達江楚,西連秦晉,東通淮泗,成為河南省一大商埠,與朱仙鎮、道口鎮、社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此時,沙潁河北岸比南岸繁華,從老衙門口(西老寨)到二板橋,再到德化街、磨盤街、關帝廟,到處都是做生意的、雜耍的、唱戲的、說書的。街道兩旁的店鋪、行市個個緊挨,應接不暇。二板橋兩側以及老街兩旁密集的糖坊、姜行、茶行、菸葉行琳琅滿目。西老寨的糖坊、面行、鹽行比比皆是。還有河西的大馬車場,河南、河北聞名四方的牲口市。三岸經常有新戲、大戲上演,七八個戲園子時常搭臺“比武”,熱鬧非凡。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康熙、乾隆年間,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

康熙、乾隆年間,社會安定,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安徽茶麻、兩湖竹木、兩廣紙糖、天津食鹽、山西銅鐵、豫西山貨、太康棉花、淮陽金針(菜),附近皮毛、糧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場交易,日成交額達30萬元《銀幣)左右。牲備交易更為廣泛,騾馬行達180餘家,有“南牛北馬”之稱,旺季日成交達600餘頭。此時,周家口的糧食交易也成為大宗,大型糧行28家,糧坊80 餘家,年成交2億斤以上。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周家口的手工業從業者達上千戶,人口也急劇增加至20萬。商戶們根據經營貨物和生產品種分行就市,致使當時的不少街道都以行業命名。此時,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賈分別募捐,興建同鄉會館近10處,手工業者捐資修建廟宇多達50餘座。周家口廣袤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北通燕趙,南達江楚,西連秦晉,東通淮泗,成為河南省一大商埠,與朱仙鎮、道口鎮、社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此時,沙潁河北岸比南岸繁華,從老衙門口(西老寨)到二板橋,再到德化街、磨盤街、關帝廟,到處都是做生意的、雜耍的、唱戲的、說書的。街道兩旁的店鋪、行市個個緊挨,應接不暇。二板橋兩側以及老街兩旁密集的糖坊、姜行、茶行、菸葉行琳琅滿目。西老寨的糖坊、面行、鹽行比比皆是。還有河西的大馬車場,河南、河北聞名四方的牲口市。三岸經常有新戲、大戲上演,七八個戲園子時常搭臺“比武”,熱鬧非凡。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經歷了100多年的鼎盛期後,周家口的衰落從清咸豐、同治年間開始

此時,皇室糜爛、戰事連連,致使生靈塗炭,許多農民不得已結捻而起。咸豐元年(1851 年)至咸豐八年(1858年),捻軍曾4次攻佔周家口,清軍為了鎮壓捻軍,於咸豐八年開始修築周家口南北兩寨,同年又重修了西寨。同治四年( 1865年),兩江總督曾國藩為圍剿捻軍,議定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設四鎮重兵,以安徽臨淮、山東濟寧、河南周家口、江蘇徐州為老營,各駐重兵,多儲糧草,省有急三省支援。 並提出四鎮之中,以河南周家口最為重要。駐周家口指揮的曾國藩曾率軍在周家口一帶數次圍剿捻軍,使周家口經濟遭到嚴 重破壞。清朝末年,京漢、津浦鐵路相繼通車,周家口的航運事業漸漸衰落。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當局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民國33年(1944年),日軍侵佔周家口,並於同年6月28日掘開沙穎河河堤,使周家口水患連年,完全告別了往日的繁榮與輝煌。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康熙、乾隆年間,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

康熙、乾隆年間,社會安定,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安徽茶麻、兩湖竹木、兩廣紙糖、天津食鹽、山西銅鐵、豫西山貨、太康棉花、淮陽金針(菜),附近皮毛、糧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場交易,日成交額達30萬元《銀幣)左右。牲備交易更為廣泛,騾馬行達180餘家,有“南牛北馬”之稱,旺季日成交達600餘頭。此時,周家口的糧食交易也成為大宗,大型糧行28家,糧坊80 餘家,年成交2億斤以上。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周家口的手工業從業者達上千戶,人口也急劇增加至20萬。商戶們根據經營貨物和生產品種分行就市,致使當時的不少街道都以行業命名。此時,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賈分別募捐,興建同鄉會館近10處,手工業者捐資修建廟宇多達50餘座。周家口廣袤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北通燕趙,南達江楚,西連秦晉,東通淮泗,成為河南省一大商埠,與朱仙鎮、道口鎮、社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此時,沙潁河北岸比南岸繁華,從老衙門口(西老寨)到二板橋,再到德化街、磨盤街、關帝廟,到處都是做生意的、雜耍的、唱戲的、說書的。街道兩旁的店鋪、行市個個緊挨,應接不暇。二板橋兩側以及老街兩旁密集的糖坊、姜行、茶行、菸葉行琳琅滿目。西老寨的糖坊、面行、鹽行比比皆是。還有河西的大馬車場,河南、河北聞名四方的牲口市。三岸經常有新戲、大戲上演,七八個戲園子時常搭臺“比武”,熱鬧非凡。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經歷了100多年的鼎盛期後,周家口的衰落從清咸豐、同治年間開始

此時,皇室糜爛、戰事連連,致使生靈塗炭,許多農民不得已結捻而起。咸豐元年(1851 年)至咸豐八年(1858年),捻軍曾4次攻佔周家口,清軍為了鎮壓捻軍,於咸豐八年開始修築周家口南北兩寨,同年又重修了西寨。同治四年( 1865年),兩江總督曾國藩為圍剿捻軍,議定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設四鎮重兵,以安徽臨淮、山東濟寧、河南周家口、江蘇徐州為老營,各駐重兵,多儲糧草,省有急三省支援。 並提出四鎮之中,以河南周家口最為重要。駐周家口指揮的曾國藩曾率軍在周家口一帶數次圍剿捻軍,使周家口經濟遭到嚴 重破壞。清朝末年,京漢、津浦鐵路相繼通車,周家口的航運事業漸漸衰落。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當局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民國33年(1944年),日軍侵佔周家口,並於同年6月28日掘開沙穎河河堤,使周家口水患連年,完全告別了往日的繁榮與輝煌。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

周口得名出處

周口原名周家口,得名於600年前沙潁河南岸周姓船戶,往返擺渡的兩岸第一個渡口——周家渡口。

明朝初年,附近農民為了交換農副產品,在沙潁河北岸,依岸結舍,形成自然集市(雙日集)名為永寧集(今西名寨,沙河大閘北側)。集市日趨興旺,漸漸向東延伸到淮寧(今淮陽縣)境內。當時永寧集地方設鄉里,鎮擾市面,分屬淮寧、商水兩縣管轄。明永樂年間(1403 -1424年), 由於開發淮河、潁河、沙河漕運,沙潁河南岸又誕生貿易市場 (單日集),名子午街(今老街)。由於兩岸被河水阻隔,物資交流不便,所以衝子午街北口開闢渡口。 那時,一個周姓船戶往返擺渡,因而取名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即從此得名。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家口的繁榮開始於明成化年間

那時,賈魯河始通周家口與沙河匯流,河中行船可達朱仙鎮(屬開封),航運事業大為發展。因此周家口碼頭工人增多,周圍百姓紛紛來此定居,方圓百里的商販也多半遷入,沿河三岸鼎足之勢形成。明萬曆年間(1573-1619 年),三岸相連,商務頗盛,一此商賈大戶,依次在此開設了糧食、茶麻、雜貨、飲食、中藥等眾多行店,由於貨物轉運頻繁,又增闢了義渡口。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清順治年間(14-161年),社會秩序安定,市場相應繁榮,外省商賈競來經營,附近農產品,如糧、相、麻及皮毛等聚集在此成交。市場擴大,行業增多,貨物吞吐量日益增加,原有渡口己不能滿足物資運轉及過往商旅需要,所以又先後浩河開闢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齊埠口等多處渡口,沿河兩岸,街房連接,水寧集東西已長達十餘華里。康熙初年,商水縣置24地方、永寧集地方1132戶,周家口地方1919戶,陳州管糧州判(為州之佐史)原在州制(今淮陽陽縣城)內,康熙九年(1670 年)移設周家口,統管全鎮市面,周家口遂成為繁榮市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康熙、乾隆年間,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

康熙、乾隆年間,社會安定,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周家口商務臻於鼎盛。安徽茶麻、兩湖竹木、兩廣紙糖、天津食鹽、山西銅鐵、豫西山貨、太康棉花、淮陽金針(菜),附近皮毛、糧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場交易,日成交額達30萬元《銀幣)左右。牲備交易更為廣泛,騾馬行達180餘家,有“南牛北馬”之稱,旺季日成交達600餘頭。此時,周家口的糧食交易也成為大宗,大型糧行28家,糧坊80 餘家,年成交2億斤以上。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周家口的手工業從業者達上千戶,人口也急劇增加至20萬。商戶們根據經營貨物和生產品種分行就市,致使當時的不少街道都以行業命名。此時,在周家口家居的各省商賈分別募捐,興建同鄉會館近10處,手工業者捐資修建廟宇多達50餘座。周家口廣袤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北通燕趙,南達江楚,西連秦晉,東通淮泗,成為河南省一大商埠,與朱仙鎮、道口鎮、社旗鎮合稱為河南四大名鎮。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此時,沙潁河北岸比南岸繁華,從老衙門口(西老寨)到二板橋,再到德化街、磨盤街、關帝廟,到處都是做生意的、雜耍的、唱戲的、說書的。街道兩旁的店鋪、行市個個緊挨,應接不暇。二板橋兩側以及老街兩旁密集的糖坊、姜行、茶行、菸葉行琳琅滿目。西老寨的糖坊、面行、鹽行比比皆是。還有河西的大馬車場,河南、河北聞名四方的牲口市。三岸經常有新戲、大戲上演,七八個戲園子時常搭臺“比武”,熱鬧非凡。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經歷了100多年的鼎盛期後,周家口的衰落從清咸豐、同治年間開始

此時,皇室糜爛、戰事連連,致使生靈塗炭,許多農民不得已結捻而起。咸豐元年(1851 年)至咸豐八年(1858年),捻軍曾4次攻佔周家口,清軍為了鎮壓捻軍,於咸豐八年開始修築周家口南北兩寨,同年又重修了西寨。同治四年( 1865年),兩江總督曾國藩為圍剿捻軍,議定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設四鎮重兵,以安徽臨淮、山東濟寧、河南周家口、江蘇徐州為老營,各駐重兵,多儲糧草,省有急三省支援。 並提出四鎮之中,以河南周家口最為重要。駐周家口指揮的曾國藩曾率軍在周家口一帶數次圍剿捻軍,使周家口經濟遭到嚴 重破壞。清朝末年,京漢、津浦鐵路相繼通車,周家口的航運事業漸漸衰落。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當局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民國33年(1944年),日軍侵佔周家口,並於同年6月28日掘開沙穎河河堤,使周家口水患連年,完全告別了往日的繁榮與輝煌。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周口的歷史全在這裡了,周口得名出處與周口的繁榮衰落介紹給大家

送給老家周口的話

到目前為止,周口還不算恢復往日的繁榮昌盛,周口還有很長的中要走,雖然說這幾年周口依靠棚戶區改造形像有所提升,又合併了淮陽做為周口一個區,但是在河南眾多地級市中排名還是比較靠後,成為人口資源輸出大市,努力吧周口,留住人才才是硬道理,大家說對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