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金嫁衣”拓寬“致富路”

種植業 農產品 三農 農村 農民日報 2017-04-11
穿上“金嫁衣”拓寬“致富路”

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白雲春毫生態茶園炒茶現場。 錢良好攝

編者按:“三品一標”作為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在指導生產、規範經營、保障安全、滿足消費需求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2017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推進農產品商標註冊便利化。”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力量。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在申請“三品一標”認證過程中有哪些故事,積極性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請看本報記者從安徽發回的報道。

錢良好本報記者楊丹丹

眼下在安徽省廬江縣市場,“白雲春毫”“金壩芹芽”“聖運掛麵”等一大批農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穿上“金嫁衣”,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大大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

近年來,該縣按照“數量與質量並重,認證與監管並舉”的工作方針,以鞏固產業基礎為目標,抓好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以打造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價值為核心,努力培育和拓展安全優質農產品國內外市場,促進“三品一標”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目前,該縣建成農業部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5個,省無公害農產品地認定整體推進鎮10個;建成郭河、同大等國家生態示範區3個;泥河、萬山等生態農業示範鎮3個;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地10個。制定並實施了20個省級農業地方標準,50個市級地方農業標準,104項農業生產標準,100多項農業企業標準。

一片茶葉富山村

標”訂立產業自律公約,工作經費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將“三品一

清明前後,正是春茶採摘的最佳時節。在廬江縣湯池鎮“白雲春毫”有機茶基地,記者看到山上山下一派忙碌景象。安徽白雲春毫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玉貴說:“‘白雲春毫’早在2009年就成功申報為中國有機茶,並且作為廬江縣茶葉公共品牌,引領全縣茶產業發展,年產茶葉500多噸,產值過億元。”“白雲春毫”茶葉基地採取土地流轉模式,租賃農戶田土2萬餘畝,帶動當地1萬多個農戶走上致富路。

“企業要想達到‘三品一標’的規定標準並不容易。‘三品’的標準不同,無公害農產品要求沒有農藥殘留即可;綠色產品要求除了沒有農藥殘留之外,還要不使用複合肥料;有機產品要求最高,不單單是沒有農藥殘留和化肥,茶葉內含物裡的有機成分也要達到一定含量,才能說是有機食品。”趙玉貴告訴記者,此外,有機茶園生長的有機茶必須要三年連續監測,達到要求後方可拿到有機產品證書,並且由相關機構每年進行相關檢測。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過去茶農一家一戶生產經營,茶園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茶葉炒制後直接出售,質量無法保證。廬江縣參照國家有機茶地方標準,制定並公佈了相關管理辦法和地方標準,各有機茶生產企業訂立《有機茶生產企業自律公約》,有機茶開發實行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從基地選擇、茶園管理、加工製作到市場營銷,有了一整套規範的操作規程。有機茶生產企業內部實行生產過程質量跟蹤制度,各掛靠企業、各產茶地塊分別編號,產品從運輸、加工、包裝、檢測直到消費者手中,均可溯源到產茶地塊。

廬江縣委、縣政府明確把茶葉作為全縣農業八大主導產業之一優先扶持發展,縣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支持茶葉產業發展。“政府將‘三品一標’工作經費納入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加大資金投入,主要用於基地建設投資、產品認證補貼、產品掛標上市補貼、安全農產品生產補貼等。”廬江縣分管農業副縣長葉秀說。

一根芹芽香四方

創新種植模式,將技術研究開發與芹芽產業化開發相配套

4月1日,記者來到到廬江縣白湖鎮裴崗社區,看到村民高仕能正在自己的地裡採摘芹芽。“今年種了12畝芹芽,1畝能賣1萬元,經濟人在村頭收貨,下磅秤就給錢,省心。”高仕能滿心歡喜地說。

廬江縣金壩芹芽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基正介紹,金壩芹芽是由廬江縣白湖鎮金壩村農民吳成樹利用特殊的土壤氣候條件和生態優勢,經多年努力培育而成的特色蔬菜,潔白如玉,鮮嫩清香,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可用於炒、燒、涼拌等。

“我們連續多年申報‘三品認證’,都因為科技含量不達標而沒有通過。沒有牌子很難在市場上打開銷路。”何基正說,“我們經過多年的試驗、探索和研究,掌握了芹芽高效新型栽培技術,並創新了種植模式,通過黑膜覆蓋育芽方式的推廣應用,變過去的“稻—稻套芹模式”為“稻—芹輪作模式”。

與此同時,他們還創新了農藝方法,在國內首創了從芹芽育苗—育芽—留種全過程農藝方法。“將高產與優質技術配套,將高產與節本、高效技術配套,將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相配套,將技術研究開發應用與芹芽產業化開發相配套。”何基正說。2000年6月,金壩芹芽獲綠色食品認證。2013年7月,金壩芹芽獲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地理標誌地域的保護規模為7400公頃。

“過去金壩芹芽是養在深閨無人識,自從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身價大漲,供不應求,香飄四方,還遠銷海外哩!”何基正高興地說。

據該縣農委負責人鄧本宜介紹,目前該縣“三品一標”產品已成為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相比,市場價要高出10%左右。而綠色食品市場售價平均增幅達到20%~30%,有機食品售價甚至要高出常規好幾倍。

一卷麵條俏市場

加強“三品一標”申報,實施以保障安全為核心的農業品牌化戰略

昔日的麵條小作坊,如今的集團化龍頭企業。安徽雙福糧油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農業科技化發展新模式,“三品一標”的成功申報為企業贏來了發展的春天。如今,產品銷往全國16個省市,麵粉產能達30萬噸,油脂6萬噸,麵條4萬噸,年銷售產值突破10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農產品規模化工貿企業和地方龍頭企業。

“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推進標準化生產,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安徽雙福糧油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道福說。近年來,該公司在食品安全方面頻出重拳,構建從田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鏈,一方面提高生產力水平,另一方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公司組織農技人員,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加強對協會農民開展配方施肥、安全使用農藥、農業標準化生產等農技培訓。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督促種植大戶履行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檔案和全面執行安全間隔期規定。

“轉變生產方式,打造農產品安全產業鏈,建立產加銷、農工商一體化的運行模式,對食品安全生產進行全程管理,從而確保大眾能吃到‘放心農產品’。”徐道福表示,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大對‘三品一標’的申報,實施以保障安全為核心的農業品牌化戰略。如今,雙福糧油公司“聖運”牌系列產品先後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

“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必須打造生產、流通、加工、銷售、上中下游一體化的運行模式。”徐道福說,2012年,雙福糧油投資興建了信息化平臺、電子商務、遠程監控系統,建立了完善的可追溯體系。在生產經營上,實施ACM品牌運營模式,即實現產運銷無縫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使得生產網與銷售網有機結合,從田野到餐桌,延伸產業、帶動就業、確保食材安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