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子里長了“肉疙瘩”怎麼辦?快去醫院,這些信號是在敲響警鐘'

"

現代人對於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有的人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體檢,不過對於腸鏡的檢查朋友們往往因為疼痛,所以不願意去檢查這一項。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腸道疾病是不容忽視的,比如腸道息肉如果早期治療,往往會避免腸癌的危險。那麼檢查時發現腸子里長了“肉疙瘩”怎麼辦?快去醫院,這些信號是在敲響警鐘。瞭解一下腸癌知識吧。

"

現代人對於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有的人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體檢,不過對於腸鏡的檢查朋友們往往因為疼痛,所以不願意去檢查這一項。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腸道疾病是不容忽視的,比如腸道息肉如果早期治療,往往會避免腸癌的危險。那麼檢查時發現腸子里長了“肉疙瘩”怎麼辦?快去醫院,這些信號是在敲響警鐘。瞭解一下腸癌知識吧。

腸子里長了“肉疙瘩”怎麼辦?快去醫院,這些信號是在敲響警鐘

首先,大家要明確腸道息肉是何物。

腸道息肉指的是在腸道黏膜部位異常隆起的贅生物或肉疙瘩,臨床上多發於直腸或結腸的部位,臨床資料顯示男性的發病率會高於女性,且年紀越大越容易患上腸道息肉,不過腸道息肉多半是良性腫瘤,早期並沒有特別明顯的不適症狀,患者可以正常排便而不受影響,而且很少引起腸道梗阻或出血等問題,所以如果沒有經過詳細的檢查一般很難發現。

其次,大家要明確腸癌是何物。

腸癌即大腸癌,是一種常見且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按照發病率的高低可以分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盲腸癌、升結腸癌、降結腸癌以及橫結腸癌。腸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通常是消化不良、腹痛或大便潛血,很容易被誤診為一般性的腸胃疾病,隨著腫瘤不斷變大,患者大便習慣會改變,腹痛與消化不良症狀會加劇,甚至伴有便血、腸梗阻、包塊或發熱、貧血等症狀。腸癌的發病率和不良生活飲食習慣、遺傳、大腸腺瘤等有密切關係。

然後,腸道息肉究竟會不會演變成腸癌?

腸道息肉實質上是腸道黏膜上的增生的表現,臨床上也稱它為種良性的腫瘤,雖然腸道息肉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是當各種危險因素不斷的刺激息肉則容易導致細胞異常凋亡或增生,最終引發癌變的可能。一般情況下息肉發展成癌症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但是這還要考慮息肉的大小、性質、數目以及患者自身狀況,所以腸道息肉在短時間內發展成腸癌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這個是有個體差異性的。不過臨床也給出了一個標準,一般息肉的大小如果超過了5釐米,那麼就很有癌變的可能,患者應該敲起警鐘,積極的接受治療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腸息肉發展成腸癌,而息肉的大小如果小於5釐米也不能掉以輕心,定期的複查還是必不可少的。

最後,我們該如何預防腸道息肉呢?

很大一部分腸癌是由腸道息肉演變過來的,所以及時的預防腸道息肉可以降低腸癌的發病率。日常生活中應當多攝入新鮮果蔬以及粗糧穀物,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不要熬夜,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戒菸酒,時刻保持良好且樂觀的心態,定期參加身體檢查健康,尤其不要忽視最重要的腸鏡檢查。

以上講了不少關於腸道息肉和腸癌方面的知識,大家肯定受益不少,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是臨床上很普遍的。有些人體檢發現腸子里長了肉疙瘩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拿著手中的體檢單,看到上面寫著“提示腸道息肉”,但是不知道腸道息肉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時候,你得快去醫院諮詢醫生,因為腸息肉有可能是腸癌的早期信號,也是在敲響警鐘。這些知識太實用了,趕緊分享給親朋好友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