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癌?讓他苦等四年,非要這個醫生手術……

4月4日,黃陂甲狀腺癌患者徐金漢用毛筆書寫一個大大的“贊”,送給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甲乳外科主任吳高鬆。

11年間,他的三次手術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這是什麼癌?讓他苦等四年,非要這個醫生手術……


徐金漢手書“贊”字送給吳高鬆教授表達深深謝意

2008年第一次手術,為讓醫生放心一搏,徐金漢讓家屬10餘人簽署“最強保證書”;2012年,因吳高鬆教授出國學習,患者執著等待4年才完成第二次手術;日前,患者腫瘤復發,吳高鬆通過看“動畫片”分析病情,成功為他進行了第三次手術。


目前經過三次手術,患者腫瘤已清除得非常乾淨,再發可能性很小。

第1次手術

十餘名家屬簽下“最強保證書”

65歲的徐金漢家住黃陂木蘭鄉,早在1995年,他就發現脖子上長了拇指大小的腫塊,診斷為甲狀腺癌。但因當時子女都在讀書,正是家庭開銷大的時候,作為家裡頂樑柱的徐金漢埋頭苦幹,看病便一再拖延。

2008年,子女陸續畢業工作了,徐金漢開始認真考慮看病的事。此時,他脖子上的腫瘤已長成小西瓜,連喘口氣都困難。他和老伴跑了不少大醫院,得到的答覆都是“來得太晚了,你們回去吧”。

徐金漢不放棄,輾轉找到當時還在同濟醫院工作的吳高鬆教授。

檢查顯示,患者已是甲狀腺癌局部晚期,腫瘤把頸總動脈、頸內動脈、迷走神經、喉返神經等重要血管和神經包裹在內,形成一片高壓線密佈的區域,強行剝離腫瘤很可能引起致命的大出血。

針對徐金漢的情況,全院組織了會診,討論結果是:風險太高,不建議手術。

這是什麼癌?讓他苦等四年,非要這個醫生手術……


儘管會診給出了結論,但吳高鬆和患者一樣不甘心。“雖然有手術禁忌症,但患者心肺、臟器功能良好,手術成功後患者獲益巨大,值得冒險。”他帶著徐金漢找到了醫學泰斗裘法祖院士,裘院士在慎重評估後給出了肯定意見,並將手術過程推演一遍,制定了充分的應急預案。

徐金漢深知自己病情棘手,為了給吳高鬆也吃一顆“定心丸”,他讓妻兒、叔伯等十餘名親屬共同簽署了“保證書”:同意手術,所有風險由患者和家屬承擔。

當徐金漢將這份沉甸甸的信任交到吳高鬆教授手上,吳教授也被深深觸動。2008年5月15日,6名醫護人員足足做了9個小時的手術,將患者頸部巨瘤切除。

第2次手術

患者執著等待醫生4年

4月4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吳高鬆教授回憶,第一次手術主要是解決患者呼吸、吞嚥困難的問題。

此外,患者還有一顆小的腫瘤長在椎管動脈處,因椎管動脈被頸椎擋在後面形成一個死角,一旦出血很難止住,在第一次手術當中就暫時沒有處理。

2008年下半年,徐金漢這顆殘餘的腫瘤漸漸長到雞蛋大,他再次找尋吳高鬆教授時得知,吳教授去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後,4年後才能歸來。

“我等他。他做,我有安全感。”徐金漢說。


4年間,他時不時地輾轉通過熟人打聽吳高鬆教授的動態。2012年9月,吳高鬆教授學成回國。兩個月後,徐金漢便聞訊趕來,吳高鬆教授再次為他手術,成功幫他切除了椎管動脈處的腫瘤。

第3次手術

醫生看“動畫片”成功手術

今年3月19日,徐金漢發現自己左頸部又冒出幾個腫塊。他再次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尋找吳高鬆教授。

因他的情況特殊,吳高鬆教授運用三維重建技術,根據他的CT數據,製作出“動畫片”,通過“動畫片”的播放來判斷腫瘤的確切位置以及其與大血管的關係,精準制訂手術方案,以最小的創傷進行術中精準切除。

這是什麼癌?讓他苦等四年,非要這個醫生手術……


3月27日,吳高鬆教授成功為徐金漢做左頸淋巴結清掃術,清掃了10餘個大大小小的淋巴結。術後,徐金漢恢復良好。

四年等待

感動但不提倡


談起與徐金漢11年的醫患緣分,吳高鬆教授坦言,患者4年不手術只為等自己,自己非常感動,但並不提倡。

不少人因甲狀腺癌是惰性癌放鬆警惕,但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數據,我國甲狀腺癌5年生存率為84.3%,而在歐美國家,這一比例為98.2%。

甲狀腺癌若想取得好的治療效果,貴在早診早治。

來源:武漢晚報

採寫:記者武葉 通訊員楊麗麗

編輯 | 張劍 版式+製圖 | 張劍 校讀 | 張劍 值班主編 | 陳婷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