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一、王陽明簡歷

1、年少發狠,格竹子跑路新郎,立志做聖人。

2、34歲,本欲清君側,卻遭投大牢。

3、35歲,被貶貴州,龍場悟道。

4、45歲,南贛剿匪,前無古人。

5、47歲,活捉“反革命”寧王。

6、55歲,廣西剿匪,後無來者。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二、此“格物致知”非彼“格物致知”

1、朱熹版“格物致知”:天理在心外,先把一切天理都捕捉到手,然後再去實踐。

問題:長此以往,每個人都擁有了一種本事:嘴上功夫天下第一,一旦要其動手,就會束手無策。

2、王陽明版“格物致知”:天理在心中,那我唯一也必須要做的就是去實踐來驗證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尋找天理。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好處:心中有天理,那我們就不必再去尋找天理,如此一來,我們就節省了大量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用在實踐中。這樣一來,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理想。

3、兩版“格物致知”實戰區別:

孝順父母。

朱熹認為,孝順父母是個複雜的活,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然後再開始孝順父母。

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正念頭),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孝順父母的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

不言而喻,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好象更加和諧,也更符合人性。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三、心學核心--“致良知”

王陽明共三次證道:

第一次是貴州龍場證出了格物致知之道——“心即理”;

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證出了“致良知”;真正動人心絃的是思想的精華就是 “致良知”。

第三次就是這次在浙江餘姚證出了“四句教”。

1、什麼是“致良知”:

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

2、“致良知”的內容:

致良知,有兩個內容。

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於萬事萬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

第二是向內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光復良知。實際上,這兩個內容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一個內容,因為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你去做事時,事就在你心裡,還是在心中光復良知。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3、如何“致良知”

即“致良知”的步驟---“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縱觀中國歷史文人用兵大家所熟悉的有三位:一是諸葛亮,一是王陽明、一是當代的毛澤東!得王陽明心學之精髓毛澤東致良知深得人民群眾基礎勝利條件之一就是很好的說明。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這是對王陽明作為軍事家的最高的評價,踐行的就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慾", 事上練從江西剿匪,平定寧王、到廣西戡亂,要我們全心全意發揮良知的力量,人人能成功。

王陽明的心學之所以成功,受益群眾基礎面廣,易於接受。不同於朱程偏理論認知和學究,宗禪靜至。他的思想表達簡易明快,讓人一目瞭然,最重要的是"人人平等",都可以成為聖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即是致良知。讀書有聲|《知行合一王陽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

“良知所知道的善,雖然人們誠心地想去喜歡它,但若不在善的意念所在的事情上實實在在地踐履善的價值,那麼具體的事情就有未被完全校正的地方,從而可以說喜歡善的願望還有不誠懇的成分。”我認為放在現在可辯證看:向善的意念和心大部分人都有,對某些事有善心不一非要去實踐,要在自身範圍內力所能及的善,強行加之就違反本意了。所以致良知其中之一不能盲從一刀切,結合實際理解為之所用。

王陽明心學也是能使我們獲得幸福的公開課,我們只要不和外物的對立就可以,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如果我們的情緒總受到外界控制,根本無幸福感。我們之所以不斷的修煉,最終體現在外在的是人的氣質,有清純濁雜之分。人心到純天理那就得之所幸,不得我命,對王陽明心學能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取其一點學致用,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大家好,我是小舞,動動小手關注我,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