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奎為什麼一定要槍斃何應欽的侄子?

中國近代史 張發奎 何應欽 蔣介石 每日漢字 2017-06-05

民國期間,張發奎也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曾經做過孫中山的保鏢,後來逐步成為國民黨高層。當時,蔣介石無疑是國民黨一哥,二把手是何應欽。但是,面對二把手的侄子,張發奎卻一定要槍斃他。這是為什麼呢?

張發奎為什麼一定要槍斃何應欽的侄子?

(何應欽)

1890年4月2日,何應欽出生在貴州興義市泥凼鎮,其祖輩於清朝末期隨軍出鎮貴州,由行伍轉為經商兼事農耕,先後落點於黃草壩、捧乍,最後定居泥凼的風波灣。

何應欽自幼身體強健,7歲發矇就讀於泥凼私塾,勤奮好學。1905年,考上縣裡興義高等小學堂。1907年冬,貴陽陸軍小學在全省徵選學生,何與同班同學李毓華、李儒清等同到貴陽,考取該校。1908年,被選送到武昌陸軍第三中學;次年秋,清政府陸軍部招考留日學生,何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績應選,入日本振武學校。何應欽在日本振武學校讀書時,蔣介石(蔣志清)也就讀於該校,比何高一級。何在學習期間,一面接受軍事教育,一面開始接觸到反清革命思想。當時留日學生中,加入孫中山創辦的“同盟會”者達數百人,何也加入了這一革命組織。

後來,何應欽擔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質上的二把手。

張發奎為什麼一定要槍斃何應欽的侄子?

(張發奎)

張發奎和何應欽算是早起合作伙伴。張發奎生於1896年,廣東始興人,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參加了同盟會,後又進入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深造,畢業後參加粵軍,由排長逐級升至旅長,曾一度為孫中山隨身侍衛。1925年冬,張發奎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張發奎義憤填膺,慷慨陳詞:“如果這次再不能對日作戰,我決定入山為僧,今後永不問世事”。

1940年1月,張發奎指揮第四戰區官兵英勇抗日,相繼收復南寧、龍州、欽州,隨後張發奎與他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進駐柳州,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駐地就在柳江之濱的蟠龍山麓。

在這裡,何應欽和張發奎產生了糾葛。

張發奎為什麼一定要槍斃何應欽的侄子?

(張發奎)

當時,張發奎司令長官部駐地附近有座軍械庫,中校庫長姓何,是何應欽的侄子。

此庫保管幾萬發炮彈和三千斤炸藥,儲藏在蟠龍山東面的一個大山洞裡。1941年6月下旬,陰雨連綿,山水奔瀉。由於司庫員的疏忽,水溢進洞,炸藥受水浸泡,起了化學反應,洞口噴出白煙,晝夜不息。

作為軍械庫的負責人,何庫長沒有作出快速的應對,眼見噴了幾天煙,才打算將炮彈搬出。由於為時已晚,洞內溫度高,人不能進,他竟索性不理不顧了。

張發奎知道炸藥受水浸泡洞噴白煙後,感到非同小可,天天派人詢問,而何庫長總是那一句“沒危險!”

6月30日8時,對此實在放心不下的張發奎親去洞口察看,一看大驚,將何庫長叫到面前,問:“有沒有危險?”豈料何庫長到了如此危急時刻,仍連聲說:“沒危險,沒危險!”張發奎追問:“你負責?”何庫長滿不在乎地回答:“我負責!”張發奎以為他堅持這樣說定有依據,就不再問了,正好有一個會等待他去開,於是便匆匆離去。

孰料張發奎一行剛剛離開,突然山崩地震一聲巨響,山石橫飛。張發奎僥倖未被飛石擊中,他知道是炸藥庫爆炸了,氣得臉都青了,馬上下令:“快去把軍械庫長抓來,別給他跑了!”

清查此難,洞口緊對著柳州市特別黨部死傷慘重,上校專員以下死十二人,輕重傷不計其數。望著那些殘缺的屍身,張發奎含淚說:“我不殺庫長,對不起你們啊。”

張發奎為什麼一定要槍斃何應欽的侄子?

(何應欽)

護犢子心切的何應欽擔心侄子性命不保,於是他玩弄手腕,一面表示從優撫卹死難官兵,一面下令將該庫長解送重慶。張發奎心想,庫長一旦被解送重慶,命就保住了,那怎麼行呢!如何對得起那些死去的官兵?在善後會議上,有人說到何庫長是何部長(何應欽時任軍政部長)的侄子,不好硬頂。張發奎惱了,把桌子一拍:“怎麼,我十二條命,抵不上一個庫長?”

在張發奎的執意堅持下,終於在柳州把何庫長處決了。權勢熏天的何應欽也終未能保全侄子的小命,聞者無不稱快。

後來,也有人認為,蔣介石把張發奎排除了權利中心,是何應欽從中作梗,其實不是的。

在孫中山過世後,張發奎一度跟隨國民黨內的“二號人物”汪精衛,而被長時間排斥於蔣介石的軍事親信之外;因“國難重於一切私怨”而擯棄前嫌、擁蔣抗日,又對國軍將領中普遍的保存實力、軍紀渙散不滿;所以,蔣介石把他排斥到權利核心之外。

直到1949年3月,已是窮途末路的蔣介石才重新起用張發奎,任命他為陸軍總司令。但張發奎也不是傻子,見國民黨大勢已去,就在4個月後辭職,去了香港隱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