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國民政府軍隊使用的重迫擊炮

抗戰不能單靠軍隊打仗,還要靠人民的支援,希望各界同胞團結一致,為抗戰出力!”馮玉祥不僅關心戰況,而且較早意識到“對敵抗戰,非喚醒民眾不可”。他挖空心思草擬《抗日救國問答十條》,用粗淺的大白話教育人民保家衛國。比如:“不抗日可以不可以呢?不可!不抗日就要當亡國奴了,不僅自己當亡國奴,子子孫孫都要當亡國奴的!

民國時期教育落後,比起深奧的半文半白長篇議論,老百姓顯然更容易接受口號式語言。蔣介石回覆馮玉祥:“所陳各節甚當,已令飭各有關機關,參酌情形,負責進行辦理。”

有職無權,落寞收場

然而無需諱言,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係,馮玉祥與中央軍將領素少淵源,指揮調度並不得心應手。警衛副官馮紀法回憶說:“馮先生受領了任務便帶著參謀人員赴前線視察,指揮各軍作戰行動。但是第三戰區所屬部隊多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們唯蔣之命是從,而對馮先生只是客客氣氣,熱情接待,虛應事故,所以馮先生不過是一個空頭的‘司令長官’而已。”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國民政府軍隊使用的重迫擊炮

抗戰不能單靠軍隊打仗,還要靠人民的支援,希望各界同胞團結一致,為抗戰出力!”馮玉祥不僅關心戰況,而且較早意識到“對敵抗戰,非喚醒民眾不可”。他挖空心思草擬《抗日救國問答十條》,用粗淺的大白話教育人民保家衛國。比如:“不抗日可以不可以呢?不可!不抗日就要當亡國奴了,不僅自己當亡國奴,子子孫孫都要當亡國奴的!

民國時期教育落後,比起深奧的半文半白長篇議論,老百姓顯然更容易接受口號式語言。蔣介石回覆馮玉祥:“所陳各節甚當,已令飭各有關機關,參酌情形,負責進行辦理。”

有職無權,落寞收場

然而無需諱言,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係,馮玉祥與中央軍將領素少淵源,指揮調度並不得心應手。警衛副官馮紀法回憶說:“馮先生受領了任務便帶著參謀人員赴前線視察,指揮各軍作戰行動。但是第三戰區所屬部隊多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們唯蔣之命是從,而對馮先生只是客客氣氣,熱情接待,虛應事故,所以馮先生不過是一個空頭的‘司令長官’而已。”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參加淞滬會戰的中央軍

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甫一開始就體會到問題所在,8月24日致電蔣介石,為了有利於淞滬戰場的全盤指揮,協調各方,處理好人事關係,“請任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統一指揮”。馮玉祥不糊塗,他後來在日記中這樣吐槽:“三戰區為人家直屬部隊,我曾作一月無言之司令長官。”

當然,馮玉祥在公開場合並不消極沉淪:“我們只要能抗日,不必軍隊一定要聽我的指揮。我們只要能救國,不必一定自己處很高的地位,此間軍隊,我都不甚熟悉,若必處處聽我指揮,必致敗了大事。”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國民政府軍隊使用的重迫擊炮

抗戰不能單靠軍隊打仗,還要靠人民的支援,希望各界同胞團結一致,為抗戰出力!”馮玉祥不僅關心戰況,而且較早意識到“對敵抗戰,非喚醒民眾不可”。他挖空心思草擬《抗日救國問答十條》,用粗淺的大白話教育人民保家衛國。比如:“不抗日可以不可以呢?不可!不抗日就要當亡國奴了,不僅自己當亡國奴,子子孫孫都要當亡國奴的!

民國時期教育落後,比起深奧的半文半白長篇議論,老百姓顯然更容易接受口號式語言。蔣介石回覆馮玉祥:“所陳各節甚當,已令飭各有關機關,參酌情形,負責進行辦理。”

有職無權,落寞收場

然而無需諱言,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係,馮玉祥與中央軍將領素少淵源,指揮調度並不得心應手。警衛副官馮紀法回憶說:“馮先生受領了任務便帶著參謀人員赴前線視察,指揮各軍作戰行動。但是第三戰區所屬部隊多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們唯蔣之命是從,而對馮先生只是客客氣氣,熱情接待,虛應事故,所以馮先生不過是一個空頭的‘司令長官’而已。”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參加淞滬會戰的中央軍

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甫一開始就體會到問題所在,8月24日致電蔣介石,為了有利於淞滬戰場的全盤指揮,協調各方,處理好人事關係,“請任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統一指揮”。馮玉祥不糊塗,他後來在日記中這樣吐槽:“三戰區為人家直屬部隊,我曾作一月無言之司令長官。”

當然,馮玉祥在公開場合並不消極沉淪:“我們只要能抗日,不必軍隊一定要聽我的指揮。我們只要能救國,不必一定自己處很高的地位,此間軍隊,我都不甚熟悉,若必處處聽我指揮,必致敗了大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愛國將領馮玉祥

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赴前線視察,幾次拜會馮玉祥都未遇到,忍不住問顧祝同:“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勞他,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我?”原來,自從設立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部之後,馮玉祥就很識趣,白天住在離上海約一百五十里之宜興張公洞,除偶爾夜間到戰區長官部,白天從未來過。

值得一提的是,馮玉祥的長官部形同虛設,顧祝同的副司令長官部同樣只是“傳令”性質,顧晚年撰寫回憶錄絲毫不作迴避:“我的副長官部實際上系直接秉承蔣公的指揮。”換句話說,淞滬會戰自始至終都在蔣介石的親自掌控之下。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國民政府軍隊使用的重迫擊炮

抗戰不能單靠軍隊打仗,還要靠人民的支援,希望各界同胞團結一致,為抗戰出力!”馮玉祥不僅關心戰況,而且較早意識到“對敵抗戰,非喚醒民眾不可”。他挖空心思草擬《抗日救國問答十條》,用粗淺的大白話教育人民保家衛國。比如:“不抗日可以不可以呢?不可!不抗日就要當亡國奴了,不僅自己當亡國奴,子子孫孫都要當亡國奴的!

民國時期教育落後,比起深奧的半文半白長篇議論,老百姓顯然更容易接受口號式語言。蔣介石回覆馮玉祥:“所陳各節甚當,已令飭各有關機關,參酌情形,負責進行辦理。”

有職無權,落寞收場

然而無需諱言,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係,馮玉祥與中央軍將領素少淵源,指揮調度並不得心應手。警衛副官馮紀法回憶說:“馮先生受領了任務便帶著參謀人員赴前線視察,指揮各軍作戰行動。但是第三戰區所屬部隊多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們唯蔣之命是從,而對馮先生只是客客氣氣,熱情接待,虛應事故,所以馮先生不過是一個空頭的‘司令長官’而已。”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參加淞滬會戰的中央軍

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甫一開始就體會到問題所在,8月24日致電蔣介石,為了有利於淞滬戰場的全盤指揮,協調各方,處理好人事關係,“請任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統一指揮”。馮玉祥不糊塗,他後來在日記中這樣吐槽:“三戰區為人家直屬部隊,我曾作一月無言之司令長官。”

當然,馮玉祥在公開場合並不消極沉淪:“我們只要能抗日,不必軍隊一定要聽我的指揮。我們只要能救國,不必一定自己處很高的地位,此間軍隊,我都不甚熟悉,若必處處聽我指揮,必致敗了大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愛國將領馮玉祥

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赴前線視察,幾次拜會馮玉祥都未遇到,忍不住問顧祝同:“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勞他,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我?”原來,自從設立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部之後,馮玉祥就很識趣,白天住在離上海約一百五十里之宜興張公洞,除偶爾夜間到戰區長官部,白天從未來過。

值得一提的是,馮玉祥的長官部形同虛設,顧祝同的副司令長官部同樣只是“傳令”性質,顧晚年撰寫回憶錄絲毫不作迴避:“我的副長官部實際上系直接秉承蔣公的指揮。”換句話說,淞滬會戰自始至終都在蔣介石的親自掌控之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晚年顧祝同

白崇禧察覺其中微妙,回到南京與軍政部長何應欽商量:“我以為西北部隊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孫連仲、劉汝明、馮治安等有愛國之熱誠,又是馮一手造成之部隊,他們對程潛之指揮不大接受。不如在黃河以北、山東北部、河北等地,開闢一新戰區——第六戰區,由馮負責,兵力若連同韓復榘部至少有十五萬人以上。”

蔣介石完全採納,但自己不方便出面,便請白崇禧先作試探。沒想到馮玉祥爽快答應:“在抗戰的時候,只有唯命是聽,統帥有什麼命令,我都是遵從,為了打仗,到哪裡去都可以。”9月11日,軍事委員會劃出津浦線為第六戰區,任命馮玉祥為司令長官。結果事與願違,西北軍舊部都不歡迎老領導蒞臨,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第六戰區撤銷,馮玉祥只好回到南京繼續擔任“位高權輕”的副委員長。

"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震驚中外,駐守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平津兩市的第29軍原屬西北軍系統,外界普遍認為,統率西北軍抗日非馮玉祥莫屬。馮玉祥則表現謙虛:“外面謠傳我已赴保定,此不過一般人之想象,北方軍隊複雜,總以蔣介石先生為宜。”8月上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表副委員長馮玉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和浙江全省。消息傳開,不少人感到意外,中將參議葛雲龍嘀咕“這不能不說是南轅北轍的決定”。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

堅決抗日,獻計獻策

眾所周知,馮玉祥的抗日態度一貫堅決,早在局部抗戰時期就曾拉起一支“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如今全面抗戰開始,京滬區乃重中之重,由副委員長兼任司令長官,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因此,接到正式任命那一刻,馮玉祥並沒有手下幕僚那樣覺得“出乎意料”,反而極其興奮:“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我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此時,淞滬戰場炮火連天,中央軍猛攻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戰鬥幾進幾齣。馮玉祥誠懇建議:“這一次對日作戰,恐非短期間所能結局,即預備一千萬後備軍,亦不為多,至少應先成立二百萬方能足用。各地環境不同,人才因之而異,各有長短,各有需要。例如江蘇一帶財富之區,人文蔚起,謀略有餘,對於徵兵,反有所懼。最好北由冀、魯、豫、皖等省,南由滇、黔、桂、湘等省,迅速招兵,不至誤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蔣介石

蔣介石十分客氣,從南京打電話給馮玉祥:“前方的將領都太年輕,勇敢有餘,經驗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氣。”馮玉祥說:“決不客氣,現在我們前方的各將領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戰的革命青年。他們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後頭的任務就是作幾首歪詩,再一個就是等死罷了。”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發現“敵艦敵機,不時在浦東及杭州灣沿海一帶肆意轟炸”,判斷日軍有可能實施登陸。馮玉祥轉報蔣介石,希望能夠引起重視:“本區兵力不敷,防線過廣,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牽動全局,職雖粉身碎骨,仍難償貽誤之罪。增厚兵力,萬分重要,伏懇早日實行,以固邊防。”怎奈淞滬正面傷亡慘重,後方生力軍以填補前方缺口為主,杭州灣北岸守軍始終得不到有效加強,日軍後來登陸金山衛,導致淞滬戰局急轉直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

都說西北軍善於防守、做工事,馮玉祥結合以往作戰經驗,因地制宜,提出每師工兵編成一團,其中一營為坑道隊,二營為電雷隊,“坑道掘成,地雷即時下好,攻則可以破敵之堅固工事,守則可以遠出,設下各種埋伏,毀壞敵之坦克車等”。鑑於當時中國兵器工業薄弱,無法大規模製造山、野、榴彈炮,馮玉祥呼籲兵工部門取長補短:“查十五生的以上之重迫擊炮,效力甚巨,上海、武漢均有此項管筒,製造甚易。我以前在鞏縣兵工廠曾經制成二百餘門,費時費資,均屬無幾,敬請飭屬速制,以資戰守。”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國民政府軍隊使用的重迫擊炮

抗戰不能單靠軍隊打仗,還要靠人民的支援,希望各界同胞團結一致,為抗戰出力!”馮玉祥不僅關心戰況,而且較早意識到“對敵抗戰,非喚醒民眾不可”。他挖空心思草擬《抗日救國問答十條》,用粗淺的大白話教育人民保家衛國。比如:“不抗日可以不可以呢?不可!不抗日就要當亡國奴了,不僅自己當亡國奴,子子孫孫都要當亡國奴的!

民國時期教育落後,比起深奧的半文半白長篇議論,老百姓顯然更容易接受口號式語言。蔣介石回覆馮玉祥:“所陳各節甚當,已令飭各有關機關,參酌情形,負責進行辦理。”

有職無權,落寞收場

然而無需諱言,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係,馮玉祥與中央軍將領素少淵源,指揮調度並不得心應手。警衛副官馮紀法回憶說:“馮先生受領了任務便帶著參謀人員赴前線視察,指揮各軍作戰行動。但是第三戰區所屬部隊多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們唯蔣之命是從,而對馮先生只是客客氣氣,熱情接待,虛應事故,所以馮先生不過是一個空頭的‘司令長官’而已。”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參加淞滬會戰的中央軍

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甫一開始就體會到問題所在,8月24日致電蔣介石,為了有利於淞滬戰場的全盤指揮,協調各方,處理好人事關係,“請任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統一指揮”。馮玉祥不糊塗,他後來在日記中這樣吐槽:“三戰區為人家直屬部隊,我曾作一月無言之司令長官。”

當然,馮玉祥在公開場合並不消極沉淪:“我們只要能抗日,不必軍隊一定要聽我的指揮。我們只要能救國,不必一定自己處很高的地位,此間軍隊,我都不甚熟悉,若必處處聽我指揮,必致敗了大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愛國將領馮玉祥

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赴前線視察,幾次拜會馮玉祥都未遇到,忍不住問顧祝同:“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勞他,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我?”原來,自從設立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部之後,馮玉祥就很識趣,白天住在離上海約一百五十里之宜興張公洞,除偶爾夜間到戰區長官部,白天從未來過。

值得一提的是,馮玉祥的長官部形同虛設,顧祝同的副司令長官部同樣只是“傳令”性質,顧晚年撰寫回憶錄絲毫不作迴避:“我的副長官部實際上系直接秉承蔣公的指揮。”換句話說,淞滬會戰自始至終都在蔣介石的親自掌控之下。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晚年顧祝同

白崇禧察覺其中微妙,回到南京與軍政部長何應欽商量:“我以為西北部隊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孫連仲、劉汝明、馮治安等有愛國之熱誠,又是馮一手造成之部隊,他們對程潛之指揮不大接受。不如在黃河以北、山東北部、河北等地,開闢一新戰區——第六戰區,由馮負責,兵力若連同韓復榘部至少有十五萬人以上。”

蔣介石完全採納,但自己不方便出面,便請白崇禧先作試探。沒想到馮玉祥爽快答應:“在抗戰的時候,只有唯命是聽,統帥有什麼命令,我都是遵從,為了打仗,到哪裡去都可以。”9月11日,軍事委員會劃出津浦線為第六戰區,任命馮玉祥為司令長官。結果事與願違,西北軍舊部都不歡迎老領導蒞臨,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第六戰區撤銷,馮玉祥只好回到南京繼續擔任“位高權輕”的副委員長。

抗日名將馮玉祥,指揮淞滬會戰一個月,為什麼落寞收場?

白崇禧

縱觀“八一三”淞滬會戰,馮玉祥初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時,意氣風發,決心貢獻一切,旋即發現“水土不服”,最終不得不落寞收場。但不管怎麼說,他針對軍隊作戰和民眾動員方面提供了不少正確的看法,這對於後人研究、總結抗日戰爭的成敗得失不無裨益。

參考文獻

1、《馮玉祥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馮玉祥全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陶惠英著:《蔣介石馮玉祥交往實錄:蔣馮書簡新編》,三聯出版社(上海)2013年版。

4、《馮玉祥自傳》,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5、全國政協文史委編:《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6、《白崇禧口述自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