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題詞

在日本人看來,宋哲元並非南京嫡系,過去和現在都與蔣介石有矛盾,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冀察地方集團當然也會盤算,夾縫中求生存,維持一個模糊空間不僅對日蔣雙方有利,也便於自身發展壯大。有鑑於此,宋哲元遵照“舍小利而保大權”的方針,提出對日交涉“只要大權能歸我們所有,地方上的小利即或為日方稍為染指,為顧全大局計,亦未嘗不可”。

1936年5月,田代皖一郎接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繼續推行所謂的“華北特殊化”。日軍一邊向第29軍派遣顧問,一邊教唆親日分子以酬宴、麻將等活動做掩護,遊說冀察集團反蔣。同時提出一連串經濟“合作”方案,什麼修築津石鐵路,開發龍延鐵礦,收購華北棉花,長蘆餘鹽出口等等。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題詞

在日本人看來,宋哲元並非南京嫡系,過去和現在都與蔣介石有矛盾,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冀察地方集團當然也會盤算,夾縫中求生存,維持一個模糊空間不僅對日蔣雙方有利,也便於自身發展壯大。有鑑於此,宋哲元遵照“舍小利而保大權”的方針,提出對日交涉“只要大權能歸我們所有,地方上的小利即或為日方稍為染指,為顧全大局計,亦未嘗不可”。

1936年5月,田代皖一郎接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繼續推行所謂的“華北特殊化”。日軍一邊向第29軍派遣顧問,一邊教唆親日分子以酬宴、麻將等活動做掩護,遊說冀察集團反蔣。同時提出一連串經濟“合作”方案,什麼修築津石鐵路,開發龍延鐵礦,收購華北棉花,長蘆餘鹽出口等等。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長城抗戰時期的宋哲元


有一次,田代慫恿宋哲元:“如果宋委員長脫離國民黨南京政府,宣佈冀察獨立,組成華北防共自治政府,我們日本可以大力支持你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認為宋委員長一定能夠順應時勢,決不致背道而馳逆流而行的。”

宋哲元抱著“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的既定態度,敷衍說道:“司令官所談的,在我個人沒有多大問題,不過我得問29軍的其他負責人商量,我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我相信司令官一定會理解到這一點的。”

蔣介石不在現場,各種流言傳來,心中難免不安,“冀宋喜怒無常,主見不定”;“宋明軒被漢奸包圍利用,其心已不固定”;“冀宋中倭毒已深,華北荊棘甚多也”。不過總的來說,宋哲元在大事大非上始終保持民族立場,有一群親日分子口口聲聲“南蔣北宋”,獻上一面“自治政府”的旗幟圖樣,宋頭腦清醒得很,趕緊一把火燒掉了事。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題詞

在日本人看來,宋哲元並非南京嫡系,過去和現在都與蔣介石有矛盾,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冀察地方集團當然也會盤算,夾縫中求生存,維持一個模糊空間不僅對日蔣雙方有利,也便於自身發展壯大。有鑑於此,宋哲元遵照“舍小利而保大權”的方針,提出對日交涉“只要大權能歸我們所有,地方上的小利即或為日方稍為染指,為顧全大局計,亦未嘗不可”。

1936年5月,田代皖一郎接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繼續推行所謂的“華北特殊化”。日軍一邊向第29軍派遣顧問,一邊教唆親日分子以酬宴、麻將等活動做掩護,遊說冀察集團反蔣。同時提出一連串經濟“合作”方案,什麼修築津石鐵路,開發龍延鐵礦,收購華北棉花,長蘆餘鹽出口等等。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長城抗戰時期的宋哲元


有一次,田代慫恿宋哲元:“如果宋委員長脫離國民黨南京政府,宣佈冀察獨立,組成華北防共自治政府,我們日本可以大力支持你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認為宋委員長一定能夠順應時勢,決不致背道而馳逆流而行的。”

宋哲元抱著“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的既定態度,敷衍說道:“司令官所談的,在我個人沒有多大問題,不過我得問29軍的其他負責人商量,我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我相信司令官一定會理解到這一點的。”

蔣介石不在現場,各種流言傳來,心中難免不安,“冀宋喜怒無常,主見不定”;“宋明軒被漢奸包圍利用,其心已不固定”;“冀宋中倭毒已深,華北荊棘甚多也”。不過總的來說,宋哲元在大事大非上始終保持民族立場,有一群親日分子口口聲聲“南蔣北宋”,獻上一面“自治政府”的旗幟圖樣,宋頭腦清醒得很,趕緊一把火燒掉了事。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國民政府第29軍使用的鋼盔和大刀


不久,圍繞擴軍問題,冀察地方與南京發生矛盾,宋哲元一氣之下竟然做出了截留關稅、鹽稅、統稅的非理智行為。軍政部長何應欽約見宋哲元常駐南京代表,勸告不要隨便截留國家稅收,也不要隨便擴充軍隊,應和中央商量辦理,如果經費不夠,財政部可以派人研究,再按規定手續撥發。

最後還是蔣介石拍板解圍,“宋主任替中央在華北撐持危局,他的困難很多,他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一切我完全諒解。關於軍隊擴編和經費問題,我已經告知何部長孔部長好好研究解決,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他的”。

1937年春,為避開日本人糾纏、壓迫,宋哲元請假回山東樂陵老家,臨走之際,特別叮囑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對日交涉,凡是有妨礙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為避免雙方衝突,但亦不要拒絕。”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題詞

在日本人看來,宋哲元並非南京嫡系,過去和現在都與蔣介石有矛盾,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冀察地方集團當然也會盤算,夾縫中求生存,維持一個模糊空間不僅對日蔣雙方有利,也便於自身發展壯大。有鑑於此,宋哲元遵照“舍小利而保大權”的方針,提出對日交涉“只要大權能歸我們所有,地方上的小利即或為日方稍為染指,為顧全大局計,亦未嘗不可”。

1936年5月,田代皖一郎接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繼續推行所謂的“華北特殊化”。日軍一邊向第29軍派遣顧問,一邊教唆親日分子以酬宴、麻將等活動做掩護,遊說冀察集團反蔣。同時提出一連串經濟“合作”方案,什麼修築津石鐵路,開發龍延鐵礦,收購華北棉花,長蘆餘鹽出口等等。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長城抗戰時期的宋哲元


有一次,田代慫恿宋哲元:“如果宋委員長脫離國民黨南京政府,宣佈冀察獨立,組成華北防共自治政府,我們日本可以大力支持你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認為宋委員長一定能夠順應時勢,決不致背道而馳逆流而行的。”

宋哲元抱著“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的既定態度,敷衍說道:“司令官所談的,在我個人沒有多大問題,不過我得問29軍的其他負責人商量,我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我相信司令官一定會理解到這一點的。”

蔣介石不在現場,各種流言傳來,心中難免不安,“冀宋喜怒無常,主見不定”;“宋明軒被漢奸包圍利用,其心已不固定”;“冀宋中倭毒已深,華北荊棘甚多也”。不過總的來說,宋哲元在大事大非上始終保持民族立場,有一群親日分子口口聲聲“南蔣北宋”,獻上一面“自治政府”的旗幟圖樣,宋頭腦清醒得很,趕緊一把火燒掉了事。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國民政府第29軍使用的鋼盔和大刀


不久,圍繞擴軍問題,冀察地方與南京發生矛盾,宋哲元一氣之下竟然做出了截留關稅、鹽稅、統稅的非理智行為。軍政部長何應欽約見宋哲元常駐南京代表,勸告不要隨便截留國家稅收,也不要隨便擴充軍隊,應和中央商量辦理,如果經費不夠,財政部可以派人研究,再按規定手續撥發。

最後還是蔣介石拍板解圍,“宋主任替中央在華北撐持危局,他的困難很多,他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一切我完全諒解。關於軍隊擴編和經費問題,我已經告知何部長孔部長好好研究解決,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他的”。

1937年春,為避開日本人糾纏、壓迫,宋哲元請假回山東樂陵老家,臨走之際,特別叮囑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對日交涉,凡是有妨礙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為避免雙方衝突,但亦不要拒絕。”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守衛在盧溝橋畔的第29軍戰士

盧溝橋風雲變起,宋哲元覺得事態不至擴大,指示秦德純“鎮定處之,相機應付,以挽危局”。蔣介石判斷戰爭不可避免,當即電告宋哲元:“宛平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此間已準備隨時增援矣。”然而,宋哲元卻另有打算,如果引發大規模衝突,苦心經營數年的地盤難保不失,遂由秦德純出面婉拒中央軍北上,且又不顧蔣介石一再勸阻,擅自和日方展開和平談判。

7月26日,完成既定部署的日軍露出廬山真面目,分兵進攻廊坊和北平廣安門,宋哲元幡然醒悟,下令全軍“抵抗任何進一步的侵略”。可惜一切為時已晚,中國軍隊倉促應戰,北平、天津很快陷於敵手。

宋哲元南下保定,充分認識到自己犯下大錯誤,主動請求南京處分。事已至此,蔣介石倒也好言安慰:“兄等離平抵保甚慰,平津得失不足為慮,戰爭勝敗,全在最後努力,務望兄等鼓勵全軍。再接再厲,期達殲滅倭寇目的,雪恥圖強,完成使命。”

"

19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錯綜複雜。因緣際會,宋哲元崛起成為冀察地方軍政領袖,他選擇左右騰挪,看似沒有立場,實際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大節不虧。今日頭條最近推出“奇人軼事”話題,今天就來說說七七事變前後的宋哲元。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攝於1930年代初期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幼年在本鄉讀過幾年私塾,民國元年入伍左路備補軍,隨營接受了一些基本軍事教育。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宋哲元屬於草根,沒有令人羨慕的專業學歷,但是,學歷不代表能力。這不,馮玉祥擔任北洋陸軍第11師師長的時候,麾下五個旅長人稱五虎上將,宋哲元就是其中之一。白駒過隙,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下野,宋哲元率領千餘殘兵潰退晉南,聯合張自忠等部編為一個軍,獨立登上了政治舞臺。

1935年夏,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逐步成為冀察政務委員會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盡力爭取時間。”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題詞

在日本人看來,宋哲元並非南京嫡系,過去和現在都與蔣介石有矛盾,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為我所用。冀察地方集團當然也會盤算,夾縫中求生存,維持一個模糊空間不僅對日蔣雙方有利,也便於自身發展壯大。有鑑於此,宋哲元遵照“舍小利而保大權”的方針,提出對日交涉“只要大權能歸我們所有,地方上的小利即或為日方稍為染指,為顧全大局計,亦未嘗不可”。

1936年5月,田代皖一郎接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繼續推行所謂的“華北特殊化”。日軍一邊向第29軍派遣顧問,一邊教唆親日分子以酬宴、麻將等活動做掩護,遊說冀察集團反蔣。同時提出一連串經濟“合作”方案,什麼修築津石鐵路,開發龍延鐵礦,收購華北棉花,長蘆餘鹽出口等等。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長城抗戰時期的宋哲元


有一次,田代慫恿宋哲元:“如果宋委員長脫離國民黨南京政府,宣佈冀察獨立,組成華北防共自治政府,我們日本可以大力支持你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認為宋委員長一定能夠順應時勢,決不致背道而馳逆流而行的。”

宋哲元抱著“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的既定態度,敷衍說道:“司令官所談的,在我個人沒有多大問題,不過我得問29軍的其他負責人商量,我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我相信司令官一定會理解到這一點的。”

蔣介石不在現場,各種流言傳來,心中難免不安,“冀宋喜怒無常,主見不定”;“宋明軒被漢奸包圍利用,其心已不固定”;“冀宋中倭毒已深,華北荊棘甚多也”。不過總的來說,宋哲元在大事大非上始終保持民族立場,有一群親日分子口口聲聲“南蔣北宋”,獻上一面“自治政府”的旗幟圖樣,宋頭腦清醒得很,趕緊一把火燒掉了事。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國民政府第29軍使用的鋼盔和大刀


不久,圍繞擴軍問題,冀察地方與南京發生矛盾,宋哲元一氣之下竟然做出了截留關稅、鹽稅、統稅的非理智行為。軍政部長何應欽約見宋哲元常駐南京代表,勸告不要隨便截留國家稅收,也不要隨便擴充軍隊,應和中央商量辦理,如果經費不夠,財政部可以派人研究,再按規定手續撥發。

最後還是蔣介石拍板解圍,“宋主任替中央在華北撐持危局,他的困難很多,他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一切我完全諒解。關於軍隊擴編和經費問題,我已經告知何部長孔部長好好研究解決,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他的”。

1937年春,為避開日本人糾纏、壓迫,宋哲元請假回山東樂陵老家,臨走之際,特別叮囑副軍長、北平市長秦德純:“對日交涉,凡是有妨礙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為避免雙方衝突,但亦不要拒絕。”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守衛在盧溝橋畔的第29軍戰士

盧溝橋風雲變起,宋哲元覺得事態不至擴大,指示秦德純“鎮定處之,相機應付,以挽危局”。蔣介石判斷戰爭不可避免,當即電告宋哲元:“宛平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此間已準備隨時增援矣。”然而,宋哲元卻另有打算,如果引發大規模衝突,苦心經營數年的地盤難保不失,遂由秦德純出面婉拒中央軍北上,且又不顧蔣介石一再勸阻,擅自和日方展開和平談判。

7月26日,完成既定部署的日軍露出廬山真面目,分兵進攻廊坊和北平廣安門,宋哲元幡然醒悟,下令全軍“抵抗任何進一步的侵略”。可惜一切為時已晚,中國軍隊倉促應戰,北平、天津很快陷於敵手。

宋哲元南下保定,充分認識到自己犯下大錯誤,主動請求南京處分。事已至此,蔣介石倒也好言安慰:“兄等離平抵保甚慰,平津得失不足為慮,戰爭勝敗,全在最後努力,務望兄等鼓勵全軍。再接再厲,期達殲滅倭寇目的,雪恥圖強,完成使命。”

宋哲元拿出八字方針應付日本人,為什麼蔣介石都拿他沒辦法?

宋哲元鼓勵舊部奮勇抗日


此後,宋哲元歷任第1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指揮所部在河北、山東等地抗擊日軍。1938年春,宋哲元以健康原因提出辭呈,轉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他致書勉勵官兵“勇往直前,努力殺賊,抱著我作犧牲者,人作成功者的決心,向前邁進,寧死不當亡國奴,必操最後之勝利”。1940年4月5日,宋哲元在四川綿陽病逝,享年55歲。

參考文獻:

1、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七七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2、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3、《秦德純回憶錄》,臺灣“傳記文學”1977年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