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漢:閒言碎語民國範

半醉漢:閒言碎語民國範範,又叫範兒。有人說是“精神氣”,有人說是“一種趣味,一種風尚,一種美學”,也有人說是“樣子”的意思,弄的很複雜。

其實,範或範兒,就是“派頭”的意思。

什麼叫派頭呢?就是人在行事的時候,自然表現出來的風度、氣派或氣勢。

那麼,民國範是什麼呢?

當然是民國人行事的那種風度、氣派或氣勢。

民國人行事的風度、氣派或氣勢是表象,內質是他們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

舉個例子:一九一五年,在報紙上經常發文抨擊復辟帝制的黃遠生,令袁世凱很頭疼。袁世凱派人給黃遠生送去十萬大洋,讓他別寫這類文章了,但黃遠生不要錢、不領情,文章照樣寫。袁世凱又許諾委任黃遠生以報社高位,對其雅賄,讓他別寫了。黃遠生依然不為所動,繼續寫文章罵袁世凱。袁世凱一點辦法也沒有,直到他倒臺,也沒有加害黃遠生。

這就是民國範。

黃遠生和袁世凱二人,都足具自由,平等,博愛的民國範。

袁世凱沒有加害黃遠生,不是不想加害,是不敢加害。這種不敢,就是對自由,平等,博愛的敬畏。也是對法律的敬畏,不是偶然。

任何良性的社會,都必須法大於權。而全社會的個人的品德,合成起來就是社會的品德。

所以,黃遠生的自由,袁世凱的敬畏,表現出的是民國的理性、良善和高貴。

戴望舒以一首《雨巷》蜚聲詩壇,至今令人怦然心動。

然而此人其貌不揚,且滿臉麻子,常年哮喘。有些像晚唐的溫庭筠和北宋的賀方回,人不如詩。

他的愛情很糾結,甚至是痛苦。先是追求施蜇存的妹妹施絳年,不成功,又轉而追求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沒有“遍地撒網,重點捕魚”的策略,圈子小得不得了。結果,穆麗娟也看不上他。嘿嘿,他竟然以自殺為要挾,穆麗娟心善,終於同意與他結婚。然而,婚後並不幸福。穆麗娟想離開他,他又服毒真的服毒自殺。可惜穆麗娟不為所動,終於離婚。

但戴望舒沒有以私廢公,大節不虧。漢奸李士群邀他入夥,承諾把穆麗娟送回他身邊,他堅決拒絕。

金嶽霖在清華教書的那段時間,與陳岱孫先生都住在清華學務處。

一次,梅貽琦校長外出,委託陳先生代理校事。

一天,金嶽霖準備上廁所,發現沒帶手紙。但他並不趕緊去宿舍拿,反而坐下來給陳岱孫寫了一張討手紙的條子:“伏以臺端坐鎮,校長無此顧之憂,留守得人,同事感追隨之便。茲有求者,我沒有黃草紙了,請賜一張,交由劉順帶到廁所,鄙人到那裡坐殿去也。”

那意思就是,你現在代理校長的事了,就該為我解決問題。雖然是區區一張手紙,你在其位,忠其職,你就要為我服務。

民國範,是三民主義的產物。

民國人物的癲狂、痴心、高傲、自大,都不失君子風,帶有理性的高貴。

劉半農,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後名復,初字半儂,後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後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民國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民國九年(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民國十年(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

劉半農為了要編一本“罵人專輯”,曾在北京某報紙上刊登啟事,徵求各地的“罵人語言”。

語言學家趙元任見到啟事後,立即趕往劉半農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劉半農“痛罵”了很長時間。

隨後周作人也趕來,用紹興話再把劉半農“罵”了一頓。

劉半農在大學裡授課時,因向學生們徵集“罵語”,又被寧波、廣東的學生相繼用方言“大罵”。

此後,劉半農又去拜會章太炎。章太炎也聽說了他正在收集“罵人語言”,就用漢代的罵人話“罵他”,還告訴他這句罵人話是誰說的、典出何處;接著用唐朝罵人的話“罵”他,再告訴他是誰罵的,典出何處。一直從上午說到中午,意猶未盡。劉半農和同來的人只得向章太炎作揖說:“我們麻煩老師很久,現在我們要告辭了。”

新文化運動剛起步時,為宣傳文學革命,錢玄同與劉半農於民國七年(1918年)三月在《新青年》上分別扮演了正、反兩個角色,進行辯論。錢玄同化名“王敬軒”,發表了《文學革命的反響》。這篇文章以反對新文化運動的頑固派身份,陳述新文化運動的“罪狀與弊端”,攻擊《新青年》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劉半農則以新文化運動的捍衛者身份,發表了《答王敬軒》的長篇文章,針對“王敬軒”所列的新文化運動的“罪狀”,以犀利的筆鋒逐條批駁,將對方駁得體無完膚。

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十日,劉半農邀請好友數人到鄭穎孫家,其中包括曾同在倫敦待過的徐志摩。高朋滿座,談笑風生之際,徐志摩接到電話,爾後笑意盈盈地說:“我明早六點南飛。明晚此時,當與小曼共飯也。”同座中,劉半農年齡最大,又喜開玩笑,聽徐志摩說坐飛機,便打趣道:“飛空之戲,君自好之,我則不敢嘗。”徐志摩迴應到:“危險在所難免,我自甘之。我苟飛死,君當為我作輓聯。”劉半農笑答諾。宴席散去,劉半農與徐志摩握手道別時,徐志摩還依然笑著叮囑:“一事費神:我若死,毋忘作輓聯。”然而,兩文人好友之間的玩笑之詞,竟成讖語。十九日,由南京到北平載著徐志摩的“濟南號”,在濟南黨家莊遇大霧失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下旬,為了調查蒙古族牧區民俗,劉半農赴內蒙考察。農遠足塞外,夜宿百靈廟一間鄉村草房,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他自備一行軍床,於房中支架獨臥,故作僵硬狀,開玩笑說:“我這是停柩中堂啊!”聽者為之大笑,卻不料一語成讖,在考察途中,劉半農為蝨子叮咬,染迴歸熱,回京後耽誤治療,於同年七月中旬離世。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劉半農先生於一九二零年在倫敦時寫的一首白話詩,一九二六年趙元任先生將此詩譜曲。當時這首歌在社會上很流行,有個年輕人很想一睹歌詞作者的風采,問趙元任劉半農到底是個啥模樣,剛好那天劉到趙家小坐喝茶,這位青年亦在座。趙元任夫婦即向年輕人介紹說:“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詞作者。”

年輕人大出意外,脫口而出說:“原來他是個老頭啊!”

大家大笑不止,劉半農回家後,曾寫了一首打油詩:“教我如何不想他,請進門來喝杯茶,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來源:博客

作者:半醉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