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企業一擴張就死?——由淝水之戰看內部整合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史 苻堅 姚萇 王猛 中國歷史 江上一峰青 2018-12-02

看歷史,學企業治理之道。

西晉八王之亂之後,中原大亂,直到200多年以後,才由楊堅的隋再度完成統一,可以說是華夏的一場噩夢。

其實在隋之前二百多年,公元383年,前秦的苻堅本來有機會完成這一大業,但由於自身的問題,導致一戰大敗,而身死國滅,殊為可惜。

其實品味一下苻堅的淝水之戰,其中的經驗教訓之深刻,卻非常值得後人思考,對現代企業管理來說,也非常值得學習。

我們先來看看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錢,前秦已經佔有華夏大半,如果不是淝水之戰大敗,國內烽煙四起,分崩離析,也許隋的統一就要提前由前秦來完成了。

為什麼很多企業一擴張就死?——由淝水之戰看內部整合的重要性

不信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隋在進軍江南,攻滅南陳之前,其疆土範圍可能還沒有前秦那麼大。

那麼為什麼前秦失敗而隋又成功了呢?前秦與隋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其實主要的區別在於隋完成了內部的整合,而前秦內部則是一盤散沙。

事實上,由於西晉八王之亂,北方一片混戰。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前秦其實就是五胡亂華的一份子。但是苻堅卻是一代英主。在他的統治之下,定法制、獎勵農耕(苻堅皇后苟皇后都要親自養蠶,以示重視農桑)、大力提倡儒學,恢復生產,在王猛的配合下,前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可惜王猛死的太早了。

而多年的征戰,一方面使得苻堅有點倨傲,另外一方面前秦內部有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苻堅。那就是八王之亂,各路諸侯還有各夷族紛紛進入中原,中原可以說是真正的華夷雜處,情勢非常之複雜。本身苻堅的前秦就脫胎於石勒的後趙,氐、羌、羯、匈奴、柔然等都虎視眈眈,希望能夠分一杯羹。這其中,尤其是正在崛起的鮮卑更是心腹之患。

而且苻堅為人厚道,對待降人,基本上都是以安撫為主,也接納許多各族強豪。比如匈奴的劉衛辰,羌族酋豪姚萇,還有鮮卑慕容氏最牛的人物之一,慕容垂。

其實前秦並不是沒有看到這其中蘊含的風險。比如苻堅的幼弟苻融就曾經勸苻堅要強硬對待,其實就是殺,但是苻堅不忍,當然也是怕激起變亂。

而後來苻堅之所以南下伐東晉,目的一是成就統一大業,另外一重目的則是藉此完成內部整合,其中當然有借刀殺人之意。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慕容垂姚萇等人也是人精,亂世中的英豪,他們的應對是積極主張攻晉,當然,其目的則不是那麼單純,藉此脫離苻堅的掌控是其主要目的。

所以當時前秦朝廷的局面是很有意思的。本應借攻晉獲取軍功加官進爵的前秦宗室、重臣大都秉承王猛遺訓,主張休養生息,暫緩攻晉;反而是應該大力提防的降臣慕容垂、姚萇等各族豪酋則是苻堅攻晉的積極支持者。

當然,淝水之戰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苻堅的大軍分崩離析以後,姚萇、慕容垂的實力並未受損,很快就開始了分裂和自立反攻倒算的過程。隨後姚萇姚興父子奪了前秦的關中,姚萇甚至在佛寺中縊死苻堅,建立後秦。而慕容垂在淝水之戰後立刻自立,建立了後燕,也算是縱橫一時。

所以說,王猛被稱為南北朝時的諸葛亮,不是沒有原因的。此人不僅治國有術,而且確實有眼光。實際上,如果苻堅不急於求成,遵循王猛定下的策略,休養生息,完成內部整合等待時機再攻晉,也許他就可以在楊堅之前200年統一華夏,就像題目中所說的,成為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少數民族皇帝。

可惜,他沒聽王猛的,也沒聽群臣的,落了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其實,還有一個反例可以證明苻堅是操之過急了,那就是曹操的赤壁之戰。同樣是南征,同樣是大敗,曹操可以繼續做他的魏王,並傳之後世,而苻堅卻被臣下逼死,其實區別也在於內部是不是真的完成了整合,利益群體之間的衝突能不能有效的應對。

現代很多企業的擴張也是如此,在內部矛盾重重,沒有完成有效的整合之前,比如利潤來源不穩定,企業業務不穩定,都存在巨大的波動情況下,就貿然擴張。這種賭徒似的操作方法就註定了這種擴張不會長久,一旦遇到無法應對的衝擊,就必然導致企業分崩離析,直至破產。

這個時候,寧願慢一點兒,穩一點兒,千萬不能冒進。切記切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