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瀛門城牆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明朝 宋朝 中國江蘇網 2017-06-13

西瀛門城牆,是常州僅存的明代城牆遺址,因偶然原因保存下來而未被徹底拆毀。常州市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和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而對其進行了修復,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歷史

光緒版《武進陽湖縣誌》《武進陽湖志餘》及《常州市志》記載了常州城牆建造的歷史:常州內子城始建於西晉太康年間,此後幾經修廢,唐景福元年(892年),押衙檢校兵部尚書唐彥隨權領州事,重修內子城,城周2裡318步,城高2丈1尺,即今老體育場一帶。五代吳順義元年(921)刺史張伯宗(豎心旁)增築外子城,城垣西沿玉帶河,東至迎春橋,南沿迎春路,白雲渡,惠民橋,甘棠橋、覓渡橋至西水關。城周7裡30步,城高2丈8尺,厚2丈,內外築以磚石,方直雄固,號為“金斗城”。當年餘干詩云:“毗陵城如金斗方”。東南西北分設迎春、金斗、迎秋、北極四門。五代吳天祚元年(935),刺史徐景邁築羅城,這是常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垣。城周27裡37步,城高1丈,北至青山門,東沿關河至艤舟亭,南沿大運河至西水關,西沿大運河、鎖橋河、市河一線。有8門:東通吳門,南宋時因行都在杭州,曾改名朝天門,次東懷德門,南德安門,次南廣化門,西朝京門,北青山門,據稱從青山門橋上可見江陰、海門之山故名青山,次北政和門,東北東欽門。外有城壕,上有禦敵樓。宋紹興2年(1132年),常州知府餘竣重修。南宋末年,因元兵遇到了“紙城鐵人”的常州人的頑強抵抗,元丞相伯顏調集20萬兵力攻城,城破後,元兵進行了野蠻的屠城,據傳常州僅有七人因躲在惠民橋下得以倖免,只有古村18間屋沒有被燒,常州城牆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元天順元年(1328年),樓堞廢毀,城壁尚存。

歷史沿革

說常州的城牆只有634年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揚子晚報》上發表一篇文章,談到常州與蘇州建城歷史的比較,文章的作者認為常州應早於蘇州500年,原因是常州淹城已有3000年曆史,當然這是題外話。目前世界上保存的最長的是南京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城牆,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北京召開,北京正準備化巨資修復它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拆的明城牆。很多城市都為沒有自己的古城牆而感到遺憾,哪怕只有一段也好,真是可喜可賀,我們常州竟還保留一段明城牆,它是常州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重要見證。

明代改築新城

明洪武2年(1369年),常州駐重兵,朱元璋派大將湯和駐守常州,因羅城大而難守,湯和決定收縮東、南、西三面,在羅城內改築新城,新城城周10裡284步,高2丈5尺,北段城垣保留,東沿市河至水關,南經德安門,廣化門至西水關,西沿市河至水關,築以磚石。有7門,次東改中箭門,次南改石幢門,東西南北,次北沿用舊名,門各有樓,外有甕城。城壕寬16丈,深2丈,設水關4座,正東、正西,東北、西北分別稱東水門,西水門,北水門,小西水門。

成化年間重修明成化18年(1482年),知府孫仁重修,中箭、石幢門複名懷德、廣化門,這次整修易以巨石,新壁增高3尺,史稱“雄偉壯麗”“雄居一方”,常州成為“東南一巨鎮”。在西下塘原西城腳舊址發現很多城磚上刻著“提督知府孫仁、督工同知吳桓,無錫縣,宜興縣,武進縣和縣某某,義民某某”。還可以在原表場沿河看到雄偉的炮臺,它的基腳確為巨石壘成。

明代中葉修復明代中葉正是明武宗正德皇帝統治時期,明武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荒淫皇帝,他寵信宦官劉瑾,不理朝政,奸佞當道,民不聊生,終於爆發了農民起義,正德6年(1511年)文安人(今河北)劉六(寵)劉七(宸)領導饑民起義,史稱劉六劉七起義,這次起義曾有28營13萬人,曾三次進逼北京,轉戰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劉六在湖北黃州戰死後,劉七曾率起義軍順江東下,朝廷恐慌,下令各地應付鎮壓起義。正德6年知府李嵩為對付農民起義而整修常州城牆,擴建走馬道,寬丈餘。修復工程始於正德7年(1512年)2月1日,至5月20日落成,常州府經歷閻綸照全面負責,武進等知縣往來督視,於是“百工交作,庶民齊來”,“坍塌者版築之,損壞者修治之,卑者增崇之,其不可修治者鼎新建之,舊者既煥然一新,又創立輔舍五十以棲戌卒”“制度至是大備,巍乎為一邦之壯觀,萬古之金湯矣。”明嘉靖34年(1555),知府金豪為防倭寇重修城牆。明萬曆30年(1602年)知縣晏文輝增修通吳門至北水關重牆180餘丈。

清代修復工程

清康熙9年(1670年)因垣堞傾倒,康熙19年因霪雨造成城垣損壞先後重修。清雍正4年(1726年)知府包括因堞樓門關破敗重修。乾隆29年(1764年)知府潘恂,武進知縣王祖肅,陽湖知縣陳廷柱均奉旨重修。清嘉慶4年(1799年)計劃重修,由於工程浩大等原因未實現。清咸豐10年(1860年)

太平軍攻陷常州,清同治3年(1864年)李鴻章率淮軍久攻常州未下,後調來戈登“常勝軍”協同攻打常州,護王陳坤書雖率軍英勇抵抗,最後仍不免被捕就義,常州城牆遭到嚴重破壞是可以想象的,我們今天站在城牆前,似乎看到了當年激戰的場景,城牆上的每塊磚都曾沾了鮮血。後來江蘇巡撫李鴻章修了常州城牆。光緒11年(1885年)武進知縣金吳瀾和陽湖知縣溫世京捐款500緡,又借撥修《武進陽湖縣誌》餘款3000垣修葺城垣敵樓水門。至清末,常州城門有“東門通吳,大南門德安,小南門廣化,老西門朝京,大北門青山,小北門攻和,設有水關”。在此要重申一點,清末和民國的常州城區圖上都把小北門寫成“和政門”,這顯然是根據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政通人和”之意,現查清朝進士、大學者李兆洛主編的道光版《武進陽湖縣誌》所載“兩縣附府城圖”,小北門為政和門,希望在今後的地圖上和書籍中不要再寫和政門了,我們要對子孫後代負責。

辛亥革命後

辛亥革命後,常州城垣逐步毀損拆除。1913年拆除小北門域城。1918年增闢新西門(即文在門)以利交通。1923年增闢西瀛門。1926年拆除大北門和西門域城。1927年政和門改稱中山門,早年7月西城垣倒塌70米。1928年拆除大南門域城。1930年增闢博愛門,1932年改建青山門。1937年日寇侵佔常州後,城牆進一步傾廢,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城牆上修築碉堡。

解放後

解放後,一些機關、駐軍及個人自行拆城,以磚修建房屋,城磚日益散失,城牆毀損倒塌,城內外暢通無阻。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7月呈報蘇南行政公署,行署請示華東軍政委員會後於1951年6月批准拆除。1951年組織拆除東門至大南門城牆,1952年上半年拆除新西門至北門城牆1500米,城磚用於建房、修路,建下水道等,並組織失業工人以工代賑,搬運城土,用於填河,築路,以後除今存西瀛門及附近220餘米城牆外,餘均拆除。西瀛門一段城牆的保留純屬偶然,民國時期,西瀛門一帶商埠林立,是著名的金融商貿一條街,不少店鋪建在城牆根下,於是商家便依牆開店,有的更是將城牆掏空建屋居住,這雖然是對城牆有所破壞,但在客觀上卻保護了這段城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