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帝陵保存較好,清朝帝陵卻有半數被盜?真相很現實

中國古代史 十三陵 孫殿英 清朝 考古 夜讀史書 2018-11-29

1928年春,民國將領孫殿英趁著在冀東地區剿匪的時機,率部進駐了河北遵化馬蘭峪(清東陵所在地),並以軍事演習為名,開始大規模盜墓。在孫殿英的指揮下,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遭到盜挖,大量珍貴文物最終不知所蹤。

有了孫殿英先例,後來許多人就對清朝皇帝的帝陵虎視眈眈。在此後的十幾年的時間裡,康熙的景陵、咸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光緒的崇陵先後遭盜墓,由此造成的文物損失無法估量。

為什麼明朝帝陵保存較好,清朝帝陵卻有半數被盜?真相很現實

不過,同樣是皇帝的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的明十三陵卻保存較好。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家陵寢,這裡埋葬著明朝十三位皇帝,以及數十位后妃。若論文物價值,明十三陵應該遠超清東陵。為什麼明朝帝陵保存較好,清朝帝陵卻有半數被盜呢?

“盜首”孫殿英給出了這樣的說法:“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雖然這個理由看上去就很扯,但在當時也得到了不少支持的聲音。有人甚至認為孫殿英挖清朝帝陵,不挖明朝帝陵,說明他的行為就是正義之舉。不過,事實真相卻遠沒孫殿英說的那麼冠冕堂皇。

為什麼明朝帝陵保存較好,清朝帝陵卻有半數被盜?真相很現實

其實,清朝帝陵之所以會大面積被盜,最主要原因是清朝帝陵更容易下手,和報仇雪恨這些扯淡的理由沒半毛錢關係。

首先,清朝定鼎中原後,為了能儘快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爭取到漢族人民的認同,就對埋葬著明朝歷代皇帝的明十三陵進行必要修繕,還按帝王陵寢的規格派兵值守,這也使明十三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其次,清東陵所在的馬蘭峪地理位置非常偏僻,有著“十里不通風,百里不通俗”的說法。這就給大規模盜墓行為提供了很好的作案機會,再大的動靜也沒多少人會發現。而明十三陵就在北京的近郊,孫殿英要是想在這裡搞什麼“軍事演習”,恐怕還沒開工就已經穿幫了。

此外,清朝皇帝的帝陵結構比較簡單,而且是千篇一律。過了方城明樓就是啞巴院,墓道口就在啞巴院琉璃影壁下面,而且地宮全部是淺葬,沒挖幾下就到達目標。明朝皇帝的帝陵結構就複雜很多了,不但墓道口都設置的非常隱蔽,沒有規律可循,而且地宮位置都很深。以萬曆皇帝的定陵(上世紀50年代被考古發掘)為例,地宮深度達27米,國家級的考古隊進駐挖掘,花了近兩年時間才找到墓道口,而且還是在意外情況下找到的。

為什麼明朝帝陵保存較好,清朝帝陵卻有半數被盜?真相很現實

因此,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中,有一座沒人看守,又方便打開的巨大寶庫放在大家面前,不去盜還等什麼呢?有人將明朝帝陵和清朝帝陵的不同遭遇視為民族情緒,其實是想太多了。對盜墓者而言,誰跟你扯墓主人的身份是滿還是漢呢?明朝皇室後裔、末代延恩侯朱煜勳在民國時期被任命為明陵保管委員之職,結果他卻組織了一群人在十三陵挖自己老朱家的祖墳。所以說僅僅因民族情緒就放過明十三陵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如果明十三陵和清東陵的條件互換,恐怕明十三陵早就被挖得一乾二淨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