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或許是因為這段歷史在智利人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後來智利的憲法規定所有總統都不能連任,除非下臺後等六年後再次參選,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智利也變得有些畏首畏腳,首鼠兩端。

記憶博物館的外觀像一個黑黢黢的大型倉庫,內裡的佈置則像是一條時空隧道,沒有任何激烈的控訴與哀嘆,只是冷冰冰地向參觀者們展示一項一項具體的物證,阿連德貼身衛兵的音頻資料,公立學校大刀闊斧的改革通知單,意識形態濃厚的宣傳海報,逃難到世界各地的智利難民的照片...在燈光昏暗,遊人稀少的展室裡,這個年輕的國家彷彿支離破碎地躺在陳列櫃的玻璃後面,而兩道深深的疤痕仍舊尚未癒合。

親身經歷了這段歷史的智利的國寶級小說家伊莎貝爾-阿連德也曾經說過,“我的生活彷彿就是由反差構成的,在人生長路里,我已學到硬幣有兩面。在高奏凱歌的日子裡我不會忘記那些幫我承受痛苦的人,在我深陷悲傷的泥沼時卻知道太陽總會升起”。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或許是因為這段歷史在智利人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後來智利的憲法規定所有總統都不能連任,除非下臺後等六年後再次參選,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智利也變得有些畏首畏腳,首鼠兩端。

記憶博物館的外觀像一個黑黢黢的大型倉庫,內裡的佈置則像是一條時空隧道,沒有任何激烈的控訴與哀嘆,只是冷冰冰地向參觀者們展示一項一項具體的物證,阿連德貼身衛兵的音頻資料,公立學校大刀闊斧的改革通知單,意識形態濃厚的宣傳海報,逃難到世界各地的智利難民的照片...在燈光昏暗,遊人稀少的展室裡,這個年輕的國家彷彿支離破碎地躺在陳列櫃的玻璃後面,而兩道深深的疤痕仍舊尚未癒合。

親身經歷了這段歷史的智利的國寶級小說家伊莎貝爾-阿連德也曾經說過,“我的生活彷彿就是由反差構成的,在人生長路里,我已學到硬幣有兩面。在高奏凱歌的日子裡我不會忘記那些幫我承受痛苦的人,在我深陷悲傷的泥沼時卻知道太陽總會升起”。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然而要是不知曉這段歷史的話,聖地亞哥在外表上看起來是一座再平靜不過的山谷之城。若是要俯瞰全城景色,有兩個地方景觀尤佳,一個是在城區北面的聖克里斯托瓦山(San Cristóbal),聶魯達在它的山腳下也有另外一個居所(La Chasconas),可以乘坐瓦爾帕萊索滿街都是的山地火車(Furnicular)上到山頂,那裡有一座巨大的聖母像俯視著全城,有種小基督像的感覺。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或許是因為這段歷史在智利人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後來智利的憲法規定所有總統都不能連任,除非下臺後等六年後再次參選,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智利也變得有些畏首畏腳,首鼠兩端。

記憶博物館的外觀像一個黑黢黢的大型倉庫,內裡的佈置則像是一條時空隧道,沒有任何激烈的控訴與哀嘆,只是冷冰冰地向參觀者們展示一項一項具體的物證,阿連德貼身衛兵的音頻資料,公立學校大刀闊斧的改革通知單,意識形態濃厚的宣傳海報,逃難到世界各地的智利難民的照片...在燈光昏暗,遊人稀少的展室裡,這個年輕的國家彷彿支離破碎地躺在陳列櫃的玻璃後面,而兩道深深的疤痕仍舊尚未癒合。

親身經歷了這段歷史的智利的國寶級小說家伊莎貝爾-阿連德也曾經說過,“我的生活彷彿就是由反差構成的,在人生長路里,我已學到硬幣有兩面。在高奏凱歌的日子裡我不會忘記那些幫我承受痛苦的人,在我深陷悲傷的泥沼時卻知道太陽總會升起”。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然而要是不知曉這段歷史的話,聖地亞哥在外表上看起來是一座再平靜不過的山谷之城。若是要俯瞰全城景色,有兩個地方景觀尤佳,一個是在城區北面的聖克里斯托瓦山(San Cristóbal),聶魯達在它的山腳下也有另外一個居所(La Chasconas),可以乘坐瓦爾帕萊索滿街都是的山地火車(Furnicular)上到山頂,那裡有一座巨大的聖母像俯視著全城,有種小基督像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但是我個人更喜歡的一處是在城東安第斯山腳下的巴伊亞廟(Templo del Bahái) - 從最近的地鐵口一出來,就見到巍巍雪山屹立在我的眼前,而兩公里的上坡路除了汽車並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上去。我便迎著雪山吭哧吭哧地往上爬,不過爬到一半,一位友善的智利姐姐把我載了上去。

神廟本身像是一朵倒扣的白蓮花,而從觀景平臺往遠處望去,近景是神廟水平如鏡的冥想池,而整個聖地亞哥的輪廓虛化開來,只能看見科斯塔內拉中心一類的標誌性建築,而市區靠著背後的海岸山脈,好似被天邊的浮雲吞沒,整座城市海市蜃樓般掩映在遠處的雲霧裡,與近處的水池,遠處的天空融為一體,飄飄然亦真亦幻。

"

“我意識到成日描寫喜悅與歡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受難就沒有歷史。”

—— 伊莎貝爾-阿連德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在西語世界中,似乎是個有些爛大街的存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有一座聖地亞哥 - 那是天主教徒們橫跨比利牛斯山脈朝聖之路的終點;古巴有一座聖地亞哥,隔著加勒比海與海地遙遙對望;就連美國也有一座自己的聖地亞哥(聖迭戈),座落在加州南部的美墨邊境旁。

一千個聖地亞哥有一千個模樣,當我告訴朋友們我要在聖地亞哥呆上三個禮拜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啊,又要去加州避暑啊?” 可能是因為還算有自知之明,雖然坐擁六七百萬的都市圈人口,遙遙領先其他的聖地亞哥們,這座智利首都還是很妥帖地用了“智利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這個名字。在從巴拿馬城一路輾轉十幾個小時後,在初冬六月的凌晨三點半,我從溼熱的北半球夏天直接兩隻腳踏入南半球的寒風中。

跟亞洲類似,南美擅產巨無霸型城市,里約,聖保羅,波哥大,利馬......以至於聖地亞哥這樣的大城都只能排到人口第五名。平時搭著地鐵在城區之間穿梭,六七站後以為已經開了很遠,但一看地圖才發現還是在同一個大區。

所幸,雖然城區龐大,但是在這座城市裡基本不會迷路 - 只要隨便望一眼四周,若是遠方有一座座雪頂的巍峨山脈出現在眼簾中,那裡便必定是東方了 - 坐落在山谷中的聖地亞哥,就在連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腳下,每次夕陽即將落下,餘暉鋪灑在遠處的雪山頂上創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而地平線近處又是成群的摩天大樓時,就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 看上去彷彿是瑞士和紐約融合的產物。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白天在城區漫步時,感覺是非常獨特的 - 入夜後的聖地亞哥的華燈跟世界各大名城都相差不多 - 這裡的建築偏向歐式風格,但是不像古典歐洲歲月靜好的小城老教堂大廣場,這裡北美式的摩天大樓比比皆是,但跟北美的中心城區又有所不同,這些高樓並不侷限在一小部分城區,而是在整個城市大區內鋪展開來,隱隱約約又有亞洲的風格。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在網上查看關於聖地亞哥的文章時,看到有一種觀點是我感同身受的,大致是說聖地亞哥跟南美低緯度的城市相當不同,因為它雖然有著歐洲的外表,但卻沒有經歷過歐洲漫長的歷史洗禮,所以整個城市的氣質和歐陸城市是有顯著的不同的,沒有那麼明顯的沉重感,而更是一種慢節奏的優哉遊哉,但同時又不像波哥大、利馬這樣的拉美化。從市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性格,聖地亞哥人更像是取了一個折中,不像巴黎羅馬那樣的老派,也不像里約波哥大這樣熱情似火,他們有些小悶騷,對外人稍顯羞澀,沒有什麼宏大的野心,只是悠悠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所以,當我來到老城區最中心的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時,沒有感覺到像利馬同名廣場的沉重歷史感,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典型的天主教堂,兩棟一黃一白的三層小樓,分別是市政廳和省府的所在地,在廣場身著傳統服裝翩翩起舞的男女,還有約五百年前建立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人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雕像。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很有意思的是,智利人沒有像祕魯人或者墨西哥人一樣對最早“開拓”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有那樣的深仇大恨,不僅沒有把他們當作侵略者,反而在眾多的地標和場所紀念他們,比如我在聖地亞哥居所的大街,就叫巴爾迪維亞街,而聖地亞哥以南約一百公里開外,也有一座巴爾迪維亞市。這要是在祕魯,我是絕對不會期待利馬市中心能矗立著一座皮薩羅雕像的。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這可能跟智利人本身的歐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智利的土著馬普切(Mapuche)人,卻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與殖民者演繹了一段三百餘年的血淚抗爭史,而僅一百餘年過去,這個國度就基本見不到純種的印第安人了,除了智利足球隊,街上的行人都是一幅南歐人的模樣,但經過各種混血後,智利人內斂的性格,又跟它的宗主國和它的鄰居們有著千差萬別,反而有點法國人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而還別說,聖地亞哥東部的富人區,確實有那麼一點法式的小資情調。我在聖地亞哥的西語學校裡認識了從法國布列塔尼來的土木工程師M,為了他在英國曼城認識的智利女朋友,特地穿過半個地球搬到聖地亞哥學習西語找工作。

平日上完課陽光暖暖的冬日午後,我們便步行穿過我所居住的普羅威登斯(Providence)區摩登而現代的街道,在露天的三明治店坐下,點一份智利傳統的三明治(completo)加一杯釋迦汁(chirimoya),一聊便是大半個小時,之後可以去周圍的二手書店閒逛,又或者拐去附近正宗的臺灣奶茶店,再慢慢悠悠地穿過種滿法國梧桐的乾淨街道走回家睡個午覺,我覺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城市感”,並不像美利堅四處都需要開車出行,所到之處除了市中心的辦公區都是一排排兩層小樓,但是又不會像紐約那樣龐大得咄咄逼人。所以,在這座城市漫步的三週,反而感覺自由自在。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白天走在城裡,除了遠處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最容易看見的就是在高樓群中顯得有些突兀的南美第一高樓,科斯塔內拉中心(Torre Costanera)。這座坐落於Las Condes區三百米高的摩天大廈孤零零地兀立在聖地亞哥CBD的中心,感覺像巴黎的蒙帕納斯大樓一樣與城區其他建築格格不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科斯塔內拉中心裡面則是聖地亞哥最高檔的幾家高檔百貨,Falabella, Paris和Ripley。世界落後的地方總是各不一樣的,高檔的百貨商場卻都是相似的。相比起這座聖地亞哥的太古匯,我更中意在小資區Bellavista的GAM大樓,這座大樓也是城市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以前獨裁軍政府時期的老政府大樓改造成一個新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外表看著像是一個有點詭異的的大型棕色積木,但這裡卻是眾多畫展,講座與工作坊的集中地,在裡面裝璜現代的大咖啡廳點杯拿鐵,讀讀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小說,也是件頗愜意的事情。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若要說在聖地亞哥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則是離GAM大樓幾個地鐵站開外的記憶博物館(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的確,南美尤其是南錐體國家沒有像亞歐各國一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但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卻是相似的。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智利經歷了從經濟停滯到騰飛的轉變,背後的代價卻是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1970年贏得民選後,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這位理想主義者,企圖用一己之力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推行了眾多激進的社會主義方針,想不到事與願違,幾項改革非但沒有奏效,還把國家帶入了蕭條。

1973年的九月十一日初春,陸軍司令皮諾切特(Pinochet)直接發動軍事政變,三軍叛變直逼聖地亞哥的總統府(La Moneda),阿連德慷慨激昂地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次演說後在總統府飲彈自盡。皮諾切特上臺後大肆圍捕阿連德的支持者,包括聶魯達和國寶級音樂家維克托-哈拉(Victor Jara)都在政變不久後去世,但同時皮諾切特也大膽地起用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減稅開放自貿港,在他任內,智利經濟迅速起飛,一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線,遙遙領先它的拉美同伴們。

這劇本聽起來有點像創造了"漢江奇蹟"的朴正熙,不過比樸的下場好一些,皮諾切特在九零年被迫下臺後還當了一段時間軍隊首腦,後來在二零零六年因病逝世。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或許是因為這段歷史在智利人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後來智利的憲法規定所有總統都不能連任,除非下臺後等六年後再次參選,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智利也變得有些畏首畏腳,首鼠兩端。

記憶博物館的外觀像一個黑黢黢的大型倉庫,內裡的佈置則像是一條時空隧道,沒有任何激烈的控訴與哀嘆,只是冷冰冰地向參觀者們展示一項一項具體的物證,阿連德貼身衛兵的音頻資料,公立學校大刀闊斧的改革通知單,意識形態濃厚的宣傳海報,逃難到世界各地的智利難民的照片...在燈光昏暗,遊人稀少的展室裡,這個年輕的國家彷彿支離破碎地躺在陳列櫃的玻璃後面,而兩道深深的疤痕仍舊尚未癒合。

親身經歷了這段歷史的智利的國寶級小說家伊莎貝爾-阿連德也曾經說過,“我的生活彷彿就是由反差構成的,在人生長路里,我已學到硬幣有兩面。在高奏凱歌的日子裡我不會忘記那些幫我承受痛苦的人,在我深陷悲傷的泥沼時卻知道太陽總會升起”。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然而要是不知曉這段歷史的話,聖地亞哥在外表上看起來是一座再平靜不過的山谷之城。若是要俯瞰全城景色,有兩個地方景觀尤佳,一個是在城區北面的聖克里斯托瓦山(San Cristóbal),聶魯達在它的山腳下也有另外一個居所(La Chasconas),可以乘坐瓦爾帕萊索滿街都是的山地火車(Furnicular)上到山頂,那裡有一座巨大的聖母像俯視著全城,有種小基督像的感覺。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但是我個人更喜歡的一處是在城東安第斯山腳下的巴伊亞廟(Templo del Bahái) - 從最近的地鐵口一出來,就見到巍巍雪山屹立在我的眼前,而兩公里的上坡路除了汽車並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上去。我便迎著雪山吭哧吭哧地往上爬,不過爬到一半,一位友善的智利姐姐把我載了上去。

神廟本身像是一朵倒扣的白蓮花,而從觀景平臺往遠處望去,近景是神廟水平如鏡的冥想池,而整個聖地亞哥的輪廓虛化開來,只能看見科斯塔內拉中心一類的標誌性建築,而市區靠著背後的海岸山脈,好似被天邊的浮雲吞沒,整座城市海市蜃樓般掩映在遠處的雲霧裡,與近處的水池,遠處的天空融為一體,飄飄然亦真亦幻。

一千人眼中的一千個聖地亞哥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不像巴黎的浪漫,羅馬的古典,里約的奔放,墨西哥城的厚實,聖地亞哥在我的心中亦沒有固定的標籤或者刻板的模樣,它可以是意大利區充滿拉丁氣息的文藝範,可以是東區的摩登都市,可以是雪山之下的空靈遼遠,可以是黑暗篇章之上的歷史印記。世界上有那麼多座的城市,這些城市裡有那麼多叫做聖地亞哥,而我偏偏在南半球秋去冬臨的時節來到了這一座,而在初冬六月三個禮拜內與它的眾多次邂逅,每一次都是獨一無二的模樣,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回憶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