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是思政教育著力點

政治 時政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5-11

【問學】

作者:陳思思(哈爾濱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於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鍊,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

誰贏得青年,誰就贏得未來。

回顧近代以來的我國曆史發展進程可知,青年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民族復興、振興中華要靠青年。戰爭年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要靠青年,建設時期,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創業發展要靠青年。改革開放新時期投身改革、開拓、創業、創新離不開青年,青年是黨和人民事業的生力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推動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廣大青年責無旁貸。

當前,改革正處於“深水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外環境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它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科技,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價值與意識形態的衝擊。傳統與現代相互碰撞,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激盪,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也在這場交融與衝突中相互影響。在這場交融與衝突中,西方的文化價值對青年思想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它日益模糊了青年的洞察力,模糊了青年的價值判斷,在不少青年身上產生了負面影響。

青年的成長進步需要引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啟發、引導、教育等手段,通過各種方式多種活動,幫助教育對象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的原則與行為的規範,把教育對象的思想與行為引導到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上來的實踐活動。中國夢的提出,明確了我國現階段主要通過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以“四個全面”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對青年價值判斷的正向影響力,強調要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個人的具體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人民,所以中國夢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弭這些方面存在的價值衝突與差異。中國夢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優化外部的大環境,減少一些外部環境的干擾,在多元的價值選擇中樹立主流性的價值,更好地引導青年的價值觀判斷;在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環境中,對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貫穿著中國夢的教育,可以進一步彰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要與時俱進,就需要以中國夢為動力內核和著力點。這不僅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所決定使然,而且從內容上看中國夢的本質要求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也是一致的。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的教育內容。而中國夢也要求青年具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努力的理想信念,在社會中以良好的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為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9日 13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