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

時間是生命的載體。

為什麼“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此打動人心?

面對生命不居時光流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才是人類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

詩人們,特別是中國的詩人們,對時間極為敏感,他們大多對春去秋來夏收冬藏的四季輪迴,帶有一種深深的敬畏。事實上,時間本無生命,四季輪迴乃是純自然行為。但是中國的詩人們,硬是從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中,看到了人類從青春勃發到皓首蒼顏的生命衰老的過程;硬是從繁花似錦想到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無人堪摘”;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想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蒼涼。渾不似西方的詩人,面對生命面對未來的禮讚:“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熱烈。

"

時間是生命的載體。

為什麼“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此打動人心?

面對生命不居時光流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才是人類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

詩人們,特別是中國的詩人們,對時間極為敏感,他們大多對春去秋來夏收冬藏的四季輪迴,帶有一種深深的敬畏。事實上,時間本無生命,四季輪迴乃是純自然行為。但是中國的詩人們,硬是從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中,看到了人類從青春勃發到皓首蒼顏的生命衰老的過程;硬是從繁花似錦想到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無人堪摘”;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想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蒼涼。渾不似西方的詩人,面對生命面對未來的禮讚:“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熱烈。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以農為本的中國人,似乎從一開始就有傷春悲秋的意識。因為,時間總是與收成、與生命緊密相連。所以,傷春悲秋的意識,實際上也是我們對生命的悲劇意識。

在中國哲學中,生命的悲劇意識由來已久。縱然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面對奔騰不息的大川,依然傷感地慨嘆“逝者如斯夫”。更別說一貫以冷眼看世界的道家的莊子了。莊子曾經說,人一生下來就註定是個悲劇,是不自由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擺脫物質的羈絆。人類永遠無法擺脫被“屠殺”的悲劇,因為按照莊子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內,你被射中了,那是必然;你沒有被射中,那只是暫時的偶然,最終還是擺脫不了被射中的結局。

從中國詩歌發展的歷程上來考察,我們發現傷春悲秋的意識,首先來自於《詩經》,來自於南方的《楚辭》。

按理說,春天裡萬物勃發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生命散發著荷爾蒙的味道,秋天天高雲淡意味深長,我們應當歡喜才對,起碼也是淡淡的小歡喜,為何我們會傷春悲秋呢?

我們先來看看《詩經》中的春天。《采薇》中寫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大概是最早表達傷春情緒詩篇了。在詩中,楊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為詩人悲傷的起點,中國人的傷春情緒似乎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那麼屈原呢?他是個極為堅強的人,為了楚國他操透了心、傷透了心,但他仍然宣稱自己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一個狠角色,會不會有傷春悲秋的情緒呢?

有!

屈原在《招魂》中寫道:“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屈原的“目極千里兮,傷春心”,並非僅僅是政治上的絕望,也是一種生命的悲劇意識。屈原在離騷中說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原來,屈原從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後,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劇。人們最不能承受的東西,就是美好的東西被摧毀。人類最大的悲劇其實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與美人遲暮,是留不住四季變化的時間。所以王國維說“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屈原的傷春,到了弟子宋玉那裡,就變成了悲秋的情緒。宋玉在《九辯》中詩意地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

時間是生命的載體。

為什麼“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此打動人心?

面對生命不居時光流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才是人類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

詩人們,特別是中國的詩人們,對時間極為敏感,他們大多對春去秋來夏收冬藏的四季輪迴,帶有一種深深的敬畏。事實上,時間本無生命,四季輪迴乃是純自然行為。但是中國的詩人們,硬是從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中,看到了人類從青春勃發到皓首蒼顏的生命衰老的過程;硬是從繁花似錦想到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無人堪摘”;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想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蒼涼。渾不似西方的詩人,面對生命面對未來的禮讚:“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熱烈。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以農為本的中國人,似乎從一開始就有傷春悲秋的意識。因為,時間總是與收成、與生命緊密相連。所以,傷春悲秋的意識,實際上也是我們對生命的悲劇意識。

在中國哲學中,生命的悲劇意識由來已久。縱然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面對奔騰不息的大川,依然傷感地慨嘆“逝者如斯夫”。更別說一貫以冷眼看世界的道家的莊子了。莊子曾經說,人一生下來就註定是個悲劇,是不自由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擺脫物質的羈絆。人類永遠無法擺脫被“屠殺”的悲劇,因為按照莊子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內,你被射中了,那是必然;你沒有被射中,那只是暫時的偶然,最終還是擺脫不了被射中的結局。

從中國詩歌發展的歷程上來考察,我們發現傷春悲秋的意識,首先來自於《詩經》,來自於南方的《楚辭》。

按理說,春天裡萬物勃發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生命散發著荷爾蒙的味道,秋天天高雲淡意味深長,我們應當歡喜才對,起碼也是淡淡的小歡喜,為何我們會傷春悲秋呢?

我們先來看看《詩經》中的春天。《采薇》中寫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大概是最早表達傷春情緒詩篇了。在詩中,楊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為詩人悲傷的起點,中國人的傷春情緒似乎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那麼屈原呢?他是個極為堅強的人,為了楚國他操透了心、傷透了心,但他仍然宣稱自己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一個狠角色,會不會有傷春悲秋的情緒呢?

有!

屈原在《招魂》中寫道:“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屈原的“目極千里兮,傷春心”,並非僅僅是政治上的絕望,也是一種生命的悲劇意識。屈原在離騷中說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原來,屈原從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後,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劇。人們最不能承受的東西,就是美好的東西被摧毀。人類最大的悲劇其實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與美人遲暮,是留不住四季變化的時間。所以王國維說“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屈原的傷春,到了弟子宋玉那裡,就變成了悲秋的情緒。宋玉在《九辯》中詩意地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原來,詩人們從秋天草木搖落中看到了生命的大結局。人非草木,但人亦是草木,草木會老去,但也會“一歲一枯榮”,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這就帶來了對生命的留戀,而對生命的留戀,又必然推導出詩歌的另外一個主題——留住青春及時行樂。

及時行樂的思想,總會在最悲傷最黑暗時代集中爆發。魏晉南北朝時的《古詩十九首》中,及時行樂的思想比比皆是。“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迭,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這種及時行樂的態度還帶有一定的理性主義的成分,它告訴人們,服藥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而在另外一首詩中,詩人似乎有點破罐子破摔了。“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所以,中國詩人們傷春悲秋的情緒,雖然來自於《詩經》、《楚辭》,但人們對留不住的時間留不住生命的悲劇意識,早已經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無論你是頂天立地的英雄,還是叱吒風雲的鋼鐵直男,都逃不過傷春悲秋的羅網。

而傷春悲秋的悲劇意識,一旦與最擅長抒情的詞結合起來,那悲傷的情緒就瀰漫了整個宋詞的江湖。

南唐的宰相馮延巳位極人臣,但他的詞中的傷春之情就很明顯: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馮延巳焦慮什麼?原來他焦慮的是“鏡裡朱顏瘦”!

號稱是詞人宰相、太平宰相、“悠遊富貴五十年”的晏殊,同樣免不了生命的無可奈何: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無可奈何,其實說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就是生命太過短暫,真正快樂的日子倏然而逝如白駒過隙。魏晉時代的流行書《列子》中說:“百年,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幾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量十數年之中,然而自得,亡介焉之慮者,亦亡一時之中爾。”

楊朱認真計算了人的一生,算下來人的一生,真正快樂的時間,連一天都沒有。

這也太悲催了!

"

時間是生命的載體。

為什麼“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此打動人心?

面對生命不居時光流逝,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才是人類內心深處最大的恐懼。

詩人們,特別是中國的詩人們,對時間極為敏感,他們大多對春去秋來夏收冬藏的四季輪迴,帶有一種深深的敬畏。事實上,時間本無生命,四季輪迴乃是純自然行為。但是中國的詩人們,硬是從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中,看到了人類從青春勃發到皓首蒼顏的生命衰老的過程;硬是從繁花似錦想到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無人堪摘”;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想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蒼涼。渾不似西方的詩人,面對生命面對未來的禮讚:“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熱烈。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以農為本的中國人,似乎從一開始就有傷春悲秋的意識。因為,時間總是與收成、與生命緊密相連。所以,傷春悲秋的意識,實際上也是我們對生命的悲劇意識。

在中國哲學中,生命的悲劇意識由來已久。縱然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面對奔騰不息的大川,依然傷感地慨嘆“逝者如斯夫”。更別說一貫以冷眼看世界的道家的莊子了。莊子曾經說,人一生下來就註定是個悲劇,是不自由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擺脫物質的羈絆。人類永遠無法擺脫被“屠殺”的悲劇,因為按照莊子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內,你被射中了,那是必然;你沒有被射中,那只是暫時的偶然,最終還是擺脫不了被射中的結局。

從中國詩歌發展的歷程上來考察,我們發現傷春悲秋的意識,首先來自於《詩經》,來自於南方的《楚辭》。

按理說,春天裡萬物勃發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生命散發著荷爾蒙的味道,秋天天高雲淡意味深長,我們應當歡喜才對,起碼也是淡淡的小歡喜,為何我們會傷春悲秋呢?

我們先來看看《詩經》中的春天。《采薇》中寫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大概是最早表達傷春情緒詩篇了。在詩中,楊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為詩人悲傷的起點,中國人的傷春情緒似乎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那麼屈原呢?他是個極為堅強的人,為了楚國他操透了心、傷透了心,但他仍然宣稱自己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一個狠角色,會不會有傷春悲秋的情緒呢?

有!

屈原在《招魂》中寫道:“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屈原的“目極千里兮,傷春心”,並非僅僅是政治上的絕望,也是一種生命的悲劇意識。屈原在離騷中說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原來,屈原從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後,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劇。人們最不能承受的東西,就是美好的東西被摧毀。人類最大的悲劇其實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與美人遲暮,是留不住四季變化的時間。所以王國維說“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屈原的傷春,到了弟子宋玉那裡,就變成了悲秋的情緒。宋玉在《九辯》中詩意地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原來,詩人們從秋天草木搖落中看到了生命的大結局。人非草木,但人亦是草木,草木會老去,但也會“一歲一枯榮”,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這就帶來了對生命的留戀,而對生命的留戀,又必然推導出詩歌的另外一個主題——留住青春及時行樂。

及時行樂的思想,總會在最悲傷最黑暗時代集中爆發。魏晉南北朝時的《古詩十九首》中,及時行樂的思想比比皆是。“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迭,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這種及時行樂的態度還帶有一定的理性主義的成分,它告訴人們,服藥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而在另外一首詩中,詩人似乎有點破罐子破摔了。“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所以,中國詩人們傷春悲秋的情緒,雖然來自於《詩經》、《楚辭》,但人們對留不住的時間留不住生命的悲劇意識,早已經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無論你是頂天立地的英雄,還是叱吒風雲的鋼鐵直男,都逃不過傷春悲秋的羅網。

而傷春悲秋的悲劇意識,一旦與最擅長抒情的詞結合起來,那悲傷的情緒就瀰漫了整個宋詞的江湖。

南唐的宰相馮延巳位極人臣,但他的詞中的傷春之情就很明顯: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馮延巳焦慮什麼?原來他焦慮的是“鏡裡朱顏瘦”!

號稱是詞人宰相、太平宰相、“悠遊富貴五十年”的晏殊,同樣免不了生命的無可奈何: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無可奈何,其實說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就是生命太過短暫,真正快樂的日子倏然而逝如白駒過隙。魏晉時代的流行書《列子》中說:“百年,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幾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量十數年之中,然而自得,亡介焉之慮者,亦亡一時之中爾。”

楊朱認真計算了人的一生,算下來人的一生,真正快樂的時間,連一天都沒有。

這也太悲催了!

春女思秋士悲,中國詩人的悲劇意識從何而來?

所以,在以悲劇為主的宋詞的抒情中,充滿了勸人及時行樂的詩篇,哪怕是被我們看來道德文章皆有可觀的耿介之臣。

晏殊說,“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紅杏尚書宋祁說,“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所以要“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柳永的就很黃橫暴力,“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蘇東坡的比較積極高雅,其實也是勸人喝酒及時行樂:“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南宋詞人朱敦儒說得更加直白,“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無論是位高權重還是沉淪下僚,無論是國家的興與亡,文人們的傷春悲秋意識,總是隱藏不住,它就像李後主筆下的離愁,“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