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愛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應當愛惜自身,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自身是孝道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體現。

孟子將這種愛上升到更廣的範圍,也就是愛惜自然萬物的生命,這也是“君子遠庖廚”的本意。

孟子又將這種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出了關愛人民的仁政觀點,反對統治者肆意殺戮,應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捨生取義。孟子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應當捨生取義,但捨生取義不是做不明智的、無所謂的犧牲。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殺身成仁的進一步發展。而孟子的“義”也是對孔子的“仁”的繼承和發展。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愛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應當愛惜自身,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自身是孝道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體現。

孟子將這種愛上升到更廣的範圍,也就是愛惜自然萬物的生命,這也是“君子遠庖廚”的本意。

孟子又將這種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出了關愛人民的仁政觀點,反對統治者肆意殺戮,應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捨生取義。孟子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應當捨生取義,但捨生取義不是做不明智的、無所謂的犧牲。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殺身成仁的進一步發展。而孟子的“義”也是對孔子的“仁”的繼承和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死而不朽。孟子還主張在加強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建功立業,功勳傳於後代,功績造福後人,身雖死,名可垂於萬世,以此實現人生價值的不朽。

3、荀子。

敬始慎終,始終如一。荀子認為生是人的生命之始,而死亡則是生命的歸結,萬事萬物莫不如此。所以對於生死,應當善始善終,敬始慎終。

以死相生。荀子在生死應當始終如一的認識下,認為對於人的死亡禮儀應當隆重,以送走去世的人,如此則可以實現孝子應盡之人事,實現先王和聖人之道。

荀子的生死觀實際上為後來等級森嚴的喪葬制度提供了思想來源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愛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應當愛惜自身,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自身是孝道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體現。

孟子將這種愛上升到更廣的範圍,也就是愛惜自然萬物的生命,這也是“君子遠庖廚”的本意。

孟子又將這種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出了關愛人民的仁政觀點,反對統治者肆意殺戮,應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捨生取義。孟子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應當捨生取義,但捨生取義不是做不明智的、無所謂的犧牲。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殺身成仁的進一步發展。而孟子的“義”也是對孔子的“仁”的繼承和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死而不朽。孟子還主張在加強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建功立業,功勳傳於後代,功績造福後人,身雖死,名可垂於萬世,以此實現人生價值的不朽。

3、荀子。

敬始慎終,始終如一。荀子認為生是人的生命之始,而死亡則是生命的歸結,萬事萬物莫不如此。所以對於生死,應當善始善終,敬始慎終。

以死相生。荀子在生死應當始終如一的認識下,認為對於人的死亡禮儀應當隆重,以送走去世的人,如此則可以實現孝子應盡之人事,實現先王和聖人之道。

荀子的生死觀實際上為後來等級森嚴的喪葬制度提供了思想來源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荀子

4、後世儒家學者的生死觀。

①孔孟之後的儒家學者大都認為生死乃是自然之道。

②出於為統治者服務的需要,儒家將生死與天命相結合,形成了“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等觀念;

③出於服務於統治者和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儒家的喪葬觀念逐漸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喪葬禮儀體系

④儒家在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觀點之後,並在中華民族屢遭災難之後,將生與死的觀念上升到了國家和民族的高度,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佛教的生死觀:

①佛教的基本觀念認為人生是苦難的。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是要受苦的,產生苦的原因是因為人對外物的慾望,只有消滅慾望才能達到解脫。

輪迴觀念。認為人只要不能戰勝苦,不能解脫,就會一直處於輪迴之中。輪迴的觀念使現世的人們得以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是佛教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佛教的觀念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同時宣揚受苦的觀念是統治者喜聞樂見的,這是佛教的已在中國生存傳播的重要原因。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愛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應當愛惜自身,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自身是孝道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體現。

孟子將這種愛上升到更廣的範圍,也就是愛惜自然萬物的生命,這也是“君子遠庖廚”的本意。

孟子又將這種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出了關愛人民的仁政觀點,反對統治者肆意殺戮,應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捨生取義。孟子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應當捨生取義,但捨生取義不是做不明智的、無所謂的犧牲。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殺身成仁的進一步發展。而孟子的“義”也是對孔子的“仁”的繼承和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死而不朽。孟子還主張在加強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建功立業,功勳傳於後代,功績造福後人,身雖死,名可垂於萬世,以此實現人生價值的不朽。

3、荀子。

敬始慎終,始終如一。荀子認為生是人的生命之始,而死亡則是生命的歸結,萬事萬物莫不如此。所以對於生死,應當善始善終,敬始慎終。

以死相生。荀子在生死應當始終如一的認識下,認為對於人的死亡禮儀應當隆重,以送走去世的人,如此則可以實現孝子應盡之人事,實現先王和聖人之道。

荀子的生死觀實際上為後來等級森嚴的喪葬制度提供了思想來源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荀子

4、後世儒家學者的生死觀。

①孔孟之後的儒家學者大都認為生死乃是自然之道。

②出於為統治者服務的需要,儒家將生死與天命相結合,形成了“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等觀念;

③出於服務於統治者和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儒家的喪葬觀念逐漸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喪葬禮儀體系

④儒家在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觀點之後,並在中華民族屢遭災難之後,將生與死的觀念上升到了國家和民族的高度,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佛教的生死觀:

①佛教的基本觀念認為人生是苦難的。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是要受苦的,產生苦的原因是因為人對外物的慾望,只有消滅慾望才能達到解脫。

輪迴觀念。認為人只要不能戰勝苦,不能解脫,就會一直處於輪迴之中。輪迴的觀念使現世的人們得以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是佛教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佛教的觀念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同時宣揚受苦的觀念是統治者喜聞樂見的,這是佛教的已在中國生存傳播的重要原因。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

生死觀和死亡文化在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

1、基於生死觀並結合其他思想所形成的死亡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

2、富含中華先民們數千年智慧的生死觀和死亡文化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顯著特徵之一;

3、漢字的起源甲骨文就是活人溝通鬼神的工具;

4、我國盛行流傳至今的祭祀祖宗的傳統也是基於對生死的理解;

5、中國人基於對生命的傳承和對死亡的理解,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法體系,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6、根植於中華民族內心中的生死觀念,每當在國家和民族遭受災難之時,總會有人捨生忘死、為國捐軀、共赴國難,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骨,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屹立於世界之林的精神內在。

7、中華民族基於對生與死的理解,產生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比如“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等,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8、中國人對死的理解尤為深刻,只有在生的時候有所作為,做有益於人民、國家和民族的事,才能夠超越生死的限制,永遠活在歷史和人們的心中。

我們當下面臨的死亡教育困境

死亡教育是要幫助人們正確和科學地面對世間萬物的死亡,理解生與死乃是存在於宇宙中的自然規律,死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為人們樹立科學的生死觀,解決許多關於死亡的社會問題。

但看今天人們的生死觀和社會的死亡教育,是有著很大問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很多人對於死亡存在恐懼、冷漠、虛無的態度;

2、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的民族對於談及死亡也比較忌諱;

3、我國死亡教育面臨的現狀:

①死亡教育在制度和法律層面上還是空白。

②很少有學校開設死亡教育的課程;

③沒有關於死亡教育的權威書籍;

④我們的絕大多數的公民從未接受過真正的死亡教育;

⑤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科學的面對疾病和死亡更顯得迫在眉睫,死亡教育勢在必行;

"

什麼是生死觀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學上,死亡是指生命體一切生命活動的永久性的終止和喪失,對於人類的死亡一般判定標準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腦死亡。

簡單來說,生死觀就是人們對於一切生命從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的看法和態度,生死觀也是人生觀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生死觀。

死亡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死觀的基礎上,圍繞著人類社會中的死亡現象而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習俗、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的總和;死亡文化也是現實形態和思想形態的綜合。死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能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

中國歷史上關於生死觀的主要觀點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據現代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證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就已經誕生了原始宗教。這種宗教被稱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為處於原始社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樸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統。在原始宗教時代,人們對於生死觀的最基本的觀念是靈魂觀念,即認為人的肉體死後,靈魂不滅永生,並能干預人世間的活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模擬的原始宗教的場景

在這種生死觀的指引下,原始人類在“精神”上戰勝了死亡率極高、壽命較低、生存環境惡劣的社會現實,增強了族群、部落間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觀在客觀上促進了原始時代的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演進;原始宗教中的“靈魂觀念”是中國歷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有兩位傑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二人在生死觀上既有共同點,又有所區別:

1、老子: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認為萬事萬物在成長壯大後都會衰老,也就是盛極而衰的道理,實際上暗含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

②“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一種包含著“道”的思想的自然主義精神,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死後復歸於天地之間,符合自然之道;生與死是連續一體的,人對於死亡當抱以平常心,順其自然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莊子:莊子在老子思想上對生死觀進一步闡發。

①“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氣”: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過是氣存在形式的轉換;在此認識的基礎上,莊子反對死後進行殯葬,並認為拋屍地上被鳥獸啄食,埋於地下被蟲蟻所食,沒有根本區別。

②“生死轉換”、“死生同一”:莊子認為死亡是迴歸自然,而對於生死要順其自然,對於死亡不必悲傷;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卻無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觀超脫曠達,在哲學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忽略了人的社會性,放棄人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消極色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莊周夢蝶

三、道教的生死觀:

①道教繼承了道家莊子“人為氣聚”的觀點,進一步闡發,認為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氣組成的;

②在此基礎上,道教講究養生、養氣、養神,並且加上煉丹以及各種功法,或者濟世救人、累積功德,可以達到長生不死,修煉登仙

③並且道教在生死觀上是神仙論,我國的道教諸神就是其長期發展演變的結果;

可以說,道教在生死觀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有限,會最終死亡迴歸自然;道教則講究通過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觀:

與道家略顯消極得出世主義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義色彩。

1、墨子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認為鬼神能干預人間的社會活動,也就是認為鬼神能夠懲惡揚善。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來評價,這種觀點顯然是荒謬的;但是其具有鮮明的政治社會目的:想要用虛構出來的具有懲惡揚善能力的鬼神,來限制人間社會中統治者的殘暴,為人放縱、貪婪、陰暗的人性加上一層枷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墨子的這些觀點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詳細敘述。

2、非命:墨子反對命運說,認為人的生死禍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動和社會整體活動的影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勵人們通過事在人為的態度,來改變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狀態。

墨家的生死觀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許多觀點雖然披著鬼神的外衣,但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有著深遠影響,對於現代中國也有著許多現實意義。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觀:

儒家的生死觀從孔子開始,經過後世兩千餘載的不斷髮展,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理論體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對於生的態度和對於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與死的關係的探討。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觀:通過施行“仁”,對個人而言達到聖人的境界,對國家、人類社會而言實現內聖外王,其目的是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較迴避討論死亡和鬼神之事。對於死亡,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實際上是在迴避談論死亡和死亡以後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專注於人間的事,也就是解決活著的人所遇到的事。

對於鬼神,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或許認為敬事鬼神於人間之事沒有太多助益,達不到治理社會、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談死亡和敬鬼神,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國後世對於死亡和鬼神的態度

③孔子還認為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拋開生死。比如“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認為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拋開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達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④孔子還認為應當在生的時候通過建功立業造福於萬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說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建功立業造福人民的途徑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對於人的死亡和人死後的喪事、祭祀也十分重視。這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重對待死亡和重視喪葬禮儀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死亡文化,對中國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塑造都重要影響,而今人也可以通過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於新時代新家風的創建。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慎終追遠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觀在繼承孔子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愛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應當愛惜自身,一方面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自身是孝道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體現。

孟子將這種愛上升到更廣的範圍,也就是愛惜自然萬物的生命,這也是“君子遠庖廚”的本意。

孟子又將這種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出了關愛人民的仁政觀點,反對統治者肆意殺戮,應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捨生取義。孟子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應當捨生取義,但捨生取義不是做不明智的、無所謂的犧牲。捨生取義是對孔子殺身成仁的進一步發展。而孟子的“義”也是對孔子的“仁”的繼承和發展。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死而不朽。孟子還主張在加強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建功立業,功勳傳於後代,功績造福後人,身雖死,名可垂於萬世,以此實現人生價值的不朽。

3、荀子。

敬始慎終,始終如一。荀子認為生是人的生命之始,而死亡則是生命的歸結,萬事萬物莫不如此。所以對於生死,應當善始善終,敬始慎終。

以死相生。荀子在生死應當始終如一的認識下,認為對於人的死亡禮儀應當隆重,以送走去世的人,如此則可以實現孝子應盡之人事,實現先王和聖人之道。

荀子的生死觀實際上為後來等級森嚴的喪葬制度提供了思想來源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荀子

4、後世儒家學者的生死觀。

①孔孟之後的儒家學者大都認為生死乃是自然之道。

②出於為統治者服務的需要,儒家將生死與天命相結合,形成了“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等觀念;

③出於服務於統治者和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儒家的喪葬觀念逐漸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喪葬禮儀體系

④儒家在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觀點之後,並在中華民族屢遭災難之後,將生與死的觀念上升到了國家和民族的高度,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佛教的生死觀:

①佛教的基本觀念認為人生是苦難的。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是要受苦的,產生苦的原因是因為人對外物的慾望,只有消滅慾望才能達到解脫。

輪迴觀念。認為人只要不能戰勝苦,不能解脫,就會一直處於輪迴之中。輪迴的觀念使現世的人們得以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是佛教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佛教的觀念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同時宣揚受苦的觀念是統治者喜聞樂見的,這是佛教的已在中國生存傳播的重要原因。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

生死觀和死亡文化在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

1、基於生死觀並結合其他思想所形成的死亡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

2、富含中華先民們數千年智慧的生死觀和死亡文化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顯著特徵之一;

3、漢字的起源甲骨文就是活人溝通鬼神的工具;

4、我國盛行流傳至今的祭祀祖宗的傳統也是基於對生死的理解;

5、中國人基於對生命的傳承和對死亡的理解,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法體系,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6、根植於中華民族內心中的生死觀念,每當在國家和民族遭受災難之時,總會有人捨生忘死、為國捐軀、共赴國難,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骨,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屹立於世界之林的精神內在。

7、中華民族基於對生與死的理解,產生了生與死的辯證思維,比如“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等,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8、中國人對死的理解尤為深刻,只有在生的時候有所作為,做有益於人民、國家和民族的事,才能夠超越生死的限制,永遠活在歷史和人們的心中。

我們當下面臨的死亡教育困境

死亡教育是要幫助人們正確和科學地面對世間萬物的死亡,理解生與死乃是存在於宇宙中的自然規律,死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為人們樹立科學的生死觀,解決許多關於死亡的社會問題。

但看今天人們的生死觀和社會的死亡教育,是有著很大問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很多人對於死亡存在恐懼、冷漠、虛無的態度;

2、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的民族對於談及死亡也比較忌諱;

3、我國死亡教育面臨的現狀:

①死亡教育在制度和法律層面上還是空白。

②很少有學校開設死亡教育的課程;

③沒有關於死亡教育的權威書籍;

④我們的絕大多數的公民從未接受過真正的死亡教育;

⑤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科學的面對疾病和死亡更顯得迫在眉睫,死亡教育勢在必行;

由中元節聯想到中國的生死觀、死亡文化和亟待進行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

生命誠可貴,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從我們懂事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我們終將面對死亡,也終會死亡。與其期許著有來生、有輪迴,畢竟是未知之事,不如把握今生。好好孝敬自己日漸年邁的父母,畢竟他們終將逝去;好好珍惜與妻子相處的日日夜夜,因為在當下誰也說不好下一秒意外和疾病會不會來臨;好好珍惜與兒女相聚的時光,因為他們終會長大離開我們身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