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基金蘇蔚:投資最大的挑戰是時間

青松基金蘇蔚:投資最大的挑戰是時間

青松基金的三位創始合夥人中,最低調的是蘇蔚。但其實他已經踏入投資領域近20年,參與過天使投資、企業戰略投資、上市公司併購等不同階段的投資工作。

作為曾經盛大投資部的元老,他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創投行業從0到1的全過程,培育、投資了現象級產品盛大文學、起點中文網、邊鋒網絡等;而作為曾經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在企業戰略與運營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亦能使他幫助到自己所投資的創業公司。

2012年,蘇蔚和劉曉鬆、董佔斌三人聯合創立青松基金,以投資天使輪、A輪項目為主。但相比於一些投人邏輯的機構,青松基金強調人跟事的結合,同時看重數據,尤其是A輪及以後的項目。

說到自己的投資風格,蘇蔚認為自己跟青松基金的投資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宏觀層面看體量大的賽道。微觀層面,做深度的行業調研,青松內部稱之為“萬小時行研”。通過這套方法,蘇蔚在教育、文娛、遊戲、消費等領域做出了準確的判斷,尤其是在線教育賽道,蘇蔚投資的掌門1對1、DaDa英語、松鼠Ai、洋蔥數學等項目,如今都已羽翼豐滿。

近日,億歐到訪青松基金深圳辦公室,向蘇蔚請教了青松基金的這套早期投資方法論。

億歐:怎麼評價青松基金的投資方法論?

蘇蔚:青松不是一個追風口的基金,我們有自己的投資邏輯。簡單而言,在評估項目的時候,希望每個項目都起碼有2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這個2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要在我們基金年限之內兌現,比如說我們是9年期的,就要判斷7年左右的時間(因為要留出退出的時間),它能不能漲到20倍以上。做出這個判斷,第一要做行業研究,第二要做具體的項目研究,這裡一方面要看7年能不能漲20倍,另外看項目在一兩年的時間裡,能不能保持每年3到5倍的增長。

其實投資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我們看到很多項目,商業模式沒問題,行業大方向也沒問題。 但給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多長時間能做成多大?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

比如當年在盛大,2004年就開始投資手遊,但是手遊真正火起來是2011年之後,如果一支基金在2004年投手遊公司,大概率不成功,因為時間沒到。對於盛大這種戰略投資就無所謂,用當時陳天橋的話來說,埋了個小地雷,可以等待它爆炸。

再比如很多機構在2013年、2014年投資VR,VR肯定是未來,但是在什麼時間點投呢?如果投資太早,基金不管是7年期還是9年期,最後都不能有很好的回報。

所以過去互聯網出現了很多風口,其實大部分風口都是假的,或者說這些風口不適合VC。所謂的風口,可能在提示大家這個大方向不錯,但是不是到了VC和普通創業者應該進去的時點,我覺得都不一定。

億歐:如何判斷遊戲、教育、文娛三個賽道目前的週期?

蘇蔚:遊戲比較好判斷,從端遊時代到頁遊時代,再到手遊時代,我們判斷遊戲目前屬於上個週期的下半場,下個週期什麼時候到來還不知道。除非有新的技術出現,比如VR產品的普及可能會帶來新的機會,但現在還沒有看到。現在的VR設備都在專業玩家手中,市場不大。雲遊戲我比較看好,但是創業公司來說機會不大。所以2014年以後就沒有投過手遊。

教育這個賽道跟過去幾年相比,又有一些很大的變化,青松基金2014年進入在線教育,我們看到在線教育真正的機會是直播。因為互聯網基礎設施完善了,消費者也接受互聯網的方式來教育子女,於是就出現了一波直播的新機會,那個時候在線教育是個藍海市場。

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在線教育比較熱,因為大家看到一批成功的企業起來了。但這幾年跟2014年又不一樣,因為這個賽道里有大玩家出現。

比如說掌門1對1,公司體量非常大,又融了很多錢。現在的創業公司面臨的競爭就比以前大很多,原來走細分賽道,因為細分賽道沒有人。現在有一些大玩家出現,創業公司要提防大玩家是不是會進來。比如我們看了很多大語文賽道的項目,很多機構覺得大語文可能是個新的藍海市場,因為原來只有英語和數學,但我們看完以後覺得太難投了,因為現在有了巨頭公司,如果大語文賽道被證明可行的話,大玩家很容易轉個身就把這個賽道做了。

文娛社交跟教育有點像,同樣出現了頭條這樣的大公司,以前留給創業公司的細分賽道,可能被頭條做了。以前文娛社交是最容易出爆款的賽道,每一年總至少有1個爆款,但是2018年我沒有看到屬於創業公司的機會。

所以說創業公司要麼能夠就找到真正的藍海市場,否則的話跟大玩家PK,由於門檻沒那麼高,很容易被抄襲。但以前為什麼還能夠冒出創業公司的項目,因為它足夠快。大家做的東西一樣,但是我就是比你早了一個月兩個月,那麼用戶可能只認我,有的公司先把用戶壁壘建立起來,這時品牌效應就出現了。 但是,現在我覺得這個機會還是不多的。

億歐:什麼樣的行業值得投入一萬小時做研究?

蘇蔚:行研選大賽道,文娛、教育、消費,還有我們現在主要看的創新科技,也就是人工智能為主的創新科技領域。另外今年我們又定了大健康和出海兩個賽道。

首先,合夥人先定大賽道,一個大賽道可能有幾十個細分賽道,足夠研究三年五年,然後每個投資人每月要做一個細分賽道的研究,我們每月還有會議,大家做行業的分享。

關於行業的大小,我認為要看100億以上的行業,這是基本,當然還要研究這個市場是不是在快速增長,因為有很多行業的前期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像遊戲行業,2003年整個市場6個億規模,現在可能超過2000億。在那個時期,遊戲行業就是以每年2—3倍的速度在增長。

在一個快速增長的賽道,那麼相對的競爭就比較小,不用我來搶你手裡的蛋糕,因為每天都有新的蛋糕出現,我們去搶新的蛋糕就行。青松基金是比較早期的機構,我們看到很多行業是新興行業,但新興行業就要求它增速快,然後潛在的市場空間大。還有一些傳統行業可能是現有市場空間很大,但是需要改造,用互聯網的方法重新來做一遍,其實市場也很大。

億歐:青松基金怎麼培養投資經理?

蘇蔚:我們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以招聘應屆生為主的機構,現在公司80%都是應屆生。他們經過在青松的鍛鍊,大概1—2年左右能發展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投資人,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在3年內升至VP、5年內升至MD。

應屆生進來之後,前三個月先跟著導師先做一些執行類的工作,讓他對投資有一些感性認知。三個月以後,我們期待新來的同學能夠開始嘗試做自己第一份行業報告。然後在接下來的就是從三個月到一年這個週期,他要學會通過自己的行業研究去找到項目。

第一年希望新人有基本素質的提升,掌握VC的基本技能,並不完全以結果來論成績,他可能第一年最後一個項目也沒投出去,這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會看他有沒有給合夥人推薦優質的項目,因為有些項目可能是不錯,但是不適合我們這支基金。如果能找到好項目,我覺得他也具備了這個能力。

第二年需要他通過行研獨立找到項目,促成投資,並且有能力做一部分投後的工作。如果他都做到了,就是一個比較合格的投資經理。之後,每年會有相應的指標,沒有投出數量的指標,但是有回報的指標。

億歐:為什麼選擇以應屆生為主力?

蘇蔚:第一,我們希望把青松做成一個長期的基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來培養新人。

第二,自己培養的人,因為是一張白紙進來的,所以大家用的方法論一樣,內部溝通就非常簡單。大家都知道我要問什麼,所以成熟的投資經理會提前把我要問的問題先去問好,這其實就是他在學習成長的過程。這樣保證我們內部用一套邏輯體系在講話,而且這套邏輯體系我們已經驗證過了,是可行的,能夠找到好項目。

第三,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保持整個公司比較坦誠、直接、簡單的企業文化。

億歐:近期是否看到國內下沉市場的機會?

蘇蔚:有很多這樣的項目,比如在教育領域,線上一對一直播的客單價其實都挺貴的,比如英語一年要2萬多。 很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是負擔不起的,但是他們也需要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所以肯定會出現一批客單價相對低的項目。它可能不是一對一,但也能輸出統一的教學內容,這種項目就可以觸達更下沉的市場。

消費領域這類的機會就更多了,一二線市場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可能在三四線市場,人家根本就不用。那會有一批新的品牌出現,只要性價比高,推廣渠道合適,都有機會。

億歐:經濟下行期,投資機構的策略有什麼變化?以及對創業公司有什麼建議?

蘇蔚:我認為VC的職責是把每個細分賽道里面1%最優秀的公司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經濟下行對這1%的公司的影響不大。因為最好的那批公司一定還能搶到應有的份額,反而因為經濟下滑了,別人可能退出市場,競爭壓力更少了。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第一,現在融資肯定比以前要難了,因為整個市場趨於謹慎,或者說原來泡沫被擠掉了,所以以前可能大家融資都會說這輪募的錢大概能用一年,或者說我們能用六個月,六個月之後我們肯定能夠再次融資。現在不能這樣想,每一輪融資起碼得應對未來18個月,要考慮融不到錢怎麼辦,能不能活下來。 所以,每一次融資儘可能的要讓公司安全現金流的邊際更大一些。

第二,作為VC來講,我們希望看到快速成長的公司,所以創業公司要達到核心數據每年300%以上的增長,只要你長得足夠快,就會有VC願意來投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