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精力充沛的董佳恵今年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了M獎(Meritorious Winner)的可喜成績。比賽過程中,團隊間一遍遍假設,一遍遍推翻。在她看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將樂趣投入實踐的過程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精力充沛的董佳恵今年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了M獎(Meritorious Winner)的可喜成績。比賽過程中,團隊間一遍遍假設,一遍遍推翻。在她看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將樂趣投入實踐的過程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興趣成就更好的自己

古箏十級,董佳恵相信“天道酬勤”。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古箏,六年級考到十級,並堅持古箏至今。回憶起學習古箏的經歷,董佳恵表示痛並快樂著。考七級時的曲目特別難,當時她暑假每天要練3-6小時,手指常常起泡,直到後來水泡消下去變成了繭。然而,在她看來,正是這樣的經歷,增強了自己的抗壓能力

一首曲子,不同性格的人會演繹出不一樣的感覺。董佳恵性格當中有著沉靜的一面,這與古箏恰恰比較契合。她擅長的古典曲目恰是要求演奏者沉下心,對音準有著微妙細緻的把握。可以說,古箏與她,相輔相成。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有考級壓力,真正將彈古箏變成了自己的樂趣。偏現代、節奏感強的曲目,更多得到了她的青睞,因為她覺得這比較適於放鬆心情。

除了古箏,董佳惠在攝影方面也有嘗試。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精力充沛的董佳恵今年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了M獎(Meritorious Winner)的可喜成績。比賽過程中,團隊間一遍遍假設,一遍遍推翻。在她看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將樂趣投入實踐的過程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興趣成就更好的自己

古箏十級,董佳恵相信“天道酬勤”。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古箏,六年級考到十級,並堅持古箏至今。回憶起學習古箏的經歷,董佳恵表示痛並快樂著。考七級時的曲目特別難,當時她暑假每天要練3-6小時,手指常常起泡,直到後來水泡消下去變成了繭。然而,在她看來,正是這樣的經歷,增強了自己的抗壓能力

一首曲子,不同性格的人會演繹出不一樣的感覺。董佳恵性格當中有著沉靜的一面,這與古箏恰恰比較契合。她擅長的古典曲目恰是要求演奏者沉下心,對音準有著微妙細緻的把握。可以說,古箏與她,相輔相成。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有考級壓力,真正將彈古箏變成了自己的樂趣。偏現代、節奏感強的曲目,更多得到了她的青睞,因為她覺得這比較適於放鬆心情。

除了古箏,董佳惠在攝影方面也有嘗試。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精力充沛的董佳恵今年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了M獎(Meritorious Winner)的可喜成績。比賽過程中,團隊間一遍遍假設,一遍遍推翻。在她看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將樂趣投入實踐的過程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興趣成就更好的自己

古箏十級,董佳恵相信“天道酬勤”。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古箏,六年級考到十級,並堅持古箏至今。回憶起學習古箏的經歷,董佳恵表示痛並快樂著。考七級時的曲目特別難,當時她暑假每天要練3-6小時,手指常常起泡,直到後來水泡消下去變成了繭。然而,在她看來,正是這樣的經歷,增強了自己的抗壓能力

一首曲子,不同性格的人會演繹出不一樣的感覺。董佳恵性格當中有著沉靜的一面,這與古箏恰恰比較契合。她擅長的古典曲目恰是要求演奏者沉下心,對音準有著微妙細緻的把握。可以說,古箏與她,相輔相成。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有考級壓力,真正將彈古箏變成了自己的樂趣。偏現代、節奏感強的曲目,更多得到了她的青睞,因為她覺得這比較適於放鬆心情。

除了古箏,董佳惠在攝影方面也有嘗試。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的攝影作品

從高中開始接觸攝影,到大學攝影水平不斷提高,董佳恵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得到鍛鍊。“攝影門檻比較低,多拍多修就是在不斷進步。”大一軍訓時,董佳恵在連部就拍攝了許多照片。大二時她加入浙江大學攝影協會,得到了相對專業的訓練。每週例會時,她都會選擇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張照片接受學長、學姐的點評。這是一種快速提高的方式,幫她在訓練中認識到了自己攝影方面的不足。當發現自己處理圖片的水平提升遇到瓶頸時,董佳恵得到學長過段時間再著手修改的建議。對此,董佳恵感悟道:“很多時候提高是需要時間的,這些時間並不一定用來投入,但可以留給自己清醒。攝影如此,生活亦如此,有時候通透並非一定要逼自己想明白,放空或許是另一種找尋自我的方式。”

"

浙江大學


比起收穫讚譽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這是浙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的2017級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來的追求。這種精神伴隨她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浙江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十佳班長”、竺可楨學院新生辯論賽冠軍等榮譽,伴隨她考取古箏十級並堅持彈奏至今……還是浙江大學美育中心禮儀隊隊員、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攝影協會會員的她,才華與態度兼具,卻一直“暗暗與自己較勁”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左一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優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進的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她的故事!


擁抱所愛,發現更多可能

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源於董佳恵對數學的多年情感與濃厚興趣。高中時她的數學成績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當時她就希望上大學後選擇數學方面的專業。看到竺可楨學院開設這個專業且是金融學交叉創新平臺,她非常驚喜。在這個平臺,她可以接觸到金融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及為竺院交叉平臺開設的“硬核”課程。

在她看來,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數學題的解答給她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成就感。“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學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理科的思維方式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改變。”董佳恵介紹數學的眼神裡飽含了對它的熱愛。


大一暑假,董佳恵參加了牛津大學Lady Margaret Hall學院(LMH)2018年暑期海外學習項目。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她參加了非常多的講座,聆聽了不同教授對他們各自研究領域前沿發現的講述。當時她所在的小組獲得展示的機會,面對“請你預測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題目,他們選擇了腦機接口的主題。原本以為這是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卻發現這一選題早已有實驗室在研究。通過交流,董佳恵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認識到自己見聞的不足,視野得到了新的開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在牛津大學交流結業時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長”,收穫滿滿幸福

談到作為班長的感受,董佳恵的臉上洋溢的是令人豔羨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長之時,班級參加了班團大賽,儘管並未抱著追求獎項的心態,但每位班委都在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班團大賽做些什麼。最後,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1701班進入決賽,並獲得了班團大賽三等獎。她認為班級的凝聚力並非刻意塑造,當每一個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責任,班級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團魂的集體,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帶頭工作。“身邊很多人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慾,以及極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時也感恩道:“當你知道這麼優秀的同學還很願意去幫助自己,就會覺得幸福感指數很高,這對我也產生了很大激勵。”

問及當好班長的訣竅,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與其說是有突出的個人能力,不如說是因為具有親和力。”每次舉辦班會,她常會定一個主題,並盡力讓每個同學參與進來。有次班會的主題是“二十年後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學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封信,隨機傳閱,互相留下鼓勵的話語。有著不同興趣和經歷的同學們,通過相互交流都收穫不少。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 無限的精彩

一進入大學,董佳恵就與模擬聯合國(以下簡稱“模聯”)結下了不解之緣。董佳恵起初關注模聯是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但是加入模聯後,從不太關注國際時政到立志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董佳恵一步步在成長。如今,她已是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在形容自己的心態變化時,董佳恵描述道:“剛開始是想要去看‘神仙打架’,並且也想自己這麼能‘打’。但後來發現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其實是要通過合作與共識來達成的。”通過模聯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們交往,董佳恵結識了不同的人,也瞭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參加“模聯”相關活動

在學校,董佳惠還參加了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從參加竺院的新生辯論賽到成為竺院辯論隊隊員,辯論給予董佳恵的更多是激勵。由於高中的時候有過辯論經歷,比賽時又得到了隊友的幫助,董佳恵所在的團隊較輕鬆地拿到了新生辯論賽的冠軍。而這個過程讓她瞭解了辯論需要相當大的閱讀量,學習瞭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攻防,也讓她發現自己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後來選擇加入竺可楨學院辯論隊也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精力充沛的董佳恵今年還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了M獎(Meritorious Winner)的可喜成績。比賽過程中,團隊間一遍遍假設,一遍遍推翻。在她看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將樂趣投入實踐的過程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興趣成就更好的自己

古箏十級,董佳恵相信“天道酬勤”。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古箏,六年級考到十級,並堅持古箏至今。回憶起學習古箏的經歷,董佳恵表示痛並快樂著。考七級時的曲目特別難,當時她暑假每天要練3-6小時,手指常常起泡,直到後來水泡消下去變成了繭。然而,在她看來,正是這樣的經歷,增強了自己的抗壓能力

一首曲子,不同性格的人會演繹出不一樣的感覺。董佳恵性格當中有著沉靜的一面,這與古箏恰恰比較契合。她擅長的古典曲目恰是要求演奏者沉下心,對音準有著微妙細緻的把握。可以說,古箏與她,相輔相成。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有考級壓力,真正將彈古箏變成了自己的樂趣。偏現代、節奏感強的曲目,更多得到了她的青睞,因為她覺得這比較適於放鬆心情。

除了古箏,董佳惠在攝影方面也有嘗試。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董佳恵的攝影作品

從高中開始接觸攝影,到大學攝影水平不斷提高,董佳恵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得到鍛鍊。“攝影門檻比較低,多拍多修就是在不斷進步。”大一軍訓時,董佳恵在連部就拍攝了許多照片。大二時她加入浙江大學攝影協會,得到了相對專業的訓練。每週例會時,她都會選擇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張照片接受學長、學姐的點評。這是一種快速提高的方式,幫她在訓練中認識到了自己攝影方面的不足。當發現自己處理圖片的水平提升遇到瓶頸時,董佳恵得到學長過段時間再著手修改的建議。對此,董佳恵感悟道:“很多時候提高是需要時間的,這些時間並不一定用來投入,但可以留給自己清醒。攝影如此,生活亦如此,有時候通透並非一定要逼自己想明白,放空或許是另一種找尋自我的方式。”

浙大女生:成長,是同自己的較量

大學期間,還是要多多嘗試。說不定,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穫。”不給自己設限,努力嘗試許多東西,董佳恵的大學生活也因此精彩紛呈。

當時班會曾讓大家預想二十年後的自己,董佳恵希望成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人,不是期望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是優秀,而是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問心無愧

相信不斷進取的你,也能不斷髮現和突破自我,找到自己喜歡的樣子,以自己滿意的姿態走向未來!

文字來源:浙江大學微訊社 施亨妮

圖片來源:由董佳恵本人提供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施亨妮

責任編輯:金云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