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山水~石馬蘆家臺村

蘆家臺村位於五陽湖西岸,依山傍水,距鎮政府駐地橋東村約2.5千米。西靠丁香山,隔山與萊蕪市的馬勺灣村接壤;東北面隔淄河與杏山相望,與橋西村相鄰;南與萊蕪市的左家峪村接壤。蘆家臺村由蘆家臺和田莊兩個自然村組成。據《毛氏族譜》載:“吾祖原江南鎮江人也。始祖光耀,自明洪武初年隨永樂聖駕遷直隸棗強。自棗強又遷至山左,即今泰安府萊蕪縣之西北鄙方安子莊居住,後又遷蘆家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萊蕪縣誌》亦有“蘆家臺”字樣。據此,明代已有此村。建村前,村東有一平展高闊土臺。蘆姓先來此定居,人丁繁衍,故名“蘆家臺”。現在村內居民以毛、宋、蔣、甄、王等姓為多,已無蘆姓居民。蘆家臺村共有村民500餘戶,1500多人。蘆家臺村主要古蹟有紅葉山莊、西廟、爐姑廟、白馬洞、福抱泉等。村中文娛活動活躍,素有“呂劇之鄉”稱號。

博山山水~石馬蘆家臺村

紅葉山莊位於丁香山北麓的趙華山腳下。趙華山是一座狀似饅頭的圓頂小山,山上多黃櫨樹,每到秋季時節,漫山紅遍,為此又有紅葉山之稱。過去,紅葉山下的田莊村內有一處豪華、漂亮的明清時期建築群,傳說是崔氏家族於明嘉靖年間建設的一處莊園,到清朝初年,崔家將這一莊園賣給了博山的望族趙家。趙家曾將此事刻碑記載,這通買地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壞。莊園在紅葉山下,故稱紅葉山樓,亦稱紅葉山莊。宣統《萊蕪縣誌(卷二十)》載:“趙執信,號秋谷,益都人。康熙十八年進士,官善贊,罷職後,徜徉山水,嘗寓居邑東北境之田莊……或雲秋谷集中所云紅葉山樓者也。”據此可知,趙執信曾在田莊居住過。為此,有人認為趙執信所寫的紅葉山樓就是田莊,田莊就是趙執信的別墅。但是,也有人依據趙進美的《遊黃紅峪記》中的“村居日已逾亭午,客有談黃紅峪之勝者,率而命蹇……”該“村居”應該就是田莊。因田莊距黃紅峪不足十里,下午從田莊出發去遊黃紅峪比較合理。田莊應該是趙進美的別墅。趙執信只是在他四爺爺趙進美的別墅田莊“寓居”過。

紅葉山樓不是趙執信的,趙執信的紅葉山樓應該在源泉。到清朝中期,趙家又將這一山莊賣給了博山錢永幼,現存的東樓和西樓是錢永幼在道光年間所建。因趙、錢兩家的佃戶中田姓人家居多,為此,這個小山莊又名田莊。

田莊村舊屬萊蕪縣,1670年屬益都縣顏神鎮孝婦鄉,1753年屬萊蕪縣,1950年劃歸博山。據村民傳說,莊園內的南樓是趙家所建,賣給錢家以後,由錢廷鏕翻修了大門。原來的莊園就非常氣派,整個莊園佈局由北向南共有六進院落。大門坐南面北,門前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進莊路,路北側正對大門有一座大影壁牆。影壁的北面是一個場園,場園東面有護宅家丁住房,影壁南面對著大門東西兩側有兩個旗杆座。大門前有5步臺階,兩邊有上馬石,在大門西側,有三小間看門家丁的住房。第一進院落中,正對著大門有一獨立的木質屏風門(俗稱二門),平時此門不開,有重要客人或舉行重大儀式時才開。二門外有東屋三間、西屋三間。二門內東面是更衣室,西面有廂房三間。屏風門南面正對一個八角門。第三進大院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均有5步臺階。院南是一座大客廳,廳前後有門,前門7步臺階。廳前植松樹,廳東面有便門可通。

第四進大院東西兩樓均二層,西樓為繡樓。南樓原三層,稱作紅葉山樓,後來僅存樓座,樓座前有石圓窗。南樓東邊有一門與後院相通,東面有路向南通一小閣樓,出閣樓可進入東面的花園。閣樓北面有磨房、碾房,南面是倉庫。第五進大院是主人的生活區,有東西住房各五間,其中主房三間,套房兩間。東屋南頭有廚房。廚房後有二層倉庫,南屋是主屋,前後門與第六進大院相通,西頭有套間。第六進大院是生活倉庫。在莊園東側是一個碩大的花園,花園西側有馬廄,中間有書房三間和套房兩間,有魚池、花木、古槐……,書房前有月臺,月臺南不遠是魚池。魚池長約10米,寬約8米。山莊南面背靠紅葉山,山腳下有兩處泉眼,莊東南的一眼稱作老泉,西南面的一眼叫作響泉。兩股泉水環繞山莊由南向北匯入山莊東北角的錢家灣,只因兩股泉水環抱村莊,人們又將這兩個泉合稱為福抱泉。山莊的西面原為佃戶住宅區,有一南北向小路相通。村莊西北方向是一片果園,並有一眼小井,稱作諸葛井。整個山莊氣勢恢宏、佈局合理,在山區中非常少見。

新中國建立初期,該莊園曾被732廠利用,工廠還在花園南側建了兩排廠房。工廠撤走後,這裡又成為石馬地區高級小學——田莊小學校址。1960年修建石馬水庫時,田莊在規劃的淹沒線內,整個村莊移民搬遷,多數建築均在這一時期被拆除,現只剩下東西兩座二層小樓。兩樓長、寬、高對稱相同。外牆由青條石砌成,三間共長10.2米,寬6.4米(包括一層的前出廈),樓高10餘米。一層後牆上有兩個窗子,寬約1米,高1.5米,方形木條格,上方是青石拱形,端莊大方。三樓後牆上有三個窗戶,比一層窗戶略小,青磚垛拱頂。南北兩山牆二層均有窗,大小與後牆窗戶相同。

博山山水~石馬蘆家臺村

西廟(建於明初)

西廟是建在蘆家臺村西面丁香山山坡上的一座古廟。此廟建於明朝初年,因其方位在村子西面而得名。此廟院落略呈方形,南北長約17米,東西寬約16米。其建築採用南殿北閣,東西配殿格局,南面觀音殿為主殿,村民大多稱作菩薩殿。多數廟宇的主佛殿是坐北面南,供奉的是三大佛祖,不知何故,這裡的主殿卻是坐南面北,供奉觀音。佛殿外牆長10米,寬7米,殿高約6米。據當地百姓講,過去殿內四壁上有精美的山水、鳥獸、人物壁畫,因歷史動亂,廟內佛像、壁畫俱已損壞。現在的建築保存了簷以下的山牆,前後牆基座,房頂是近年來重修的,已經更換為紅瓦。從刻有龍飾紋、做工精細的石柱礎和廟廊中尚存的石刻,仍能想象出過去廟宇的興盛。

北閣是個半拉子工程,傳說計劃要在二層閣上建設玉皇大帝的神像,也有人說原計劃是建設志公廟,不知何因中途而廢。現僅存由19層條石砌成的基座,座高約5米,寬5米,長9.7米,石券頂。閣門由四塊青條石組成,門高2.15米,寬1.7米;做門框的兩塊條石高1.8米,厚26釐米,寬63釐米;門框上的青條石長1.7米,厚30釐米。建築規模非常壯觀。

北閣西面的配殿原有兩座,南側為文昌廟,北側是白衣奶奶廟。文昌廟現已拆除。白衣奶奶廟高約5米,長寬各3米左右,前些年進行了簡單的修葺,兩側的牆壁還保留著原來的面貌。兩山牆頂部現尚存兩塊精美磚雕。

東面配殿原有關帝廟,現已重修成為民房。院內原有多株古柏,胸圍有1米左右,現皆被砍伐。有肚大口小的旱池一個,深約5米,當時用作積存雨水,以供洗刷之用。原廟門位於東南方,已毀。東邊緊挨北閣石座有兩間翻修過的北屋,現為看門人的住房。門東邊的前牆腰線磚下有一方行楷書石刻,“別墅”二字非常俊秀。長約40釐米、高30多釐米,前後均無款。據現居住主人六十多歲的毛氏介紹,這裡翻修用的建築石料全都出自院子。牆上“別墅”石刻,不知何人所留。在石閣座西邊有一條小路,可與爐神廟相通。後牆西側與一石砌拱門相連,從拱門上可直通廟座上面。在石閣北面原有一小院,由主持道士毛廷文居住,在其周圍還有3處建築,東側是石大夫廟,廟西有一小龕,內塑一少年英雄,有人說是常山趙子龍。另一建築便是爐姑廟。歷史上,蘆家臺村紅爐鐵匠較多,故有供奉爐神的傳統。

爐姑廟位於西廟外西北方,位址比西廟略高,與西廟中的白衣奶奶廟相臨,此廟僅一間,長寬均3.85米,高約4.5米,坐西面東。廟前有一影壁牆,長3.9米,高2.1米。影壁牆下的基座下有清初、中期的建修碑兩通,有“萊邑東北地名白馬洞重修觀音大士大殿併左右配殿……”等字樣,其字跡已非常模糊。另有一半截碑立於北面山石前,立碑時間為“歲次丙子荷月上浣”。廟前的兩通石碑是近年新立的。

白馬洞在丁香山陰坡山腰間的一處山崖下,因洞頂有一怪石酷似馬形而得名。白馬洞有3處洞口,在崖下有兩處,崖上一處。洞周圍灌木叢生、果林茂密。崖下的兩處洞口並列面向東北,西面的洞口寬約15米,高約2米,洞深約30米。洞內有兩塊因洞頂長年滴水而形成的鐘乳石,一塊長3米餘,高約1.5米,形似臥睡的烏龜;另一塊長、寬、高均約一米,形似蘑菇。在洞南側的切面上有一層厚約30釐米的深棕色岩石,當地人稱其為“豬血石”。洞內有一個小石坡,坡上有一片魚鱗狀的小水灣,形似一級級的梯田,這些小水灣是因洞內常年流水而形成的。夏季水盛時,小水灣中會積蓄一灣灣清澈的泉水,可供飲用。東面的洞口寬約10米,高近兩米,成大廳狀。洞內有一小廟,原有唐僧師徒四人和小白馬塑像,現僅存孫悟空塑像一尊,當地老百姓又稱此洞為“水簾洞”。入洞可見洞頂上水滴形成的魚鱗狀花紋。在懸崖上面另有一洞口,寬約5米、高1米。此洞狹長,可容人行走,順著此洞慢慢行進,可到達山頂,從兩塊巨石中間出來。

博山山水~石馬蘆家臺村

丁香山爐姑廟

從爐姑廟向西有接官亭遺址一處,房屋已坍塌。丁香山山頂有擋捻牆及房屋遺址,西邊連接萊蕪界山蜿蜒去西南方向。

蘆家臺村歷史上就有春節期間演唱呂劇的傳統,喜歡唱戲的村民很多。每逢春節過後,村裡總要組織戲曲演唱,吸引鄰村群眾前來觀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