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島 讓夢發生 建築 設計 電腦 最城陽 2019-09-12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如今青峰社區居民家居住環境發生鉅變。王濤 攝

安置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建房屋全部建在舊址之上,既不破壞山體及綠化,也不影響村民種的果園。設計時,還有意避開了樹木和山體,充分利用地勢起伏和現場環境,強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新建樓房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所有戶型均以“搭積木”方式設計組合,每一家戶型都不盡相同,面積在200到210平方米之間。“當時我們設計了十二種適合在此建設的戶型給村民們評選,最終大家選出了7種比較滿意的。”青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友堯說。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如今青峰社區居民家居住環境發生鉅變。王濤 攝

安置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建房屋全部建在舊址之上,既不破壞山體及綠化,也不影響村民種的果園。設計時,還有意避開了樹木和山體,充分利用地勢起伏和現場環境,強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新建樓房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所有戶型均以“搭積木”方式設計組合,每一家戶型都不盡相同,面積在200到210平方米之間。“當時我們設計了十二種適合在此建設的戶型給村民們評選,最終大家選出了7種比較滿意的。”青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友堯說。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

2009年,社區在整修登山路徑時,發現了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自此開始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打造紅色旅遊、田園風光融合發展的特色景區。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旅遊為引擎,帶動社區騰飛、居民增收發展的新路子。2018年,毛公山景區獲評國家級3A景區。

照片裡的故事

王學積是青峰社區宣傳委員,在他的辦公電腦裡保存了大量的照片,有最新拍的,也有幾十年前的,記錄著社區前前後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每一張照片,裡面的人或者景觀,都講述著一個曾經的故事。”王學積說。

◆◆村裡第一次修路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如今青峰社區居民家居住環境發生鉅變。王濤 攝

安置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建房屋全部建在舊址之上,既不破壞山體及綠化,也不影響村民種的果園。設計時,還有意避開了樹木和山體,充分利用地勢起伏和現場環境,強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新建樓房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所有戶型均以“搭積木”方式設計組合,每一家戶型都不盡相同,面積在200到210平方米之間。“當時我們設計了十二種適合在此建設的戶型給村民們評選,最終大家選出了7種比較滿意的。”青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友堯說。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

2009年,社區在整修登山路徑時,發現了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自此開始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打造紅色旅遊、田園風光融合發展的特色景區。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旅遊為引擎,帶動社區騰飛、居民增收發展的新路子。2018年,毛公山景區獲評國家級3A景區。

照片裡的故事

王學積是青峰社區宣傳委員,在他的辦公電腦裡保存了大量的照片,有最新拍的,也有幾十年前的,記錄著社區前前後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每一張照片,裡面的人或者景觀,都講述著一個曾經的故事。”王學積說。

◆◆村裡第一次修路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在眾多老照片中,王學積挑出一張,那是一張在山上的俯拍照。以前居民外出只有一條小土路,寬不過3米,如果有車輛進村,路上的行人需要站在一旁躲讓。2006年,當地政府修建傅賈路,當時社區沒有多餘資金修路,就向政府提出延伸修路的申請,後來這條路一直修到毛公山腳下,現已改名“毛公山路”。如今的“毛公山路”寬30多米,雙向四車道,是進出毛公山景區的主幹道。

◆◆曾經唯一的小賣部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如今青峰社區居民家居住環境發生鉅變。王濤 攝

安置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建房屋全部建在舊址之上,既不破壞山體及綠化,也不影響村民種的果園。設計時,還有意避開了樹木和山體,充分利用地勢起伏和現場環境,強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新建樓房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所有戶型均以“搭積木”方式設計組合,每一家戶型都不盡相同,面積在200到210平方米之間。“當時我們設計了十二種適合在此建設的戶型給村民們評選,最終大家選出了7種比較滿意的。”青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友堯說。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

2009年,社區在整修登山路徑時,發現了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自此開始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打造紅色旅遊、田園風光融合發展的特色景區。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旅遊為引擎,帶動社區騰飛、居民增收發展的新路子。2018年,毛公山景區獲評國家級3A景區。

照片裡的故事

王學積是青峰社區宣傳委員,在他的辦公電腦裡保存了大量的照片,有最新拍的,也有幾十年前的,記錄著社區前前後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每一張照片,裡面的人或者景觀,都講述著一個曾經的故事。”王學積說。

◆◆村裡第一次修路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在眾多老照片中,王學積挑出一張,那是一張在山上的俯拍照。以前居民外出只有一條小土路,寬不過3米,如果有車輛進村,路上的行人需要站在一旁躲讓。2006年,當地政府修建傅賈路,當時社區沒有多餘資金修路,就向政府提出延伸修路的申請,後來這條路一直修到毛公山腳下,現已改名“毛公山路”。如今的“毛公山路”寬30多米,雙向四車道,是進出毛公山景區的主幹道。

◆◆曾經唯一的小賣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在以前的青峰社區,小賣部是稀罕物。村裡沒有小賣部的時候,村民都是騎著自行車,來回3公里到附近社區購買日常生活用品。2005年,村民開起第一家小賣部,是用自家廂房改造而成的。社區搬遷後,傳統小賣部反而消失了,因為村民大多有了私家車,平時喜歡開車到大超市選購商品。

◆◆搬遷前最後的留戀

"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歡迎關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前的青峰社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改造後的青峰社區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城陽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可謂“一夜”蝶變。一個曾經破舊的偏僻小山村,成為青島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項目後,以前低矮破舊的小土屋不見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7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免費老人房居住。如今只有保留下來的老照片,還記錄著以前村子的老模樣。

回顧 一家三代人擠四間平房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居民以前住過的小平房

青峰社區王美英老奶奶已經81歲,除了耳朵有點背,身體依然硬朗。一見面,老奶奶就拉著記者的手聊起了家常。“每戶村民也就六七十平方米,四間小破瓦房。”提起搬遷前居住環境,王奶奶直搖頭。

王美英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家6口人住在四間小平房裡,老兩口一間,兒子一間,三個女兒擠一間。後來,女兒都出嫁了,兒子也成家生子,家庭成員變成一家5口。雖然家庭成員少了,但住房並沒有寬裕,兒子一家住兩間,王奶奶和老伴住兩間,平時一家人共用一口鍋。

“當時居民家都沒有水井,全村人共吃一口井,那叫一個苦啊。”王美英說,他們家的房子坐落在山北坡,全村唯一的水井在山上,距離半里地,山路不好走,每次吃水都要挑著水桶走山路。家裡有一口大缸,需要挑著扁擔來回走四趟,水缸才會滿。一缸水最多吃三天,沒了再去挑。

變化 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青峰社區居民小洋樓。王濤 攝

走進青峰社區,一排排小洋樓依山而建,每戶都有前後院,南北側觀光大陽臺,明亮的落地窗,深藍色的屋頂,灰白相間的仿灰磚結構牆面。房前有別致的綠化帶,寬敞的柏油路,路旁還有高檔的擴音器,播放著悅耳的歌曲。初次來的人很難相信,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不僅如此,這裡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觀,那就是家家戶戶掛國旗、傳家訓,將家風家訓凝練成簡短的對聯掛在家門口。青峰社區深入打造“惜福·家”品牌,首先要求黨員亮身份,從黨支部書記這個當家人、黨員開始,以身作則帶動社區居民崇德向善,另外推行家風家訓上牆,弘揚陽光正能量,湧現出一批“身邊好人”、“陽光家庭”“美麗庭院”“長壽老人”。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社區老人房獨門獨院。王濤 攝

王美英說,搬遷前,眼看孫子到了結婚的年齡,一家人開始發愁,三代人住在四間平房裡,即便是孫媳婦願意,一起生活也不方便。好在孫子趕上好時候,搬遷後,四間平房換成一套二層小洋樓,樓上樓下四五個房間,孫子孫媳也在新房結了婚。因為過了70歲的年齡,社區為她準備了獨門獨院的老人房,王美英不願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就自己搬了出來,家裡的二層小洋樓留給兒孫。如今孫子一家住二樓,兒子兒媳住一樓。

變遷 從小山村到國家級3A景區

青峰社區原有居民71戶,這個小村子坐落在城陽毛公山腳下,346畝土地全屬果園,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為零。就居住來說,社區之前已有20年沒批過宅基地,儘管這裡自然風景好,村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最早建的房子已有100多年,最新翻修的房子也2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排汙管網,水、電、暖等公共設施也談不上。

2013年3月份,社區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青峰社區、惜福鎮街道、城陽區政府和青島市政府出資,房屋投入6500萬元,樓房建設99套,老人房建設18套,加上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總投入過億元。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如今青峰社區居民家居住環境發生鉅變。王濤 攝

安置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建房屋全部建在舊址之上,既不破壞山體及綠化,也不影響村民種的果園。設計時,還有意避開了樹木和山體,充分利用地勢起伏和現場環境,強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新建樓房以二層為主,局部三層,所有戶型均以“搭積木”方式設計組合,每一家戶型都不盡相同,面積在200到210平方米之間。“當時我們設計了十二種適合在此建設的戶型給村民們評選,最終大家選出了7種比較滿意的。”青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友堯說。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

2009年,社區在整修登山路徑時,發現了全國唯一一座毛主席天然立像,自此開始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打造紅色旅遊、田園風光融合發展的特色景區。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旅遊為引擎,帶動社區騰飛、居民增收發展的新路子。2018年,毛公山景區獲評國家級3A景區。

照片裡的故事

王學積是青峰社區宣傳委員,在他的辦公電腦裡保存了大量的照片,有最新拍的,也有幾十年前的,記錄著社區前前後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每一張照片,裡面的人或者景觀,都講述著一個曾經的故事。”王學積說。

◆◆村裡第一次修路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在眾多老照片中,王學積挑出一張,那是一張在山上的俯拍照。以前居民外出只有一條小土路,寬不過3米,如果有車輛進村,路上的行人需要站在一旁躲讓。2006年,當地政府修建傅賈路,當時社區沒有多餘資金修路,就向政府提出延伸修路的申請,後來這條路一直修到毛公山腳下,現已改名“毛公山路”。如今的“毛公山路”寬30多米,雙向四車道,是進出毛公山景區的主幹道。

◆◆曾經唯一的小賣部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在以前的青峰社區,小賣部是稀罕物。村裡沒有小賣部的時候,村民都是騎著自行車,來回3公里到附近社區購買日常生活用品。2005年,村民開起第一家小賣部,是用自家廂房改造而成的。社區搬遷後,傳統小賣部反而消失了,因為村民大多有了私家車,平時喜歡開車到大超市選購商品。

◆◆搬遷前最後的留戀

這可能是青島最牛的村之一,家家都住別墅

王學積指著一張照片說,這張照片是拆遷啟動後村民主動搬離老屋前的最後一幕:一位村民站在自家院子裡,周圍到處都是廢棄的生活用具和衣物。照片裡的老人似乎還在留戀住了幾十年的老屋,在院子裡做最後的清理工作。

早報 記者 王濤(題目有改編)

你知道這個村嗎?有何評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