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詔安縣官陂鎮的張氏大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詔安縣官陂鎮的張氏大宗祠

11月2日,詔安縣官陂鎮的張氏大宗祠裡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官陂鎮的張氏宗親們又一次用他們最熱情的方式來迎接到此尋根謁祖的57位臺灣廖姓宗親。

近20年來,臺灣廖氏宗親到官陂張氏大宗祠祭祖,並非一次兩次,而是幾十次了。” 官陂元子公張廖氏宗親聯誼會會長張美規告訴記者,臺灣廖姓宗親與官陂張姓宗親是典型的“一嗣雙祧”,官陂張氏大宗是諸多臺灣廖姓宗親的衍臺祖廟,而這個中的因由還得追溯到600多年前的“張公廖母”。

據張氏族譜記載,元順帝年間(公元1333年—1368年),與詔安相鄰的雲霄縣西林和尚堂張天正的第三兒子張願仔(後改名元子,字再輝)到官陂私塾任教。他與當地的廖化公(又稱廖三九郎)交往甚密。廖化公只生一女,名叫大娘,便許配給了張願仔。廖翁視婿如子,將田園家產全部交由愛婿掌管;而張願仔亦侍奉岳父母如親生爹孃,孝順敬重;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受到鄉親們的交口稱讚。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張願仔48歲,喜得貴子,取名友來。17年後,友來尚未成年,張願仔積勞成疾,生了重病。在生命垂危之際,張願仔囑咐友來:“子孫後代,生當姓廖,以光母族;死當姓張,以存本姓。生死不忘‘張廖’兩全。”聽了家父交代,友來向父親立誓:“凡我子孫,生則姓廖,歿當書張,以報廖公之德。若移居他鄉,姓張姓廖,聽其自便。” 張願仔聽了之後,滿意地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操辦了後事,友來將父親之神主奉送到廖氏祖祠,廖氏族人善意奉還。友來又將神主送往雲霄縣西林張氏祖祠,並告知族人父親的遺囑。族親聽後,對友來說:“‘生廖神張’是‘一嗣雙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張廖門楣。”並賜祠堂堂號“崇遠堂”。於是,友來又將父親神主奉回官陂,自此“張廖”兩家遂成一脈,民間稱之為“張骨廖皮”。

此後500餘年,張廖氏子孫按此祖訓書寫自己的姓氏:在祖籍地官陂,活著書廖,亡故書張;外出謀生的,或書張,或書廖,或“張廖”合書,聽其自便;其中遷往臺灣的,大部分沿用“活廖神張”,也有“張廖”合用的,如旅日宗親張廖富源就是從臺灣遷到日本的,其祖先也是官陂的“張公廖母”。

早在清康熙年間,官陂張廖氏子孫就渡海到臺灣拓荒了。張美規介紹說,據族譜記載,張元子公的第二十代孫廖朝孔渡海赴臺墾荒,在雲林縣二崙鄉繁衍生息。“其實,廖朝孔並非第一批渡海赴臺墾殖的張廖子民。在他之前,已有官陂張廖後裔在臺灣開荒。”據不完全統計在臺灣的張廖氏後裔薪火相傳,人丁興旺,現已達20萬之眾。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臺灣張廖宗親的捐款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臺灣張廖宗親送的牌匾

赴臺創業的官陂張廖氏先人,身在他鄉,心繫故里,時刻不忘根之所在。雲林縣廖氏宗祠“崇遠堂”是臺灣三大宗祠之一。“崇遠堂”大門的一副長聯是:“崇建祠堂詔邑山連鯤島峙;遠尋地脈官陂水合虎溪流。” “‘詔邑’就是指詔安,‘官陂’就更明白不過了,‘虎溪’就是雲林縣的虎尾溪。這副對聯點明瞭他們來自詔安官陂,要子孫後代牢記在心。” 多次受邀赴臺進行宗親交流的張美規介紹說,目前在臺灣各地,共建有張廖氏家廟祠堂多達30多座。他們從家鄉帶去的族譜,成為傳家之寶,一代一代傳承至今,保存完好,有的甚至比祖籍地官陂記載的更詳細。

自1987年兩岸開放以來,臺灣張廖宗親就經常跨越海峽,回鄉祭祖。1988年11月間,雲林西螺鎮的廖源郎、廖萬權二位宗親第一批迴祖籍地官陂尋根祭祖;1990年春末,雲林縣二崙鄉來惠村數十位宗親也回到官陂祭祖。此後,回鄉探親祭祖的臺灣廖氏宗親更是絡繹不絕;他們踏上祖地的熱土,訪親會友,瞭解鄉情,回到臺灣後,向族親們介紹官陂祖地的風土民情。

“現在每年清明,臺灣廖氏族人總要返回官陂祖地祭掃祖墳、祭拜祖祠;官陂宗親也常到雲林縣西螺等地探望族親,並將渡臺宗親所繁衍的子孫姓名,一一抄錄下來,帶回官陂,編入族譜……” 張美規說,“如今,兩岸張廖氏族親常來常往,早已親如一家了。”

(海峽之聲網訊 記者 江德能 黃偉華 通訊員吳輝龍)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張氏大宗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