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餘氏大宗祠,位於江西宜黃縣鳳岡鎮潭坊村,其地四面山環水繞,風光旖旎,宋元時稱“潭溪”、“長樂”,有潭溪八景:羅蓋山、青蓮石、天馬山、鰲魚山、笏岫、筆峰、塔岡、石鼓,至明時改為潭坊,有餘、譚、鄒數姓共居於此,因水而興。僅餘氏自先祖希懋公以來,繁衍至今人口達三千以上。

宜黃餘氏大宗祠

餘氏大宗祠建於明朝隆慶戍辰(1568年),成於辛未(1571年),系眾人舉資所建。復建於清乾隆乙丑(1745年)成於乙亥(1755年)。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寬18米,深長25米,一進一天井五開間贛派風格建築,內部佈局至下而上是門廳、天井、明堂,左右為廂房。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餘氏大宗祠明堂為抬樑式結構,覆盆式柱礎以及樑柱碩大粗壯,穩重端莊、氣勢恢宏,明堂正脊雕刻纏枝花卉以及篆書“億萬斯年”四字,“億萬斯年”是代表美好祝願,希望餘氏子孫繁榮昌盛。這種脊樑雕花做法是宜黃建築特點之一。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宜黃餘氏大宗祠

餘氏大宗祠最值得稱著的地方是大門,樣式簡潔大氣,低調奢華,為牌樓式大門,呈“八”字形,四柱五樓三門形式,上面石雕亦是十分精美,栩栩如生。

宜黃餘氏大宗祠

歷代以來,餘氏人才輩出。在大宗祠明堂上懸掛一塊豎匾,上書“策授陸軍少將”,前款“民國四年三月榖旦”,落款“大總統府軍事諮議官、前江西混成旅旅長餘鶴鬆立”。餘鶴鬆,號鳴嗥,江西宜黃人。在網絡搜索資料中,餘鶴鬆與江西金溪人餘維謙,號地山,二人極易混淆不清。據學者金川鴻泥研究顯示,餘鶴鬆(1883-?)日本陸軍土官學校第六期工兵科畢業。別號鳴皋,原載籍貫江西撫州府,另載江西宜黃人,少將軍銜。餘維謙(1882-?)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炮兵科畢業。別號地山,原載籍貫陝西同州府,另載江西金溪人,中將軍銜。在二人經歷中,首先是年紀相仿,再則共同畢業於日本陸軍土官學校,只是一人學掃雷,另一人學打炮而已,三則1924年共同就職於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


往期回顧:

宜黃邱氏節孝“聖恩”牌坊

戚繼光最親密戰友兵部尚書譚綸的牌坊和墓園

在撫州發現一座罕見精美的牌坊式路亭

騰橋三牌坊

臨川宗祠牌樓集錦

臨川貞孝牌坊集錦

臨川功德牌坊集錦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yizhengshiting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