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6.張充和與傅漢思,張充和在吹笛子。圖片來源/ 取自西泠印社2017春拍圖錄《從梅蘭芳到張充和:中國


異國他鄉的崑曲夢

到了美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1949至1959年,傅漢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張充和任職該校東亞圖書館。1959年,傅漢思在斯坦福大學任中國文學助教授,兩年後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舉家遷往康涅狄格州,定居漢姆頓,張充和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直至1985年退休。在美期間,年邁的師長和老朋友常來拜訪,他們探討古典文學,唱和崑曲。她在家信中提及與趙元任、胡適、陳世驤、李方桂等人的交往,甚感溫馨。這種人際溫情或許是張充和在美國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6.張充和與傅漢思,張充和在吹笛子。圖片來源/ 取自西泠印社2017春拍圖錄《從梅蘭芳到張充和:中國


異國他鄉的崑曲夢

到了美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1949至1959年,傅漢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張充和任職該校東亞圖書館。1959年,傅漢思在斯坦福大學任中國文學助教授,兩年後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舉家遷往康涅狄格州,定居漢姆頓,張充和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直至1985年退休。在美期間,年邁的師長和老朋友常來拜訪,他們探討古典文學,唱和崑曲。她在家信中提及與趙元任、胡適、陳世驤、李方桂等人的交往,甚感溫馨。這種人際溫情或許是張充和在美國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7.張元和飾柳夢梅,張充和飾杜麗娘。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妹》


張充和一到美國,便開始了她的崑曲行動。在美國唱崑曲面臨很多困難,但她都一一解決:沒有人會吹笛子,她自己先錄好錄音,演出時再放,還自制金屬笛子,特製“鴛鴦笛”;無人幫忙梳頭做頭面,就自己動手做一種“軟木頭”臨時套頭上。她總是竭盡所能,很快便進入曲人的角色。她組織演出,舉辦學術演講,長期擔任美國崑曲學會顧問,為在西方介紹中國戲曲作出了貢獻。為了讓崑曲在美國傳下去,她培養女兒傅艾瑪(傅以謨)學習崑曲,母女同臺演“雙簧”;還培養了一些學生,如她在耶魯大學教的研究生宣立敦,與她同臺演出崑曲《學堂》,贏得喝彩。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6.張充和與傅漢思,張充和在吹笛子。圖片來源/ 取自西泠印社2017春拍圖錄《從梅蘭芳到張充和:中國


異國他鄉的崑曲夢

到了美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1949至1959年,傅漢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張充和任職該校東亞圖書館。1959年,傅漢思在斯坦福大學任中國文學助教授,兩年後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舉家遷往康涅狄格州,定居漢姆頓,張充和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直至1985年退休。在美期間,年邁的師長和老朋友常來拜訪,他們探討古典文學,唱和崑曲。她在家信中提及與趙元任、胡適、陳世驤、李方桂等人的交往,甚感溫馨。這種人際溫情或許是張充和在美國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7.張元和飾柳夢梅,張充和飾杜麗娘。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妹》


張充和一到美國,便開始了她的崑曲行動。在美國唱崑曲面臨很多困難,但她都一一解決:沒有人會吹笛子,她自己先錄好錄音,演出時再放,還自制金屬笛子,特製“鴛鴦笛”;無人幫忙梳頭做頭面,就自己動手做一種“軟木頭”臨時套頭上。她總是竭盡所能,很快便進入曲人的角色。她組織演出,舉辦學術演講,長期擔任美國崑曲學會顧問,為在西方介紹中國戲曲作出了貢獻。為了讓崑曲在美國傳下去,她培養女兒傅艾瑪(傅以謨)學習崑曲,母女同臺演“雙簧”;還培養了一些學生,如她在耶魯大學教的研究生宣立敦,與她同臺演出崑曲《學堂》,贏得喝彩。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8.張充和自題《小園即事》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6.張充和與傅漢思,張充和在吹笛子。圖片來源/ 取自西泠印社2017春拍圖錄《從梅蘭芳到張充和:中國


異國他鄉的崑曲夢

到了美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1949至1959年,傅漢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張充和任職該校東亞圖書館。1959年,傅漢思在斯坦福大學任中國文學助教授,兩年後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舉家遷往康涅狄格州,定居漢姆頓,張充和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直至1985年退休。在美期間,年邁的師長和老朋友常來拜訪,他們探討古典文學,唱和崑曲。她在家信中提及與趙元任、胡適、陳世驤、李方桂等人的交往,甚感溫馨。這種人際溫情或許是張充和在美國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7.張元和飾柳夢梅,張充和飾杜麗娘。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妹》


張充和一到美國,便開始了她的崑曲行動。在美國唱崑曲面臨很多困難,但她都一一解決:沒有人會吹笛子,她自己先錄好錄音,演出時再放,還自制金屬笛子,特製“鴛鴦笛”;無人幫忙梳頭做頭面,就自己動手做一種“軟木頭”臨時套頭上。她總是竭盡所能,很快便進入曲人的角色。她組織演出,舉辦學術演講,長期擔任美國崑曲學會顧問,為在西方介紹中國戲曲作出了貢獻。為了讓崑曲在美國傳下去,她培養女兒傅艾瑪(傅以謨)學習崑曲,母女同臺演“雙簧”;還培養了一些學生,如她在耶魯大學教的研究生宣立敦,與她同臺演出崑曲《學堂》,贏得喝彩。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8.張充和自題《小園即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9.張充和,《小園即事》(之三)冊頁。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書法是張充和一生的愛好,在美國她堅持練習書法,有時寫累了就畫畫。她的繪畫作品不少,但留下來的很少,因她對自己的作品多不滿意。《小園即事》冊頁是張充和的得意之作,詩、書、畫合璧,堪稱“三絕”。冊頁共有山水十九開,對題詩詞十九開,共三十八開。無論是白雲繚繞的山巒,還是河邊的垂柳,皆信手點染,不拘一格,清新可愛。小園是張充和在北港家中後院開拓的園子,她在小園裡揮鍬剷土、搬石固基,種花卉、蔬菜和竹子,樂此不疲。小園寄託著張充和童年種下的一個祕密,不管是合肥的公館還是蘇州家居的小園,都是她的“思鄉情結”。她寫下了十首《小園即事》,其中一首為:

窺戶飢禽未有家,不難相與憶中華。

一冬雨雪三秋葉,可有春泥再種花。

等了30年,1979年張充和與傅漢思回到了故土,在蘇州老家,與家人們回憶往事、聽崑曲。之後便不間斷地回國訪親問友,還舉辦展覽、參加崑曲演出。如1986年與姐姐元和參加北京舉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三百七十週年”大型公演,在政協禮堂演出《遊園驚夢》;2004年秋攜50件畢生創作的書畫精品在北京、蘇州兩地舉辦書畫展,並在蘇州小住幾日,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

"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姐妹,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家四姐妹,即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出身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祖父張華奎,光緒十五年進士,官至按察史。父親張冀牖,是民國期間開明教育家,在蘇州創辦樂益女中,倡導新式教育,與蔡元培也有交往。張家四姐妹個個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所嫁皆為名人: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角顧傳玠,張允和嫁給了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姐妹有的精於詩詞格律,有的通曉英語文學,但傳統文化功力最深、才藝最廣的,還是小妹張充和。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張家四姐妹。前排左起:張允和、張元和;後排左起:張充和、張兆和。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


永遠的龍門巷


張充和出生在上海,時為1913年5月17日。三個姐姐相繼在安徽合肥出生,但很快離開了合肥,隨父母遷徙到上海、蘇州。張充和在八個月時,被叔祖母識修收養為孫女,帶回合肥龍門巷。識修很重視對張充和的培養。1918年新年一過,張充和便被送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方塊大字。三歲誦詩,五歲起練書法,六歲能背《千字文》《三字經》。當張充和稍微長大一些時,識修開始為她四處物色好的老師,其中有六安的才子、舉人左履寬,教授張充和古文、詩詞;有考古專家朱謨欽,他是吳昌碩的弟子,教授張充和書法。朱謨欽曾在博物館工作,他聽說有發現古碑時就會拓回來,讓張充和臨摹第一手拓片。張充和白天幾乎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學習《漢書》《史記》《論語》等經典古書,也常獨自到藏書樓裡閱讀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2.五歲的張充和


當張充和在學習如何為古文斷句、臨摹各種派別的古老碑帖和讀準一句詩詞的音律時,她的三個姐姐已經接觸數學、英文、政治、美術等現代課程。相比姐姐們的生活,張充和是寂寞的,幾乎總是獨處,在節慶的日子或每十天後僅有的半天假期,便到大宅子中荒蕪的院落中玩,因此她更能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植物和牆縫等。張充和自小養成的對“古物”的興趣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凋落》中寫道:

朋友說:“什麼時候我跳到一個更新的世界裡去。”我說:“我要到更舊的世界裡去。”兩個人做朋友若是永遠在一個世界裡,那趣味就永遠是透明無色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了。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句還感動。(注1)

張充和不到十歲就跟著識修學吹簫,識修把工尺譜一個個標在她吹了27年的簫上,在教張充和吹簫的同時還為她講“吹簫乞食”和“吹簫引鳳”的故事,這或許是張充和日後結緣崑曲的發軔。識修信佛,她的信仰無意中給了張充和哲理、禪意和悲憫,使得她之後能有“人生若相見,相見海成桑”之句,這一偈語令眾多學者驚歎。張充和17歲那年春天,識修去世,她便離開龍門巷,回到她久違的“家”中去。


叔祖母識修

識修的父親李蘊章是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沒有官職、沒有功名,但因兄弟們都出門在外,他便成了一家之長,既要主持家務,還要負責家族後代的教育工作,識修被培養得很有學問和修養。識修嫁給了張樹聲的次子張華珍(雲林)。張華珍幾乎沒有功名,去世早,他去世之後其妾殉節餓死,後來識修的女兒、外孫也相繼過世,她便皈依佛門。識修是她皈依佛門後的法名,原來的芳名已經沒有人記得了。


從樂益女中到北京大學

1917年張家從上海遷到蘇州,住在胥門內吉慶街壽寧弄八號。張充和回到蘇州時,姐姐們都已經到上海讀大學。張充和按照張冀牖的安排進入樂益女中讀完初中,又到上海的務本女中和光華實驗中學接受新式教育,讀完高中。在光華實中期間,張充和不時參與公共活動,並熱心動筆,翻譯了小泉八雲寫的《濟慈詩論》。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結婚,張充和參加婚禮之後決定留在北平,先在北大旁聽,第二年準備考北大。當時北大的考試有四門課:國文、歷史、數學、英語。張充和數學極差,便放棄了。1934年,她用化名“張旋”報考,最終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被北大“破格錄取”。民國時期北大名師濟濟,胡適、俞平伯、聞一多、沈兼士、劉文典、馮友蘭等人均在此任教。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然而,1935年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因此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她受胡適邀請任《中央日報》副刊《貢獻》編輯,先後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數十篇。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3.青年時代的張充和,1939年左右攝於雲南呈貢雲龍庵佛堂。圖片來源/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張家的崑曲可以追溯到張樹聲時代,張充和回到蘇州常住時,她的父親已經把崑曲課開進了家庭和校園。張充和對崑曲一見傾心,便開始學習崑曲。她的崑曲老師有好幾位,先是樂益女中的陳老師,張充和和同學們一起學小生戲,後來跟著“傳”字輩的佼佼者——沈傳芷、張傳芳學戲,跟著名笛師李榮忻學吹笛,並於1931年初秋參加蘇州幔亭女子曲社和道和曲社。她不像元和、允和那樣喜歡展示自己的才藝,更願意和朋友待在家裡或是參加曲會,和志同道合的曲友同樂。在北大讀書期間,張充和也花了大量時間在崑曲上,和弟弟宗和定期到清華大學聽非正式崑曲課。即使在青島養病期間,她也不顧醫生的勸阻而執意唱崑曲,學會了《痴訴》《點香》等。

流寓西南 結交沈尹默

全面抗戰爆發後,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當時昆明早已成為中國最高院校的暫居地,北大、清華、南開遷入雲南,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聚集了大批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陳寅恪、錢穆、朱光潛、錢鍾書、傅斯年、朱自清、楊振聲、樑思成、林徽因等。在昆明安居的兩年中,張充和主要負責編輯教科書。她與一眾學者租住在一個大戶之家,業餘生活簡單而豐富,除了拍曲,還有流傳不衰的知音琴會。詩人陶光、清華大學教授浦江清、數學界的精英許寶騄、古文字學家唐蘭等都是張充和的曲友。音樂家楊蔭瀏把張充和的唱法注在曲譜裡,古琴名家查阜西與張充和撫琴論曲,冰心晚年仍記得與梅貽琦、鄭天挺、楊振聲、陳雪屏等一起聽張充和唱崑曲的情景。這些日子令張充和難忘,她在1973年6月20日致張宗和的信中說:“我抗戰經過的地方最喜歡昆明,天氣人情風俗都好。”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4.張充和與沈尹默夫婦。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1940年張充和轉往重慶,任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崑曲曲譜研究。張充和在重慶常參加勞軍演出,主演崑曲《遊園驚夢》,在文化界引起轟動,章士釗作了七言志感,各位詩人紛紛唱和。沈尹默也有兩首詩,並抄正託友人交給張充和。章士釗愛才,把張充和譽為才女蔡文姬;沈尹默成了張充和的老師,張充和跟著他學習書法。沈尹默教張充和臨碑帖,張充和回憶:“針對我小楷鬆懈無體的毛病,他從不指出這一筆不好,那一字不對,只介紹我看什麼帖,臨什麼碑。也從不叫我臨二王,亦不說明原委,及至讀到他的《二王法書管窺》才知二王不是輕易學的。”(注2)“懸腕”“用腦子寫字”“向孃家學”(注3)等都是沈尹默在非常時期的獨特教授之法,給充和以無盡的想象。張充和以沈尹默的七絕“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閤眼想平生”為靈感,在鄭泉白的書房畫了幅《仕女圖》。這件在鄭泉白“強迫”下完成的作品,之後還引出一段傳奇故事。晚年張充和把自己保存的沈尹默書法作品編為《沈尹默蜀中墨跡》出版,以紀念老師。

帖學大師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吳興望族,自小受詩書薰染,私塾老師皆為飽學之士。後遊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北京大學,並參加《新青年》的活動,提倡新文學,發表新詩。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抗戰期間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之邀,到重慶任監察院委員。1949年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沈尹默書法成就極高,他遍臨百家,真正細緻入微地體察古人妙處,在筆法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性飛躍,對當時書法風氣的走向有重要影響。理論著作有《談書法》《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等。


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抗戰勝利後,沈從文一家回到北平,張充和先回到蘇州,安定後不久,1947年回到北平,居住在沈從文家。張充和在北平期間主要在北京大學代課,教崑曲和書法。1948年3月,居住在中老胡同32號的沈從文家迎來了一位洋客人——傅漢思,他的到來改變了張充和的一生。


傅漢思1916年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學位,同時他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被胡適從美國邀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季羨林介紹,認識了他久仰的沈從文。在與沈家交往的過程中,傅漢思見到了張充和,張充和的一身古意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此時張充和已經35歲,在此之前她的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但充和無意於他們。詩人卞之琳是其中一位用情很專者,他為張充和寫了不少詩歌,如那首著名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對張充和一生不能忘情,只是張充和對這種拖泥帶水、像猜謎般的愛情不感興趣,最終是他“裝飾了她的窗子”,而她卻“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5.張充和與傅漢思結婚照


傅漢思的溫文爾雅、簡單直接吸引著張充和,從她書法裡的氣和勢、力和道,以及她在崑曲裡的吐、納、抑、揚便能明白幾分。因為張充和,傅漢思深入研究古典文學;因為傅漢思,張充和開始介入柴米油鹽。他們於1948年11月19日在北平成婚,舉辦了一箇中西結合的儀式,張充和較為滿意:“儀式簡單、莊嚴、肅穆。採取宗教儀式之初意,為因美國法律,只承認此種方式。然而倒正合我簡單莊重的意思。”(注4)此時的北平上空不時傳來軍機的轟鳴,長江以北的局勢已經改變。因接到美國大使館領事員緊急撤離的通知,他們於1949年1月從上海乘船去了美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6.張充和與傅漢思,張充和在吹笛子。圖片來源/ 取自西泠印社2017春拍圖錄《從梅蘭芳到張充和:中國


異國他鄉的崑曲夢

到了美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1949至1959年,傅漢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張充和任職該校東亞圖書館。1959年,傅漢思在斯坦福大學任中國文學助教授,兩年後被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舉家遷往康涅狄格州,定居漢姆頓,張充和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直至1985年退休。在美期間,年邁的師長和老朋友常來拜訪,他們探討古典文學,唱和崑曲。她在家信中提及與趙元任、胡適、陳世驤、李方桂等人的交往,甚感溫馨。這種人際溫情或許是張充和在美國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7.張元和飾柳夢梅,張充和飾杜麗娘。圖片來源/ 取自金安平《合肥四姊妹》


張充和一到美國,便開始了她的崑曲行動。在美國唱崑曲面臨很多困難,但她都一一解決:沒有人會吹笛子,她自己先錄好錄音,演出時再放,還自制金屬笛子,特製“鴛鴦笛”;無人幫忙梳頭做頭面,就自己動手做一種“軟木頭”臨時套頭上。她總是竭盡所能,很快便進入曲人的角色。她組織演出,舉辦學術演講,長期擔任美國崑曲學會顧問,為在西方介紹中國戲曲作出了貢獻。為了讓崑曲在美國傳下去,她培養女兒傅艾瑪(傅以謨)學習崑曲,母女同臺演“雙簧”;還培養了一些學生,如她在耶魯大學教的研究生宣立敦,與她同臺演出崑曲《學堂》,贏得喝彩。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8.張充和自題《小園即事》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9.張充和,《小園即事》(之三)冊頁。圖片來源/ 取自白謙慎《張充和詩書畫選》


書法是張充和一生的愛好,在美國她堅持練習書法,有時寫累了就畫畫。她的繪畫作品不少,但留下來的很少,因她對自己的作品多不滿意。《小園即事》冊頁是張充和的得意之作,詩、書、畫合璧,堪稱“三絕”。冊頁共有山水十九開,對題詩詞十九開,共三十八開。無論是白雲繚繞的山巒,還是河邊的垂柳,皆信手點染,不拘一格,清新可愛。小園是張充和在北港家中後院開拓的園子,她在小園裡揮鍬剷土、搬石固基,種花卉、蔬菜和竹子,樂此不疲。小園寄託著張充和童年種下的一個祕密,不管是合肥的公館還是蘇州家居的小園,都是她的“思鄉情結”。她寫下了十首《小園即事》,其中一首為:

窺戶飢禽未有家,不難相與憶中華。

一冬雨雪三秋葉,可有春泥再種花。

等了30年,1979年張充和與傅漢思回到了故土,在蘇州老家,與家人們回憶往事、聽崑曲。之後便不間斷地回國訪親問友,還舉辦展覽、參加崑曲演出。如1986年與姐姐元和參加北京舉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三百七十週年”大型公演,在政協禮堂演出《遊園驚夢》;2004年秋攜50件畢生創作的書畫精品在北京、蘇州兩地舉辦書畫展,並在蘇州小住幾日,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

張充和的瀟灑一生 | 民國最後的閨秀

10.寫行書的張充和,2009年。圖片來源/ 取自蘇煒《天涯晚笛——聽張充和講故事》


2004年傅漢思去世。丈夫離開後,張充和在全心整理他的遺著的同時,仍然經營著她的小園,做著歸家的夢。2015年6月張充和逝世。她的一生豐富且開闊,詩、書、畫、崑曲皆精。歐陽中石說:“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家,而是一位學者。無論字、畫、詩及崑曲,都是上乘的,很難得。她一貫保持原有風範,格調極高,像崑曲,她唱的都是真正沒有改動過的,書法上的行書、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極雅,在那個時代是佼佼者。”張充和卻常說“我這輩子就是玩”,她在這種“只要高興就行”的一切看淡的心態下,瀟灑地過完了一生。


文∣王芷巖

圖∣本刊資料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