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默君(1883-1965)原名昭漢,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亞,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婦女運動先驅,中華民國教育家,記者。1912年發起成立神州婦女協會,任會長,並創辦《神州日報》,後任神州女校校長。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張默君被任命為中央政治會議上海分會教育委員兼杭州市教育局長。1929年,南京考試院成立,她出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同年7月,國民政府於首都舉行第一屆高等考試,她受命為典試委員。後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名譽編輯,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常務委員、政治會議委員、考試院法典委員會委員。到臺灣後任考試院委員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譯審委員。其丈夫為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代表作有《大凝堂集》《白華草堂詩集》等。

"

張默君(1883-1965)原名昭漢,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亞,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婦女運動先驅,中華民國教育家,記者。1912年發起成立神州婦女協會,任會長,並創辦《神州日報》,後任神州女校校長。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張默君被任命為中央政治會議上海分會教育委員兼杭州市教育局長。1929年,南京考試院成立,她出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同年7月,國民政府於首都舉行第一屆高等考試,她受命為典試委員。後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名譽編輯,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常務委員、政治會議委員、考試院法典委員會委員。到臺灣後任考試院委員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譯審委員。其丈夫為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代表作有《大凝堂集》《白華草堂詩集》等。

民國才女張默君

張默君

張默君出身名門,她的父親張伯純是前清舉人,在光緒年間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張家是湘鄉望族,張默君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兩歲識字,三歲開始讀詩書,四歲讀《唐詩三百首》並作聯語,六歲進私塾,通讀經史子集,臨摹碑帖,少年時代就有“不櫛進士”之稱。

1901年,18歲的張默君就讀於其母任教務長的金陵養正女學校,兼授附小文史倫理課程,又入南京匯文女校學英文,她一人兼為教師、兩校學生,當時罕有。後又考入上海物本女校,在190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受聘於江蘇省立啟明女校,真正開始教育生涯。在讀書期間,她通讀鄒容《革命軍》、陳天華《獅子吼》及當時的《新湖南》《浙江潮》《黃帝魂》等,開始產生革命救國思想。1906年,她和父親雙雙加入同盟會,認識秋瑾,兩人大談“興女權,啟民德”,成為至交。秋瑾就義之前曾去學校找過她,她外出不在,秋瑾留條:“要事相商,訪妹不遇,極悵……再見何期,前途珍重。璇。”可沒想到,等她看到這字條,四處找尋未果,之後便得知秋瑾已經就義,她痛哭失聲:“與姐不遇而免於難,而既甘死如飴,未克成仁為憾。”

"

張默君(1883-1965)原名昭漢,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亞,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婦女運動先驅,中華民國教育家,記者。1912年發起成立神州婦女協會,任會長,並創辦《神州日報》,後任神州女校校長。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張默君被任命為中央政治會議上海分會教育委員兼杭州市教育局長。1929年,南京考試院成立,她出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同年7月,國民政府於首都舉行第一屆高等考試,她受命為典試委員。後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名譽編輯,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常務委員、政治會議委員、考試院法典委員會委員。到臺灣後任考試院委員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譯審委員。其丈夫為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代表作有《大凝堂集》《白華草堂詩集》等。

民國才女張默君

張默君

張默君出身名門,她的父親張伯純是前清舉人,在光緒年間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張家是湘鄉望族,張默君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兩歲識字,三歲開始讀詩書,四歲讀《唐詩三百首》並作聯語,六歲進私塾,通讀經史子集,臨摹碑帖,少年時代就有“不櫛進士”之稱。

1901年,18歲的張默君就讀於其母任教務長的金陵養正女學校,兼授附小文史倫理課程,又入南京匯文女校學英文,她一人兼為教師、兩校學生,當時罕有。後又考入上海物本女校,在190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受聘於江蘇省立啟明女校,真正開始教育生涯。在讀書期間,她通讀鄒容《革命軍》、陳天華《獅子吼》及當時的《新湖南》《浙江潮》《黃帝魂》等,開始產生革命救國思想。1906年,她和父親雙雙加入同盟會,認識秋瑾,兩人大談“興女權,啟民德”,成為至交。秋瑾就義之前曾去學校找過她,她外出不在,秋瑾留條:“要事相商,訪妹不遇,極悵……再見何期,前途珍重。璇。”可沒想到,等她看到這字條,四處找尋未果,之後便得知秋瑾已經就義,她痛哭失聲:“與姐不遇而免於難,而既甘死如飴,未克成仁為憾。”

民國才女張默君

張默君書法

武昌起義爆發,張默君和父親趕赴蘇州勸說江蘇巡撫程德全起義,並主辦《江蘇大漢報》,用涵秋、大雄筆名撰稿,既任社長又是編撰,每期社論都出自她手,當時報紙供不應求,經常需要加印。1912年,張默君又同談社英、湯國梨等成立“神州女界協濟社”、“北伐隊”,募捐到5萬元款項,支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南京臨時政府,受到孫中山的嘉獎,被稱為“年輕有為女青年”。後來,南京被江浙滬聯軍攻克,女子北伐隊已無組織必要,她遵孫中山囑託,“婦女參政宜先治學”,將該款項作為辦學辦報經費。同年成立“神州女學”,發刊《神州女報》。孫中山聞信,即捐1萬元。

1918年,張默君曾受教育部派遣赴歐美考察女子教育,在美國東部考察了6所著名女子大學及各州市立中小學,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專研教育,再入英國、瑞士、比利時、德國等地考察,回到上海後,寫成《歐美教育考察錄》,經上海報刊發表後,引起政府重視。回國後,她又復任江蘇省立一師校長,主持《上海時報》“婦女週刊”版。

張默君的一生中,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她是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的夫人。她和邵元衝的結合並沒有一蹴而就,而是歷經13年之久。辛亥革命後,她鍾情摯友蔣作賓,有意帶他回家見父母,哪知道,蔣作賓與其三妹張淑嘉一見鍾情。母親不明就裡,表示贊成。張默君受到很大打擊,發誓終身不嫁。這時,小她七歲的邵元衝趁機表達愛意,張默君並沒把他放在眼裡。在邵元衝的執著追求下,她提出三個條件:文要掌官印;武要做將軍;必須是留學生。邵元衝將這三個條件戲稱為“三座大山”。

《邵元衝日記》記載:張默君曾燒燬邵元衝的信件二千餘通,邵做了如下檢討:“吾負白華之衍,百身莫贖”。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邵元衝努力達成這三個條件,一直不敢跟張默君有書信往來。有趣的是,張默君在美國留學期間因竺可楨“年少美才”,她把妹妹張俠魂介紹給他。沒見面的兩人,一見如故,在1920年,竺可楨回國,任東南大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並與張俠魂成婚。張默君又促成了另一個妹妹的姻緣。而她自己本因為拒絕邵元衝提出的苛刻條件,邵元衝卻當了真。1916年,他離開上海,在廣州參加了討伐袁世凱的“護國運動”,不久後被委任中華革命軍山東戒備司令,後又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機要祕書,並代行祕書長事。之後,邵元衝出國,先後去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學成後,又奉命去蘇聯和德國考察,在美國留學時,留學生黃季陸問邵元衝的婚姻大事,他直截了當:“非張默君不娶。”

"

張默君(1883-1965)原名昭漢,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亞,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婦女運動先驅,中華民國教育家,記者。1912年發起成立神州婦女協會,任會長,並創辦《神州日報》,後任神州女校校長。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張默君被任命為中央政治會議上海分會教育委員兼杭州市教育局長。1929年,南京考試院成立,她出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同年7月,國民政府於首都舉行第一屆高等考試,她受命為典試委員。後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名譽編輯,國民黨南京市黨部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常務委員、政治會議委員、考試院法典委員會委員。到臺灣後任考試院委員兼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譯審委員。其丈夫為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代表作有《大凝堂集》《白華草堂詩集》等。

民國才女張默君

張默君

張默君出身名門,她的父親張伯純是前清舉人,在光緒年間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張家是湘鄉望族,張默君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兩歲識字,三歲開始讀詩書,四歲讀《唐詩三百首》並作聯語,六歲進私塾,通讀經史子集,臨摹碑帖,少年時代就有“不櫛進士”之稱。

1901年,18歲的張默君就讀於其母任教務長的金陵養正女學校,兼授附小文史倫理課程,又入南京匯文女校學英文,她一人兼為教師、兩校學生,當時罕有。後又考入上海物本女校,在190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受聘於江蘇省立啟明女校,真正開始教育生涯。在讀書期間,她通讀鄒容《革命軍》、陳天華《獅子吼》及當時的《新湖南》《浙江潮》《黃帝魂》等,開始產生革命救國思想。1906年,她和父親雙雙加入同盟會,認識秋瑾,兩人大談“興女權,啟民德”,成為至交。秋瑾就義之前曾去學校找過她,她外出不在,秋瑾留條:“要事相商,訪妹不遇,極悵……再見何期,前途珍重。璇。”可沒想到,等她看到這字條,四處找尋未果,之後便得知秋瑾已經就義,她痛哭失聲:“與姐不遇而免於難,而既甘死如飴,未克成仁為憾。”

民國才女張默君

張默君書法

武昌起義爆發,張默君和父親趕赴蘇州勸說江蘇巡撫程德全起義,並主辦《江蘇大漢報》,用涵秋、大雄筆名撰稿,既任社長又是編撰,每期社論都出自她手,當時報紙供不應求,經常需要加印。1912年,張默君又同談社英、湯國梨等成立“神州女界協濟社”、“北伐隊”,募捐到5萬元款項,支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南京臨時政府,受到孫中山的嘉獎,被稱為“年輕有為女青年”。後來,南京被江浙滬聯軍攻克,女子北伐隊已無組織必要,她遵孫中山囑託,“婦女參政宜先治學”,將該款項作為辦學辦報經費。同年成立“神州女學”,發刊《神州女報》。孫中山聞信,即捐1萬元。

1918年,張默君曾受教育部派遣赴歐美考察女子教育,在美國東部考察了6所著名女子大學及各州市立中小學,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專研教育,再入英國、瑞士、比利時、德國等地考察,回到上海後,寫成《歐美教育考察錄》,經上海報刊發表後,引起政府重視。回國後,她又復任江蘇省立一師校長,主持《上海時報》“婦女週刊”版。

張默君的一生中,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她是孫中山機要祕書邵元衝的夫人。她和邵元衝的結合並沒有一蹴而就,而是歷經13年之久。辛亥革命後,她鍾情摯友蔣作賓,有意帶他回家見父母,哪知道,蔣作賓與其三妹張淑嘉一見鍾情。母親不明就裡,表示贊成。張默君受到很大打擊,發誓終身不嫁。這時,小她七歲的邵元衝趁機表達愛意,張默君並沒把他放在眼裡。在邵元衝的執著追求下,她提出三個條件:文要掌官印;武要做將軍;必須是留學生。邵元衝將這三個條件戲稱為“三座大山”。

《邵元衝日記》記載:張默君曾燒燬邵元衝的信件二千餘通,邵做了如下檢討:“吾負白華之衍,百身莫贖”。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邵元衝努力達成這三個條件,一直不敢跟張默君有書信往來。有趣的是,張默君在美國留學期間因竺可楨“年少美才”,她把妹妹張俠魂介紹給他。沒見面的兩人,一見如故,在1920年,竺可楨回國,任東南大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並與張俠魂成婚。張默君又促成了另一個妹妹的姻緣。而她自己本因為拒絕邵元衝提出的苛刻條件,邵元衝卻當了真。1916年,他離開上海,在廣州參加了討伐袁世凱的“護國運動”,不久後被委任中華革命軍山東戒備司令,後又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機要祕書,並代行祕書長事。之後,邵元衝出國,先後去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學成後,又奉命去蘇聯和德國考察,在美國留學時,留學生黃季陸問邵元衝的婚姻大事,他直截了當:“非張默君不娶。”

民國才女張默君

1924年5月,邵元衝回國。因長時間未通信,邵元衝不敢貿然打擾張默君。正發愁不知道如何是好,黃季陸幫他出主意,讓邵元衝將自己出版的新作《美國勞工狀況》寄給時任江蘇省立第一女子師範校長的張默君。《天一閣人物譚》中寫道:“季陸說,她接到這本書,一無反應就作罷了;如果有了迴音,則事尚可。”可沒想張默君收到東西后寫道:自丙辰(1916年)別翼如八載,彼此音塵斷絕,昨忽得自美歸後一書,滕以近制,極道離懷別苦,感而有作,時甲子秋孟也。

放眼蒼茫萬劫餘,八年得一故人書;

天荒地老傷心語,忍死須臾儻為予。

邵元衝見到張默君的詩後,大喜,依厚韻唱和六首,下為小序及其中一首:

留歐美八載,昔不得默君書,民十三年歸國,佐總理粵東,致默君長函及近著,獲詩大喜,次韻六章。

一來二往,張默君被邵元衝打動。1924年9月19日,相識13年之久的兩人步入婚姻殿堂,那年,張默君40歲。

在“西安事變”中,邵元衝中流彈身亡,她含悲回到湘鄉,在花橋灣置田舍為居,取名“蓉廬”。“我今消瘦勝梅清,起舞吳鉤作怒鳴。儻問華郎何所似,三年淚雨不曾晴。”她太思念邵元衝,在“蓉廬”,她潛心作詩、寫字、繪畫、教育兒女,不涉及政治。

數年後,她應蔣介石之邀,再次出山,1947年,她出席了在南京召開的國民代表大會。1965年,82歲的張默君在臺灣去世。(朱國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