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這樣的工作量,對於身體強健的年輕油畫家尚不易做到,何況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嚴重影響了分健康。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這樣的工作量,對於身體強健的年輕油畫家尚不易做到,何況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嚴重影響了分健康。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在河南辛勤創作的時間裡,王式廓暈到了四次。然而他“實在捨不得休息,他是拼了命在搶回之前浪費的時間。”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這樣的工作量,對於身體強健的年輕油畫家尚不易做到,何況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嚴重影響了分健康。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在河南辛勤創作的時間裡,王式廓暈到了四次。然而他“實在捨不得休息,他是拼了命在搶回之前浪費的時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最終他在河南鞏縣康店村找到了心目中手握地契老農的形象。——七十多歲的老船工康五,王式廓前後一共為他畫了6幅肖像。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這樣的工作量,對於身體強健的年輕油畫家尚不易做到,何況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嚴重影響了分健康。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在河南辛勤創作的時間裡,王式廓暈到了四次。然而他“實在捨不得休息,他是拼了命在搶回之前浪費的時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最終他在河南鞏縣康店村找到了心目中手握地契老農的形象。——七十多歲的老船工康五,王式廓前後一共為他畫了6幅肖像。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1972年5月22日下午,王式概在畫一老一少農的頭象時,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死在畫架旁。倒在地上時,手裡還緊緊地握著一把畫筆……

"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1949年4月,剛剛解放的北平的古城,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徐悲鴻對著一張木刻作品沉吟良久,說他又發現了一顆藝術界的新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改造二流子 18X23cm 1947年 木刻版畫

這幅融西洋畫法、中國古代版畫線描,與民間藝術為一體作品,名為《改造二流子》。

作者是一位從延安走來的畫家,他的名字叫著王式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畫家王式廓 油畫


與同時代的許多藝術家不同,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王式廓的藝術人生,是始終與中國的革命融為一體的。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井崗山會師 124*210 油畫


自1930年入濟南愛美藝師學習西畫以來,19歲的王式廓就始終對革命心存嚮往。在他輾轉北平京華美術學院、杭州藝專和上海美專的求學歷程中,也一直積極地參與進步活動。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參軍 110*140 油畫


1936年,王式廓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日本油畫一代宗師滕島武二時,他加入了中共海外支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轉戰南北 油畫


在革命生涯中,王式廓始終以筆為槍,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抗戰宣傳畫。比如《臺兒莊鄉戰》、《平型關大戰》、《南口大戰》(因戰亂未能存留)等等……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他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這幅耗盡了他畢生心血,卻終未能完成的《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著名,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在中國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無可替代的經典”。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油畫稿

說它影響深遠,是因為它開創了新中國主題性創作的範式。它記錄著中國農民的覺醒、凝聚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與追求。其中所包含的藝術震撼力,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稍有減弱。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色彩稿


《血衣》的創作緣起於1950年,這一年,北京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土改動運王式廓此時正在中央美院任教,作為土改參觀團的成員,他第一次體驗到了土改鬥爭給農民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看著那些激動而覺醒的農民們,回想起自己的革命生涯,王式廓種下了要創作一幅反映土地改革的大型作品的決心。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習作 素描

作為一個長期紮根於農村,取材於農村,熱愛農民、農村的畫家,王式廓始終對農民有種一種天然的血肉情感。他有著農民一樣質樸的感情,這種感情也與他的審美態度和表現思想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開荒 木刻板畫 王式廓延安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中,他始終在銳利而又充滿熱情地捕捉著那些最純樸、最自然、最生動的描繪對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讀報 27*38.9cm 1940年 素描

用他極深的繪畫功底,去追求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將他的全部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期草圖(第一稿

但熟悉的題材,熟悉的感情,王式廓卻在創作中第一次陷入了困局。在他的第一幅小稿中,畫面中也並沒有血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透視草稿

“主題已明確,也找到了揭示主題詞的主要環節,許多人物形象也已經在腦中湧現出來,並且還設想了一些人物的組和個別細節。於是我試探著勾了幾張草圖,可是結果都失敗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第二稿)

“失敗的原因不在於個別人物形象的細節安排恰當與否,而在於我還沒有在繪畫藝術形象上找到最關鍵的能打開主題思想之門的鑰匙。“在後來的回憶中,王式廓追憶著他創作血衣的過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最後,還是翻閱土改資料和一本連環畫時發現了衣血的故事,他才猶如靈光乍現般地找到了主題,真正找到了這把鑰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周立波的這本小說也為王式廓的創作提供了靈感,雖然找到了血衣這個構思的關鍵,但它卻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式廓要尋找的並不是鬥爭場景的一般印象,而是要表現出在鬥爭生活中,他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民真正的苦難。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二稿)

王式廓後來撰文說:首先要在歷史的高度上來認識土地革命,把改變中國千年土地私有制的改革風暴給予億萬民眾的衝擊,以最深刻最具代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在家中,王式廓始終保存著一本當年冀魯豫解放區油印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為了讓《血衣》變得豐滿起來,整整十年間,他又先後參加湖南土改參觀團,並七次到冀魯豫及京郊農村深入考察。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血衣習作 王式廓他四處收集素材,先後創作了《雙目失明的老媽媽》、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持地契的老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青年農民》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拄棍老農》等一系列《血衣》習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老人 色彩草圖 王式廓1959年,他將其中的一部分習作畫成了色彩草圖,為最後的油畫創作做著準備。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的手推車 色彩草圖 王式廓同年8月,王式廓參加為籌建中國革命博物新館而組織的革命題材美術創作。由於完成油畫創作時間不夠,羅工柳建議他將小稿放大成素描,等有時間再進行油畫創作。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192x345cm 畫布·木炭 1959年 王式廓王式廓聽取了建議,但令他沒有想到是,《血衣》的素描高還在畫室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在了《美術》1957年第二期的封面上。還未正式展出,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人們對畫家的創作態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成就,都提出了廣泛的建議與意見。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紛紛讚揚他從現實主義出發,對人物細節的虛實處理達到了畫面真實與現實真實的統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與內心世界渾然一體。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一張油畫的畫稿一露面,就引了強烈的反響和巨大的爭議,這在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如果正式面世,將會引起怎樣的關注?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 油畫稿 1971年

但經過十餘年,人們卻始終沒有見到《血衣》的完成作品。直到1973年,王式廓才完成了油畫稿。但真人大小的油畫卻始終沒有完成。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局部圖 素描


沒有完成的原因之一是“文革”的爆發,畫家整整六年都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他先是被關押並受到酷刑的折磨,後來又被下放勞動,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初斯草圖(定稿)

儘管如此,王式廓仍然希望按照原先的設想,創作能夠創作出概括這一系列的最後一張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中老農形象

河南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完善《血衣》中手握地契的老農形象。“臉很好了,手不夠好,我要去太行山裡找這個形象。”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他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忘記了自我,不顧有病的身體,不顧休息,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在29天時間裡竟然創作了74張作品,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油畫。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這樣的工作量,對於身體強健的年輕油畫家尚不易做到,何況王工廓早已因多年病痛嚴重影響了分健康。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在河南辛勤創作的時間裡,王式廓暈到了四次。然而他“實在捨不得休息,他是拼了命在搶回之前浪費的時間。”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最終他在河南鞏縣康店村找到了心目中手握地契老農的形象。——七十多歲的老船工康五,王式廓前後一共為他畫了6幅肖像。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河南寫生肖像

1972年5月22日下午,王式概在畫一老一少農的頭象時,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死在畫架旁。倒在地上時,手裡還緊緊地握著一把畫筆……

他一生都在為一幅畫作準備,最後卻倒在未完的畫作旁

血衣彩色草圖 會場


人們都說,他似乎是為了使命而生,也為了使命而殉道。

來源:搜狐(藝徳)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