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戰鬥機是俄羅斯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雙發雙座多用途戰鬥機,和蘇-27相比,蘇-30兼顧對空和對地攻擊能力,換裝了一些新裝備,總體戰力有較大提升。憑藉出色的性能,蘇-30戰鬥機先後出口到多個國家。印度很早就引進了蘇-30,並在本土進行組成,型號是蘇-30MKI,目前仍是印度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中國在引進了蘇-27之後,也進口了一定數量的蘇-30戰鬥機,被稱為蘇-30MKK。那麼,它和蘇-30MKI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一、蘇-30戰鬥機的研製背景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27戰機的誕生具有開創性意義

蘇-30戰鬥機的研製與蘇-27的發展息息相關。蘇-27服役之後,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空中優勢戰鬥機之一,擁有一流的機動性。蘇-27搭載兩臺AL-31F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123.85千牛。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35馬赫,作戰半徑1500公里。蘇-27的武器系統也很強大,共有8個武器外掛點,主要武器是R-60、R-27、R-73等空空導彈,根據需要也可掛載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最大載彈量7噸。蘇-27戰鬥機的誕生,具有極大意義,開創了蘇式戰機的一個新時代。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27PU原型機

蘇-27戰鬥機雖然先進,但是仍無法取代米格-25、米格-31等遠程截擊機。蘇-27擁有超強的機動性能和綜合化的航電系統,這讓一些習慣了駕駛截擊機的飛行員無法適應。而且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是相互獨立的,後者希望擁有一款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現代化戰機。雖然蘇-27也交付使用了,但並不是他們想要的那一款。於是蘇-27衍生出了一款遠程截擊機型號蘇-27PU,它既保留了蘇-27的機動性,同時提高了航程和截擊能力。蘇-27PU的原型機是在蘇-27UB雙座型戰機的基礎上改裝的。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編號05的蘇-30第一架原型機

經過多次試飛之後發現,蘇-27PU並不能完全發揮出遠程截擊機的作用,研製一款新型的截擊戰鬥機勢在必行,於是蘇-30戰鬥機由此誕生了。蘇-30的第一架原型機編號是T-10PU-5,同樣是從蘇-27UB型戰機改進而來,從1988年開始組裝,於1989年12月底進行了首飛。到了1991年初,蘇-30原型機的試飛工作基本完成,蘇-30戰鬥機的編號正式誕生。在蘇聯解體之後,蘇-30的研製也受到了影響,在2000年之前俄羅斯只製造了幾架生產型蘇-30戰鬥機。不過在國際市場上蘇-30迎來了轉機,順利出口到了印度等國。

二、蘇-30戰鬥機的基本性能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MK戰鬥機

蘇-30的基本情況。由於是在蘇-27UB的基礎上改進的,因此蘇-30戰機的基本結構與蘇-27UB雙座型教練機非常相似,特別是最初幾個批次的蘇-30,幾乎沒有進行大的改動。蘇-30採用雙垂直尾翼、後掠上單翼、三翼面佈局,增大了方向舵的舵弦,機身和機翼構成統一的翼型升力體。蘇-30戰機的空重約17.7噸,最大起飛重量約34噸左右(不同型號略有不同)。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搭載了矢量發動機

蘇-30的動力系統。蘇-30的原型機和第一批生產型飛機,使用的仍是蘇-27上的AL-31F加力渦扇發動機,出口到印度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蘇-30K,也是同款發動機。之後生產的蘇-30戰鬥機,換裝成更先進的AF-31F改進版矢量發動機,尾噴口可向外轉動30度,在任意大小推力下均可改變推力方向,即使低速飛行,也能保證蘇-30的穩定性。蘇-30的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7馬赫,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最大航程為4000公里。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的武器系統。相比蘇-27,蘇-30的載彈量有所增加。蘇-30共擁有12個武器外掛點,每側機翼下方各有4個,機身下4個,有效載荷8噸。蘇-30可攜帶的武器包括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27P1或R-27P1F中距空空導彈、紅外製導的R-27T中距空空導彈、主動雷達制導的R-77中距空空導彈、紅外製導的R-73近距空空導彈,以及X-29系列空地導彈、X-59M電視制導空地導彈、KAB-500KP制導炸彈等。根據需要,蘇-30還可以掛載空射型反艦導彈。蘇-30還安裝了一門30毫米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的航電系統。不同型號的蘇-30搭載的雷達型號也不一樣,主要包括N001VE、Zhuk-27、N011M等雷達,它們的基本性能很相似,都可以同時追蹤15個空中目標,並攻擊其中的4個目標,不過也存在不同之處。蘇-30還安裝了整體光學照準導航系統和大型陀螺儀系統,配備有彩色顯示屏。蘇-30的武器外掛架還可以掛載紅外線和激光瞄準吊艙,裝有激光測距和目標指示系統,有助於提高對地攻擊能力。

三、蘇-30戰鬥機的主要型號

  • 蘇-30MK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MK是蘇-30最早的出口型號,它與蘇-30原型機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取消了進氣道口側壁的天線。俄羅斯宣稱蘇-30MK戰機可以攜帶多種制導武器,安裝了Zhuk-27雷達,可同時追蹤和攻擊多個目標。1996年11月,蘇-30迎來了它的首個大訂單,印度進口了40架蘇-30戰機,具體型號是基本型的蘇-30K,也稱為蘇-30MK-1。第一批蘇-30交付後,印度發現這些蘇-30中的一部分其實就是蘇-27UB,並沒有先進的武器系統和雷達系統。直到第二批交付的蘇-30MK,才具備一定的精確打擊能力。

  • 蘇-30MKI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MKI是印度擁有的蘇-30戰機型號。儘管交付的首批蘇-30不太給力,印度還是追加了訂單,1998年增購10架,2000年還獲取授權,在印度本土生產140架蘇-30MKI。2007年和2011年,印度又兩次追加蘇-30訂單,總採購量達到了200多架。蘇-30MKI戰機搭載2臺AL-31FP矢量發動機,尾噴管可以進行上下15度的轉向,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印度的蘇-30MKI戰機配備了俄羅斯研製的N011M無源相控陣雷達和OLS-30光學雷達,搭載了法國和以色列生產的電子設備,包括多功能液晶彩色顯示器和GPS/INS導航系統等。

  • 蘇-30MKK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MKK是出口到中國的蘇-30戰機型號。印度的蘇-30MKI發展自蘇-27UB,而蘇-30MKK是在蘇-27M和蘇-27SK戰機的基礎上研製的。蘇-30MKK的首架原型機於1999年3月首飛,就在同一月,中俄達成了進口38架蘇-30MKK戰機的協議。到了2001年7月,又引進了38架蘇-30MKK。由於是全新設計的機型,因此蘇-30MKK的機身結構和材料有了很大改進,外翼和垂直尾翼都有變化,還廣泛使用了碳纖維等新材料。蘇-30MKK搭載的是N001VE雷達,採用了開放式的綜合式航電系統,各種電子系統一應俱全。

  • 蘇-30SM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蘇-30SM是俄羅斯近年新推出的一款蘇-30戰機型號,是在蘇-30MKI的基礎上研製的國產化版本。蘇-30SM的原型機於2012年9月進行首飛,同年11月交付了首批兩架用於測試。蘇-30SM的結構和蘇-30MKI很相似,但是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均有很大變化。蘇-30SM戰鬥機裝備了N011M“雪豹”R無源相控陣雷達、IKSh-1M顯示器、BINSSP2慣導航系統、Khibiny-U電子戰系統等。蘇-30SM戰機可掛載和發射“寶石-M”反艦導彈等新型武器。蘇-30SM仍搭載2臺AL-31FP發動機,未來計劃換裝蘇-35使用的AL-41F-1S發動機。

四、蘇-30戰鬥機的發展現狀

從1989年首飛至今,蘇-30戰機已誕生了20年時間。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進,蘇-30陸續推出了多個型號,出口到了不同國家。如今這些蘇-30戰機均在服役之中,但是目前的現狀及發揮的作用各有不同。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印度的蘇-30MKI戰機仍是該國空軍的主力,早期交付的飛機還進行了升級。印度還為蘇-30MKI採購了新武器,在2017年試射了“布拉莫斯”巡航導彈,2019年初試射了新一代反輻射導彈(NGARM)。由於故障頻發,印度空軍已墜毀了多架蘇-30MKI。印度總計獲准生產200多架蘇-30MKI,到2017年已經制造了183架。2019年初,印度計劃再增購8架本土生產的蘇-30MKI。

蘇-30戰鬥機的研製和發展歷程

由於蘇-35造價較高,蘇-57遲遲未能服役,因此俄羅斯仍在不斷的生產和裝備蘇-30SM戰鬥機。經過不斷改進,蘇-30SM的綜合性能和戰力已經接近蘇-35,如果換裝AL-41F-1S發動機的話,兩者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據報道,到2018年初,俄羅斯已經交付了約100架蘇-30SM戰機。除了俄羅斯自用外,蘇-30SM還出口到了多個國家,是近年來十分暢銷的一款戰機產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