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億市場難解盈利困局 在線教育如何迎接大風口

在線教育 創業 英語 投資 張書樂 2017-04-14

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1560億,加之政策支持、市場利好、用戶規模擴大,在新一輪政策紅包的刺激下,2017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

而相比教育市場的整體規模則是1.6萬億,在線教育的2千億規模,顯然還只是一個起手式。

文/張書樂(TMT行業觀察者、遊戲產業時評人,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家)

尤其是在內容付費已經在今年被吹成了一個大風口的當下,在線教育作為早早入局的行業,卻面臨這尷尬:千億級的市場規模不假,可在線教育一直在燒錢、一直找不到盈利突破口也是真。

深度融合線下教育,讓在線教育能夠深度掘金整個大教育產業?這條被大多數教育平臺所採取的共同進擊方式,依然前途未明。

2千億市場難解盈利困局 在線教育如何迎接大風口

價值千億,卻挖不開的在線教育大市場

全行業的不景氣,讓所有的教育平臺對在線教育的未來有深深地憂慮。

新東方是在線教育行業的先驅,2005年即成立了新東方在線。可十年的探索結果並不理想。2016年一季度新東方在線營收為7889萬元,僅佔新東方集團總營收的不到5%。

而在線教育業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51Talk情況則更顯尷尬,其2016全年財報顯示,其年淨虧損達到了5.148億元(約合7410萬美元),相比上年3.27億元的虧損擴大了1.878億元。

以視頻通話的方式讓學生與外教一對一溝通為主要賣點的51Talk,被業界詬病的一點,其實正是純粹線上,缺少了類似新東方那樣的線下支撐。

破局在所難免。在線教育巨頭們的目光都不約而同指向了線上線下協同作戰的這一角度。

作業幫的聯合創始人陳恭明就認為,在線教育想要盈利,很大程度需要融合線下教育的變現模式。既然輔導是線下變現最直接的途徑,那直播輔導也就自然成了在線教育最值得探索的變現方式。

這一點並非無的放矢。有報告顯示,在“用戶更願意為什麼直播內容付費”的調查中,在線教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主要選項之一。

YY教育成為了較早的試水者。一所以10元錢學費的低廉價格教授學員學習關於電腦軟件的知識的邢帥網絡學院,通過在YY上進行直播,實現了在線營收3000萬,培養學員超百萬。

較之YY劍走偏鋒的內容付費,擁有強大線下資源和教育資源的新東方則選擇了另一個突破口:2016年7月,東方優播由新東方集團與新東方在線共同投資成立,其具體路線則是以北京的優秀教學資源為核心基礎,通過互聯網技術方式輸出到三四線城市。

這些路數,其實都是結合自身原有優勢資源,通過跨界的形式來進擊在線教育。但某種意義上,儘管開局不錯,卻也讓在線教育的應用範式受到了極大的侷限,即陳恭明口中的“輔導”。

換言之,在線教育的定位被限制在了傳統教育的輔助、補充之上。跟著課堂走,依然是線下課堂的在線版本。

尋找傳統教育的地圖邊緣

將線上和線下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教育範式。但在具體的試錯上,各個平臺給出的藥方卻不盡相同。

日前,在線教育App泡單詞推出的一項將全腦記憶融入學科提分的持續免費課程體驗,引爆了不少學生的慾望。一時間,泡單詞位於廣東的線下體驗課堂幾乎堂堂爆滿。而完成線下免費體驗課的學生,付費轉化率達80%。

全腦記憶,是該App和它背後第一個將西方右腦開發技術引入中國的新思維教育集團用以破局的關鍵。

據公開資料顯示,新思維自成立至今,14年來,培養學生過百萬,成功帶出150多位世界記憶大師。江蘇衛視著名節目《最強大腦》的記憶型選手,基本上就是由新思維集團選送。

作為線下教育的一個重鎮,新思維和新東方有著本質的區別,僅以英文教育為例,新思維偏重的是K12教育,而新東方則是以考試輔導為主;而在模式上,新東方以考場攻略的成功率為號召,而新思維則是以全腦開發這一目標是強化學生記憶力的長期潛力挖掘為賣點。

選擇這樣一個刁鑽的角度來進擊,也源於對市場的預判。在目前,K12教育領域,儘管在線上線下市場規模合計達5千億,但前十強企業(傳統+互聯網)的市場份額不過4%,顯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霸主。

全腦開發這一概念,在新思維14年的運作下,正在通過《最強大腦》這一IP的集中呈現,其商業價值從量變到質變。完全有可能依靠線上線下的組合拳,形成一個垂直領域大教育的市場強勢佔有。

這種走勢目前已經開始呈現,據悉,在實現80%的轉換率後,用戶二次續課,進入新思維提供的另外4種深度課程生態,結果,續課率依然高達60%。

同時,與傳統教育中基本絕緣的科學記憶法,同時也和新東方在K12中專注於留學領域的路線,形成了強烈的差異化。

一些進軍教育領域的互聯網創業團隊,也和新思維一樣把重點到了“地圖邊緣”的價值所在。

2016年3月,馬薇薇和《奇葩說》的多位辯手一起創立了米未傳媒旗下子品牌——米果文化,而這個“奇葩天團”的創業點,則是做在線口才培訓課程《好好說話》和以各領域的一些知識盲點為賣點的音頻課程《小學問》。效果也是明顯的,《好好說話》上線首日,銷售額就已突破 500 萬元。

只是受限於創業團隊的本身能量,完成線下體驗的探索還有待時日。

目標大教育,才是在線教育的大未來

市場規模的爆發、盈利模式的浮現,以及運營模式對市場份額的切割,都會造成之前進入在線教育的大量平臺在起風后,迅速進入洗牌階段。這在互聯網眾多領域,如直播、O2O、打車上早已得到了證明。

在線教育中的大風口上,會掉下許多剛剛起飛、姿勢不好的“豬”。

顯然,誰先破解了盈利難題,誰就會成為持續飛下去的豬。可有個坑卻往往被忽略,尤其是K12教育中。

“K12教育最大的障礙在於付費者是家長,使用者是學生,兩者分離,如果採取純線上的方式很難解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K12教育的後進入者,新東方在線COO潘欣的這番言論,其實就是遭遇這個大坑最佳詮釋。

混合式立體教育顯然將成為各方教育豪強的共同選擇,不僅僅是線上線下協同,還要有更多的姿勢。

新思維的線下單詞記憶體驗課程是其用爆款來破局的一個策略,長可以現場測試孩子的學習成果,直接感受課程體驗和教學效果,成為了破解付費者是家長、體驗者是學生的“代溝”路數。而類似的場景在最強大腦訓練營(側重學習方法提升)、合同保分課程(定製輔導、保上名校)、少年班課程(保上重點大學)、提分課程(30課時拿高分)中,其實都有鮮明的場景體現,切中家長的痛點,也解決學生的剛需。

而以青少年用戶最容易接受的形式——為每個單詞衍生出一段25秒的動漫視頻來進行鍼對性場景培訓。而背後通過競技場、互動獎勵、邀請、分享、排行、簽到等方式,構建起來的社交形態的教育體驗,則是新思維用以承載全腦教育這一迥異於傳統教育模式的教學方法的具象呈現。

而這其中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信息點值得關注,即通過邊緣突破的方法,將線上和線下混搭,依託場景,進軍真正意義上的大教育產業。

教育場景的深度挖掘,將是這個混合式立體教育的主要“臺詞”,新東方在線和YY教育平臺甚至主動抱團取暖:在YY平臺上發掘老師,進行一系列新東方專業授課培訓,再返回YY上進行直播授課,只是目前這一混搭,依然停留在備考雅思、公務員、法律、管理等新東方較為強勢、且和傳統教育不衝突的領域。對新思維的路線圖形成規避式的差異化策略。

細分領域、垂直用戶,其實對於在線教育還是線下教育來說,都是目前局面下通向大教育和盈利的入場券,新東方昔日走雅思、託福的模式獲得成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只是現在需要進一步細分,找到更小的垂直點和更強的體驗場景。

只是,體驗和場景試錯,目前的花式創新,還只是一個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