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就像用於測試各種物理規則,會產生怎樣化學反應的氣泡。我們是其中一個氣泡孕育出的實驗結果。在各宇宙氣泡之外,沒有時間、空間的物理概念,這種狀態被稱為“虛時空”

“虛時空”就像隔離無數宇宙的絕對屏障,禁止不同物理規則的世界相互聯繫。

霍金的猜想4:除了我們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不同的物理規則,意味著大多數宇宙可能無法產生生命。因為,生命的產生必須滿足一大堆的限制要求。

1、比如改變核物理的常量。

一旦基礎的核物理常量改變,超新星爆發中或許就不會產生重元素,而生命需要重元素,才能生成蛋白質與DNA。

2、比如減少質子的衰變期。

目前,大統一理論給出的質子衰變期長達 10^30 年,而宇宙的年齡才不過 10^10 年。質子悠久的壽命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在關於生命的起源,不管是深海起源說,還是陸地小池塘起源說,各種元素不經歷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都不可能會出現生命的早期形式。而如果我們將質子的衰變期減少到只有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出現。

更不用說,像溫度、化學成分、引力這些顯而易見的確保生命存活的環境因素,一個細微的差別或許就無法產生生命。

所以,大多數的平行宇宙註定會是死宇宙,沒有任何生命。或許10億個平行宇宙中,才會出現1個像我們這樣的宇宙。

霍金的這種“嬰兒宇宙”理論,註定在科學領域會產生類似哲學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的爭議與討論。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就像用於測試各種物理規則,會產生怎樣化學反應的氣泡。我們是其中一個氣泡孕育出的實驗結果。在各宇宙氣泡之外,沒有時間、空間的物理概念,這種狀態被稱為“虛時空”

“虛時空”就像隔離無數宇宙的絕對屏障,禁止不同物理規則的世界相互聯繫。

霍金的猜想4:除了我們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不同的物理規則,意味著大多數宇宙可能無法產生生命。因為,生命的產生必須滿足一大堆的限制要求。

1、比如改變核物理的常量。

一旦基礎的核物理常量改變,超新星爆發中或許就不會產生重元素,而生命需要重元素,才能生成蛋白質與DNA。

2、比如減少質子的衰變期。

目前,大統一理論給出的質子衰變期長達 10^30 年,而宇宙的年齡才不過 10^10 年。質子悠久的壽命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在關於生命的起源,不管是深海起源說,還是陸地小池塘起源說,各種元素不經歷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都不可能會出現生命的早期形式。而如果我們將質子的衰變期減少到只有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出現。

更不用說,像溫度、化學成分、引力這些顯而易見的確保生命存活的環境因素,一個細微的差別或許就無法產生生命。

所以,大多數的平行宇宙註定會是死宇宙,沒有任何生命。或許10億個平行宇宙中,才會出現1個像我們這樣的宇宙。

霍金的這種“嬰兒宇宙”理論,註定在科學領域會產生類似哲學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的爭議與討論。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從“擬人化”到“人擇原理”,是上帝的迴歸嗎?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曾出現以自身模樣擬人化的眾神。

科學的發展,第一大功績就是將人類從最初矇昧無知的“上帝”崇拜中,拯救了出來,拋棄了“擬人化”的錯誤認知。

但隨著科學發展的深入,當世界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瞭解越多,疑惑越多。世界的偶然性似乎越發明顯,因為我們無法解釋這些常數的由來。

我們的宇宙中,有各種的常數,如果它們稍稍改變,那我們就不會出現,是誰制定了這些滿足生命誕生的常數?一個是偶然,無數的偶然又意味著什麼?

有疑問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不同的回答。而“人擇原理”的回答是,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這是“人擇原理”的由來,“擬人化”似乎又以“人擇原理”的思想,回到了科學之中?

目前,存在兩個版本的人擇原理:

弱人擇原理:智慧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實驗事實。

史蒂文·溫伯格:世界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倘若它不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因為,生命能出現,需要的偶然因素太多了。

我們的存在,就是一系列複雜情況必然已經發生了的鐵證。然後,我們再給宇宙賦予意義,以及各種具體的描述:宇宙的年齡、它的化學成分、它的溫度、它的尺寸以及物理過程。

宇宙的樣子,其實都是我們賦予的,或者說,在我們能看見的有限範圍內,是這個樣子。我們也許就生活在宇宙沙漠的綠洲裡。

而弱人擇原理的第一應用,可以說就是解釋宇宙誕生於100億年前,因為這只是根據我們生命能存在的倒推,但也許這只是宇宙沙漠裡我們所待的綠洲的誕生時間,而更廣的沙漠外圍我們看不見,也推測不了。

強人擇原理:宇宙中一切的物理常數,都已被精確地設計好了。

費裡曼·戴森:當我們觀察宇宙,發現了許多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偶然現象。它們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造福於我們。我感覺,宇宙似乎在某種意義上知道我們的到來

是誰設計的這一切?似乎又繞不開上帝這樣的一個角色。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場求職競爭中,幾個偶然事件讓你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你還會羨慕其運氣太好。但如果是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卻完美符合你的競爭對手,讓你在競爭中落敗,你肯定會鄙視對手走“後門”的無恥之舉,而咒罵背後的那個“上帝”葬送了你的機會。

而我們生存的宇宙,完美匹配了這樣一連串苛刻的常數。是誰為了創造生命,精確地計算了這些值?

強人擇原理似乎提供了科學定律中具有神意的證據,但這卻是與科學史發展背道而馳。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就像用於測試各種物理規則,會產生怎樣化學反應的氣泡。我們是其中一個氣泡孕育出的實驗結果。在各宇宙氣泡之外,沒有時間、空間的物理概念,這種狀態被稱為“虛時空”

“虛時空”就像隔離無數宇宙的絕對屏障,禁止不同物理規則的世界相互聯繫。

霍金的猜想4:除了我們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不同的物理規則,意味著大多數宇宙可能無法產生生命。因為,生命的產生必須滿足一大堆的限制要求。

1、比如改變核物理的常量。

一旦基礎的核物理常量改變,超新星爆發中或許就不會產生重元素,而生命需要重元素,才能生成蛋白質與DNA。

2、比如減少質子的衰變期。

目前,大統一理論給出的質子衰變期長達 10^30 年,而宇宙的年齡才不過 10^10 年。質子悠久的壽命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在關於生命的起源,不管是深海起源說,還是陸地小池塘起源說,各種元素不經歷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都不可能會出現生命的早期形式。而如果我們將質子的衰變期減少到只有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出現。

更不用說,像溫度、化學成分、引力這些顯而易見的確保生命存活的環境因素,一個細微的差別或許就無法產生生命。

所以,大多數的平行宇宙註定會是死宇宙,沒有任何生命。或許10億個平行宇宙中,才會出現1個像我們這樣的宇宙。

霍金的這種“嬰兒宇宙”理論,註定在科學領域會產生類似哲學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的爭議與討論。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從“擬人化”到“人擇原理”,是上帝的迴歸嗎?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曾出現以自身模樣擬人化的眾神。

科學的發展,第一大功績就是將人類從最初矇昧無知的“上帝”崇拜中,拯救了出來,拋棄了“擬人化”的錯誤認知。

但隨著科學發展的深入,當世界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瞭解越多,疑惑越多。世界的偶然性似乎越發明顯,因為我們無法解釋這些常數的由來。

我們的宇宙中,有各種的常數,如果它們稍稍改變,那我們就不會出現,是誰制定了這些滿足生命誕生的常數?一個是偶然,無數的偶然又意味著什麼?

有疑問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不同的回答。而“人擇原理”的回答是,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這是“人擇原理”的由來,“擬人化”似乎又以“人擇原理”的思想,回到了科學之中?

目前,存在兩個版本的人擇原理:

弱人擇原理:智慧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實驗事實。

史蒂文·溫伯格:世界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倘若它不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因為,生命能出現,需要的偶然因素太多了。

我們的存在,就是一系列複雜情況必然已經發生了的鐵證。然後,我們再給宇宙賦予意義,以及各種具體的描述:宇宙的年齡、它的化學成分、它的溫度、它的尺寸以及物理過程。

宇宙的樣子,其實都是我們賦予的,或者說,在我們能看見的有限範圍內,是這個樣子。我們也許就生活在宇宙沙漠的綠洲裡。

而弱人擇原理的第一應用,可以說就是解釋宇宙誕生於100億年前,因為這只是根據我們生命能存在的倒推,但也許這只是宇宙沙漠裡我們所待的綠洲的誕生時間,而更廣的沙漠外圍我們看不見,也推測不了。

強人擇原理:宇宙中一切的物理常數,都已被精確地設計好了。

費裡曼·戴森:當我們觀察宇宙,發現了許多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偶然現象。它們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造福於我們。我感覺,宇宙似乎在某種意義上知道我們的到來

是誰設計的這一切?似乎又繞不開上帝這樣的一個角色。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場求職競爭中,幾個偶然事件讓你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你還會羨慕其運氣太好。但如果是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卻完美符合你的競爭對手,讓你在競爭中落敗,你肯定會鄙視對手走“後門”的無恥之舉,而咒罵背後的那個“上帝”葬送了你的機會。

而我們生存的宇宙,完美匹配了這樣一連串苛刻的常數。是誰為了創造生命,精確地計算了這些值?

強人擇原理似乎提供了科學定律中具有神意的證據,但這卻是與科學史發展背道而馳。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人擇原理就像一個古老咒語的現代升級版,當頂級的科學家們觸碰到時代的天花板時,所產生的無解反思。

只有當你醒悟過來,才會發現它即不具備預言性,也無法驗證

所以,人擇原理只是一種思想上除不去的鬼魅,而不是一個科學原理。人擇原理象徵了,科學的侷限性對於終極祕思的妥協。

雖然,沒有科學家就沒有科學,但我們不能認定沒有科學,宇宙就不存在了。

就在科學家們似乎已經找到了自我救贖的信念之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再次將其復甦。

因為,波函數意味著無數的平行宇宙,它們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物理常數。這樣無數的宇宙中,就會有很多因為達不到我們所熟知的常量,而毫無生機。我們成了其中碰巧全部常量達標的一個,雖然我們並不是上帝精心設計的產物,但卻打開了“弱人擇原理”的可能性,為什麼我們是眾多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宇宙,我們為何如此特別?

愛因斯坦一生最大的錯誤:宇宙常數,在宇宙波函數裡有了新的解釋。

雖然,霍金宇宙波函數引發的第二次人擇原理的爭論更加深刻,以至於今天也無法回答,但它卻回答了一個長達80年的科學謎題。

在20世紀20年代,為了解決從場方程中推導出來的宇宙在膨脹的惱人結論,愛因斯坦強行加入了宇宙常數以抵消宇宙的膨脹。

但1929年,哈勃的發現卻證實了宇宙確實在膨脹,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畫蛇添足。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就像用於測試各種物理規則,會產生怎樣化學反應的氣泡。我們是其中一個氣泡孕育出的實驗結果。在各宇宙氣泡之外,沒有時間、空間的物理概念,這種狀態被稱為“虛時空”

“虛時空”就像隔離無數宇宙的絕對屏障,禁止不同物理規則的世界相互聯繫。

霍金的猜想4:除了我們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不同的物理規則,意味著大多數宇宙可能無法產生生命。因為,生命的產生必須滿足一大堆的限制要求。

1、比如改變核物理的常量。

一旦基礎的核物理常量改變,超新星爆發中或許就不會產生重元素,而生命需要重元素,才能生成蛋白質與DNA。

2、比如減少質子的衰變期。

目前,大統一理論給出的質子衰變期長達 10^30 年,而宇宙的年齡才不過 10^10 年。質子悠久的壽命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在關於生命的起源,不管是深海起源說,還是陸地小池塘起源說,各種元素不經歷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都不可能會出現生命的早期形式。而如果我們將質子的衰變期減少到只有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出現。

更不用說,像溫度、化學成分、引力這些顯而易見的確保生命存活的環境因素,一個細微的差別或許就無法產生生命。

所以,大多數的平行宇宙註定會是死宇宙,沒有任何生命。或許10億個平行宇宙中,才會出現1個像我們這樣的宇宙。

霍金的這種“嬰兒宇宙”理論,註定在科學領域會產生類似哲學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的爭議與討論。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從“擬人化”到“人擇原理”,是上帝的迴歸嗎?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曾出現以自身模樣擬人化的眾神。

科學的發展,第一大功績就是將人類從最初矇昧無知的“上帝”崇拜中,拯救了出來,拋棄了“擬人化”的錯誤認知。

但隨著科學發展的深入,當世界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瞭解越多,疑惑越多。世界的偶然性似乎越發明顯,因為我們無法解釋這些常數的由來。

我們的宇宙中,有各種的常數,如果它們稍稍改變,那我們就不會出現,是誰制定了這些滿足生命誕生的常數?一個是偶然,無數的偶然又意味著什麼?

有疑問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不同的回答。而“人擇原理”的回答是,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這是“人擇原理”的由來,“擬人化”似乎又以“人擇原理”的思想,回到了科學之中?

目前,存在兩個版本的人擇原理:

弱人擇原理:智慧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實驗事實。

史蒂文·溫伯格:世界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倘若它不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因為,生命能出現,需要的偶然因素太多了。

我們的存在,就是一系列複雜情況必然已經發生了的鐵證。然後,我們再給宇宙賦予意義,以及各種具體的描述:宇宙的年齡、它的化學成分、它的溫度、它的尺寸以及物理過程。

宇宙的樣子,其實都是我們賦予的,或者說,在我們能看見的有限範圍內,是這個樣子。我們也許就生活在宇宙沙漠的綠洲裡。

而弱人擇原理的第一應用,可以說就是解釋宇宙誕生於100億年前,因為這只是根據我們生命能存在的倒推,但也許這只是宇宙沙漠裡我們所待的綠洲的誕生時間,而更廣的沙漠外圍我們看不見,也推測不了。

強人擇原理:宇宙中一切的物理常數,都已被精確地設計好了。

費裡曼·戴森:當我們觀察宇宙,發現了許多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偶然現象。它們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造福於我們。我感覺,宇宙似乎在某種意義上知道我們的到來

是誰設計的這一切?似乎又繞不開上帝這樣的一個角色。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場求職競爭中,幾個偶然事件讓你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你還會羨慕其運氣太好。但如果是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卻完美符合你的競爭對手,讓你在競爭中落敗,你肯定會鄙視對手走“後門”的無恥之舉,而咒罵背後的那個“上帝”葬送了你的機會。

而我們生存的宇宙,完美匹配了這樣一連串苛刻的常數。是誰為了創造生命,精確地計算了這些值?

強人擇原理似乎提供了科學定律中具有神意的證據,但這卻是與科學史發展背道而馳。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人擇原理就像一個古老咒語的現代升級版,當頂級的科學家們觸碰到時代的天花板時,所產生的無解反思。

只有當你醒悟過來,才會發現它即不具備預言性,也無法驗證

所以,人擇原理只是一種思想上除不去的鬼魅,而不是一個科學原理。人擇原理象徵了,科學的侷限性對於終極祕思的妥協。

雖然,沒有科學家就沒有科學,但我們不能認定沒有科學,宇宙就不存在了。

就在科學家們似乎已經找到了自我救贖的信念之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再次將其復甦。

因為,波函數意味著無數的平行宇宙,它們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物理常數。這樣無數的宇宙中,就會有很多因為達不到我們所熟知的常量,而毫無生機。我們成了其中碰巧全部常量達標的一個,雖然我們並不是上帝精心設計的產物,但卻打開了“弱人擇原理”的可能性,為什麼我們是眾多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宇宙,我們為何如此特別?

愛因斯坦一生最大的錯誤:宇宙常數,在宇宙波函數裡有了新的解釋。

雖然,霍金宇宙波函數引發的第二次人擇原理的爭論更加深刻,以至於今天也無法回答,但它卻回答了一個長達80年的科學謎題。

在20世紀20年代,為了解決從場方程中推導出來的宇宙在膨脹的惱人結論,愛因斯坦強行加入了宇宙常數以抵消宇宙的膨脹。

但1929年,哈勃的發現卻證實了宇宙確實在膨脹,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畫蛇添足。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所以說,所有人為常數的界定,在物理學中都是危險的,它代表了我們有限的認知。如果有更好的解釋,沒有人會願意用常數去構建自己的物理方程。

今天,我們知道宇宙常數接近於零,如果常數是小且正的,引力會表現得更加大,宇宙會被捲縮起來;如果常數是小且負,引力表現為排斥,所有東西都會快速飛離,甚至超光速,讓你看不見它們發出的光。

而所謂的宇宙常數與真空的能量有密切的關係。

而20世紀70年代,最成功的量子理論“標準模型”與大統一理論,開始大量地研究對稱性破壞。對稱性意味著一種高能量狀態,而對稱性破壞就是一種能量損失後的表現。

好比,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擁有對稱性,但當它停止旋轉倒下後,它的對稱性就破壞了。

而各種粒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對稱性破壞,勢必產生能量進入真空,這會讓真空中產生大量的能量,以此估算出的真空能量密度高達2×10^109J/m^3,而實際測量出來的真空密度僅為2×10^-11J/m^3。

"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波函數,是被譽為“宇宙之王”的霍金對於宇宙的終極猜想。

霍金的假設很簡單,如果整個宇宙只是一個量子粒子,是否意味著宇宙也有自己的波函數?一個擁有波函數的宇宙,意味著什麼?

霍金的猜想1:宇宙是概率的,即是無限的。

自從德布羅意波被證實,“波粒二象性”似乎不再只是微粒子的特權。霍金更是大膽地將整個宇宙量子化描述,於是宇宙成了一個擁有無限平行宇宙的集合。

1924年,改行攻讀物理學的德布羅意,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觀點:實物與粒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維遜和革末用電子束單晶衍射法,湯姆遜用多晶金屬箔透射法,分別發現了電子的衍射現象,證實了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的存在。

和粒子的量子運動不一樣,宇宙之間的量子躍遷,可以說是歲月悠長,甚至超過宇宙本身的壽命。因為我們的宇宙概率被認為是極大的,所以我們的宇宙才表現出實在性,但也意味著還有無數其它的宇宙,只是它們的概率加起來,遠遠不及我們宇宙的概率。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目前,霍金開創的量子宇宙學,還只是一個物理願景,缺失數學語言的描述,所以不足以作為一個理論。

但霍金堅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因為它有很清晰的目標。於是,霍金曾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計算宇宙波函數的解,以求得到一個滿足我們這個宇宙概率是一個極大值的解。

霍金的猜想2:蟲洞不再用於時間旅行,而是連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1957年,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曾對量子理論做過一個“多世界”詮釋,即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會使世界“分裂”,每一種選擇都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就像阿根廷作家喬治·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岔路口花園》中所言:時間永遠分岔,通往無數的未來。

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詮釋,可以在數學上等同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但作為讓宇宙最受傷的理論,多世界詮釋並沒有在物理學界流行起來,而成為了文學界最棒的科幻世界觀。

每一個獨立的世界,可以演繹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所有的世界彼此獨立。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則更加瘋狂,因為所有的宇宙是可以連通的,通道就是“蟲洞”。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在霍金的理論中,蟲洞成為了真正的彩虹橋。在霍金的設想中,所有的宇宙都被蟲洞同時連接著,但蟲洞的平均大小可能僅是一個普朗克長度(10^-35m)。

普朗克長度,是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決定的一個宇宙最小長度。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10^-43s,它們揭示了宇宙並不能無限可分,時空具有最小單位。我們現在已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只有在這個最小單位之上,才有效。

霍金的猜想3: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規則。

波函數意味著,一切都是隨機的。

無數的宇宙隨機分配著不一樣的物理規則: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半衰期、不一樣的電荷大小……

所以,你即便進入這樣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無法以我們的時間概念去界定那裡,或許你已經去過了,但又回來了,只是毫無察覺。這樣討論註定毫無意義。

而我們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嚴苛的物理指標的世界,於是才能誕生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宇宙就像用於測試各種物理規則,會產生怎樣化學反應的氣泡。我們是其中一個氣泡孕育出的實驗結果。在各宇宙氣泡之外,沒有時間、空間的物理概念,這種狀態被稱為“虛時空”

“虛時空”就像隔離無數宇宙的絕對屏障,禁止不同物理規則的世界相互聯繫。

霍金的猜想4:除了我們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不同的物理規則,意味著大多數宇宙可能無法產生生命。因為,生命的產生必須滿足一大堆的限制要求。

1、比如改變核物理的常量。

一旦基礎的核物理常量改變,超新星爆發中或許就不會產生重元素,而生命需要重元素,才能生成蛋白質與DNA。

2、比如減少質子的衰變期。

目前,大統一理論給出的質子衰變期長達 10^30 年,而宇宙的年齡才不過 10^10 年。質子悠久的壽命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現在關於生命的起源,不管是深海起源說,還是陸地小池塘起源說,各種元素不經歷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都不可能會出現生命的早期形式。而如果我們將質子的衰變期減少到只有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生命就不可能出現。

更不用說,像溫度、化學成分、引力這些顯而易見的確保生命存活的環境因素,一個細微的差別或許就無法產生生命。

所以,大多數的平行宇宙註定會是死宇宙,沒有任何生命。或許10億個平行宇宙中,才會出現1個像我們這樣的宇宙。

霍金的這種“嬰兒宇宙”理論,註定在科學領域會產生類似哲學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的爭議與討論。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從“擬人化”到“人擇原理”,是上帝的迴歸嗎?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曾出現以自身模樣擬人化的眾神。

科學的發展,第一大功績就是將人類從最初矇昧無知的“上帝”崇拜中,拯救了出來,拋棄了“擬人化”的錯誤認知。

但隨著科學發展的深入,當世界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瞭解越多,疑惑越多。世界的偶然性似乎越發明顯,因為我們無法解釋這些常數的由來。

我們的宇宙中,有各種的常數,如果它們稍稍改變,那我們就不會出現,是誰制定了這些滿足生命誕生的常數?一個是偶然,無數的偶然又意味著什麼?

有疑問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不同的回答。而“人擇原理”的回答是,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這是“人擇原理”的由來,“擬人化”似乎又以“人擇原理”的思想,回到了科學之中?

目前,存在兩個版本的人擇原理:

弱人擇原理:智慧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實驗事實。

史蒂文·溫伯格:世界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倘若它不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因為,生命能出現,需要的偶然因素太多了。

我們的存在,就是一系列複雜情況必然已經發生了的鐵證。然後,我們再給宇宙賦予意義,以及各種具體的描述:宇宙的年齡、它的化學成分、它的溫度、它的尺寸以及物理過程。

宇宙的樣子,其實都是我們賦予的,或者說,在我們能看見的有限範圍內,是這個樣子。我們也許就生活在宇宙沙漠的綠洲裡。

而弱人擇原理的第一應用,可以說就是解釋宇宙誕生於100億年前,因為這只是根據我們生命能存在的倒推,但也許這只是宇宙沙漠裡我們所待的綠洲的誕生時間,而更廣的沙漠外圍我們看不見,也推測不了。

強人擇原理:宇宙中一切的物理常數,都已被精確地設計好了。

費裡曼·戴森:當我們觀察宇宙,發現了許多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偶然現象。它們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造福於我們。我感覺,宇宙似乎在某種意義上知道我們的到來

是誰設計的這一切?似乎又繞不開上帝這樣的一個角色。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場求職競爭中,幾個偶然事件讓你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你還會羨慕其運氣太好。但如果是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卻完美符合你的競爭對手,讓你在競爭中落敗,你肯定會鄙視對手走“後門”的無恥之舉,而咒罵背後的那個“上帝”葬送了你的機會。

而我們生存的宇宙,完美匹配了這樣一連串苛刻的常數。是誰為了創造生命,精確地計算了這些值?

強人擇原理似乎提供了科學定律中具有神意的證據,但這卻是與科學史發展背道而馳。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人擇原理就像一個古老咒語的現代升級版,當頂級的科學家們觸碰到時代的天花板時,所產生的無解反思。

只有當你醒悟過來,才會發現它即不具備預言性,也無法驗證

所以,人擇原理只是一種思想上除不去的鬼魅,而不是一個科學原理。人擇原理象徵了,科學的侷限性對於終極祕思的妥協。

雖然,沒有科學家就沒有科學,但我們不能認定沒有科學,宇宙就不存在了。

就在科學家們似乎已經找到了自我救贖的信念之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再次將其復甦。

因為,波函數意味著無數的平行宇宙,它們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物理常數。這樣無數的宇宙中,就會有很多因為達不到我們所熟知的常量,而毫無生機。我們成了其中碰巧全部常量達標的一個,雖然我們並不是上帝精心設計的產物,但卻打開了“弱人擇原理”的可能性,為什麼我們是眾多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宇宙,我們為何如此特別?

愛因斯坦一生最大的錯誤:宇宙常數,在宇宙波函數裡有了新的解釋。

雖然,霍金宇宙波函數引發的第二次人擇原理的爭論更加深刻,以至於今天也無法回答,但它卻回答了一個長達80年的科學謎題。

在20世紀20年代,為了解決從場方程中推導出來的宇宙在膨脹的惱人結論,愛因斯坦強行加入了宇宙常數以抵消宇宙的膨脹。

但1929年,哈勃的發現卻證實了宇宙確實在膨脹,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畫蛇添足。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所以說,所有人為常數的界定,在物理學中都是危險的,它代表了我們有限的認知。如果有更好的解釋,沒有人會願意用常數去構建自己的物理方程。

今天,我們知道宇宙常數接近於零,如果常數是小且正的,引力會表現得更加大,宇宙會被捲縮起來;如果常數是小且負,引力表現為排斥,所有東西都會快速飛離,甚至超光速,讓你看不見它們發出的光。

而所謂的宇宙常數與真空的能量有密切的關係。

而20世紀70年代,最成功的量子理論“標準模型”與大統一理論,開始大量地研究對稱性破壞。對稱性意味著一種高能量狀態,而對稱性破壞就是一種能量損失後的表現。

好比,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擁有對稱性,但當它停止旋轉倒下後,它的對稱性就破壞了。

而各種粒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對稱性破壞,勢必產生能量進入真空,這會讓真空中產生大量的能量,以此估算出的真空能量密度高達2×10^109J/m^3,而實際測量出來的真空密度僅為2×10^-11J/m^3。

霍金想多了嗎?宇宙之王的終極量子論,宇宙波函數揭示的科學謎思

這100^120倍的差距,毫無疑問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號。這是至今為止,理論與實驗最大的一次分歧,而基於霍金的宇宙波函數揭示的蟲洞理論,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提出這一解題思路的人叫西德尼·科爾曼,他的論文被登上了《發現》雜誌,被命名為《平行宇宙——來自哈佛最瘋狂的物理學家的新真相》

簡單來說,科爾曼認為連接無數平行宇宙的蟲洞,將過多的能量送出了我們的宇宙。在他的計算下,宇宙波函數在宇宙常數趨於零時,就會表現為概率非常大。

假如宇宙常數非零,宇宙波函數的概率就會很小,這意味著發現其他宇宙的概率為零,只有宇宙常數為零,我們宇宙的存在才是唯一的。

100^120倍的差距就這樣被消除掉了,科爾曼的結論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給理論物理學界帶來了一種以前從未被考慮過的機制。


宇宙波函數下的蟲洞保證了我們宇宙的相對穩定,不會被鎖緊為一個小球,也不會過分的暴脹。同時,也能解釋我們宇宙誕生那一刻的“無中生有”。

然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是一種強行合併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理論,但並沒有完全解決量子理論的矛盾。其中令人震驚的觀點,對宇宙的思考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維度,無愧於“宇宙之王”的暢想。

而基於現代理論物理學的高速發展,包括宇宙波函數在內的所有前沿理論,似乎都繞不過普朗克長度。

如果,誰能揭示普朗克長度之下的祕密,無疑將真正打開人類通往超空間的大門。而霍金的宇宙波函數理論,也只是現代高維理論中的一個註腳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