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多背是小學階段頗為重要的事情

教育部公佈的小學語文課標增加了要閱讀背誦的內容,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推薦背誦的優秀篇目共有136篇。部編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認為,小學生應該多讀、多背誦,體會韻律、節奏還有漢語之美。至於能理解多少思想內涵和情感,要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不要強求。有些道理不用說太多,以後他們會慢慢理解。

為什麼要提倡小學生要多讀多背呢?

一是小學生多讀多背符合年齡特點。清人陸世儀指出:“自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在兒童“悟性差,記性好”的年齡段,大量積累語言材料,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國學大師南懷謹認為,在心靈純淨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後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語言節奏是小時候反覆地聽而掌握的。童年時期接受過素讀練習的人,長大後學習語言沒有多大困難。童年時期的素讀能夠訓練出一個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大腦,這種大腦不僅吸收力特別強,而且創造力出類拔萃。

二是小學生多讀多背符合學習規律。人的學習有三種境界:感性、理性和悟性。三種不同境界的學習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感性認識獲得的是“知”;理性認識獲得的是“真”,即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悟性階段獲得的是“通”,即博古通今、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和心有靈犀一點通、一通百通等。小學生學習主要是感性認識,是知其然。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大量輸入,多讀多背,儲存多了,就漸漸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戰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有10個人,他們兒童時期全都作過素讀練習。那時候,他們不學習意思和解釋,只是反覆地讀,最終全部背誦下來。香港大學心理系的李永賢博士在《語言心理學與語文教學》一文中指出:背誦文學作品,特別是文言文或較艱深的作品,有益無害。實驗證明,倘能背誦,理解也不差,當時不理解,日後會逐漸理解。

三是小學生多讀多背是傳統語文學習的寶貴經驗。背誦是學好文化知識的最好方式之一。朱光潛先生在《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中說:私塾的讀書程序是先背誦後理解。我現在所記得的書,大半還是兒時背誦過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其中意味,確是深長。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耀南博士在《談背誦》中說: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小說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國文老師》中說: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背書,多背古文、多背詩詞,這對於文字表現是一種最好的訓練。

目前,提倡小學生要多讀多背,必須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認識問題。許多人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什麼都能通過搜索引擎獲得,記憶可以交給計算機來完成,孩子不再需要記憶那麼多東西了,只要知道如何思考就行了,真的是這樣嗎?錢鍾書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聰明的大腦,然而他提出“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他下決心“橫掃清華圖書館”,泡圖書館之勤之久,幾乎無人可及。有人曾經問著名作詞家佐藤八郎先生為什麼總能寫出好詩,他回答說,因為能夠背5000首,熟知50000首吧。如果沒有它們,就寫不出好詩。我們一定要知道:高質量的思考是和輸入的量成正比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轉化為質的。

二是理論問題。背誦是語言學習的第一要義,是幫助融會貫通的重要方法。養成了背誦的習慣,將受益終生。托爾斯泰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南風窗》總編輯秦朔說:假如生命可以重來,一定會使用更好的學習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加強背誦。語言學習有一個死去活來的過程,所謂死就是下苦功夫進行原始的語言積累,創建個人的語料庫,死的東西多了,語料豐富了,一旦掌握了運用技巧,就能隨意提取,運用自如,死的語言材料變活起來了。小學階段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課程較少,思想單純,精力充沛,多讀多背,有了一定量的積累,才能在這基礎上循規成圓,依矩成方,進入方圓自如境地。

三是實踐問題。小學教師不要把課文分析搞得那麼瑣碎、程式化。有的教師講古詩,總是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這固然很有程序,但老是這一套,教得過於呆板,學生就會膩味,不如花時間讓學生多誦讀、多想象、多體會。別過度依賴多媒體。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直白易懂,低年級學生也能感知意思,有些教師卻非用多媒體不可,又是畫面,又是音樂,反而沖淡了學生對詩歌語言的直接感覺。

學習語文應該秉持知人論世的理念,達到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目的。語文是有生命的,是人的生活活動、情感活動和心靈活動的重要載體。學習語文,一定要讓學生體驗到生命的完整與美好、溫度與活力、情感與魅力。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是字詞句段的拆解,這種教法雖然很好落地,但肢解的語文讓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將範文變成若干碎片化的知識點,片面強化語文知識的教學,與多讀多背相比較,誰優誰劣是非常明瞭的。

文章來源|蒲公英|闞兆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