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給語文老師的19條建議!原來語文可以這麼教!

語文 讀書 藝術 教育 七彩課堂 2018-11-28

各位語文老師,你會在課堂上花多少時間讓孩子讀課文?你會留多少時間讓孩子自己閱讀?你又會給孩子多少課外延伸知識?

總是感覺課堂時間不夠用,總是感覺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夠深,總是感覺自己的力量那麼渺小,不足以對學生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你還這麼認為,不妨看看特級教師黃玉峰的19條心得體會吧!

黃老師說:“有人批評我的課堂教學是“放羊”式,“放羊”有什麼不好?這要看把羊放到什麼地方”黃老師說:“我有時也“灌注”,“灌”也沒什麼不好。”……在這裡,你會知道,原來語文還能這麼教!

特級教師給語文老師的19條建議!原來語文可以這麼教!

本文字數:1866 字

閱讀時間:3 分鐘

教學:“放羊”有什麼不好?這要看把羊放到什麼地方

1. 有人批評我的課堂教學是“放羊”式,“放羊”有什麼不好?這要看把羊放到什麼地方。如果是放到水泥地上,那羊只能餓死;但如果是領到水草豐茂的原野上,羊自己就能吃得肥肥的。

2. 我有時也“灌注”。“灌”也沒什麼不好。教師把自己讀書所得,有激情地灌給學生,學生在很短時間內領悟到一些什麼,為什麼不可以?

3. 在所有能力中,記憶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強化記憶力最基本的辦法是誦讀。誦讀不僅為了積累,為了形成語感,而且也是為了訓練記憶力。有了好的記憶力,將受用終生。

4. 語文不能只講語言文字,必須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學藝術等等,離開這些內容,語文就失去了存在價值。

5.人們往往覺得語文課時少,抓緊時間講深講透還來不及,怎麼還能讓學生自己看?這是一種誤解。越是時間緊,越是浪費不起,越不能由老師一味喋喋不休。書要自己讀,別人是不能代替的。好的老師的作用在指導、點撥。

6. 我既然認為語文教學的根本失誤在“不讀書”,那麼,糾正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人文精神,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也就是說,把學生帶到語言的海洋中去,讓他們自己弄潮擊水,學會游泳。

7. 我的改革實踐主要是從教材教法兩方面進行的。我首先是把那些平庸之作剔除掉,同時增添大量名家名篇,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走近大師。在教法上,我也有所突破。所謂教法,其實就是學法。我的原則是以學生活動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上,我較多地讓學生自己讀書,一堂課,我講的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每週還有一兩節閱讀課讓學生到閱覽室自學,有計劃開書目讓他們讀。學生讀有所獲、學有所得後,再上臺談體會、交流,如同開記者招待會。

8.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進行文化學旅,也是我班的一大特色。通過旅遊,同學們與古人、名人、偉人的距離拉近了,對他們的詩文著述有了直接具體的感受。人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懂事了。

教師:從一個“知識點”的販賣者變成一個引路人

9.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帶了三年的學生,言談舉止、思維方式會跟自己很像。可見,教師自己就是一本教科書,學生翻閱三年,自然深受影響。

10. 教師除了要好讀書,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更要緊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不要跪著教書,而要堂堂正正站在三尺講臺上,活得像個人。

11. 教師還要有眼光和魄力,不斷向學生推薦當代的精品。

12. 要承認我們不如學生,我們要不斷地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教師只有保持自身的開放性,才不致枯竭和落伍,才有資格為人師。

13. 改革對教師自然也是一項挑戰。教師有一個角色轉換過程,從一個“知識點”的販賣者變成一個引路人,要給學生分析講解、推薦書目、指導閱讀、點撥啟發、修改論文,不但要有廣博的學問,更要有人格的力量。

學生:把學生培養成愛買書、會買書的人,這將使他們受益終生

14. 可憐我們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為何“吃飯”,“飯”裡有什麼營養成分,可就是沒有真正扒幾口!無怪乎到頭來個個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偶爾有幾個稍稍健壯的,也是得益於課外,自己吃的

15. 學生思想很活躍,記憶力很強。不要扼殺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禁錮他們的個性。

16. 把學生培養成愛買書、會買書的人,這將使他們受益終生。

17. 學生的閱讀潛力不可小覷。不要擔心他們讀不懂而過分遷就他們的閱讀興趣。要讓他們深刻,他們也完全可以深刻。

18. 學生的習作應該有一塊發表園地。有了這一園地,既可以促進學生讀書寫作,又可以把他們的成果積澱下來。學生每辦一期《讀書做人》,在讀寫與做人上真的能夠上一個新臺階。

19. 愛學生,與他們做朋友,你會從他們身上獲得很多,並反過來促進自我的完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