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高分攻略

語文 高考 文學 教育 高中生 高中生 2017-10-31

高考語文,文言文高分攻略!高考越來越近,文言文閱讀是同學們複習的重點,如何複習文言文閱讀才能得高分呢,請看小編整理的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高分攻略,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高考語文,文言文高分攻略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要分三步走:

一是瀏覽全文找主要內容,對於人物傳記閱讀可圍繞人物展開情節,以選記敘性的文字為主;

二是瀏覽一下最後概括全文的判斷題,一般此題要求選出錯誤的一項,且都是細小的問題。這樣讀了以後,對全文內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數了。

三是再讀原文,逐個做題。因為對全文理解得越透徹,做題的準確率就越高,做題的速度也越快。

一、文言文命題思路

1、貼近教材。

文言實虛詞的考題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還是有用的。

2、注重細節。

考查對事情來龍去脈的理解與把握,考查觀點認識的提煉等。

二、文言實詞虛詞

文言實詞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詞性與意思是否解釋得通,如果還不能排除,再把它還原到原文,看具體語境。

2、實詞釋義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對應“用”,所以它可以解釋成“被任用”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勞苦”同義,所以“倦極”也同義,“極”就是“疲憊”的意思

“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得失”是反義詞,所以“治亂”也應該是反義詞,“治”就只能解釋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聯想該字熟悉的課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語中的用法

如:貸責無旁貸(推卸)嚴懲不貸(寬恕,饒恕)

把這兩個意思代入“雖親屬不貸”,可知“寬恕”更合適

③或者把該字在現代漢語中可組的詞代入解釋

如:“無所阿避”現代漢語中有“避免、迴避、躲避”等詞,代入句中比較可知“迴避”更合適

文言虛詞

常考文言虛詞共18個(高考文言文閱讀高頻文言虛詞解析),要儘可能熟悉這些詞的用法。

三、篩選材料、找錯誤項

篩選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陳述對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內容是否能證明觀點

找錯誤項

1、先把選擇肢還原到文中相關部分

2、注意時間、事件、人物的對應關係,注意事件內在的因果關係,注意個別詞語的對應解釋。

四、固定短語翻譯

1.得無:表示反詰的語氣,譯為:莫非,莫不是。

2.否則:是兩個詞,否:不是這樣,不然;則,相當於“就”。

3.然後:是順接連詞,可譯做“這樣以後”,或者“之後”

4.然則:可譯為“既然這樣(如此),那麼……

5.雖然:與現代漢語不同,“雖”相當於“雖然”,“然”相當於“這樣”,可譯作“雖然如此”“儘管如此”

6.無乃:當副詞用,可譯作“豈不是”,也可譯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們組成固定形式,相當於漢語“怎麼樣”“為什麼”“什麼樣”等

10.“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上述形式的擴展,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對……怎麼樣”“把……怎麼辦”。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言語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言語文化。

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簡稱。語文也是語言文字或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面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你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面言論”。語文二字連起來的意思則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與文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